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朝为何会没落?隋炀帝三度出征,跟高丽脱不开关系

隋朝为何会没落?隋炀帝三度出征,跟高丽脱不开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646 更新时间:2024/3/3 5:33:36

首先是隋炀帝开凿大运河造龙舟这件事情,在隋炀帝刚即位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干的一件大事情。在开凿大运河之前要完成东都的建设,东都有多大呢?整个东都分为宫城、皇城以及外郭城三个部分,整个周长达50多里,每月参与建设东都城的人多达200多万,这是一项历史上规模空前巨大的建筑工程项目,整个东都城的建设影响到了后来隋朝乃至唐朝时期的人民居住环境以及贸易经济,国家出资建设也代表着这些工人不愁吃不愁穿,这是一种国力强大的体现。

隋朝时期国力空前强盛,这一点小编我就不多赘述了,隋炀帝在一边在建设东都,一边在开凿大运河造龙舟。每逢隋炀帝乘船游江都的时候,都要带着自己手下的武百官以及宫中宫女后妃等等上万人前去游览,船队能排200多里长。当然了,这些都是历史书上对于有隋炀帝铺浪费等情况夸张的描写,实际情况与书上描写可能相去甚远。从皇帝如此铺张浪费的情况当中我们就能够从侧面看出来隋朝的国力究竟到了什么地步。

广不得不说是一个好皇帝,不论是开凿大运河还是修建东都,从根本上出发都是为了百姓好。那么为什么杨广会被后人评价为一个暴君呢?其实隋朝的没落跟杨广造龙舟或者挖河都没啥大关系,真正关系到隋朝命运的是另一个国家,这个国家位于朝鲜半岛,它的名字叫做高丽。

高丽与隋朝相邻,在隋朝时期,高丽是隋朝的进贡国。要知道不论是哪个朝代的皇帝,心里总是有着南征北战的理想,杨广自然也不例外。高丽三面环海,出口就是契丹,国土贫瘠,国力跟隋朝对比简直就是螳螂跟马车,杨广自然也是深知其理。皇帝若想让后人敬仰,自然是要建功立业,心急如杨广看上了高丽这块“软柿子”,决定带兵出征高丽,把高丽变成隋朝的一部分。

但是他还是小瞧了高丽与隋朝之间的一水之隔。第一次出征,隋炀帝派了三十多万大军乘坐船只前去高丽,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出征的队伍在半路上就遇到了恶劣的天气,船只尽毁在风暴当中,上岸之后就剩下一些阿猫阿狗,无法形成战斗力,自然是当作鸟雀散了。

正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隋炀帝本想着一次性派重兵拿下高丽,但是没料到却栽了个跟头,赔的血本无归。不死心的杨广准备再一次出征高丽,这次带了一百多万的军队,皇帝亲自挂帅直奔高丽。但是高丽难打就难打在其地形,上有契丹突厥,下就是海,杨广带着一百多万的士兵准备一次性碾压掉高丽,却遇到了高丽人死守,杨广带着一百多万大军远离本土作战,经过4个月的消耗,杨广部队的补给跟不上,被迫撤军,这一次出征再次颗粒无收。

一百多万的大军,长达4个多月的出征,这当中消耗的国力可不是开玩笑的,自古以来打仗都是发战争财的,这一趟出去一钱都捞不到,还亏了不少,隋朝的国力已经被杨广这一次出征消耗了大半,再加上国内还在修建的大运河,国家资源明显出现了不堪重负的情况,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大不如从前了。这时候杨广做了个决定,那就是提高赋税,多从百姓那里拿点钱,自然就有钱派兵去打高丽了。

这就是开头“横征暴敛”的由来,于是最后一次东征高丽来了,杨广还是带着百万大军前来攻打高丽,但是这时候国内的黎民百姓已经处于水深火热当中,杨玄感揭竿而起,高丽军队如同第二次东征一样,死守着城堡,杨广的大军在不断的消耗当中,斗志被消磨殆尽,此时国内已经大乱了。这时候的杨广已经没办法再打高丽了,等杨广带领百万大军回国的时候,国内已经是群雄揭竿而起,前前后后攻打高丽几年的时间,消耗掉了隋朝近9成的国力,国力空虚自然也就给了一些有心之人可乘之机,隋朝的覆灭也就在情理之中,谢谢大家!

更多文章

  • 隋文帝为何不选宽厚的长子杨勇做皇帝,反而选中“狠毒”的杨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广与杨勇夫人,杨广把杨勇关押起来,杨广杀杨勇完整视频

    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杨坚代周建隋,统一了全国,消除了边患,行轻徭薄赋,与民生息之策,恢复了生产,发展了经济,天下承平,国力日渐强盛。从凶险复杂斗争漩涡中挣扎出来的杨坚,亲眼目睹过隋之前那些统治者的荒淫无耻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因此发自内心的痛恨奢侈靡费、荼毒百姓的恶劣行为。他厉行节约,反对浪

  • 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为何在唐朝之后,再没有朝代在此建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长安图,唐朝首都长安现状,唐朝长安城是现在哪座城

    首先,就是战争的破坏。最直接的就是安史之乱,导致这座都城已经是千疮百孔。到唐朝末年的时候,黄巢等也曾率领义军呼啸而入。将吐蕃攻入长安等算进来,在唐朝时期都城就多达7次被攻占,这对于后来的统治者来说,除去一个不好的印象以外,就是在庞大的建设成本面前望而却步。事实上历朝历代的皇帝,之所以愿意在前朝的古都

  • 刘裕自称汉室后裔,为何不称汉,而要称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刘裕,汉宋之争是什么,刘裕与宋魏谁厉害

    既然如此,那刘裕建国为什么不称汉,而要称宋呢?这主要是因为,刘裕并不是刘邦的直系后代,而是旁系的。而且刘裕距离东汉的灭亡的时间相隔了两百年,再高举汉室大旗已经是没用的了。第一,刘裕走的禅让的程序继承帝位,受的就是晋的禅,也就是说刘裕的正统血脉就应该是魏晋,如果刘裕做了晋的帝王却打着要匡扶汉室的旗号,

  • 太平公主位高权重,结果被自己的侄子杀害,难以相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太平公主简历,山西太原侄子杀害叔叔一家,太平公主的传奇故事

    虽然武则天很残忍,但她的女儿是自己生的。事实上,她的内心仍然充满了愧疚。因此,太平公主在出生后,武则天对太平公主非常好。当太平公主16岁时,武则天还给太平公主挑选了一个好驸马,也就是薛绍,当时,两人的婚礼非常隆重。据说用来照明的火光将路边的树枝都烧毁了。此外,由于婚车太大,无法进入京城的道路,李治让

  • 唐朝真的以胖为美?看到杨玉环的真实体重后,女孩就笑不出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杨玉环有多胖呢,杨玉环美丽吗,杨玉环经典照片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提起中国的四大美女,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唐朝的杨玉环。相传她在百花丛中过,花朵却因此羞愧地低下了头,只因为人比花更美。为此,杨贵妃的美貌也令我们无限的遐想。可是依然有人却不以为然,认为唐朝是以胖为美,如果杨贵妃放到了现在,妥妥是个胖女人,一定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其实当你看到杨贵妃

  • “神龙政变”后武则天让出帝位,她的晚年是如何度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不管是武则天对于唐朝的功绩,还是世人对于她的批评,都是历史上十分罕见的,她以女子身份,登上帝位,搅动历史风云,堪称千古女帝。然而对于武则天的后人们来说,有武则天这样的长辈却是一种痛苦。武则天对于权力的迷恋程度是疯狂的,她有能力,同时又有野心和欲望,成为武则天的儿子并不是一件幸事。当武则天继位以后,不

  • 武则天为什么始终不待见二儿子?且置他于死地?说出来让人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与情人,武则天打野实战,骚白武则天完整视频

    在武则天14岁的时候,唐王李世民就听说她天生丽质。就想把她带入宫内,在离开母亲的时候。母亲大人很是不舍。但是女儿武则天却说:皇帝招我进宫是好事,我何必还要哭哭啼啼的呢?她才14岁,就说出这样的话,这真的说明她很出众。她能够冲破传统,上位成为一位女皇帝。她的实力可非同一般。只要是对她有阻碍的人,必将除

  • 王维一首离别诗只有短短20字,成千古名句,人人传诵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维的唐诗100首,王维最伤感的唐诗,王维绝美著名诗句欣赏

    王维是悲哀的,以文人墨客的身份,以胸怀天下大义的节操,成长在了一个战火硝烟的环境中。现实的残酷让他暂时放下手中的笔墨,微博的力量让他不得不屈服于安禄山的威胁,违背自己的民族大义接受伪职。好在,安史之乱没有让唐朝陷入真正的危机,长安收复以后,他又回到了自己恣意洒脱的日子。但是世事就是这样无常,王维在经

  • 忽必烈能在蒙古贵族的集体反对下,当上蒙古大汉?原因有几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先来盘点一下,为什么蒙古的贵族们不同意忽必烈登上大汉之位。这一点就是忽必烈登上大汗之位是因为不合规矩,因为蒙古是“幼子守灶”的规矩,汉人的规矩就是“嫡长子继承”,无论是哪一点都不符合,而且前一任的大汉并没有说传给他,因此自然得不到大家的支持。这第二点就是上一任大汉在位的时候,忽必烈就在把自己的漠

  • 胡惟庸案真相!揭秘朱元璋杀丞相胡惟庸的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胡军版胡惟庸被杀,朱元璋初次见胡惟庸,胡惟庸义子告发胡惟庸

    胡惟庸是明朝的开国功臣,最早的时候和朱元璋一起起兵打天下,后来官至丞相,位居百官之首,权倾朝野。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设有宰相制,宰相都称为丞相,当时丞相共有左、右二员,左比右大,分任左、右丞相的是李善长和徐达两人。朱元璋即帝位后,逐渐感到帝权与相权的冲突,唯恐臣下权力太大,会导致元末“宰相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