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仔细分析了一下玄武门之变的前因后果,我觉得李建成败给李世民,主要原因不是李建成太过于薄弱,也不是李世民过于强大,而是他们的父亲,李渊做人不厚道。
啥?李渊不厚道?嗯,他确实有些不厚道。
可能你第一次听到这个观点,但未必我就是胡说八道,请继续看下文!
首先,李建成能被选为太子,能力绝对不差,如果你不信,那我们看看历史上真实的李建成。
当年李渊在太原起兵,跟随他东征西讨的是李建成,后来定都长安以后,李建成也是多次出兵平定山东叛乱,镇守边关,防备突厥,这足以说明他有出众的军事能力,并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很多人可能会质疑,李世民能力也不差啊!这毋庸置疑,但我们试想一下,李世民只是秦王,为何他的个人魅力及军中威望,非一般人能企及?又是因为什么原因,他手下名将云集,贤臣众多?是谁给他了这么多丰富的资源和人脉?
说到底,就是李渊这人不厚道!
当初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并没有把所有的权利集中于他手上,他竟然赐给李世民天策府,天策府这份超级大礼,成了后来引爆玄武门之变的雷管!
当时的天策府是一个权力中枢,是唐朝政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你把这个如此重要的中枢分给李世民,李建成肯定会坐立不安,李世民肯定会觊觎皇位啊!
大家都知道,自古无情是帝王,在权力的争夺面前,别说是兄弟,就是亲爸爸也得死,这为李世民后来造反埋下了隐患。
如果李渊能够主次分明,不相互制衡他们两兄弟,李世民能耐再大,没有军队,没有资源,谅他也干不了造反之事。
其二,李渊这个人优柔寡断,有一些妇人之仁,当初起兵造反都是因为被儿子逼的。
后来凭借几个优秀的儿子和一帮得力干将,他坐上皇位,可他做事仍旧拖拉,难以决策,导致朝廷政务混乱,权利分散。
有时候他说的话,下面的人都不当一回事!这样的局面,对于政权稳定是极大的弊病。
当时李渊还在位,他不过是立一个太子,正确的帝王操作之术应该是,保证最高权力始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样江山才会稳固,这样底下人闹事造反,他瞬间就能摆平。
可李渊显然不懂平衡之术,不仅自己权利被削弱了,没有能够驾驭得了的人,反而太子秦王势均力敌,明争暗斗。后来发生玄武门之变,他无法迅速的组织兵力,只能看着兄弟血流成河,并没有解决之法。
所以说,李建成的失败,李渊要承担责任。如果李建成在天有灵,他一定非常怨恨李渊“这猪一样的队友吧”。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李渊厚道,把所有的兵力集中于李建成,或者李建成来个拖刀计,斩杀李世民,唐朝能发展壮大起来吗?历史没有发生,谁又知道真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