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孙皇后临终前恳求唐太宗一件事,后者没遵从,结果害惨长孙家族

长孙皇后临终前恳求唐太宗一件事,后者没遵从,结果害惨长孙家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215 更新时间:2024/4/5 5:08:15

唐太宗与长孙皇后伉俪情深,对于皇后的请托,太宗从来是有求必应,不打折扣地去完成。然而长孙皇后在临终前,曾恳请夫君答应她一件事,但后者却没有遵从,而正因如此,给长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那么,长孙皇后在临终前给唐太宗托付过何事呢?

原来长孙皇后贤惠淑德,对于前代外戚干政以致家族覆亡的往事,一直引以为鉴。皇后认为自己的家族能和皇室联姻已是莫大恩宠,但他们并非全是才德出众之人,然而却能占据高位,长此以往便容易招致灾殃。所以为家族安危考虑,皇后恳请夫君切莫让其族人担任中枢要职,只需要让他们以外戚身份参加朝觐便可。

长孙皇后临终前请求不要给其家族大权

及大渐,与帝决,时玄龄小谴就第,后曰:“玄龄久事陛下,预奇计秘谋,非大故,愿勿置也。妾家以恩泽进,无德而禄,易以取祸,无属枢柄,以外戚奉朝请足矣...”又请帝纳忠容谏,勿受谗,省游畋作役,死无恨。崩,年三十六。见《新唐书·卷七十六·列传第一》。

面对着妻子的殷殷重托,唐太宗含泪应允,然而等到前者去世后,他却并没有据此照做。太宗非但没有抑制长孙家族,反而对其家人更加照顾,尤其是对长孙无忌更加器重,这固然出自太宗“爱屋及乌”的心理,也跟后者的才干以及同太宗的私交甚好不无关系。只是让唐太宗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如此优待长孙无忌,到最终却给后者及其家族带来大灾殃。

长孙无忌在太宗朝极受信任

长孙无忌既是唐太宗的舅哥,又跟他是至交好友,从太原起兵后便追随李世民,并因主导玄武门兵变,受到后者的器重。在妹妹去世前,长孙无忌便已经跻身高位,而等到长孙皇后一去世,唐太宗便提拔舅哥做首席宰相,丝毫不顾及大臣的议论和皇后临终前的嘱托。太宗在驾崩前,还将太子李治托孤给长孙无忌,寄予其军国重任。

唐高宗李治之所以能当上太子,长孙无忌在其中曾起到过关键作用。所以等到高宗即位后,长孙无忌便进拜为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长孙无忌因为有策立之功,加上又是皇帝的亲舅舅,便以辅政大臣的身份执掌朝政,每有进言,无不被高宗优先采纳(“时无忌位当元舅,数进谋议,高宗无不优纳之。”见《旧唐书·长孙无忌传》)。此时的长孙无忌,权势、名望、地位已达人臣之极。

高宗无不信赖长孙无忌,后者由此专横跋扈

权力就像鸦片,令“吸食者”欲罢不能。随着权势和名望的日盛,长孙无忌开始变得骄狂专横起来,对于政敌和不合其意者,便开始进行打击报复。永徽四年(653年),长孙无忌利用主审房遗爱谋反案的机会,对平素与其不和的吴王李恪、江夏王李道宗、驸马都尉执失思力等无罪之人进行陷害,结果李恪被赐死,李道宗、执失思力则被远流岭南,朝野内外一时大为失望。

高宗即位初期,长孙无忌上挟天子、下压群臣,帝国大小事务无不受其干涉,甚至于连外甥改易皇后,他都要插手其中,若不符合其心意,必然会鼓动群臣反对。只是长孙无忌没想到的是,他遇到了一位在权谋方面更厉害、手段更阴狠的武媚娘,结果不仅败下阵来,还连带着整个家族遭殃。

长孙无忌害死李恪,令朝廷内外失望

显庆四年(659年),此时已身登后位的武媚娘指使心腹许敬宗,以密奏的方式诬告长孙无忌谋反,并援引汉文帝诛杀亲舅薄昭的故事,恳请皇帝当机立断、扑灭叛党。高宗此时对舅舅怀恨已久,所以准许许敬宗的奏请,在没有跟长孙无忌对质的情况下,便将舅舅罢官、削爵、流放,长孙无忌的儿子们也全被罢官除名。

同年七月,在武后的建议下,高宗命李勣、许敬宗复审长孙无忌谋反案,许敬宗便派中书舍人袁公瑜到黔州审讯长孙无忌。结果袁公瑜一到黔州,便逼令长孙无忌自杀,随即以后者“畏罪自杀”上奏。长孙无忌死后,家产被抄没,近支亲属都被流放岭南为奴婢。至此,长孙家族遭遇灭顶之灾,长孙皇后临终前的忧虑最终变成现实。

长孙无忌败给武媚娘,最终落得身死族破的下场

秋,七月,壬寅,命李勣、许敬宗、辛茂将与任雅相卢承庆更共覆按无忌事。许敬宗又遣中书舍人袁公瑜等诣黔州,再鞫无忌反状,至则逼无忌令自缢。诏柳奭、韩瑗所至斩决。籍没三家,近亲皆流岭南为奴婢。见《资治通鉴·唐纪十六》。

史料来源:《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

更多文章

  • 隋文帝自毁长城,由千古一帝,变成一个平庸的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文帝一生最大功绩,隋文帝之死完整版视频,最伟大的皇帝隋文帝

    中国历史上的大统一王朝,真正短命的就两个,秦朝和隋朝,都是二世而亡。这两个朝代都有极为相似的地方,开国皇帝都是雄才大略,是真正的千古一帝。他们的灭亡,都有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儿子不成器,致使亡国。虽然两者在这方面都极为相似,但对这两个开国皇帝评价,差别却很大。隋文帝的历史评价,比起秦始皇来,要低得多了

  • 武则天谋权篡位教训惨痛,为何李显还让韦皇后临朝听政?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显个人简介,李显韦皇后,韦后为什么毒死李显

    牝鸡司晨这个问题影响了大唐五十三年。从显庆五年高宗因风疾困扰慢慢委政于武则天开始,到先天二年玄宗李隆基赐死太平公主结束。半个世纪里,野心勃勃的妇女们一个个粉墨登场,斗争之残酷,手腕之高超丝毫不比男人差,上演了一出出扣人心弦而又惨无人道的大戏。神龙元年,八十二岁高龄的武则天病倒了,她所宠信的张易之、张

  • 给李渊的密奏“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是在帮助李世民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渊承诺过让李世民当太子么,李世民是怎么对待李渊的,李世民当皇帝后是怎么对待李渊

    在“玄武门之变”的前夜,傅奕对诡异天象写了一份密奏交给李媛,而这份密奏的核心就是一句话:“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李渊看完这份密奏后立刻将李世民召进宫中密谈,质问儿子是不是要造反。在这份密奏交给李渊几个小时后,“玄武门之变”就爆发了。唐太宗登基后还特别为了这份密奏夸奖了傅奕,夸奖他早已经知道天命

  • 李治的挚爱是武则天吗?为何晚年那么急于废掉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治晚年有多爱武则天,李治与武则天的感情好吗,李治与武则天的一生

    (说历史的女人——第717期)在唐高宗李治的人生中,有一个疑点,即李治的人生挚爱是武则天(为了行文方便,都以武则天写作)吗?如果是,为何到了晚年李治那么急于要废掉她呢?为了客观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根据史料从三个方面来谈,或者从三个阶段来谈。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是李治和武则天的“有情人”时期。有人说武

  • 四处征战,立下不世之功,大唐战神薛仁贵为何沦为常败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薛仁贵在大唐名将能排第几,薛仁贵在历史上有多厉害,如何评价唐朝名将薛仁贵

    贞观末年之际,薛仁贵投军征高丽。相关战役之中,凭借极其出色的表现让唐太宗李世民欣赏不已,并自此进入了唐朝名将行列。随后数十年时间里面,薛仁贵为大唐王朝四处征战,立下不世之功。然而纵观薛仁贵的一生就会发现,自李世明提拔,薛仁贵每战必胜,无往不利。可和西线吐蕃交战归国之后,薛仁贵却似乎就从大唐战神沦为了

  • 都说脏唐乱宋,大唐时候太平公主真的爱上了侄子李隆基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隆基个人简历,李隆基跟太平公主是什么关系,太平公主为啥斗不过李隆基

    戏说不是胡说,改变不是乱编。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不伦之恋,其实是《大明宫词》的剧情,历史上并非如此。历史上的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是政敌。李隆基当上皇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位姑母赐死了。自武则天去世后,唐朝宫廷的政治争斗就一直在激烈的进行着。最先倒下的是韦后、安乐公主一派。当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是政治上的

  • 李煜的爷爷:他是南唐的创始人,可他的出身与姓氏都是个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吗,南唐李煜有什么故事,李煜的身世背景

    李煜的爷爷名叫昪(音bian),徐州人,出生于唐朝末年的战乱时期。这是诸侯割据,战争频发的年代,李昪六岁的时候就失去双亲,成了孤儿,可谓苦大仇深。八岁的时候,被唐朝的将军杨行密收为养子。据《新五代史.南唐世家》记载,“昪少孤,流寓濠、泗间,杨行密攻濠州,得之,奇其状貌,养以为子。”但杨行密的儿子不能

  • 南唐小周后有多荒唐?气死姐姐后当上皇后,最后结局却如此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唐皇后小周后,南唐小周后气死亲姐后上位成皇后,宋朝南唐小周后复原图

    从古至今中国至少也有上百位皇帝,其中能力出众者不少,但是也免不了会出现一些奇葩。他们这些人既不喜欢朝堂上的权力争斗,也不喜欢后宫里的美丽佳人,反而是对一些奇淫巧技十分的感兴趣。比如明朝的木匠皇帝朱由校,唐朝的象棋皇帝李亨,甚至还有擅长文学的李后主李煜。虽然李煜写下了《相见欢》,《虞美人》等流传千古的

  • 如果武则天在位时与面首生了儿子,唐朝历史会不会改写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与面首有后代吗,武则天当上皇帝的前因后果,武则天在位时的情况

    严格来讲,中国古代有文字所载的历史,都是“父权社会”,根据一些社会学家的研究,在很久以前,也许存在过一段时期的“母权社会”,但最终还是被生产力改变了,所以古代的“政治传承”有一个铁律,那就是“传子不传女”,女性不可能成为权力传承的载体。这也是为什么武则天那么“逆天”,而且也只有她这么一位女皇帝的原因

  • 大唐战神薛仁贵,在正史里的污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大唐薛仁贵简介,薛仁贵是大唐的名将吗,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

    薛仁贵影视形象隋唐演义等小说中,薛仁贵是隋唐二代英雄中最为出色的人物。正史中的薛仁贵,又是什么样的形象呢?演义中的薛仁贵出身贫寒,正史薛仁贵也是出身贫寒。祖上是北魏名将,但此时早已没落。薛仁贵少年时家境贫寒、地位卑微,以种田为业。后来李世民亲佂辽东和高句丽,为隋炀帝时期征伐高句丽死伤的华夏将士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