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秀清足智多谋,为什么没有察觉到洪秀全要杀他呢

杨秀清足智多谋,为什么没有察觉到洪秀全要杀他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598 更新时间:2024/1/11 1:02:29

杨秀清通过一系列的运作,已经成功地架空了洪秀全,掌控了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而且他也很聪明,政治敏锐性非常强(从杨秀清在洪秀全前往营救冯云山的权力真空期,突然自称自己是天父下凡来看,其政治嗅觉多么灵敏)。但是,这么敏锐的一个人,为什么竟然没有发现洪秀全已经给他布下了天罗地网,而且最后让韦昌辉对他、他的东王府,以及他的族人残杀两个月,竟然毫无还手之力呢?

太平天国建国之后,其制度并没有采用传统的君主制度,也没有开设朝堂议事制度。

可以说太平天国算不上是一个国家,只能算一个等级森严的组织,而这种组织非常容易陷入权利过度分散。

事实上太平天国失败之处也在于此,前期可以一心在于形势紧迫,但是后期都做大了,自然都是心怀鬼胎。

几个王都是手握重兵,名义上洪秀全还是天王,但是其实权力早已经不在他手上。

杨秀清作为太平天国内少有的文化人和野心家,自然看出了这种制度存在的漏洞。

所以在洪秀全沉迷声色犬马之中时,杨秀清趁机架空了洪秀全,企图让自己掌握天国大权,然而他失算了!

因为即便是掌握了大权,但是在外面征战的那几个分封王,他根本牵制不了。也就是说他也不过是能调动自己的兵。

这种情况之下,其他在外的王为了避免杨秀清日后挟天子以令诸侯,也不得不考虑“诛杨”。

就好比原本势均力敌的状况之下,突然出现一个杨秀清,打算大权独揽,尊皇称帝,其他人自然不会同意。

而且杨秀清当时过于自大,同样说上帝给他托梦,说他也能当万岁。这种情况之下,其他人不诛杀他才怪。

说到底太平天国会失败,终究是因为其缺乏革命性,以宗教教义来笼络人心,人心必定不稳。

且当时的中国精英阶级,也不会允许破坏传统文化的太平天国存在。

其实假如太平天国不搞出什么拜上帝教,不破坏几千年来固守的文化,其或许能走的更远。

我一直认为太平天国能够发展迅速,得益于其时机选择得当,但是其形势却注定了其会失败。

中国文化几千年来的沉淀,又怎么会容得下他们胡来?太平天国不但攻击了佛教、儒家和道教,而强行灌输其扭曲的教义。

这样势必不能得到当时读书人的支持,就连百姓到最后也会同他们离心离德。

如果想要取代洪秀全,就必须要笼络人心,搞好与将领们的关系。既不收买将领和诸王的心,也对洪秀全不尊敬,致使杨秀清最后成为孤家寡人,除了他最心腹的党羽之外,满朝文武都在等待着天王诛杨的诏令。而洪秀全与诸王多年来的隐忍,也让杨秀清越来越自负,“逼封万岁”是他作死的重要一步,死到临头了还全然不知,这也是他性格的使然。

更多文章

  • 满清如果当时坚持不入关,关内会是什么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入关,清朝,历史解密

    如果满清不入关,在东北地区发展,个人认为百年之内满清一定会发展成为东北亚第一强国,并且很可能会越过白令海峡殖民阿拉斯加,建立起一个横跨亚洲和北美的洲际大帝国!然后举国东迁,在北美地区建立一个2.0版的大清!满清不入关,关内会是什么样子?1644年,当李自成大军队打进京师的时候,就已经宣告明朝作为一个

  • 唐朝为什么能宦官专政?宦官的权利到底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宦官专政,唐朝,历史解密

    这是由唐代面临的具体形势来决定的。唐朝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面对外族入侵威胁非常严重的时期,有着吐蕃,突厥等一系列边境问题,这就决定了唐朝要面临巨大边军开支问题。只有保证边境平稳,中央王朝才能够存在。但是中央加强地方的军队势力的同时,也增加边境反叛的可能性,这就需要出现一个强力的势力来平衡巨大边境力量。

  • 刘邦当皇帝后真的对嫂子纠缠不休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汉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刘邦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古人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就是人的气量一定要大,尤其是那些成就非凡的人,往往肚量会更大,比如说韩信,曾经忍受了屠夫的胯下之辱,韩信跟随刘邦打天下,成功后获封诸侯王,可是韩信不仅没有处罚曾经侮辱自

  • 他是大唐副帅,一夜之间连下13个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尉迟敬德,唐朝,历史解密

    隋唐时期天下义军兴起,其中唯数李渊的大唐,洛阳的王世充,河北的窦建德最为强大。就在这三家开始吞并周边小股起义军河流坐大时,在大唐的北边突然冒出了一股新兴的起义军。和其他起义军不同的是,这支起义军拥有突厥这个强大的外援作为后盾,换句话说就是他勾结突厥。然而为了争夺天下,他也是拼了,宁愿被世人唾骂,也要

  • 秦孝公变法后,秦国立国的最大危机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孝公,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要说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大战无疑肯定是长平大战,此战奠定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基础。从此山东六国再也无能力和秦国抗衡,秦国一统天下的趋势将难以阻挡。但是就在长平之战爆发的数十年前也有一场决定两个国家命运的大决战,其规模之大,程度之惨烈丝毫不亚于长平之战。这就是秦楚丹阳、蓝田大战,这场大战不单单是秦楚两个国家

  • 关于海巴夏的评价如何?她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海巴夏,东罗马帝国,历史解密

    她讲述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以及其他哲学家。她的哲学虽然承继柏拉图,但要以科学为基础,比她同时代的哲学家 Proclus 更学术化而不带宗教色彩。从欧、非、亚洲各地学生蜂拥而至,来听她讲学(当时的学术用语是希腊语文,彼此间的沟通不会有困难),其中基督教徒、异教徒、犹太教徒兼而有之。她的学说在当时凌驾其他

  • 他弑杀君王,篡夺江山,有121位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莽,西汉,历史解密

    千百年来,篡汉的外戚王莽在我们心目中,留下的形象是野心勃勃的野心家和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在史书的记载上,王莽是大奸似忠的奸臣,最开始展现给我们的是谦虚、简朴的样子,随后露出自己锋利的爪牙,夺取了刘汉王朝的江山社稷。王莽的命运是悲惨的,在农民暴动和豪族军阀的潮流下,他心急如焚却又束手无策,最终和他的新王

  • 骠国:伊洛瓦底江流域佛教古国,都城为卑谬,有18个属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骠国,缅甸,历史解密

    骠国(220年-832年),伊洛瓦底江流域佛教古国,都城为卑谬,有18个属国。中国史籍曾分志其史略。骠乃藏缅系中的一支,今不复存;或即缅人的前身。该国文化发达,擅长音乐。801年骠国王雍羌遣子,献其国乐与唐朝。多涉及佛教。公元832年亡于南诏。骠国(Pyu,Kingdom of),7~9世纪缅甸骠人

  • 胤禩曾参与夺嫡,为何雍正登基后册封他为廉亲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胤禩,清朝,历史解密

    胤禩,又称允禩,康熙帝第八子,生母是良妃卫氏。雍正帝登基后,为什么要加封他为和硕廉亲王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胤禩出生于康熙二十年,康熙三十七年,年仅十七岁的胤禩被父亲清圣祖册封为贝勒。两年之后,其生母卫氏被册封为良嫔,后又晋封良妃。出身内管领(辛者库)而得以封妃者,卫氏是

  • 斩杀赵国俘虏的除了白起,还有一个下落不明的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桓齮,战国,历史解密

    在秦朝时,始皇帝做过一件事,这件事让后世对于先秦乃至是秦王朝时期的许多人物和事件都变得十分模糊和不可考证,这件事就是焚书坑儒。虽然后来有人多方考证后撰写了史书,还原了一部分历史,但是依然有许多应该记载的史实遗失了,比如说与蒙骜王龁同时期的秦国大将麃公是谁,又比如说桓齮在被赵牧打败后“奔走”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