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兵力在汉中之战中有没有优势?

曹操兵力在汉中之战中有没有优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612 更新时间:2023/12/27 1:01:00

汉代末年至三国时期,曹操集团和刘备集团在陕西汉中进行了长达两年的汉中之战。这场战斗以刘备获得胜利、占据汉中而结束。

但是,这场战争给历史留下了很多悬念,让人们至今津津乐道。比如,这场战斗中双方到底投入了多少兵力?历史语焉不详。

我们先梳理一下史书的碎片化信息。《三国志》中,有“备以精卒万馀,分为十部,夜急攻郃”;“又使征西将军夏侯渊等,率精甲五万,及武都氐羌,巴汉锐卒,南临汶江,扼据庸蜀”;“及至孟德,以其谲胜之力,举数十万之师,救张郃於阳平……”这样的记载。

但是,在这两年间,曹操和刘备共在汉中的战场上投入了多少兵力?却无法准确计算。我们知道刘备派出了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法正黄权等大将,曹操派出了夏侯渊(在汉中之战中战死)、曹休、曹真、曹洪、张郃、徐晃郭淮等大将。他们手下共有多少士卒?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曹操撤军,汉中之战结束。刘备终于在巴蜀自立为帝,建立蜀汉。而这个局面的到来,刘备依靠的不单是“兵力”。

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战术层面的,也有战略层面的。在汉中之战中,曹操和刘备势均力敌,双方兵力对比应该没有很大差别。但是,在作战策略上,双方却有着明显的不同。

东汉末年,天下乱局让人眼花缭乱。经过多年杀伐争斗,曹操、刘备和孙权大体上已呈现三分天下的局势。而三方最集中的冲突出现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赤壁之战中,孙刘联盟击退曹操以后,刘备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巴蜀一带。一直寻找机会南下的曹操,也将目光转向了西南地区。

在刘备夺得蜀中以后,曹操也紧随其后,拿下了距离蜀中不远的汉中。

曹操盘踞汉中,无疑是对刘备新政权的最大威胁。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刘备计划北上汉中,剿灭曹操。就这样,无辜的蜀中老百姓,被卷进战争的泥潭之中,以至于“蜀中一日数十惊,刘备虽斩之不能止”。

在刘备备战的时候,曹操手下的谋臣司马懿,也劝说曹操趁机南下,希望一举夺得蜀中。然而,天不遂人愿,北方发生叛乱,曹操不得不暂时放下西南,回到北方,让夏侯渊、张郃、徐晃、郭淮等人留守汉中,并让张郃尝试拿下巴蜀。

而当时关羽和孙权又发生冲突,刘备也只能暂离巴蜀,前去支援关羽。这给了张郃可乘之机,他一路攻到宕渠(今四川省渠县东北)。节节胜利,蜀中告急。无奈之下,刘备急忙和孙权讲和,火速调兵回川。

之后,汉中之战打响。

刘备能最终取胜,有两个原因至关重要。第一,他调动起了百姓。当听闻曹操带领千万囊粮食奔赴前线的时候,刘备和军师诸葛亮商议。诸葛亮就此询问杨洪,杨洪回答说:“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当时,刘备一方对此战的策略是,发动百姓,进行全民战争,拿下汉中。用兵之道,讲究“一鼓作气”,更需要全民皆兵。刘备在这场战争中充分调动将士和汉中老百姓的积极性。前有部队打仗,后有百姓支持,刘备人心相向,赢得了坚实的作战基础。

第二,赵云取得汉水之战的胜利,成为刘备赢得汉中之战胜利的关键节点。在曹操的千万粮草运到汉水之滨,赵云军计划抢夺这批物资。曾经斩杀了夏侯渊的黄忠负责出兵抢粮,赵云负责后防,防范意外。

约定时间已到,不见黄忠回营,他陷入了曹操的埋伏。说时迟,那时快。赵云率领轻骑兵前去救援,和曹军狭路相逢。逃也无处,一身虎胆的赵云凭杀出血道,化险为夷。

曹军一路猛追,竟追至赵云营下。

当时赵云营中的兵力,是难敌曹军的。硬碰硬,赵云没有比较优势,他上演了一出“空城计”。赵云将营门大开,曹军以为有伏兵,便渐渐撤退。突然,赵云率军出击,士卒与弓弩配合,曹军一片混乱,在仓皇逃跑中,踩踏、溺水而死的很多。

赵云绝地反击的成功,改变了汉中的战略格局。

曹军受重挫,之前僵持不下的的局面朝着有利于刘备的方向发展。在后来的局部战斗中,曹军士气低迷,死伤无数,很快便再难坚持。到了五月,曹操无奈退兵,把汉中留给了刘备。

标签: 曹操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一生中最恨的人并非曹操和周瑜,竟然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在三国历史中有很多人皆是熠熠生辉,他们是人们所崇拜的对象,诸葛亮就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其中的一个。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诸葛亮就是卧龙。但是诸葛亮的一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蜀汉最终还是没有在他的辅佐之下,一统天下,但是历史同样的也是出人意料,其他两家也最终没有得到天下,而是被司马氏占了个大便宜。在诸葛亮一

  • 参知政事的行政官员人数有多少?都分别是做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参知政事,宋朝,历史解密

    中国唐代初年宰相加衔。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但不轻易授人,常用其他官员另加官衔为宰相,参知政事就是加衔之一。唐中叶以后不再使用。宋初沿袭唐制,以侍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乾德二年(964)又设参知政事(简称参政)为副相。开宝六年(973),参知政事始得与宰相于政事堂同议政事,职权、礼遇接近于宰相

  • 揭秘:秦始皇嬴政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吕不韦,战国,历史解密

    一件离谱到不能再离谱的故事,却明明白白的写在了《史记》中,那就是吕不韦的一段发家往事。吕不韦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最有名的商人之一,前有陶朱公泛舟西湖,后有沈万三散财劳军,但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吕不韦自商而政的成就,这段云谲波诡的小说似的情节,却实实在在的出自太史公之手。商业最重要的就是机遇,最初的吕不韦

  • 此皇帝16岁娶了姨妈,生下的儿子竟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拓跋珪,北魏,历史解密

    古代社会中,皇族或者贵族为了巩固家族势力,一般都会选择近亲联姻,表兄妹之间结婚是很常见的现象。除了表兄妹近亲结婚,在古代也有少数突破人伦道德的婚姻,比如汉惠帝刘盈娶了自己的亲外甥女,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开国皇帝拓跋珪,则娶了自己的小姨妈。拓跋珪六岁时,前秦灭带代国,拓跋珪本来要被强迁去秦都长安做人质

  • 同样是几十年不上朝,嘉靖和皇帝区别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嘉靖,明朝,历史解密

    同样是几十年不上朝,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的区别在哪里?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嘉靖皇帝、万历皇帝是明代乃至历朝历代最懒的皇帝之一,嘉靖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而万历皇帝近三十年不上朝。皇帝作为九五至尊,除了享受权力,也需要履行义务,如果只知道享受,而不知道治理国政,那么必定无法成为贤君。要说嘉靖、

  • 刘备落魄时,水镜先生为何不推荐自己的侄子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刘备,诸葛亮,历史解密

    建安六年,刘备正是人生的一大低谷——好不容易攒齐的一点家底,被曹操一通暴锤,锤到惶惶如丧家之犬,一路奔逃到荆州,幸亏荆州刘表收容了他,于是站稳脚跟之后的刘备马上积极联络当地的豪杰,以图东山再起。我们题目当中的情况就在此时发生的——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屯兵于新野,名士司马徽找到刘备,给刘备推荐诸葛亮

  • 甲午战争为什么只有淮军参战?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淮军,清朝,历史解密

    为什么甲午战争只有淮军参战?陆战的平壤战役,海战的黄海海战,都是淮军,其他军队都在做什么?其实当时的中国经历了太平天国起义以后已经没有多少能打的精锐部队了,甲午时候大概全国兵力是八旗25万,绿营40万,练勇45万,有战斗力的只有北洋系的5万多人,能野战的就两万多,晚清差不多就这个水平,一鸦的时候也是

  • 清朝时期的御膳究竟是什么样子?皇帝妃子们平时吃什么菜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清代是离我们时间最近的封建王朝,去日未远,所以关于清代的宫廷档案也最为详尽,后人由此可以一窥清室宫廷的生活日常。最近爱奇艺的栏目《我在宫里做厨师》非常火爆,带动了人们对于清代御膳的兴趣,那么清朝时期的御膳究竟是什么样子呢?皇帝妃子们平时都吃什么菜肴?真的有几百道菜吗?真的有传说中的满汉全席吗?今天八

  • 夏王朝是怎么灭亡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夏王朝,夏朝,历史解密

    我们中国的夏朝历史上前前后后共有17位君主,而这个朝代最后的一位君主就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暴君名为夏桀。其实他本身文武双全,很有才干,但是却不将这些才能放到应该放的位置上去。他不利用自己的本事来帮助百姓们过上更好的日子,反而是只注重自己的享乐。在自己的吃住行方面他从来不会吝啬,他曾经花了七年的时间

  • 帝汶巨蜥属于什么品种?有哪些生活习性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世界,帝汶巨蜥,历史解密

    不知道大家对帝汶巨蜥有了解吗?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帝汶巨蜥相关的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帝汶巨蜥品种简介帝汶巨蜥帝汶巨蜥主要栖息在热带雨林区,分布的范围也非常广,印尼、澳大利亚北部以及新几内亚都有。这之中,以罗蒂岛的个体体色比较出色,他们呈现出蓝色的斑点,是帝汶巨蜥中最受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