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宴请功臣后,刘伯温为何告老还乡?

朱元璋宴请功臣后,刘伯温为何告老还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036 更新时间:2024/1/9 13:16:27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人生经历相当精彩,放在现在估计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小时候家里贫穷给地主家放牛,之后做过乞丐,做过和尚,到最后成了一国之君。刘邦虽说也是从一介布衣到建立汉朝,可朱元璋的经历和他相比,丰富太多了。历史上的开国皇帝中,只有一个出身比朱元璋低的,叫石勒,他是奴隶出身,建立了后赵,只不过他属于“冷门皇帝”,功绩自然也是不能和朱元璋相提并论的。

一个君王想要打天下,光靠自己肯定不够的,少不了身边文臣武将的辅助,若是没有这些有才之士,靠他一个人想建立一个朝代是不可能的。朱元璋在征战过程中,为他出谋划策最多的是刘伯温,为他建立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其次还有李善长、胡惟庸,不过功劳最大的还属刘伯温。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对有功之人都进行了封赏。不过历代皇帝都免不了猜忌,他们最怕的就是臣子功高盖主。朱标死后,朱元璋怀疑是他的臣子们设计杀死了他的儿子。他开始担心,这些明朝的大臣会不会把他的子孙后代全杀掉,当时朱标的儿子还很小。若是等他百年之后,朱标儿子继承皇位,这些臣子肯定会因他年龄太小,架空皇上的权利,臣子权倾朝野,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那时朱允炆还是个孩子,朱元璋思虑过后,他一定要让自己的孙子顺利登上皇位,于是他发动了洪武四大案,这四大案件中涉及的人数高达数万人,借次机会,朱元璋废除了持续上千年的宰相制度,建立了“内阁”,只不过他没想到的是,“内阁”后来也成了“宰相”,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后来内阁权利很大,和之前的宰相没什么区别。

在洪武四大案中,明朝开国功臣死的死,杀得杀,到后来明朝的开国功臣只剩下刘伯温一人了。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发布了《布黄明祖训》告诫子孙守固江山的重要性,之后又下达了废除酷刑的命令。他可不是因为年纪大了变得仁慈了,只不过是因为身边没人了才这么做的。洪武四年,朱元璋宴请明朝的功臣,以他的心思,这可不是一次单纯的宴会。

参加此宴会的臣子中,和朱元璋一起打江山的就只剩刘伯温一人了。宴会上,有爵位在身的臣子,用的都是瓷器,其他的大臣们用的都是金杯。其他人觉得没什么,但刘伯温跟随朱元璋这么多年,心思很敏锐,他拿起杯子仔细观摩,看到杯底下有四个字“建龙官制”,顿时就明白了,朱元璋这是想效仿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刘伯温很识趣,宴会过后,他三次请命要辞官回乡,朱元璋象征性地拒绝了他两次,就让他回老家养老了。刘伯温也是开国功臣中为数不多善终的。

标签: 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这两人为司马家族立下汗马功劳,却没看到东晋建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邓艾,三国,历史解密

    魏蜀吴三家争斗多年,最终的结果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三家归了晋。而在灭亡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蜀国时,最大的功臣有两个,这两个名字在《三国演义》中经常出现,也是读者极为熟悉的,一位是邓艾,一位是钟会。他们是三国后期的翘楚之辈,邓艾的奇袭阴平之计则是灭蜀国的关键一战,正是这一战让曹魏获得了对蜀国征伐的决定

  • 张献忠大西政权是在什么地方建立的 最早不是在四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张献忠,左良玉,历史解密

    张献忠攻下襄阳,过了一把瘾后,发现郧阳一带还驻扎着明军左良玉部,很怕他来攻,就纵兵大肆劫掠焚烧襄阳城后,渡过汉水向东攻克光州(河南潢川)后,又折入湖北“占据”随州。最后,张献忠率部窜至信阳一带驻扎。张献忠猜得没错,左良玉果然率军入河南来围剿他。围剿张献忠的大明军队不过,张献忠也不是吃素的,他趁机进攻

  • 曹操早已识破司马懿野心,为何却不除掉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说的就是古代的君王。那些个功高盖主的历史名将都未曾有什么好下场。就好比.刘伯温,他是一代开国元勋,然而朱元璋却丝毫不念旧情,倘若不是他主动辞官,恐连小命都会丢掉,但三国时期的曹操却是与众不同,他早已识破司马懿的野心,却迟迟没有对他动手,这是为什么?司马懿的英贤才俊得到了曹操的高度重

  • 晋朝的太康盛世为什么如昙花一现?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太康盛世,晋朝,历史解密

    西晋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之一,一共传位四个皇帝,仅仅存在50年。在三国末期曹魏的大将军、太尉、太傅司马懿与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都是权倾一时的权臣。在他们的铺垫下,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取代了曹魏的政权而建立西晋。后来,司马炎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华夏民族重新统一。司马炎

  • 晚唐风雨飘摇的景象,为什么会随着唐朝灭亡愈发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晚唐,唐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史中,一直都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这个现象就是朝代伊始往往会伴随着繁荣盛世,而一旦王朝运作了一段时间后,便又会因为土地兼并、官僚吏治等诸多原因而最终走向衰弱。细数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王朝,全都无法跳出这个怪圈,其中孕育出了盛唐气象的唐王朝同样也是如此。当历史进入晚唐时期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则是风

  • 皇帝临终前让弟弟做摄政王,9年后被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魏,历史解密

    臣子功高震主,历来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们心头的一根刺。那些懂得明哲保身的人,知道急流勇退,或许能够得到善终,比如秦朝的王翦,汉时的张良,他们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惊艳的一笔,结局也堪称完美。不过,帝王之心莫测高深,不是所有懂得进退的人,都有好的结局。公元499年3月,北魏一代明君孝文帝元宏病重,弥留之际,他召

  • 陈妙登生下的孩子成为皇帝 但她的下场却很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南北朝,陈妙登,历史解密

    陈妙登,南北朝时期宋明帝刘彧的妃子,宋后废帝刘昱的生母。陈妙登出身贫寒,她的父亲陈金宝是一个杀猪卖肉的屠夫,陈家的条件很差。有一天,宋孝武帝外出巡游,看见御道边陈家破旧不堪的房子,说道:“供帝王车驾通行的道路旁边怎么能有这种草房,必定是家中太贫穷了。”于是,孝武帝赐钱三万,并留下了一个随从给陈家盖一

  • 辽金两朝宰相:虞仲文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虞仲文,辽朝,历史解密

    虞仲文(1069--1124年)辽金两朝宰相,字质夫,武州宁远人。幼时善诗,人以神童目之。善画人马墨竹,七岁作诗,十岁能属文,日记千言,刻苦学问。中进士后,历仕州县,起居郎、史馆修撰、太常少卿、中书舍人、枢密直学士、翰林侍讲学士,累官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保大二年十二月,降金,累官枢密使、侍中

  • 揭秘:古代最早的监狱长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从古至今,有好人就有坏人,有胜利的一方就有失败的一方。在史前时期,对于战败方的人,胜利方处理的方式很残忍,要么直接杀掉,要么用来活祭,很难善待他们。据后世史料记载,皇帝战败蚩尤之后,不但杀了他,而且把他的皮剥下来崩在鼓上,还经常敲击,发出雷鸣般的声音。那么,对于那些一时不能杀死的人犯人或者奴隶来说,

  • 温补名方都有哪些?这些方子都有着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温补学派,明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桂附八味丸 肉桂、附子、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原方是崔氏袭千金方肾气丸法,易金匮肾气丸之桂枝为肉桂,故又称为八味地黄丸。原方治命门火衰而肾虚,或小便秘涩、或胞转溺阻、或夜多漩溺、或脚气入腹、少腹不仁、上气喘急、呕吐自汗、耳聩虚鸣。李政育喜用之加减,以治疗骨折、骨伤的患者服用之后,能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