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道光皇帝的一道遗诏,不仅造成兄弟间矛盾,也最终毁了大清朝国运

道光皇帝的一道遗诏,不仅造成兄弟间矛盾,也最终毁了大清朝国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64 更新时间:2024/2/3 22:51:12

没儿子愁,儿子多了也愁。在清史上,道光算是清朝最后一位可以有秘密立储能力的皇帝。因为除皇长子奕纬、次子奕纲、三子奕继早逝外,尚有四子奕詝、五子奕誴、六子奕䜣、七子奕譞、八子奕詥和九子奕譓。若仅有一个儿子也没有可挑选的,现在是儿子太多,确立皇储是关乎江山社稷的头等大事,在诸多皇子中来挑选合适的继承人绝非容易。在诸皇子中,奕誴过继给和硕惇恪亲王绵恺为嗣外,奕詝、奕䜣皆已成年,剩下的皆年幼无知。所以,道光可以选择的人选只有奕詝和奕䜣两人。

奕詝十岁时,生母钮钴禄氏病逝,由奕䜣的生母静贵妃代为抚养,所以奕詝、奕䜣兄弟在青少年时期感情是很亲密的。不过奕䜣的才华远胜过奕詝,这也是道光在立储问题上迟疑未决的原因。

道光帝偏爱奕䜣。奕䜣的才能无论在时政、智识上都远胜于奕詝,而且奕詝比较文弱,身有良辅者尚可,独支则不可担也。若立奕詝,然具有良辅之臣又能辅之若何?自己万年后奕詝是否能够胜任天祚?这实在不好妄下定论。此为道光所忧心, 故不敢擅专确立。

道光帝疼爱奕詝。首先奕詝的少年丧母的遭遇与道光相似,因此道光帝看四子奕詝触景生情,心生怜悯;其次,对此弥补这特别的爱。

然而, 就是这感情用事、迟疑不决, 却在一定程度上“害”了他心爱的两个儿子,从而使二子由昔日的亲善涉足到如今对权利的角逐之中。

神圣的立储遗诏中按常例只能出现一个继承人的名字,可是在道光的遗诏中另有加封奕䜣的亲王旨意,足可见证道光对奕䜣的喜爱之深切。因过于犹豫抉择的立位人选,道光索性就把二子的名字都写入立储遗诏中,从而打破了大清立储诏书的循例。

道光在选择储君时,对咸丰的确定更多的是出于自己的偏好。道光“不是昏君,却是一位平庸的君主,缺乏力挽狂澜的魄力、能力以及对时局的洞察力,是一位循规蹈矩的皇帝。他之所以选择咸丰,因为咸丰更听话、更稳当,这样的人做他的继承者更有利于守成。遗憾的是咸丰的才能确实难堪大用,甚至最终连“守成”也未能做到。

然而在册立继位人的关键诏命中,却又有另旨加封亲王的旨意,这放在任何继位人身上都是绝对不可容忍的。奕詝登基后(史称咸丰帝)对道光临终时的“遗旨”心怀不满,兄友弟恭的情谊迅速转恶。受到咸丰猜忌的奕訢在咸丰年间并未受过多重用,仅担任过两年的军机大臣,就被以置办礼仪疏略为名,罢黜了奕䜣的所有职务,勒令回上书房读书省过。聪明能干的奕訢内心是苦闷失意的,却无处排解,只能压抑自己,韬光养晦。

在清朝历代皇帝中咸丰的评价不高。

从1850到1861年,咸丰在位十一年,具体讲是“4184天”,“没有过一天安生的日子”。席卷半个中国,持续十几年的太平天国战争,1856年至1860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再加上此期间天地会、捻军等起义造反,内忧外患,遍地硝烟,使得咸丰如坐针毡,忙得不可开交。到了太平天国北伐军队打到河北、山东的时候,咸丰只求“苟安”了。他因采纳肃顺对英法两国强硬的做法,导致引发英法联军打入北京城,使清朝失去首都,圆明园也遭联军焚毁。

在太平天国运动与“三千年未有之政局”的内忧外患的打击下,咸丰狼狈逃奔热河。在热河的他大肆饮酒、听戏纵欲,面对留守北京的大臣的催促,基本没了兴趣,一切心灰意冷,至死也未敢再回京城。在过度饮酒纵欲下,身体状况日益衰弱,终于死在了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走完了异常痛苦的人生,留给孤儿寡母一片昏暗残局。

咸丰临终前对朝政事宜不合理的安排和权力制衡,安排顾命八大臣辅佐年幼的皇太子载淳,却把奕訢排除在顾命八大臣之外,至死也不信任这个与他血缘亲情最亲近的兄弟。咸丰死后,朝臣和后宫在有关朝政和国事方面展开逐鹿,奕訢联手慈安慈禧成功地发动辛酉政变,将八大臣捉拿问罪,间接致使后宫干政半个世纪的局面,也导致了大清王朝的覆灭。

奕訢作为道光帝最出色的皇子, 虽然未能继承皇位, 但以其特有身份和地位在晚清政局的演变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决定了对晚清政权的重大影响。奕訢平反冤狱,重用汉臣,收揽人心,稳固政权,大刀阔斧地实行改革,严厉整顿吏治,荐举人才,刷新了腐败吏治,选拔到了一批有用人才。奕訢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政治措施,并得到施行,朝政向着良好的局面发展。奕訢又是洋务运动在中央的最高代表与坚定支持者,洋务运动在奕訢主持下全面展开,清帝国开始了缓慢的近代化过程,统治者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兴办洋务以图自强,稳固了清朝统治,创造了“同治中兴”功不可没。

纵观晚清的历史,咸丰是一位十分平庸的皇帝,如果历史可以假设的话,如果道光最后选择的储君是奕訢的话,清代历史必将大为改写。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人们只知道康熙少年擒鳌拜,却不知道他晚年有多后悔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过却很少有人知道,之后的康熙是有多后悔,到了晚年的时候还曾经为鳌拜平反,亲自为鳌拜沉冤昭雪,还授予了世袭的官职。不仅如此,之后雍正登基之后,在盘点康熙的功劳的时候,也没有把挫败权臣鳌拜这一条放在里面,可见他的心理也是有数到底是什么情况的。当初鳌拜的罪名就是结党营私,阻碍了康熙集中皇权,和他独自管理天

  • 清朝一桩奇案:哥哥状告妹妹,谋杀亲夫,真相让知府大人不知所措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代奇案正妻毒杀亲夫,清朝的奇案故事,清朝奇案大全真实案例

    对于这桩父母包办的婚姻,庄二娘虽然很是不情愿,但在那个年代,她一个弱女子,知道婚姻大事,都是由父母说了算,身不由己的她只能含着泪和胡屠夫拜了天地。婚后第二年,二娘生了一个儿子,胡屠夫有手艺,本来家里的日子比别人过得好多了,可是他却偏偏嗜酒成性,逢酒必醉。胡屠夫只要不喝酒,人看起来还算是不错,但只要喝

  • 晚清政府对列强卑躬屈膝,对国内起义者严厉镇压,为何会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晚清政府对洋人的政策,晚清列强势力范围,晚清政府的举措

    这话就像是在说,是你们出钱让我们来打你们的!世界上哪有这样的事情啊。还别说,世界上就真的有这样的事情。这就是清政府对列强的态度。但是对国内的老百姓,清政府却是另外一种态度。就是他们会穷尽一切力量,剿灭国内的那些起义者。尤其是对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可以说穷尽了一切办法。他们不但派出朝廷军队剿灭,还放手

  • 清朝亡国后,为什么许多满族人都改成了汉姓?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满族改汉姓一览表,满族的汉姓是哪里来的,满族在民国为啥改汉姓

    这一切都要跟当年清政府的退位有关,清朝跟民国的交接比起我国历史上别的朝代更替要和平太多。举个例子,当年清朝一直在玩命的追杀明朝皇室,吴三桂更是特意带军跑到了缅甸将永历皇帝给抓回来,别的如南宋元朝这样的交接也是充斥着鲜血。但清朝却是和平退位的,当年袁世凯跟清政府签订了退位协议,并且每年还给清廷钱,所以

  • 皇太极逼阿巴亥殉葬,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为何不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皇太极逼迫阿巴亥殉葬,皇太极和多尔衮谁的势力大,皇太极与多铎

    并且,皇太极还是以殉葬的名义让阿巴亥自杀的,他的三个儿子如果反抗,就会被当做谋反者而遭到镇压。我们首先了解一个问题,阿巴亥为何会被殉葬?阿巴亥是海西女真乌拉部人,父亲是乌拉部首领满泰,1593年乌拉部联合其他八个部落进攻建州女真,结果遭遇惨败,阿巴亥的叔叔布占泰还被俘虏,三年后才被放回。1596年,

  • 皇太极死后,豪格和多尔衮争帝位都没成功,豪格为何会同意多尔衮当摄政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多尔衮豪格争夺帝位片段,皇太极和多尔衮谁的势力大,豪格为什么会同意多尔衮当摄政王

    皇太极死后,豪格和多尔衮争抢帝位,两人都有军队,僵持不下,谁也不让。当时,豪格有5旗,多尔衮只有2旗。可最终,多尔衮提出让6岁福临继位,豪格居然同意了。更不可思议的是,选辅政大臣时,多尔衮占了1个,豪格非但没反对,还把另1个名额让给了济尔哈朗。因为这个举动,后来,豪格的亲信被多尔衮杀的杀、贬的贬。他

  • 皇太极总把不喜欢的妃子送人,为什么没有把孝庄送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皇太极跟孝庄的关系,皇太极与孝庄感情,皇太极为什么和孝庄有关系

    大玉儿,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此时的她,是皇太极的庄妃。她非常聪慧,经常为皇太极排忧解难,得知皇太极想要劝降洪承畴,便主动请缨献身。洪承畴是明末非常著名的将领,也是铁骨铮铮的硬汉一条。在松锦战役中,他被皇太极活捉,皇太极想要劝降他,可他硬是绝食数日,坚决不投降。后来,洪承畴的属下叛变,告知皇太极,自己

  • 康熙帝用了什么心思将皇位传给雍正,雍正又是如何明白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康熙为什么把皇位给雍正,康熙为什么会选择雍正继承皇位,康熙用了什么心思把皇位传给雍正

    清末明初天嘏所著的《满清外史》中,记录了“雍正篡改遗诏上位”一事,在民间流传甚广,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仔细想想,这个传说有些站不住脚,清朝皇帝的遗诏用汉、满两种文字完成,而且遗诏中还会写上皇子的名字,如何能改?其实康熙早就打算把皇位传给雍正,为此他布局了很久。雍正也心照不宣,不动声色地做好了准

  • 康熙驾崩时,若不传位给雍正,雍正会造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康熙有传位给雍正吗,康熙什么时候打算传位给雍正,康熙不传位雍正会起兵吗

    而在此之前,雍正帝为了争夺皇位做了很多安排,比如年羹尧和隆科多两人一外一内,掌握了西北军中的部分兵权,以及京城的卫戍权,如果遗诏里面写的名字不是他,他是有造反机会的。但是,这不代表康熙帝如果不传位给雍正帝,雍正帝就一定会造反,至于为何,且听我细细道来。自从康熙五十一年太子太子胤礽再次被废之后,康熙帝

  • 康熙找来30名年轻宫女,一月死了4个,学者:他在做“人体实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许多人说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位面之子,他运气好到爆棚。清朝的康熙帝也不差,他从小开始就多次渡过劫难,登基后运气更是好得不得了,在平定吴三桂的叛乱中,连老天都帮他,势如破竹的反清势力在吴三桂的突然病逝下就那么土崩瓦解了。年少时期的康熙曾险些病死,得了一种叫天花的疾病,古代没有疫苗,这种病的死亡率极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