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修建皇陵的人都被杀了,司马迁为什么可以描述皇陵内的结构?

修建皇陵的人都被杀了,司马迁为什么可以描述皇陵内的结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874 更新时间:2024/2/13 23:55:49

秦始皇陵作为中国第一位皇帝的陵寝,从古至今都倍受关注。但是至今所留下的关于秦始皇陵的描述与记载的历史文献却是凤麟角。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史记》对于秦始皇陵却有着让人难以置信的详细记载。

要知道,关于秦始皇陵从建造到完工都有着严密的保密措施,甚至有着传言说当初曾经参与修建秦始皇陵的人都被杀死的骇事广为流传,不过这件事究竟是真是假,至今也无法明确考证。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当初对于秦始皇陵的修建确实是秘密进行的,关于皇陵的保密工作也确实做得非常好。这也是为什么秦始皇陵会如此的神秘与关于秦始皇陵的历史文献稀缺的原因了,我们今天就先来谈谈《史记》中对于秦始皇陵的记载。

《史记》中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我们都知道对于秦始皇陵至今许多东西都是个迷,甚至可能从来都没有人进去过,但是为何汉代的史学家司马迁却能够如此的了解秦始皇陵的内部结构,并通过《史记》把它如此形象的描述与记载出来呢?其实我们结合众多历史文献与历史背景加以考虑分析,有以下两点可能性原因。

一、秦始皇陵布局设计图曾被泄露

秦始皇陵是一座规模庞大,并且设计完善的帝陵寝。以当时的人力物力,要想完成这样一个宏伟浩大的工程,仅仅只有众多的劳工是不行的,还必须要有众多建筑师精心设计,要有一个完整详细的设计图。

我们都知道,在秦始皇驾崩后,对于秦始皇陵的修建还并没有完工,工程依旧继续进展。但是秦朝没有了秦始皇这个伟大君主的威严镇国,社会已经并不安定,在秦二世胡亥继位后,随着他广施暴政,各地更是揭竿而起,起义不断。

试着想想,一个不再稳定的政权如何能继续完美的隐藏一个宏伟浩大的工程。随着起义的频发,再加上修建秦始皇陵的奴隶与工匠的反抗,奴隶与工匠逃跑的事情自然就也会时常发生,这样一来,关于秦始皇陵的保密自然就不可能再密不透风。

因为秦始皇陵内有着数以千计的珍宝,所以关于秦始皇陵的设计图自然也会成为许多人想要得到的宝贝。这种混乱的社会背景下,谁又能保证秦始皇陵的设计图就一定能保护的很好,就算秦始皇陵的原始设计图被藏匿保护,但是随着众多工匠的逃跑,许多有心的工匠也会通过自己的记忆来设计出一个简略的皇陵布局设计图,并可能流传于民间。

而司马迁写《史记》时作为汉朝的中书令,能够快速的获得并了解许多不为人知的密事,那么关于秦始皇陵的内部设计图司马迁也不是不可能得到,所以他才能够在《史记》中如此详细的描述记载出秦始皇陵内部结构。

二、通过各地调查研究取证,综合分析而出

我们在前面就已经谈过了,对于把修建秦始皇陵的人都杀死这件事可信度不高,要知道,修建秦始皇陵的人数是多达数十万的,其中也有许多秦朝官员与士兵参与修建,再加上结合当时的人口数量分析,突然杀死如此多的人,是会伤及国本的,这种事秦始皇不会不清楚,所以杀死所有参与修建皇陵的人这件事可信度是个问题。

再说数十万的人参与的工程,就算再怎么保密,也绝对不会密不透风,纸包不住火的道理我们都懂。这样一来,关于秦始皇的结构与修建过程可能就会通过各种原因被泄露流传在各地。

我们都知道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就曾经游历各地取材,他可以通过一些曾经参与皇陵修建的工匠后代来获取关于秦始皇陵的信息,虽然通过少数人得到的信息不会太详细全面,但是通过一些当时的史学家结合这些信息考证研究,从而描述出秦始皇陵的内部结构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司马迁能详细的描述秦始皇陵内部结构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标签: 司马迁西汉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元朝第二次征战日本惨败,他被当做牺牲品,下场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元朝,历史解密

    那时候元军的统率是忻都,距今7年里的初次征日战事中,它就是说元军主教练,本次忽必烈再度开启他,不仅看好了他有涉足日本国的工作经验,也想他会戴罪立功,結果忻都還是让忽必烈心寒了。只有,做为蒙古人,败退的义务为什么会落到他的头顶,这对以前在亚欧大陆无坚不摧的她们而言,不容置疑是这种屈辱。即然忻都不好,就

  • 仪嫔为什么没有孩子?她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仪嫔,清朝,历史解密

    对后妃来说为皇帝传宗接代成为她们最为重要的事情,在后宫之中一个女人若是没有孩子的依靠即便再得宠也有失宠的一天,所以说后宫女人争宠不如说是为自己争一个孩子,一个未来。在《如懿传》中仪贵人本是皇后身边的宫女,得到乾隆宠幸之后怀上孩子,但可惜的是孩子出生被设计死亡,最后仪贵人也难逃死亡命运,在剧中仪贵人怎

  • 宋英宗不想做皇帝,却被架上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英宗,宋朝,历史解密

    自古有机会竞争皇子的人无不垂涎皇位,但也有人不爱江山爱别的的,对于宋英宗赵曙来说做皇帝一直都不是一件重要的事,但是命运有时候总在跟人开玩笑,宋英宗屡次被推上当皇子的位置,可是他却非常不愿意领这个情,如果是别人的话,恐怕恨不得和所有皇位竞争者杀得你死我活。其实宋英宗在位时间很短,只有4年,这4年大致是

  • 红巾军韩山童和刘福通起义,摧富益贫、杀尽不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元朝,历史解密

    顺帝在位的时期(1333-1368年),元的统治进入末期,政治、经济、军事都更为腐败,很多地方出现了农民起义。1342年,黄河决口。1344 年,大雨20多天,河水暴涨,平地水深二丈,受灾区不断扩大。1351年,朝廷强征民工15万人,以戍军两万人监督,挖河使复故道,对受灾区加重了沉重的 负担。当时到

  • 海兰珠的儿子要是没死,能当上大清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海兰珠,清朝,历史解密

    皇太极先后娶了蒙古科尔沁部落的三个女人,第一个哲哲,第二个是孝庄,第三个是海兰珠。哲哲是姑姑,海兰珠是孝庄的姐姐。哲哲嫁给皇太极之后,始终未能生育,这让科尔沁部落十分着急,他们本来想搞个满蒙联姻,让科尔沁的血液融入到满族人的身体里,借满族人来复兴蒙古帝国。可是,哲哲不能生育,让一切计划泡了汤!后来,

  • 探花: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位列第三的进士的称谓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探花,状元,历史解密

    “探花”最早出现在唐朝,但当时并非是指殿试进士的第三名,只是一种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唐代进士及第后有隆重的庆典。活动之一便是在杏花园举行探花宴。事先选择同榜进士中最年轻且英俊的两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沿途采摘鲜花。然后在琼林苑赋诗,并用鲜花迎接状元。这项活动一直延续到唐末。唐人李淖在《秦中岁时记》

  • 关羽是五虎将之首,三国有哪些人敢和他叫板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关羽,历史解密

    身为蜀汉五虎上将之首,关羽一生骄矜自负,目中无人。但不能否定,关羽确实有骄狂的资本:他武艺高强,膂力超群,掌中青龙偃月刀,肃杀天下,是三分时代斩杀名将最多的狠人。同时,关羽文武双全,不但武艺出众,他还是个知识分子,喜欢读书,尤其是爱读《春秋》,以史明志,知微见著。关羽智勇双全,不但阵前厮杀罕逢敌手,

  • 敬新磨是一个戏子而已,为何敢打皇帝耳光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五代,李存勖,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素有“战神皇帝”之称的后唐庄宗李存勖,不仅骁勇善战、长于谋略,而且还是一位文艺气息很浓的皇帝,痴迷俳优之戏,常常在军事旁午之余,偷空玩票登台演出,过一把“戏”瘾。等到称帝灭梁,完成复国雪耻的大业后,自以为功业圆满,再没有可以忧虑的事情,于是天天跟一帮伶人腻在一起,放开了玩耍,在过瘾的同时

  • 战国时期有哪些诸侯国具有比肩秦国的实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国,战国,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除了秦国外,还有六个强大的诸侯国,除此之外在当时的泗水流域,也有大大小小十二个诸侯国在春秋时期的乱世中延续了下来,史称“泗上十二诸侯”。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历史上的战国时代,实际上除却秦国意外,还有诸多大国,在战国时代具有“横扫六合”的能力。这样的原因,在于秦国虽然

  • 这位太监被誉为千古贤宦,一生忠心无二,知道主子死讯后吐血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他就是有着“千古贤宦第一人”之称的高力士。提起高力士,很多故事都跟他有关,比如李白醉酒后,让高力士脱靴等。再比如,唐玄宗赐死杨贵妃,也跟高力士有关。高力士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太监,为何有如此大的能量?高力士,原名冯元一。史书记载,冯元一不到10岁就阉割入宫,后被内官高延福收养为子,遂改名高力士。高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