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两人为司马家族立下汗马功劳,却没看到东晋建立

这两人为司马家族立下汗马功劳,却没看到东晋建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036 更新时间:2024/1/9 13:23:58

魏蜀吴三家争斗多年,最终的结果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三家归了晋。而在灭亡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蜀国时,最大的功臣有两个,这两个名字在《三国演义》中经常出现,也是读者极为熟悉的,一位是邓艾,一位是钟会。他们是三国后期的翘楚之辈,邓艾的奇袭阴平之计则是灭蜀国的关键一战,正是这一战让曹魏获得了对蜀国征伐的决定性胜利。

殊不知,钟会和邓艾还是司马氏能够代魏的重要功臣,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狗腿子。正是邓艾和钟会多次相助,司马氏才能将反对自己的势力异议翦除,最终建立晋朝。说起来,邓艾和钟会也算是晋朝的开国功臣,如果他们能活到那一天的话,不过他们和绝大多数的开国功臣一样,下场都非常的惨。

两人的下场也证明了那句非常有道理的古话:自作孽,不可活。

发迹于司马懿赏识,屯田立大功

邓艾这个名字并不是他的本名,他曾经是个放牛娃,十二岁的时候,读到“文为世范,行为士则”两句,因此给自己取名邓范。但后来由于宗族人有同名者,所以改名叫邓艾。

邓艾是靠自己的真才实学,被推荐为典农都尉,但终究因为没钱没势,在基层干了二十多年,直到到洛阳汇报屯田事宜的时候,才被司马懿看中,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邓艾为司马懿献上了屯田策,司马懿非常满意,于是魏国开始在淮南、淮北屯田,可以说邓艾的屯田策略非常的有效,不仅解决了魏国抵御吴国军粮的问题,还让淮南淮北出现了一片富庶的景象,魏国在三国中保持不败,邓艾的屯田居功至伟。

其后邓艾对司马家族忠心耿耿,无论是翦除反对势力,还是抵抗边疆的入侵,邓艾都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在灭蜀的战争中邓艾说出奇谋偷渡阴平攻入了成都,灭亡了蜀国。可以说在灭蜀的战争中,邓艾立下不世之功,但最终难逃身死的下场,那么邓艾为什么会被杀呢?这其实是邓艾自己在作。

第一,邓艾在取得对蜀胜利以后,过于恃功自傲。《三国志》记载到:辄依邓禹故事,承制拜禅行骠骑将军,太子奉车、诸王驸马都尉。蜀群司各随高下拜为王官,或领艾官属。以师纂领益州刺史,陇西太守牵弘等领蜀中诸郡。使于绵竹筑台以为京观,用彰战功。通过史料记载,我们可以看到邓艾犯了大忌,他竟然敢私自承制拜宫,这是犯了天子忌讳的。司马昭都警告了邓艾,他令卫瓘传话给邓艾:“事当须报,不宜辄行”。可是邓艾并没有领会,还上诏说:“衔命征行,奉指授之策,元恶既服;至于承制拜假,以安初附,谓合权宜。今蜀举众归命,地尽南海,东接吴会,宜早镇定。若待国命,往复道途,延引日月。”邓艾如此不识眼色地为自己辩驳,只会招致奸恶小人的诋毁,他自身原因是他最后惨死的重要原因。

第二,遭人诋毁陷害,邓艾本来属于钟会辖制,但却抢先灭蜀,这就犯了职场大忌,因此遭到钟会的嫉妒和陷害,史书记载到:“钟会、胡烈、师纂等皆白艾所作悖逆,变衅以结”。正是这几个人向朝廷告邓艾的黑状,想把邓艾置于死地。邓艾之前的行为已经对司马昭形成挑战,加上有人陷害,刚好给了司马昭口实,邓艾的死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邓艾的死一点都不冤,即使邓艾没有造反的意思,但是邓艾的种种行径,都在刺激这司马昭那根敏感的神经,司马昭也知道邓艾是被人陷害,但是谁让邓艾自己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呢。

生于权贵之家,受信于发小

相比邓艾小时候的境遇,钟会就要好太多了.钟会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其父亲是太傅钟繇,而且天资聪颖,受到了了士林的一片好评,因此钟会的仕途起点还是比较高的,第一次出任的官职就是秘书郎,虽然官职不大,但是非常重要,属于中枢部门,五年后就被赐封为关内侯,可谓做着火箭升迁。

邓艾是受到司马懿赏识,而钟会则与司马师和司马昭属于发小,即使不是发小,那也是同一个圈子的人,加上钟会本来就很有才能,因此非常受到司马师和司马昭的重用。

钟会被人评价为“精练策数,咸以显名,致兹荣任,而皆心大志迂,不虑祸难”,这样的评价说明钟会有谋略与野心,钟会的职场更多的是参谋,只有灭蜀的时候才成为主帅.而钟会本身的家境,让钟会不必像邓艾一样一定要依附某个势力,因此也就滋生了钟会的野心。有野心是好事,但是一旦膨胀了,就会给自己灾祸。

他的谋略在于平定诸葛延与毌丘俭之乱,他的制约在于他入蜀的称王野心,这导致了他的灭亡。钟会在入蜀后,势力不断坐大,诸葛绪与邓艾都已经不再是自己的障碍,又掌握精兵强将,于是决定反叛自立为王,并与姜维联合在一起。加之他得到来信说贾充率步兵和骑兵万余人入斜谷,驻扎在乐城,司马昭也驻兵在长安,于是他被迫加快反叛速度。

可惜的是他长于谋略,短于政治和谋划,还没有准备好就用拙劣的手段起兵,底下的众将领也表示不服。促成钟会失败的是他手下丘建,他把钟会叛变消息传给了胡烈,胡烈便对外造谣说钟会要坑杀将官,于是军心动摇,加上钟会对杀将官犹豫不决,使得军队作乱,钟会便在兵变中死亡。

由此可见,钟会的死一在于他自己策略的错误,缺乏果断,准备不足,没有联络广大士兵。二是手下的叛变,让自己腹背受敌,加上卫瓘的讨伐,使得自己在兵变中被杀死。

钟会和邓艾的死都不冤,他们两个人都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或许是三国城头变换大王旗的事情多了,滋生了邓艾和钟会的野心,因此他们虽然为东晋立下汗马功劳,却没等到东晋成立的那一天,同样也就没能成为开国功臣,他们的死更多的是咎由自取。

标签: 邓艾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张献忠大西政权是在什么地方建立的 最早不是在四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张献忠,左良玉,历史解密

    张献忠攻下襄阳,过了一把瘾后,发现郧阳一带还驻扎着明军左良玉部,很怕他来攻,就纵兵大肆劫掠焚烧襄阳城后,渡过汉水向东攻克光州(河南潢川)后,又折入湖北“占据”随州。最后,张献忠率部窜至信阳一带驻扎。张献忠猜得没错,左良玉果然率军入河南来围剿他。围剿张献忠的大明军队不过,张献忠也不是吃素的,他趁机进攻

  • 曹操早已识破司马懿野心,为何却不除掉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说的就是古代的君王。那些个功高盖主的历史名将都未曾有什么好下场。就好比.刘伯温,他是一代开国元勋,然而朱元璋却丝毫不念旧情,倘若不是他主动辞官,恐连小命都会丢掉,但三国时期的曹操却是与众不同,他早已识破司马懿的野心,却迟迟没有对他动手,这是为什么?司马懿的英贤才俊得到了曹操的高度重

  • 晋朝的太康盛世为什么如昙花一现?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太康盛世,晋朝,历史解密

    西晋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之一,一共传位四个皇帝,仅仅存在50年。在三国末期曹魏的大将军、太尉、太傅司马懿与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都是权倾一时的权臣。在他们的铺垫下,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取代了曹魏的政权而建立西晋。后来,司马炎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华夏民族重新统一。司马炎

  • 晚唐风雨飘摇的景象,为什么会随着唐朝灭亡愈发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晚唐,唐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史中,一直都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这个现象就是朝代伊始往往会伴随着繁荣盛世,而一旦王朝运作了一段时间后,便又会因为土地兼并、官僚吏治等诸多原因而最终走向衰弱。细数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王朝,全都无法跳出这个怪圈,其中孕育出了盛唐气象的唐王朝同样也是如此。当历史进入晚唐时期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则是风

  • 皇帝临终前让弟弟做摄政王,9年后被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魏,历史解密

    臣子功高震主,历来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们心头的一根刺。那些懂得明哲保身的人,知道急流勇退,或许能够得到善终,比如秦朝的王翦,汉时的张良,他们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惊艳的一笔,结局也堪称完美。不过,帝王之心莫测高深,不是所有懂得进退的人,都有好的结局。公元499年3月,北魏一代明君孝文帝元宏病重,弥留之际,他召

  • 陈妙登生下的孩子成为皇帝 但她的下场却很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南北朝,陈妙登,历史解密

    陈妙登,南北朝时期宋明帝刘彧的妃子,宋后废帝刘昱的生母。陈妙登出身贫寒,她的父亲陈金宝是一个杀猪卖肉的屠夫,陈家的条件很差。有一天,宋孝武帝外出巡游,看见御道边陈家破旧不堪的房子,说道:“供帝王车驾通行的道路旁边怎么能有这种草房,必定是家中太贫穷了。”于是,孝武帝赐钱三万,并留下了一个随从给陈家盖一

  • 辽金两朝宰相:虞仲文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虞仲文,辽朝,历史解密

    虞仲文(1069--1124年)辽金两朝宰相,字质夫,武州宁远人。幼时善诗,人以神童目之。善画人马墨竹,七岁作诗,十岁能属文,日记千言,刻苦学问。中进士后,历仕州县,起居郎、史馆修撰、太常少卿、中书舍人、枢密直学士、翰林侍讲学士,累官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保大二年十二月,降金,累官枢密使、侍中

  • 揭秘:古代最早的监狱长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从古至今,有好人就有坏人,有胜利的一方就有失败的一方。在史前时期,对于战败方的人,胜利方处理的方式很残忍,要么直接杀掉,要么用来活祭,很难善待他们。据后世史料记载,皇帝战败蚩尤之后,不但杀了他,而且把他的皮剥下来崩在鼓上,还经常敲击,发出雷鸣般的声音。那么,对于那些一时不能杀死的人犯人或者奴隶来说,

  • 温补名方都有哪些?这些方子都有着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温补学派,明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桂附八味丸 肉桂、附子、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原方是崔氏袭千金方肾气丸法,易金匮肾气丸之桂枝为肉桂,故又称为八味地黄丸。原方治命门火衰而肾虚,或小便秘涩、或胞转溺阻、或夜多漩溺、或脚气入腹、少腹不仁、上气喘急、呕吐自汗、耳聩虚鸣。李政育喜用之加减,以治疗骨折、骨伤的患者服用之后,能令病

  • 古代山东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现在说到山东,一般都是指山东省,但古人所说的山东,包括现在的山东省,但又不止现在的山东省。那么古代的山东到底有多大,都包括哪里?第一种说法,以崤山(“崤”读“xiao”二声)为界,崤山以东,就是山东。崤山在哪?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南面,崤山长约一百六十多公里,南有洛水。在春秋时期,崤山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