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相的杨家将七郎八虎是什么样的 史藉上是怎么记载的

历史上真相的杨家将七郎八虎是什么样的 史藉上是怎么记载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690 更新时间:2024/3/19 13:08:45

历史真相

历史上真相的杨家将~七郎八虎

关于史籍中真实的杨家将是这样的:根据《宋史》列传载:杨业,并州太原人。父杨信,为五代后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即为杨无敌。

根据山西代县杨家庙杨氏家谱所载,杨业家本是山西望族,其先是东汉太尉杨震,杨震是关西孔子,有四知辞金的美谈,即“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一著名典故的创始人。杨家将是杨震的第五子杨奉的后裔,与大隋王朝楚国公杨素同支派。

《杨家将演义》中描写杨业有七个儿子,号为七郎八虎,演义中通用的名字从杨大郎到杨七郎,即杨延平、杨延定、杨延安、杨延辉、杨延德、杨延昭、杨延嗣。《宋史》中描写杨业的确也是生了七个儿子,即供奉官杨延朗(就是杨延昭)为崇仪副使,次子殿直杨延浦、杨延训并为供奉官,杨延瑰、杨延贵、杨延彬并为殿直。长子杨延玉与父共没于陈家谷口之战。其中杨延昭为几郎,史书并未详载,只是辽国人(一会称契丹一会称辽国)目为杨六郎,见宋史载:“延昭智勇善战,所得奉赐悉犒军,未尝问家事。出入骑从如小校,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遇敌必身先,行阵克捷,推功于下,故人乐为用。在边防二十余年,契丹惮之,目为杨六郎。”

杨延昭和杨文广在正史上是父子关系,史书载六郎有三子为官,杨文广字仲容,因功授殿直。演义中编出个杨宗保一代来,把杨文广列为杨宗保之子,当然演义是演义的。杨家将从开国君主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到第五任帝宋英宗赵曙的一百年间,杨家父子祖孙三代保家卫国,拱卫皇室。关于杨文广之后的那些稗官野史、评书演义所编的天花乱坠的,只是评书演义戏文,我们看看热闹而已,千万不能当正史看,自杨文广之下一代起,杨家将后裔虽然世代为文官武官(各房支长子袭爵,其他子孙视才能用之,但杨家将的后裔好多呀,不能都封官的),但史书鲜有记载,地方志都有记载。

杨家父子祖孙三代抗辽保国,除杨延玉随父杨业没于陈家谷口之战,杨延昭镇守幽州外,其余在有宋一代世袭为文武官员,只是没有再象祖辈那样英明神武了,何况宋朝太祖有(赵匡胤)训,武将掌权不能超过两代,因为太祖怕“黄袍加身”的故事重演。

所以有宋一代先后有杨家将、呼延家将、高家将、郑家将、狄家将、石守信家族、曹家将、岳家将......大家轮番上阵保家园,免得黄袍加身。

标签: 宋朝杨家将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棣谋反后,立马打破朱元璋的一条祖制,结果却为明朝灭亡埋下了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早在洪武元年,皇宫内廷太监初具规模后,朱元璋越发高度警惕。朱元璋对身边近臣一再提醒,“其(宦官)在宫禁,止可使之供洒扫、给使令传命令而已,岂宜预政典兵?汉唐之祸,虽曰宦官之罪,亦人主宠爱之使然。向使宦官不得典兵预政,虽欲为乱,其可得乎?”朱元璋死后,朱允炆对宦官的管理更加严格,宦官稍微有所异动,轻则

  • 揭秘:朱棣为什么非要千里迁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棣,明朝,历史解密

    大明立国以后,朱元璋瞅准了南京这么个风水宝地做了都城。这个选择好啊,南京地处江南富饶之地,南京城也是易守难攻的绝佳位置。南京一直是大明的都城,直到朱棣上位后却火速迁到了北京。现在北京基本处于我国的上中央位置辐射全国,地理位置非常好。可是在明朝那会儿,北京可算是危险之地。再往北就是元人的老巢。朱棣为什

  • 宋神宗赵顼想励精图治,为什么他采纳的变法还是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神宗,北宋,历史解密

    赵顼,即宋神宗,北宋第六位皇帝,宋英宗赵曙长子,他刚继位时耳闻目睹了积贫积弱的困境,便想励精图治,是一位少有的英明之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神宗赵顼他登基时,大宋开国已历百年。这个时候的大宋已经是个烂摊子了,繁重的财政支出让国库长期空虚,腐败的官僚体制成了甩不掉的负担。不

  • 汉宣帝有过几位皇后呢?她们的结局又都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朝,刘询,历史解密

    汉宣帝刘询一生中有过几位皇后呢,她们的结局如何呢?自古以来当皇帝的人,痴情的少,多情的多。而且一个皇帝一生中只有一位皇后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同时皇后这个角色是有多少女人在争夺,但又有多少皇后的结局是得到善终的。在后宫中皇后这个地位的人是多多少少会成为争权夺利下的牺牲品,有的皇后终其一生只能得到一个悲惨

  • 他和嬴政从小是好友,长大后却计划刺杀嬴政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嬴政,秦朝,历史解密

    说起千古一帝大家第一时间想起的肯定是秦始皇嬴政了,正是因为他开创的秦朝使得之后的朝代有了借鉴的模板,之后的几千年,这个模板都没有太大的改动,并且中国在分裂时期大一统成为了每个割据势力的最终目标。可以说这么一个人在历史上有着神秘的色彩,下面我来给大家说一位嬴政的至交好友和他反目的事情。嬴政的父亲子楚是

  • 历史上打仗动不动就说几十万人的大军 那么真的有几十万那么多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代,白起,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动辄就是几十万大军。记得史书记载,白起坑杀赵国军队有20万多人;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打败了秦军的30万人;刘邦聚集诸侯各国军队80万人,被项羽10万人马打败;赤壁之战,曹操也号称自己是百万大军。中国当时军队真的有这么多人吗?在早期,中国人口可能只有几百万,怎么拿出这么多人来当兵,难道全

  • 清朝士兵的兵和勇有什么区别 他们谁的战斗力更强一些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士兵,历史解密

    清朝士兵的兵和勇有什么区别,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近些年来,随着清宫剧的热播,许多清朝文化与元素逐渐映入大家的眼帘。如果看过有关清朝的影视作品,观众可能会发现,有的士兵胸前印的是“兵”字,有的却是“勇”字。这并非是影视作品的杜撰,实际上清朝的士兵

  • 揭秘:陈彭年,推动宋朝科举制度前进一大步,造福无数考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宋朝建立之初,科举考试制度并不完善和规范,糊名、誊录等防作弊的手段尚未被朝廷采用,故请托作弊之事时有发生,其时,考生个人品德也在考量范围之内,考官有权力根据考生日常德行决定取舍,甚至考官根据个人喜恶来决定考生命运之事也时有发生,这就导致科举考试的公平和公正性大打折扣。江西一位才华横溢的考生因为性格为

  • 鲁武公如何登上皇位的?周宣王梦想的尊礼重教的王国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鲁武公,春秋,历史解密

    西周王朝最好的盛世“成康之治”,也就是四十余年。周人行分封制度,就是在一代代的加强中原的管控,周王室以完善的礼章法制推行诸侯列国,对诸侯们的控制力是呈现持续增强态势的,天下诸侯也多按期朝贡周天子。到周昭王、周穆王时代,周人频繁征战蛮夷戎狄,周天子本身具有征调诸侯国军队的权力,但当时的诸侯列国事实上大

  • 十字军东征的意义是什么 衍生出来的骑士团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十字军,欧洲,历史解密

    东征意义十字军是为了对抗不断侵扰的穆斯林才组建并发动。十字军骑士团成员大部分成员都是武装修道院士,他们拄着武器祈祷,并洁身自好为独身主义者。除此之外也有由贵族与士兵组成的世俗十字军,这些参与者通过变卖家产和头衔以支付东征所需的费用.从12世纪开始,即大约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之后,回忆录和歌曲形式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