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是世家子弟,也非常有才华。一次,左宗棠打算把一件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去完成,但是有很多人反对,因为他们都发现这个人有一个怪毛病,就是对饮食特别挑剔。无论身处何处,他对饭菜的要求都非常苛刻,自称美食家,对餐具的使用也要非常的讲究,一旦有什么地方不合他的心意,他就会对下属大发雷霆,弄得下属们人心惶惶。反对的人说,这样的人,怎么可以委以重任呢?
左宗棠听完,什么也没说。第二天一早,天还没有亮,他就安排人去找这位姓吴的属下,说要请他吃饭。当时,吴某还没起床,听说左宗棠要请他吃饭,急忙乱穿了一身衣服就跑了出来。
一顿臭骂能让下属心服口服?左宗棠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这样..
当他到了左宗棠的住处,侍卫把他领到一间空荡荡的房子里说:总督大人让您在这里等他。不过他从早晨一直等到中午,左宗棠一直都没有出现,等的自己饥饿难耐,但是又不敢走开,只好硬着头皮等。一直等到傍晚时分,外面终于传来了脚步声,走进来的却还是一名侍卫,给他拿来一壶水,和一个做工非常粗糙的茶碗,然后什么也没说就离开了。这时,嗓子已经开始冒烟的吴某,也顾不上挑剔了,就一口气喝了两大碗。
又过了一会,天完全黑了下来,侍卫给他送来了晚饭,不过没有山珍海味,只有糙米饭和青菜,已经快饿晕了的吴某,饥不择食,也再没什么讲究了,狼吞虎咽的吃了三大碗。等他吃完后,左宗棠终于出现了,他用非常抱歉的语气对吴某说:临时紧急公务,需要马上处理,让你久等了,真不好意思啊。
说着,左宗棠让侍卫将山珍海味送上来,满满地堆了一大桌子,然后很热情的劝吴某吃菜。已经吃饱了的吴某,吃不下,只好连连辞谢。
这时,左宗棠笑着说:一个人在饥饿的时候,不管多么糟糕的食物也能吃下去。一旦吃饱了,山珍海味也咽不下去了,可见食物的味道并没有一定的好坏啊。吴某听完,感到十分惭愧,从此不敢再自称”美食家“,也没有再因为食物是否可口而责骂吓人。
一顿臭骂能让下属心服口服?左宗棠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这样..
职场里类似的情境很多,比如交代给下属不属于其范畴的工作,对方可能就直接把自己给拒绝掉,并不管这份工作的成果对自己是否有利;又或者下属的kpi没完成,找他谈话总是把锅甩给别人,气的领导只能黑着脸又或者是把下属臭骂一顿,其实这样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有人说沟通:百分之七十是情绪,百分之三十是内容。我觉得,一般的情况下,我们沟通的效率达不到这个比例,效果更不是三七开,所以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方式解决问题。
左宗棠的这个小故事引人深思,也给了如何引导下属的思路。下次如果有类似的情况,可以以身作则,或者自己带着对方完整地走一遍执行细节。而不是一顿臭骂,用扣工资等行为进行约束,又或者去单纯讲道理,这样的效果都不会太好。
一顿臭骂能让下属心服口服?左宗棠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这样..
上边提的共情力是基础,因为讲道理、批评、指责,很可能带来的是对抗,或者是表面的应承之下,内心更强烈的对抗,共情力,可以说是,把自己和别人调到一致的频率上,能够实现同频共振。
而更有智慧的处理方式,则是像左宗棠一样,学会引导对方自己去体验那些大道理,把那些大道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