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遇良主
常遇春自幼出生于贫苦的农民之家,他小的时候在目睹了社会的动荡后,不甘心一辈子只做农民,所以他便刻苦的跟随别人练习武术,由于家境贫寒,所以常遇春只得在闲暇之余帮别人打杂来换取学费。随着常遇春的长大,因为自幼刻苦练武的关系,他身高臂长,力量惊人,并且他还善于骑射,对于各种武器都很精通。
随着社会阶级矛盾的不断激化,各地的盗寇和起义军纷纷发动暴乱,此时的常遇春因为饥饿的困扰,选择了做起了强盗,可是在一次抢掠的过程中常遇春碰见了当时正率领军队攻打合州的朱元璋。
这时已经感到强盗发展前景狭隘的常遇春,借助这次偶遇装扮成了老百姓去观察朱元璋的军队。在他的观察之下发现,朱元璋的军队军纪严明,攻占城池后并没有迫害百姓的举动,朱元璋本人也是平易近人,把将士当做兄弟一般对待。
常遇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选择了放弃自己落草为寇的生活,加入了朱元璋的部队。
起初朱元璋对常遇春并不重用,可是在一次常遇春和朱元璋交谈之中,常遇春表示道朱元璋指哪里自己就打哪里,朱元璋看着常遇春身高体大又忠心耿耿,随即认命了常遇春做将军,统领一方。常遇春对朱元璋的知遇之恩也是牢记在心,为日后明朝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百战百胜
当上了将军后的常遇春,接到的首次命令是打败固守衢州城的元朝军队,常遇春赶到衢州城后首先派兵把四周城门牢牢围住,然后让手下打造了
吕公车、仙人桥、长木梯、懒
龙爪等攻城军械,又派奇兵突袭城门,出其意料的毁掉了守城部队的守城器械,借此常遇春顺利的攻克了衢州城的元朝军队。在这之后常遇春又经历了九华山之战、采石矶之战、集庆之战等多数战役,最终在朱元璋渡江时常遇春被封为元帅,作为徐达的副手统帅军队。
公元1360年,常遇春和徐达率领军队在镇守池州的时候,遇上了当时与朱元璋分庭抗礼的陈友谅率军攻打池州,此时面对敌军的来势汹汹,常遇春并没有选择原地固守,在与徐达商量后常遇春果断选择率领一部分军队在城外埋伏,在陈友谅进攻徐州时,常遇春果断率军杀出,包抄了陈友谅的后方部队,在于徐达前后夹击之下,杀死了陈友谅部队万余人,俘虏了三千多人,使得陈友谅败走江州。
之后在对陈友谅的追缴之中,常遇春更是在己方弱势的情况下勇武果敢,率领军队不顾伤亡,一路将陈友谅的部队杀戮过半,并且在追击战中流矢杀死了陈友谅,最终湖口将陈友谅部队全歼。至此在这场决定中原江山的战争中,常遇春为朱元璋的胜利建立了很大的功勋,为明朝的建立确立了很大的优势。
常遇春对中原之战的帮助让朱元璋更加的信任他,给予了常遇春更大的权力。最终常遇春率领明朝军队攻破了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对于中原地区的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统领的王朝。但是在攻破元大都班师回朝的路途中,年仅四十岁的常遇春突然病逝,被朱元璋厚葬在钟山之下。
结语:常遇春在投奔朱元璋之后经历了大大小小一百多场战役,在这一百多场战争中常遇春靠着自己的勇猛果敢未尝一败,称得上是古之名将,未有过之。
参考文献:《明史·列传第十三·徐达 常遇春》、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万斯同·《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