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西汉朝廷之上,基本的朝政权力都被一个叫做霍光人掌控着。要说这霍光,刘询在之前流落民间的时候就听说过他的“丰功伟绩”。作为流落在民间的皇室子弟,在当时也是对此人就有些嗤之以鼻。说不定当时的心中还在想,如果哪天当上皇帝一定对这个奸佞等等云云。
然而,当自己真正当上皇帝以后,刘询却对这个霍光各种万般的忍耐。原因无非就是两个:
其一就是手中并没有太多实际的权利用来和权倾朝野的霍光来抗争。
其二就是从小之所以能够被流落在民间,正是因为父母以及家族牵连到朝廷的政权斗争当中吃尽苦头。这也使得刘询在称帝一直保持着小心谨慎的态度,以确保自己能够安全的坐在这皇位上。
但是,你没有想要直面针对霍光,但是霍光还是想要试探试探你呀。
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霍光曾经有一次在朝廷上众人面前,假意想要归还权力给皇上。此时的刘询怎么可能不知道你这只是一个欲擒故纵之计。
其实,要说此时刘询的心里不想要这个皇帝的实权那是假的,但是想要拿回实权,需要有一定的实力来保证才行啊,他当然知道这个时候还没到最好的时机。
思前想后,刘询继续选择了隐忍,并没有急着要回自己的实权。为了稳住霍光,刘询还故意宣布以后大小事情要先通报霍光,再来请奏自己。这样一来,刘询不仅稳定了朝堂上的紧张气氛,也算是初步让自己处在了安全的地位。
看到这里小编想说,很多时候我们普通人也是一样。在大势不利于自己的时候,最好的处理方式也就是隐忍了,至于那些所谓的硬杠到底,很多时候都是愚蠢的做法。先保护好自己,确保自己有了斗争的资本后,出其不意一举获胜才是上策。
皇帝越隐忍,霍光就越放肆,朝中的大事小情,皇帝的一切事务都要管!
刘询的隐忍并没有换来霍光的尊重或者收敛,反倒让霍光认为他就是胆小懦弱没什么本事。从那以后霍光更加不把刘询放在眼里。在朝堂之上,对其他的朝臣也是更加的放肆。不仅对朝堂上的大事小情,霍光还对皇帝的后宫事宜也操起了心。
刘询当时在要给自己的结发夫妻封为皇后的时候,霍光就曾极力劝阻反对。他的本意是要让自己的小女儿霍成君成为后宫之主。然而,出于对法礼的维护,朝中群臣们都极力反对霍光的做法,一致的拥护皇帝让自己的结发夫妻为皇后。霍光深知众怒难犯,只得草草收场此事就此作罢。
根据当时西汉的传统法礼,女儿被封为皇后之后,父亲一般都会搞一个列候的职位。然而就在流行准备加封自己的岳父的时候,又是这个霍光出来做梗。
他以皇后的父亲曾经是典狱长,是一个“刑余之人”(受够宫刑的太监)为理由。也算是站到了刀割至高点上来极力反对这件事情。最后刘询也只得封自己的岳父一个“昌成君”的职位。
为了力保自己女掌管后宫,不择手段,加害当朝皇后!
虽然前面霍光对皇后之位的觊觎被大臣们这么一搅和,最后不了了之,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就在许皇后第二次怀上龙子的时候,他买通了御医对许皇后下了毒手,导致许皇后最终命归九泉。
对于自己最心爱的女人死于非命,刘询自然要彻查到底,很快也查出了一些端倪。然而此时的他心中又翻起了难:就算现在知道是霍光下的手,但是就当前的局面来讲,他也只得选择隐忍将所有嫉恨放在心中。
没过多久,霍光的如意算盘还是达成了,他成功的将女儿霍成君捧上了后宫之主的位置。
就这样,刘询在霍光的淫威之下做了6年的傀儡皇帝。一直在隐忍之中积蓄着自己的力量,准备等待最好的时机,欲求扳倒霍氏集团。
霍光去世,汉宣帝周密计划,一举扳倒霍氏集团
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一代乱臣霍光终于死掉了。之所以叫他“一代名臣”,其实这里小编想说的是霍光,虽然习天之以令诸侯,但是在他执政之前对西汉王朝还是有一些功效的。
首先在他掌权期间,按照汉武帝的临终遗诏也算是帮着汉宣帝收拾好了汉武帝留下的一堆烂摊子,保证了西汉王朝的和平稳定有序运行。也算是为流行后以后的治国叠加安全下,打下了很好的政治基础。
虽然功绩是有,但是也不足以能够抵消他罄竹难书的罪过。在霍光死后,刘询深知自己拿回政权的时机到了。但他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开始制定了周密的计划。
毕竟他也知道霍光在朝中年代已久树大根深,虽然他死了,但是朝中的党羽还有众多,需要有步骤的进行自己的计划。
首先刘询是以接近帝王的规格来厚葬了霍光,并且对霍光的后代亲属进行了加官进爵的封赏。这一顿操作下来,让霍氏集团以为自己仍然可以在朝中庄横跋扈呼风唤雨。
就在霍氏集团麻痹大意的时候,放下了戒备的心理。刘询才开始自己真正的行动,先从距离自己最近的霍光两个女婿开始,撤除了他们的一切职务,接着又免掉了拥有调兵之权的霍光两个侄女婿。
这个时候的霍氏集团才恍然大悟,深感情况不妙,然而此时想要扳回一局,已经为时已晚。刘询早已做好了一切的部署,并且曾经拥有调动军权的霍氏集团人员已经下马。想造反,你没有军权还造什么反。
然而此时的霍光夫人却还执迷不悟,认为自己还有扳回一局的把握。他指使自己的女儿霍皇后对太子下毒手,这一点刘询也早已经想到,并且严加防范,结果霍皇后不但没有得手,还遭到了废除的下场。
这明眼人也能看出来,明显就是刘询布下的一个局,正好可以借助这个借口废除皇后。
地节4年(公元前66年),已经大势已去的霍氏集团,还在做垂死的挣扎,准备孤独一掷的发动政变,以求废除汉宣帝的皇位。
我们前面也说了,拥有高级调兵权力的霍氏集团党羽已经被消灭,剩下的散兵游勇又能成什么大事呢?最后都被一网打尽。
到此,刘询才算是拿回了真正的大西汉王朝的政权,然而为此他前后已经用了8年的时间。
最后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刘询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功过分明的明君。
虽然霍氏集团的罪恶罄竹难书,但是刘询并没有埋没霍光的功绩。在刘询晚年的时候,在麒麟阁设置了功勋画像,其中霍光依然排列在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