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少康中兴:稳固夏朝统治,奠定了世袭制的地位

少康中兴:稳固夏朝统治,奠定了世袭制的地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532 更新时间:2023/12/12 5:40:12

建立了夏朝后,虽然成功地开启了“家天下”时代,但是也产生了一个严重的后果,也是世袭制一直以来的弊端,而也正是因为这样导致启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继承权而兄弟阋墙、反目成仇。

启的幼子武观被放逐之后,选择了反叛,启派彭伯寿出兵平乱。在启去世后,他的儿子太康继位,而太康喜欢打猎,不理朝政,这就使原本就不太稳固的世袭制王朝更加动荡,也加深了其他人对于王位的觊觎。

终于有一天,太康去洛水打猎数月未归,而就在这时,黄河下游夷族的部落首领后羿趁机夺取夏朝都城安邑,将太康围困在了洛水。

后羿在占领都城安邑后,把大权牢牢地抓在手中,后来就自己当了夏王,而在即位之后,后羿自诩骑射高超,无人敢犯,便开始贪图享乐,骄奢淫逸,不问国事,不理朝政。

不过后羿却有一批很能干的大臣,如武罗、伯因、熊髡等,但后羿却没有重用他们,而是“亲小人,远贤臣”,而最大的小人就是寒浞

寒浞这个小人,总是向后羿进谗言,使奸计对付那些能臣,古书上说他“行媚于内而施于外,愚弄其民而羿于田”,而恰恰就是他,葬送了后羿的大业。

起初,后羿和寒浞两人都想谋朝篡位,把太康取而代之,他们听闻太康在洛水打猎数月未归,便起兵反叛,发数路大军,攻打夏都安邑。

而外出打猎的太康却还在安逸享乐,而就当太康打猎归来,左拥右抱,好不热闹时,却有一批人早就埋伏在他们回来的必经之路上,当太康一行在悠然行军时,周围突然大军,都手执兵器,包围了他们。太康这才知道有人反叛,急忙派军抵挡,然后自己偷偷地当了逃兵。

太康成功逃出之后,只得流落他乡,最后郁郁而死,在太康死之后,他的弟弟仲康见哥哥郁郁而死,便自立为夏王,等待复国的时机。

而仲康由于身心俱疲,过度劳累,不久就去世了,他的儿子相继承了王位,而寒浞担心相势力壮大后复朝,就派浇率军去杀了相,而在相被杀时,他的妻子缗正怀有身孕。

缗是从墙洞钻出才得以保全性命的,并在她的母族有仍氏部族里生下了相的遗腹子——少康。而少康天生聪颖,缗就告诉了少康惨痛的经历,少康听闻之后,立志要复兴夏室,一雪前耻。

为了能够复朝,少康学习了各种技能,起初,他在母亲的母族有仍式部族里管理畜牧,同时向部族的族人学习军事技能。在少康长到二十岁的时候,寒浞得知了少康是相的遗腹子,寒浞大为震惊,担心少康成为心腹大患,于是,寒浞便派浇率兵前去诛杀少康。而少康预先得知了消息,逃到了有虞氏部族,躲过了浇的追捕。

当时有虞氏的首领虞思本来就对后羿、寒浞的暴政不满,又见投奔而来的少康气度不凡,就有意扶持他,便让少康担任庖正,学习理财,就这样,少康就在有虞氏安顿了下来。

后来,虞思看到少康确实可以托付,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少康,并送给了少康一块封地,而少康就把这块封地作为复朝的起点,广开言路、招贤纳士,积蓄着自己的力量,而恰逢其时,夏朝遗臣伯靡和少康取得联系,二人合议,准备起兵复朝。

少康和伯靡趁寒浞频繁用兵、内忧外患之际,发起了复朝之战,除其羽翼、后击其首,灭掉了寒浞父子,成功复朝。

少康在即位后,吸取了太康失国的教训,内施德政,于民良治,外联诸地,休养生息,广开言路,察纳雅言,使政权稳定,国泰民安,成功书写了历史上首个出现以"中兴"二字命名的时代——“少康中兴”。

标签: 少康中兴夏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陵李广利都被招为驸马,为何两个人结局天差地别?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陵,汉朝,历史解密

    虽说这两人都在匈奴成为了驸马,但是因为他们成为驸马的过程不一样,导致了他们的结局也是不一样的。先说李陵,他出身军事世家,爷爷是著名的飞将军李广,某次随军出征时他岁渴望着当个马上将军上阵杀敌却没有机会,只能憋屈着去押送粮草。后来大军并未在匈奴身上占得什么便宜,于是李陵主动请缨带领5000人打算对匈奴来

  • 律诗由他奠基,后来孙子发扬光大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杜甫,唐朝,历史解密

    说起唐诗,我们都会想到律诗和绝句。其实,这两种诗体都是格律诗,是唐诗宝库中最为鲜艳的花。然而,律诗的发展,却是一个突然爆发式的过程,它由一种相对严格,甚至有些死板的诗体,在众多诗人齐心协力之下,终于展现出最为耀眼的一面。在这些诗人中,都为它添砖加瓦,但其中有两爷孙,却是让律诗大放异彩。这两人,一个是

  • 韩丁的作品有哪些?关于他的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韩丁,美国记者,历史解密

    1966年,韩丁的长篇纪实文学《翻身》出版。继《翻身》之后,韩丁先后创作了6部作品,包括以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为内容的纪实文学《铁牛》和《翻身》的续集、反映50到80年代中国农业发展的等。韩丁写这些书的目的是向世界各国介绍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韩丁共有三次婚姻,第一任妻子史克,育有女儿卡玛·辛顿(Carm

  • 辛弃疾为一个侍女写的词,令人拍案叫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辛弃疾,南宋,历史解密

    在古代,侍女这样的身份一般是上不得台面的,基本上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个群体。她们没有什么社会地位,也基本上不会有文人为她们作诗作词。不过凡事也有例外,号称“词中之龙”的辛弃疾就曾为自己的同僚侍女作了一首词,而且句句里面有对方的名字,令人拍案叫绝。下面就来和笔者一起走进这首词。《浣溪沙·赠子文侍人名笑笑

  • 三国时期曹魏的五大“都督区”分别在哪里?是如何划分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魏,三国,历史解密

    魏国(220年—266年)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汉末三国时期,都督一名开始大量出现﹐其中有的是偏裨将校﹐有的则是一支大军的主将。前者被称为帐下都督或部曲督﹐后者被称为持节都督﹐影响最大的是后一种。曹操在一统北方的过程中

  • 孙权是怎么立足江东而不败的?孙权的君臣相处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孙权,历史解密

    汉中王刘备在成都称帝以后,一心要为前将军关羽复仇。尽管翊军将军赵云等大臣反复劝谏,他仍然一意孤行。不久,车骑将军张飞因为虐待部下,被帐下将张达、范疆两人杀害。随后,两人拿着张飞的头颅去投奔孙权。这无疑是给刘备火上浇油。魏文帝黄初二年(公元 221 年)七月,蜀汉昭烈帝刘备决定亲率各路军队进攻吴侯孙权

  • 历史上3大未解之谜,其中一个慈禧太后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慈禧太后,历史解密

    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发生了许多奇妙的事情,有些事情最终因为无法解释,而成为了千古之谜,今天笔者就给大家讲讲中国历史上3大未解之谜。第一个则是郑和下西洋之谜。大家都知道,明成祖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之后,夺取了建文帝朱允炆的帝位,并且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这便是著名的永乐盛世。据史料记载,朱棣一生励

  • 朱元璋规定贪污60两就斩首,明朝60两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中,出了近500位皇帝,其中有一位“草包”皇帝,从小放过牛、要过饭,对于贪官污吏,他最是痛恨,称得上是“史上对贪官污吏最狠的皇帝”,当年他杀了15万贪官,并规定贪污60两银子以上的就格杀勿论,那么60两银子在现在是多少钱呢?朱元璋,出生于公元1328年,他家里非常穷

  • 有关于三一八惨案的报导是什么样的 三一八惨案的纪念地方分别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民国,三一八惨案,历史解密

    《申报》报导对于该惨案,《申报》给予了充分报道,1926.03.20《申报》4版《本馆要电》:3月18日,北京群众五千余人,由李大钊主持,在天安门集会抗议,要求拒绝八国通牒。当学生游 行队伍到北京铁狮子胡同执政府和国务院门前请愿时,执政府卫 队在不加任何警告的情况下,向请愿队伍实弹射击,顿时血肉横飞

  • 清朝皇帝看清文化形势,开始重视佛道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清朝与明朝有很大区别,明朝灭亡时明朝士子认为这又是一次灭顶的文化灾难,但定鼎中原的满清统治者很快就看清了文化形势,制定了“崇儒重道”的国策。康熙皇帝认为儒家学说实在,较空寂的佛道宗教更有利于国家政治。康熙九年(1670年),康熙帝颁布十六条圣训,意在化民为俗,文教为先。对于众多的宗教,清政府以儒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