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道光一生勤俭治国,为什么却越治越腐?

道光一生勤俭治国,为什么却越治越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528 更新时间:2023/12/8 18:45:07

由于,清朝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朝代,所以,现代人对于十二位清朝皇帝如数家珍,相比于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缔造了盛世的皇帝,道光的光芒就要暗淡得多了。按照“无嫡立长”的继承制度来看,道光无疑是所有清朝皇帝中最符合祖制的。

然而,道光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有时祖制并不一定是正确的。

道光登基后,清朝正陷入到一个无可逆转的衰落期,在此期间,不论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均已出现颓象。为了挽救败局,道光也曾励精图治,每天勤于政务,任用能臣,但是,国家的情况却没有半点好转。

虽说道光一生中做过许多大事,如:整顿官吏制度、在大臣的帮助下建立新的盐铁政策、打通沿海地区的运输线、平定新疆叛乱、支持禁烟等等,也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这也仅仅是“积极作用”,而不是“切实有效的作用”。

道光与嘉庆如出一辙,每天专心处理奏章,很少进行娱乐活动。可惜的是,道光并没有从政的天赋,他的资质平淡无奇,再加上社会的种种弊端已然显现,道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朝在自己的手中跌向深渊。

康乾盛世中西方世界曾对大清顶礼膜拜,但是,到了道光一朝局势已发生逆转,大清不但不能领先世界,反而被西方列强甩在后面。道光二十年,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清朝水军惨败,最终,只能割地赔款,向外国人讨饶。

此后的十年里,道光陷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惰政期”,在这段时间里得过且过,浑浑噩噩,依旧固守自封,根本没有想要借鉴西方国家崛起的经验,也没拿出任何重振大清的举措。1850年,道光郁郁而终,享年六十九岁,将大清传承给咸丰

道光在位期间,他的政绩中规中矩,当然,也做了许多为国谋福的好事,只是,这些事无法解决隐藏在政权深处的根本问题罢了。道光制订了一套针对财政支出、赋税收入的管理办法,严格管控了每一个款项的拨付。

在清廷中,财政总共分为内外两个部分:所谓“内”就是负责皇室内部开销的内务府,而“外”就是负责全国财政收支的户部。我们常说的国库,实际上就是户部的库房。为了防止经济管理人员中饱私囊,道光还会不定期抽查内务府及户部的账目。

这其中,负责抽查的官员,都是道光的亲信,有时候,道光还会亲临现场查账,这在清朝皇帝中是不多见的。虽然,道光毕生致力于制定相关的方案措施,严格把控财政,但是,朝廷的腐败问题始终无法根治。

为了瞒天过海,内务府的太监和户部官员想尽各种手段偷梁换柱,他们将成色好的官银全部换成质地极差的私银。道光在检查国库的过程中,并未发现这一问题。国库中的银子都是次品,虽然,账面上的总量没有减少,但是,这些银子经二次熔铸时损耗率远远超过朝廷规定的百分之三,随着新一批官银入库,贪官们故技重施,以次充好,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直到道光临死那年,他才发现了隐藏在官银中的秘密,然而,此时国库的亏空已成为了一个无底洞。单从银子的数量来看,账面上显示的数字是一千二百万两,但是,国库中的存银经熔炼除去杂质后,只剩账面上的四分之一。相差的九百万两去了何处?答案不言而喻。此时,即便将所有库官御史杀头的杀头,充军的充军,撤职的撤职,调动的调动,也是于公事无济。

听说这个消息后,道光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终日茶饭不思。

这里,还有个记载,道光穿的套裤,膝盖处破了,让人在上面补了一块圆绸,这就是一般说的打掌。臣子效法他。一次,他见军机大臣曹振镛裤子膝盖处有补缀痕迹,便问:“你的套裤也打掌吗?”曹振镛回答:“裤子易做,但花钱多,所以也打补丁。”道光又问:“你裤子打掌要多少钱?”曹说:“要三钱。”旻宁说:“你们在宫外做东西便宜,我在宫内还要五两。”

所以,我们不得不说,道光其实还是有着雄心壮志的,他也曾效仿古代先贤卧薪尝胆,但是,最终,为何用了三十年的时间,还落得个壮志未酬的结局呢?

从财政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随着爱新觉罗氏不断开枝散叶,贵族人口逐日膨胀,而清廷给予贵族子弟的待遇又十分优厚,他们在无形间增加了国库的支出;

其次,由于嘉庆、道光年间爆发了几次大规模的动乱,所以,全国各地物价水涨船高,银两的购买力大不如前;

再次,就是频发的战乱所带来的巨额军费支出,这也是导致国库入不敷出的直接原因;

最后,就是生态环境的恶化,道光年间天灾频发,不是黄河决口就是连年大旱,每年单治理水患的开销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面对接踵而至的经济危机,此时的亏空就像是一个深不见底的窟窿,道光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窟窿越来越大无力阻止,这也难怪,道光会患上抑郁症。

标签: 道光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王安石个人卫生一塌糊涂 他的老婆吴氏会不会嫌弃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北宋,王安石,历史解密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但是就是这么一位千古风流人物,却被称为邋遢宰相。王安石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就是他的个人卫生一塌糊涂,长期的不刷牙,不洗脚,不洗澡,不换衣服,搞得他的夫人还有那些大臣,都不愿靠近他,因为一靠近他就会有种酸臭难闻的味道,与现在的犀利哥无异。王安石年轻时还当过扬州太

  • 英国议会改革简介 会议的背景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英国,光荣革命,历史解密

    光荣革命后,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是土地贵族(托利党)操纵着议会议员的选举。一些“衰败选区”仍有议员名额。工业革命展开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根本动力: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进入议会,这是英国向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迈出的重要一步。背景1295年,英王爱德华

  • 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是什么?后来怎么被诸葛亮驳回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魏延,三国,历史解密

    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魏略诸葛亮:“

  • 这个朝代在历史上不算很有名,却没有一个造反成功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农民起义,历史解密

    要看咱们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还真是应了那句话,天下之大,总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其实这话在新中国还没有成立之前来看,是非常正确的。毕竟在封建制度下的国家,是没有办法实现所谓的真正人人平等,而且各种法律制度都是不健全的,没有办法让老百姓们感受到安全,也没有办法让他们得到真正的平均的利益。所以这才会出

  • 古代宫殿和城堡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为什么西方人没有修建城墙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西方,历史解密

    为什么西方建筑要修建成城堡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建筑主要以青砖黑瓦建成的宫殿、庭院为主,而西方的古代建筑则是城堡,在防御体系当中,中国主要以城墙作为防御体系建筑,而国外则并不认为城墙能够起到任何防御作用,这是为什么呢?首先

  • 元朝第一大奸臣:铁木迭儿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铁木迭儿,元朝,历史解密

    铁木迭儿,蒙古族人,元朝早中期著名的奸臣。铁木迭儿在元世祖忽必烈在位的时候就开始任事,到了元武宗时,因为受到太后的宠信,他又成为地方上的大员。武宗死后,仁宗即位,铁木迭儿的官运芝麻开花节节高,跻身于中央高官的行列(中书省右垂相,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副总理)。铁木迭儿掌权后,对国家税收的重地一一东南

  • 古代通房丫头简介 她们的定义及地位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通房丫头,历史解密

    通房丫头:在《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中讲到,以平儿为例,通房大丫头就是主子夫妇行房事的时候,她不但可以贴身伺候,还可以在主子招呼下,一起行房。通房丫头,从“通房”二字上可以看出其是地位最高的丫鬟,因为要便于夜间伺候主人,所以她的卧室是与主人的卧室是联通的。通房丫头(在其年少时)最容易窥见闺房之乐,故易早

  • 蜀汉五虎将,为什么单单赵云没被重用?得知原由,令人心寒!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五虎将历年来全是深受大家青睐,都是存有巨大异议的角色。就例如其实没什么军功,都没有和三国各位顶级将军对决过的关羽,却排到首位。而大战长坂坡,威名赫赫的赵云,却在正版的《三国演义》中排上了最终一名。许多人推断那样的1个排行是依据军功来的,但是要是依照军功来排行,我觉得排到弟一的应当是张飞。在蜀国政

  • 赵云屡立战功,为什么官职不是很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赵云,三国,历史解密

    纵观整个三国时期来看,蜀汉集团的建立和发展可以说是一直贯穿于这样一个精彩纷繁的时代,一些集团的重要人物更是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一笔。其中,赵云不仅忠勇过人、胆识无双,还有着一副英俊的面容。哪怕在现代各种影视剧和游戏中,赵云在其中的分量也是不小。可尽管如此,赵云似乎在蜀汉集团却一直没有收到重用,他的官职

  • 贞观之治为何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繁荣?李世民是怎么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贞观之治,唐太宗,历史解密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开创的治世局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贞观之治的发展极具传奇性,在唐初就基本实现了国富民强的程度,时间如此之快,令人咋舌。贞观之治之所以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主要是由于唐政府实行了一整套的制度举措,既包含官僚集团的改革,也包含针对三农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