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纣王败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明白了这个,才算看懂了封神!

商纣王败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明白了这个,才算看懂了封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629 更新时间:2024/4/6 12:38:02

姜子牙率领联军一百六十万围困朝歌城。朝歌城中有大军十余万,更有百万民众,数年粮草。姜子牙几次攻城,都被商军击退。

杨戬、哪吒等人献策,想要施展法术遁入城中,杀散士兵,里应外合,想必可以一举破城。

这法子确实简单方便。之前夺取渑池县,用的就是这种计策。

可是,姜子牙一口拒绝。

他说:“不然。今众人进城,未免有杀伤之苦,百姓岂堪遭此屠戮?”

姜子牙表示,朝歌百姓本就受纣王迫害多年,若是再遭遇兵祸,那就不是救民,而是害民了。

苦思冥想下,姜子牙决定以柔克刚,施展宣传攻势。他连夜书写了几十封文告,用箭射入朝歌城中。

百姓们看到文告后,痛哭流涕,万分感动,当天晚上就自发行动起来,驱散守城士兵,打开城门,迎接周军入城。

原本激战数场、死伤千百士兵都拿不下的朝歌城,被姜子牙一篇文告轻松攻克。那篇文告究竟写了什么,让百姓那么感动?

姜子牙在文告中重点说了三件事:

其一、痛批万恶的商纣王,如何虐待百姓。

其二、赞扬伟大的周武王,如何善待百姓。

其三、勇于献城者是好百姓,胆敢顽抗者必诛杀。

在文告中,姜子牙对于商纣王犯下的诛妻杀子、炮烙忠良、任用奸佞、征伐无度等等罪过或者只字不提,或者一笔带过,只是大谈商纣王与周武王对百姓的不同。

姜子牙不愧是老谋深算,对于百姓的心理摸得很透彻!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他们并不关心朝廷高层斗争,只要有口安稳饭吃,谁当权都一样。可是,商纣王大兴土木,奴役万民,以及前不久敲骨验髓、杀孕妇辨阴阳等事情都深深伤害到了百姓。

听到说周武王连征用百姓船只,让大军渡河都付给工钱,朝歌的百姓都觉得周武王太仁慈了。

何况,人家姜元帅手中有百万雄兵,只要他一发狠,三五天必定可以踏平朝歌城。为了活下去,朝歌百姓也只有果断抛弃纣王。

姜子牙统率大军进入朝歌城后,出榜安民,很快,各处街巷都被周军占领。商纣王只得率领数千兵马退守皇城。

眼见商纣王覆灭在即,姜子牙反倒不急着出兵了。他苦思多日,在与纣王对阵时,再度抛出了一个文告。这个文告列举了商纣王的十大罪状,具体内容和此前的告民文书大不相同。

姜子牙列举了纣王哪十大罪状呢?

罪状一、沉湎酒色,不敬上天;

罪状二、诛杀国母,有悖人伦;

罪状三、抛弃太子,不顾国本;

罪状四、残害忠良,不配为君;

罪状五、杀害伯侯,失信天下;

罪状六、宠信妖妃,滥用刑罚;

罪状七、盘剥百姓,享受奢靡;

罪状八、君欺臣妻,毫无廉耻;

罪状九、敲骨破腹,残害百姓;

罪状十、昼夜宣淫,杀童续命。

十大罪状中,前面九大罪状,在原著中都有明白表述,唯独第十大罪状,仅仅出于姜子牙文告中。

据姜子牙说,商纣王年岁渐大,体力不支,于是妲己就献了一个药方,把童男抓来,割肾做汤,让纣王服下。此举有断绝百姓子嗣之大罪,可谓残忍之极。

姜子牙的这份文告写得很好,尤其是抓住了商纣王众叛亲离,最终亡国的原因。

此前姜子牙曾经在阵前与商朝将领有过多番辩论,每当他提到武王伐纣无罪论调时,都会强调商纣王已经失去天心,于是才会惹得天下诸侯反叛。

姜子牙说的自然没错。封神世界的凡人国度之上,还有仙界势力。这个仙界势力,对于凡人来说,就是天。仙界魁首鸿钧老祖的法旨,就是天意。

不过,姜子牙在面对纣王、面对朝歌万民时,自然不会提所谓天意。天意太虚无缥缈了,无法震慑纣王,也无法说动百姓。

因此,姜子牙在列举纣王十大罪状时,尽量落实到具体的人和事。

事实上,王朝的兴亡除了受虚无的天命、气运影响,更受到大大小小的掌权者影响。

时势造英雄,英雄也造时势。

商纣王继位之初,群臣拱手,天下太平,为何数十年后就变成天下纷乱,兵临朝歌呢?

因为商纣王杀了一些不该杀得人,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

身为天子,商纣王可以过着奢靡的生活,可以住在豪华的宫殿,甚至可以随意诛杀几个百姓,但是,万万不能随意屠戮大臣,尤其是手握重兵、镇守藩篱的大臣。

我们细看十大罪状可以发现,诛妻杀子是商纣王走向败亡关键。

若商纣王没有杀姜皇后,也就不必杀殷郊、殷洪,也就不会杀姜桓楚、鄂崇禹,也就不会激得东南四百镇诸侯造反。东南四百镇诸侯不造反,西伯侯姬昌一人根本不敢妄动。

正因为诛妻杀子,商纣王失去了身为天子最大的外援,凭空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强大的敌人。之后他囚禁姬昌,得罪了西方二百诸侯,却又斩草不除根,放姬昌回西岐。若商纣王再狠辣一些,像干掉自己老丈人一样杀掉姬昌。那么,以姬发的年轻弱小,根本不足以支撑起整个西岐。保不齐在闻太师东征北讨之下,天下四大诸侯都被商纣王给剿灭了!

不过,姜子牙只是看到了商纣王败亡的一些表现,却没有看清真相。

商纣王会亡国,根子上是因为妲己。

只要妲己在皇宫,商纣王就没法子不犯糊涂。

妲己潜入后宫的使命就是祸乱朝纲,打击,削弱商纣王的统治。她要更好的完成使命,就必须要获得更高的权位。妲己要封后,必然会设局害死纣王原配,顺带把殷郊、殷洪、姜桓楚都害死。唯有如此,妲己才能斩断姜家在朝廷的爪牙,坐稳皇后宝座。

在当上皇后之后,妲己的祸害能力更大了。抓捕姬昌又放走姬昌,设局害死贾夫人、逼反黄飞虎,迫害百姓,虐待万民等等事件背后,几乎都有妲己的身影。

可以说,若无妲己,封神世界中的商纣王根本不会亡国!

奇怪的是,当商纣王明确知道要亡国,并且知道妲己是妖怪的时候,他竟然丝毫不怪妲己。一直到死,他都很爱妲己。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下一章再说!

更多文章

  • 商朝灭亡后,纣王叔父逃到海外,建立了一个国家存在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商朝,人们不由得想到那个整天沉迷于美色,流连歌舞的纣王。还有一股狐媚劲令人捉摸不透的妲己。塑造这些个形象的重要载体就是《封神榜》。可能有人看过书,也可能有人看过电视剧。上边塑造的纣王就是这样一个形象。那么可想而知,商朝有这样的一位君王继位,怕是命不久矣。众人皆知商纣王,但却不知其叔父。他的叔父名

  • 周文王背姜子牙走800步,周朝存在800年,临死:我犯了大错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烈王和周文王谁厉害,周文王籍贯,周文王是怎么样的

    说到商纣王会被推翻,也是因为和妲己两个人实在太荒唐,犯下了大错,并且不把老百姓的命当成人命,甚至为了妲己的两句话,将比干的心给剥了,当时的周文王在招揽贤能的人,听闻了姜子牙在河边钓鱼的名声,也就心中一动命人带他去找姜子牙。其实这都是姜子牙的计划,当时姜子牙80多岁了,穷了大半辈子,所以妻子也跑了,当

  • 商朝周代的“爵”并非是用来喝酒的,它的用途大有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商代冠冕,中国周代五爵,商代铜爵简介

    我国商朝周代真的都是拿爵来喝酒吗?看似优雅,其实是一个错误的使用方式!很多人都把爵当作了饮酒的器具,但根据史学家对先秦文化的研究发现“爵”并不是饮酒器具,而是温酒工具!所以大家不要再用“爵”来喝酒了,否则先秦时期的先祖们会哭的。为何“爵”不是饮酒的器具?这要从先秦时期说起,根据二里头出土的“铜爵”来

  • 历史上真实的姜子牙,不是神,却胜似神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姜子牙真实寿命,姜子牙电影真人版,原神姜子牙

    双方你一言,我一语,交谈甚欢。 更让人奇怪的是,这名垂钓者居然用直钩钓鱼。 这幅场景大家是不是非常熟悉? 没错,《封神演义》包括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中都有相关记载。 姜子牙怀才不遇,来到渭水河边,用直钩钓鱼。世人笑他痴狂,他却笑人看不穿,留下姜太公愿者上钩的故事。 神话与民间故事

  • 与孔子齐名,武圣第一人,姜子牙的封神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新一代姜子牙重新封神,姜子牙的三大神位,姜子牙是在哪封神的

    姜子牙姓姜、氏吕、名尚、字子牙,后封于齐,所以又称齐太公。民间故事“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就是讲述的姜太公与周文王邂逅的故事。归周之后,姜子牙辅佐文王兴邦,武王伐纣,成为周王朝的开国功臣,充满传奇色彩。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诗经·大雅·大明》牧野之战威风凛

  • 曹刿论战的前提是齐国遵守的君子约定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刿全文,曹刿论战讲的什么故事,曹刿论战中的礼仪

    [var1]公子小白在继位之后,将公子纠赶到了鲁国,鲁国收留了公子纠,同时也收留了管仲。这个时候的公子小白刚继位,其实很多事情不想做得太绝,比如公子纠,又比如管仲,虽然在争夺大位的过程中,都对公子小白杀招跌出,但是站在不同的立场上,都会有不同的态度和处理方式。鲍叔牙知道这个时候的齐国想要复兴,需要的

  • 郑国渠的传奇,一条包藏阴谋的水渠,却为秦国一统天下立下大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郑国渠视频完整版,郑国渠卫星全景图高清大图,郑国渠蒲城段

    那些建筑巍峨屹立不倒百年,虽然无法用言语表达,但却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政权陨落与兴起,每一寸泥土都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兴衰,那个时代有血有肉的辉煌历程。 中国历史上秦国能够一统天下,除了秦始皇嬴政自身的智慧与胆识,谋略与勇猛,还有一条名叫郑国渠的水渠工程在背后起作用。 虽然郑国渠在修建之初,目的不纯,

  • 秦孝公死后,商鞅为何必须得死?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孝公先死还是商鞅先死,商鞅和秦孝公哪个更厉害,秦惠公为啥要杀商鞅

    商鞅的变法触动了所有人的利益[var1]他的变法改变了整个国家机构,以往的分封制被彻底铲除。以往在秦国实行的世卿世禄制度,以及井田制度全部被推翻。一个世家公子想和以往那样,长到一定的年纪,家族内就帮你安排一个高官的情况再也不会发生了。你想当官,想当大官,就得做出成绩来,否则在秦国的体制内,你屁也不是

  • 燕国与秦国政策相似,为何结果却大不相同?鄙视齐赵,依附魏楚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国和燕国相似吗,秦国攻燕国,燕国和秦国分别是现在哪里

    我们都知道秦国是战国时代最大的胜利者,是战国末年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诸侯大国,对于这个国家来讲,它在每一个历史时间段所奉行的政策都是不同的,同时也都是最为适合国内国情发展的。战国初期的时候进行了商鞅变法,之后它又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之上实行连横政策,到了秦昭襄王时期又任用范雎拓宽了连横政策,延伸出了远交近

  • 战国纷乱的时局,最终的赢家,为何不是人人看好的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国楚国十大将军,战国楚国厉害么,春秋战国楚国强大吗

    当时的楚国,是很多人都非常看好的一个国家。因为那时候的楚国,军事和经济家底都非常雄厚。超大的国土面积,也足以支持楚国长时间的对外作战。但最终的结果,却让不少人始料未及。[var1]因为楚国并没有完成统一天下的壮举,而且在战国中期的时候,就显现出了非常明显的颓势。渐渐的,实力甚至已经比不上当时的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