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郤缺面对两位恩人的后代,他是怎么做的?

郤缺面对两位恩人的后代,他是怎么做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266 更新时间:2024/2/15 3:40:31

赵盾的苦心安排下,郤缺在赵盾死后自然顺利地接任了“中军将”一职,他在执政方面从此无人阻挡,亦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然而,郤缺却在人事安排上作了一些调整:“废胥克,使赵朔佐下军”。

胥克是胥臣的孙子,而赵朔是赵盾的儿子。胥臣、赵盾二位可以说是郤缺仕途前期、后期最重要的人物,亦可以称此二人是郤缺的“恩人”。

那么,郤缺提拔赵朔,就是可以理解的行为了。因为此举正是郤缺在回报赵盾的重用之恩,赵朔也由此名列“六卿”之中。换言之,郤缺的行为乃是人之常情。然而,令人不解的是,郤缺竟然把胥克“拿掉”了——他用赵朔顶替了胥克的职位。

既然赵氏与胥氏,都是郤缺的恩人,那他如此置换,其中道理何在?

这必须要从胥克的父亲——胥甲被放逐的事情开始讲起。

秦国为了报“令狐之战”的一箭之仇,派兵攻打晋国。秦、晋两军对峙于河曲。

由于秦军深入晋地补给不易,所以晋国意图以“持久战”拖垮秦军,结果此计被士季识破,秦国将计就计,引诱赵穿出战。晋国赵穿果然中计,赵盾为救赵穿而率全军出征。然而,秦、晋两军并未正式交锋,就因各自的原因,皆收兵了。

秦军当夜前来骂阵,臾骈看破秦军即将渡河返回秦国的企图,于是赵盾献计:如果趁秦军渡河之际全军突袭,必能使秦军死伤惨重。不料赵穿与胥甲,却认为此时出征等同于将战死沙场和受伤的将士们抛弃,因此,他们就想提前出兵,意欲将秦军逼入险境。在他二人眼中,如此一来,即使晋军得胜,也不用背负“不仁不义”的罪名。于是二人率军在营门前大声喧哗,阻止晋军前进,使得晋国原本必胜的偷袭行动最终告吹。

如此说来,赵穿和胥甲,可谓是晋国在“河曲之战”中失利的罪魁祸首。然而,二人最后的下场却大相径庭。《左传》:“晋人讨不用命者,放胥甲父于卫”,胥甲正因如此才获罪出逃至卫国。反观赵穿,他在战争中的罪过远远不止一项,为何他却毫发无损呢?

因为赵穿身兼赵盾亲人和晋灵公女婿。拥有“尊贵”双重身份的赵穿,与仅仅任职“下军佐”的胥甲相比,二人的结局不同实属必然。

《左传》中记载胥甲出逃,所用的字是“放”。由此可以推论,胥甲卷入晋国内部斗争的几率是相当高的,并且他不幸地成为了输家,虽然罪不至死,但被国内的胜利者逼迫,最终逃往卫国。

那么,胥甲是“下军佐”,又是赵盾的党羽,究竟是哪位胜利者,竟然能逼得胥甲出逃?此人极有可能是晋灵公。因为晋国君臣之间的斗争,早在公作“三军”开始,就没有停止过。不仅如此,晋灵公对贵族的仇怨,绝对是晋国国君“之最”——赵盾当初曾将晋灵公排除在其他晋君候选人之外,后来碍于形势,最终妥协,晋灵公成年之后必然会知晓其中原委。所以身为赵盾党羽的胥甲,他出奔卫国的原因,必定是他有把柄落在晋灵公手中,所以不得不逃。

胥甲出逃后,赵盾基于照顾自己旧部的心理,仍将胥甲的儿子胥克安排在了“下军佐”的位置上。但赵盾去世后,郤缺上位成为“中军将,却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赵盾之子赵朔没有六卿的职位可以安置了!

郤缺被迫做出了决定,以胥克得病为由,拿掉了他的“下军佐”之职,并“使赵朔佐下军”。

那么,胥克究竟得了什么病?《左传》中赫赫两个大字——“蛊疾”。

“蛊疾”按照今天的话来讲,就是神经错乱之疾,可分为“食物中毒”和“鬼物所迷”两种情况。这种病将使患者丧失神智。胥克身为手握兵权的卿士,如果神志不清,那必然无法在战场指挥军队作战。这对于晋国而言,的确是一大隐患。

那么,胥克如果是因为罹患“蛊疾”,而遭到郤缺的罢免,乍看之下倒也有情可原,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蛊疾”并非不治之症,韩厥之子韩无忌也曾得过这种病,但却不妨碍晋悼公立韩无忌为公族大夫之长。再者说,当郤缺得知胥克罹患“蛊疾”,大可以让他向名医庶氏求诊,毕竟庶氏有治疗成功的案例——“掌除毒蛊”。然而,郤缺并没有这样做,他直接拿掉了胥克,并任命赵朔顶替其职。

由此,郤缺的动机就明明白白地呈现于台面之上了。虽然郤缺能够以“罪臣”后代的身份,顺利返回晋国朝廷,皆仰赖于胥克的祖父胥臣,但这与赵盾屡次提拔重用郤缺的行为相比,胥臣的恩泽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郤缺以胥克罹患“蛊疾”为由剥夺其职,虽然保住了胥克的颜面,但总得来说,其手法仍是十分草率与粗糙的,也难怪胥氏后人从此怨恨郤氏家族。

郤缺此举,可谓是埋下了“三郤灭亡”的隐患。

标签: 郤缺春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魏灭中山之战发生于何时?最后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灭中山之战,战国,历史解密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周威烈王册封三晋为诸侯,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十六年),田和列为诸侯,七雄格局正式形成,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彼时,周

  • 藩王:地方官吏与天子之间的统治者,有自己的藩王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藩王,明朝,历史解密

    藩王又称蕃王:是在地方官吏与天子之间的统治者,有自己的藩王国。相当于古代欧洲的贵族阶级。他们可能是宗室成员、军功功臣或已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但在名义上仍未宣布独立的地方势力首领,或者由天子册封统治某地区的统治者(这统治者将土地献上,然后天子再将土地册封给他)。藩王通常都有独特的名衔,这些名衔通常为地名

  • 大唐为什么能强于其他朝代?“心胸宽广”最为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唐朝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在于胸怀。之前回答的朋友们大多是经济、军事、文化,对这些没有任何异议,但我觉得“胸怀”更重要。(1)唐朝的胸怀之大在于自信唐朝对于女性的态度、对于少数民族的态度、对于非中华民族的态度等等都是“开放”的,不像之前或之后的“非我族类”心态。这一点难能可贵。隋唐是一体,这种心态是在

  • 吕不韦和秦始皇的母亲赵姬真是情人关系?吕不韦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吕不韦,秦始皇,历史解密

    随着《皓镧传》的热播,秦国丞相吕不韦与秦始皇之母赵姬的关系引起了观众的热烈讨论。不论正史还是野史,都认为赵姬与吕不韦有情人关系。人们甚至怀疑秦始皇极有可能不是秦王异人的亲生骨肉,是吕不韦故意将怀孕的赵姬献给异人,想借此机会让自己的儿子做君王。千百年来,人们都在争论秦始皇的身世,让我们随着《皓镧传》,

  • 揭秘:与曹操同坐一辆马车的郭嘉有什么优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郭嘉,三国,历史解密

    在三国那个各路英雄都来争天下的混乱世道中,虽说武将是打事业争天下的台柱子,但是,乱世之中为君王为武将出谋划策的谋士同样也非常得重要。比如蜀国君主刘备就特别信任以及欣赏的诸葛亮,他几乎就成了三国智慧谋士的代名词了。其实,除了诸葛亮,魏国也还有一位深得曹操青眼的谋士,这位谋士有多受宠呢?有记载说曹操出行

  • 昏庸至极的一个朝代,兰陵王被昏君毒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兰陵王,南北朝,历史解密

    放眼整个中国古代王朝,一个朝代的兴起于灭亡,无一不是从发展到鼎盛再到消亡。却有这样一个王朝,从建立则一直在消亡,国柞27年却历经6代君王。但由于这六位皇帝实在是凶残荒淫,这个27年的王朝在历史上得到存在感却异常的强烈,因此这个王朝也被后世称为“禽兽王朝”。若是对中国古代王朝进行一个残暴指数排名,这个

  • 高阳公主是李治姐姐,两人关系原本不错,李治上台后为何赐死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高阳公主,李治,历史解密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17女,她也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公主之一,同时她和李治本来关系很好。可是李治继位后,却将她赐死了。这是为什么呢?(高阳公主剧照)高阳公主生得天生丽质,又聪慧伶俐,因此自幼便很得李世民宠溺,养成了骄纵跋扈的性格。待高阳公主长大后,李世民亲自为她挑选了世宦名臣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为驸

  • 如果刘据登基称帝,汉朝的走势会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据,西汉,历史解密

    刘据,西汉宗室,汉武帝刘彻嫡长子,生母是皇后卫子夫,七岁时被立为太子,后在巫蛊之祸中,因被江充、章赣等人的陷害,被武帝皇帝谋反,最终兵败自杀。那么,如果刘据称帝,汉朝的走势会怎么样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据性格仁慈宽厚、温和谨慎,结交人不问出身,因此对三教九流都有接触,汉

  • 清朝为什么一直扩张?清朝扩张领土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为什么一直扩张?清朝扩张领土的目的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到清朝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的,很多人提起就是悲痛,但是其实清朝有一件事情非常的厉害,那就在扩张领土,话说从明朝时期的300万平方公里扩张到1453万,那么这清朝为何要这么做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揭秘这个话题!这个问

  • 刘备称王的时候,为什么没为关张二人封王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关羽、张飞是不可能被刘备封王的。如果要说理由的话,从很多方面考虑:刘备虽然名义上是皇帝,但是偏安益州,并没有统治天下,根本不足以支撑他们封王,而且从关张二人虽然与刘备“恩若兄弟”,但毕竟不是兄弟;再者,从权力的集中来说,不是刘备的儿子基本上不可能封王。为什么子彧敢这么说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