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因其四人都是礼贤下士、结交宾客之人,后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亦称战国四君子)。那么,问题来了,对于战国四君子,都有怎样的精彩事迹呢?他们最后都是什么结局呢?
[var1]
平原君赵胜
首先,赵国的平原君赵胜(约前308年-前251年),战国四君子之一,是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在赵国,平原君因贤能而闻名。封于东武(今山东武城),号平原君。在长平之战爆发之前,平原君赵胜主张接受韩国的上党郡,从而被赵孝成王采纳。而在赵国接受韩国的上党郡后,愤怒的秦国决定和赵国交战,从而引起了长平之战。因此,对于长平之战的失利,平原君赵胜自然是难辞其咎。长平之战后,秦国又发动了邯郸之战,力图一劳永逸地解决赵国。
在邯郸之战中,平原君赵胜倾其家有,犒赏食客,不仅坚定守卫邯郸城,还从楚国、魏国搬来了援兵,也即在楚国、魏国的支援下,赵国打退了秦国大军,从而了解了邯郸之围。平原君赵胜在公元前251年(赵孝成王十五年)去世。赵胜的子孙世代承袭他的封爵,他的后嗣也在赵国灭亡的同时断绝了。
[var1]
春申君黄歇
黄歇(前314年-前238年),楚属黄国(今河南潢川)人,楚国大臣,曾任楚相。如果看过《芈月传》,应该会对春申君黄歇有所印象。在战国中后期,黄歇游学博闻,善辩。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以黄歇为相,赐其淮河以北十二县,封为春申君。在邯郸之战期间,黄歇主张支援赵国,以此共同抗衡秦国。并且,春申君黄歇还率军消灭了鲁国,帮助楚国开拓了疆域。
因此,对于楚国在战国中后期的恢复和再度崛起,春申君黄歇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过,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黄歇在前去奔丧,李园令人埋伏于棘门之内,杀死春申君及其全家。又据《越绝书》表明黄歇是在楚幽王之时为楚幽王所杀。但是,不论怎样,黄歇最后都没有获得善终的结局。
[var1]
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前243年),即信陵君,魏国公子,是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公元前276年,魏无忌被魏王封于信陵(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在邯郸之战中,信陵君魏无忌也参与其中。彼时,信陵君魏无忌设计偷窃兵符假托皇命救助赵国,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信陵君窃符救赵”的英雄佳话。
在邯郸之战后,信陵君魏无忌还曾率领山东诸侯国的联军打退了秦军,也即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危局。不过,和秦国白起一样,魏无忌也因为功高震主,所以遭到了猜忌。公元前243年,魏无忌因伤于酒色而死。魏无忌去世的十八年后,魏国为秦国所灭。
[var1]
孟尝君田文
最后,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前279年):妫姓,田氏,名文,战国四君子之一。孟尝君田文是齐威王的孙子,齐国宰相田婴的庶子。在战国中期,孟尝君田文曾率军齐国、魏国、韩国三国大军进攻秦国,一度攻破了秦国的函谷关。后来,因为齐国君主的猜忌,孟尝君离开齐国,成为魏国宰相。最后,孟尝君田文以封地薛邑作为基础,中立于诸侯国之间。
公元前279年,田文去世,谥号称孟尝君。田文的几个儿子争着继承爵位,随即齐、魏两国联合共同灭掉了薛邑。此外,孟尝君存在后代,在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时改为薛姓。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