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的“三尺神兵”斩蛇剑,从哪儿来,又到哪儿去了?

刘邦的“三尺神兵”斩蛇剑,从哪儿来,又到哪儿去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282 更新时间:2024/1/19 10:30:54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讨伐黥布叛乱,被流箭射中,伤势很严重,吕后请来“良医”给刘邦疗伤。

医生看过伤口说:“可治。”

刘邦却拒绝医治,并宣称:“我一个平民出身,手提三尺剑夺取天下,这不是天命,又是什么?我的死期已到,就算是扁鹊来了,也没啥用!”

病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高祖问医。医曰:“病可治。”于是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

“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

这句话后来成了汉高祖刘邦的口头禅。

其中的“三尺剑”,也称作“斩蛇剑”。

关于汉高祖斩蛇起义,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

刘邦任职泗水亭长的时候,押送一些县里的民夫去骊山修筑秦始皇陵。

半路上,大部分民夫都撒丫子了,刘邦心里琢磨:这要是到了骊山,这人还不得都跑光了,他们跑了,我这脑袋就得搬家。

到了丰县西部的涸泽,队伍停了下来,刘邦喝得酩酊大醉,在夜间对那些民夫说:“你们都逃跑吧,我从此也消失了!”

民夫中有十几个人愿意留下来追随刘邦,其他的人都瞬间作鸟兽散。

刘邦等人走在丰西泽中,前面探路的人跑回来说:“前有大蛇当径,原还。”

前面有一条大蛇拦在路上,我们快撤回去吧。

刘邦说:“壮士行,何畏!”

大丈夫行走江湖,有啥可怕的!

于是冲上前,将大蛇斩成两段,不久聚集数千人发动起义。

刘邦称帝后,这把斩蛇剑就成了汉家代代相传的国宝。

斩蛇剑在刘邦没发达的时候,就大有来头。

《三辅黄图》记载:“太上皇微时佩一刀,长三尺,上有铭字难识,传云殷高宗伐鬼方时所作也……再添加昴星精华,木衰而火盛,就成了神异之兆。”

这里说的太上皇是刘邦的老爹刘太公。

刘太公还是老百姓的时候,有一把三尺长的佩刀,上面有铭文,因为年代久远,上面的古文字没人认识,相传是商朝帝王武丁讨伐鬼方的时候铸造的。

刘太公在丰沛山中游玩,寓居在穷谷,发现有人在冶炼,就凑过去问工匠铸造的是什么器物,那位工匠笑着说是在给天子铸造宝剑,让他“慎勿言”别多嘴。

工匠神秘兮兮说:“若能加入先生的佩剑冶炼,就能铸造成神器……可克定天下。”

刘太公毫不犹豫地解下佩刀,扔进熔炉里,很快,宝剑铸成了。

工匠兴奋不已,宰杀三牲祭祀天地,祭拜过后,工匠询问刘太公的佩刀是从哪儿得来的。

刘太公回答说:“秦昭襄王在位的时候,我走在荒野上,一个神秘的野人送给我的,他说是商朝时期的灵物。”

工匠听了这话,就把宝剑赠送给刘太公,说这把剑应该归你。

后来,刘太公觉得三儿子刘邦更适合这把宝剑,于是就把宝剑送给了刘邦。

《西京杂记》记载:

汉高祖斩蛇剑装饰着七彩珠、九华玉、五色琉璃。

每十二年磨一次,剑刃白如霜雪,打开宝匣,从剑鞘中拔出宝剑,“辄有风气,光彩照人。”

刘邦平定天下之后,就把斩蛇剑收藏在宝库,看守宝库的人曾看到“白气如云出户,状若龙蛇”。

因此,吕后把宝库改称为“灵金藏”。

汉惠帝在位的时候,在此库中铸造禁军的兵器,称作“灵金内府”。

此后,斩蛇剑一直珍藏在皇宫,五百多年后的晋朝时期,汉高祖斩蛇剑被收藏在国都洛阳的武器库,后毁于一场大火。

《晋书》记载:“武库火,华惧因此变作,列兵固守,然后救之,故累代之宝及汉高斩蛇剑、王莽头、孔子屐等尽焚焉。”

晋惠帝元康二年(公元291年),武器库失火,丞相张华担心发生变乱,于是派士兵严防死守武器库,发现没有变乱的迹象才开始救火,结果导致斩蛇剑、王莽的头颅和孔子穿过的一双鞋全部焚毁。

五代十国时期学者马缟[gǎo]在《中华古今注》中记载的与《晋书》不尽相同:“晋武帝时,武库火焚,有智伯头、孔子履、高祖斩蛇剑,二物皆为火焚之,惟剑飞上天而去。”

晋武帝在位时期,武库发生大火,库藏的智伯头、孔子履被焚毁,而汉高祖斩蛇剑竟不翼而飞。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后代子孙被找到,这4个姓氏的人都是他后裔,看是哪四个?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始皇的后代名单,哪四个姓氏是秦始皇的后人,秦始皇的子孙都有谁

    “姬自匿有身……子楚遂立姬为夫人。”这是《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对秦始皇嬴政出身的记载。换言之,当时人们心中的秦始皇嬴政之父乃是秦庄襄王子楚,母亲则是赵姬,但也有不少人认为他的生父其实是将赵姬送给子楚的商人吕不韦。秦始皇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逐鹿中原,是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第一个实现中央集权大一

  • 老师不会告诉你,草船借箭不是诸葛亮的计谋,这件事是孙权干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草船借箭是诸葛亮抢孙权的功劳吗,孙权草船借箭记载,孙权草船借箭完整视频

    小说《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该故事被编入小学语文教材,许多人即便没看过《三国演义》,对此也有一定的了解。然而,老师一般不会告诉你,草船借箭不是诸葛亮的计谋,这件事其实是孙权干的。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难道草船借箭有多个版本?实际上,小说三国演义版本的草船借箭是为了抬高诸葛亮

  • 三国东吴名将真不少: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程普、黄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周瑜陆逊吕蒙程普哪个好,三国吴国名将陆逊,周瑜和陆逊谁是江东第一名将

    一部小说,为了突出正面的英雄,也会诞生一个反面的丑角,而《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小说,自然也符合这一规律。因此,蜀汉的刘备集团便成了小说的正面英雄,曹操的魏国沦为了反面的丑角。东吴,便处在了尴尬的位置,为正反两个主角搭戏,成为了配角,存在感极低。实际上,历史上的东吴群英荟萃,可并不像《三国演义》中描述的

  • 李陵终生不回汉朝,这就是司马迁崇尚的人品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陵与司马迁,司马迁对李陵的影响,司马迁说李陵投降了吗

    说起来,李陵一大家子也真是够悲催的。李陵的爷爷李广号称飞将军,跟匈奴人打了一辈子仗,但运气总是不太好,要么立下的战功不足以封侯,要么战功足够了,他又犯错导致无法封侯,最后还因为迷路而被卫青问责,结果自杀而死。李陵的叔父李敢也是个悲剧,他原本跟随霍去病封狼居胥,立下赫赫战功而被封侯,最后因为找卫青泄愤

  • 武则天杀了那么多大臣,但没有去碰程咬金,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没杀程咬金,武则天除掉程咬金了吗,武则天为何打不过程咬金

    在过去两千多年的历史当中,诞生了很多的封建王朝,在这些封建王朝当中,大多数都是以男子为皇帝,但是能坐上皇位的,不仅仅只有男性,还有女性,在历史上,不管是萧太后还是清朝的慈禧,以及汉朝的吕候,这些人虽然曾经指掌过一段时间的朝政,但是这些人和唐朝的武则天想必,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武则天我历史上第一位女皇

  • 李隆基称帝后,为何非杀上官婉儿不可,原因:此婢妖淫,渎乱宫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隆基为什么杀婉儿,李隆基杀上官婉儿原因,李隆基为什么杀上官婉儿知乎

    其实在上官婉儿的童年时期,她的生活非常艰苦。664年时她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里,祖祖辈辈都是正直的官员。然而就在这时,还没来得及和她相处的父亲与祖父,因为罢黜武则天一事遭到了牵连诛杀。还被打入了奴籍。尽管她只是一名奴仆,可才名早就让人们忽视了她的身份,纷纷对这个年纪轻轻但格外聪慧的姑娘表示赞誉。当她长

  • 唐朝的骑兵,为什么令人心惊胆寒?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并且,唐朝骑兵中,还有一支让突厥人闻风丧胆的玄甲军,堪称唐朝骑兵中的重装特种部队,也为唐朝骑兵加分不少!唐朝的骑兵都是贵族兵。贵族兵都是身高1.9米以上。回鹘大部分都是1.6米左右。马匹能力差异巨大。唐兵的马体高2米或以上。回鹘都是矮种马。所以,唐朝的骑兵都是精锐,是能让对手心惊胆寒的。纵观整个唐朝

  • 唐朝女宰相上官婉儿,为什么会成了别人的牺牲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上官婉儿,唐代上官婉儿是宰相吗,历史上对唐朝的上官婉儿的评价

    但她也有自己的弱点,她最大弱点也是她的优点,是女的能文不能武,没有掌握兵权,投靠有兵权但豆腐脑的太平公主,是她一生最错误的选择,害死自己。而就是这样的弱点,才导致了她悲惨的人生,甚至成为别人的牺牲品。她为什么会沦为这样的地步呢?原因很简单。首先,上官婉儿属于墙头草的人,武则天当政的时期,忘记自己的爷

  • 刘宋一个妃子用盐水获得皇帝宠爱,气死皇后,却死于自己儿子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荒唐的刘宋,刘宋山阴公主,刘宋第四位皇帝

    司马炎完全是为了解决晚上住在哪个妃子的寝宫的问题,于是就有人准备新鲜的青草,羊就会停下来,于是司马炎晚上就住这里,司马炎当然知道这是妃子的小心思,在司马炎看来,有这样小心思的人,那也是经过准备的,司马炎也乐的成全。扯远了,宋文帝坐着羊车在宫里行走纯粹了猎奇和兴趣,并没有司马炎的想法,但是潘淑妃或许是

  • 隋朝仅存在了38年,可留下4个雄伟建筑,如今仍然在使用中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隋朝代表建筑,隋朝十大雄伟建筑,隋朝的建筑有多少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迭,就好似天边的云彩一般变幻莫测。可能前几十年还是一个崭新朝代的建立,但是几十年后新朝代又被另一个朝代所替换。虽然这其中也不缺乏屹立百年的朝代,但是像隋朝这样仅存在38年的朝代,却是做出了不少惊天动地的事情的朝代还是比较少见的。其中就包括隋朝时期的四座非常雄伟的建筑,虽然这些建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