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蓑衣渡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会成为江忠源的成名之战呢

蓑衣渡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会成为江忠源的成名之战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109 更新时间:2023/12/6 12:55:08

上次说到,6月3日太平军利用穴地攻城破了全州,但太平军本无固守全州的打算,次日,即全军弃城北上。而清军已然在四周云集,江忠源更率千余名楚勇,伐树填河,又于江中预置木桩,阻断蓑衣渡至西岸的江面交通。

江忠源,湖南新宁(今属邵阳)人,道光年间举人,响应号召回老家办团练,号“楚勇”,配合清军作战。江忠源后来官运亨通,为一方大员,现在还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县级别。此时,楚勇驻西岸,和春在城北,江忠源请和春分兵阻截东岸,和春不许。和春指派张国梁赴东岸防堵,张国梁却迟迟不前,各将互相推诿,谁也没有胆量孤军扎营于东岸,因此江东一直空虚无防,为太平军留下了一条进军的道路。

5日,太平军分水陆两路进军,水路与楚勇发生交战。经过几天战斗,太平军放弃水路,焚烧船只,遗弃辎重,改由陆路向永州进军。由于清军势众,太平军后卫节节后退,人员物资都有一定损失,此为清军吹嘘的蓑衣渡大捷。

可以看到,蓑衣渡战况并不激烈,赛尚阿写给咸丰的奏折里提到过战斗经过:“且贼在全州大挫,既为河路钉桩,不能遂其顺江而下之志。察其焚弃舟船,辎重,妇女,银两逃走,情形似实较前穷困”。战斗虽小,却驰名天下,究其原因,无外乎两点:

其一:南王冯云山在战斗中阵亡,殊是可惜。南王一向谦虚忠诚。不少人都在猜测,若他在,杨秀清不至于一步步坐大。若他在,一定会调节矛盾,不至出现内讧。这里,正如蝴蝶轻轻扇了一下翅膀,历史在不经意间就发生了改变。

对清廷来说,冯云山的阵亡是针强心剂,在一片败绩的局势下,这个功劳是谁也抹杀不了的,江忠源名声鹊起,正肇始于此。

其二:新一代经世派的崛起,需要一个榜样。从嘉庆时期开始,一些具有前瞻性和学识的官员面对局势,极力提倡经世致用,倡导改良。他们敌视农民起义,也痛心朝廷腐败,希望得到朝廷重用,道光时以魏源,林则徐为代表,现在则以江忠源为代表,后来的经世派会陆续登上舞台:曾国藩骆秉章左宗棠胡林翼。。。。。。在他们的吹捧推动下,蓑衣渡战役成了伏击战,江忠源成了孤胆英雄,一步步走向了神坛。

全州攻城的拖延和蓑衣渡的挫折,并未使太平军气馁。清军早在太平军攻全州时,就在永州部署防务。太平军见永州防守严密,遂放弃攻永州,转而在天地会向导下,南取道州。

湖南提督余万淸,胆怯畏战,从永州至道州,百里之间,高山险峻,险要极多,俱是一夫当关之地。但余万淸望风而逃,尽数放弃。不仅是他,清军将帅很多都患上了恐惧症:6月8日,余万请逃至道州,所部与守军合计仅500人,情知无法守御。余万淸飞禀程矞采,诡称保护长沙安全,要求移驻衡州,但被拒绝。6月12日,太平军兵临城下,知州王揆一请余万淸到西门指挥战事,自己跑到东门,准备跑路。余万淸也不傻,将西门私自打开,一跑了之。太平军至西门,见门未关,蜂拥而入。王揆一见大势已去,投河自尽,被救起,又欲自刎,又被人将刀夺走。做了一番表演后,也逃之夭夭。太平军轻取道州。

标签: 清朝江忠源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起兵作乱的三位太子,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据,汉朝,历史解密

    历史上,太子是储君,是国家将来的皇帝,地位仅次于皇帝。然而,也正因为太子是储君还不是现任,所以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现任皇帝的威胁——毕竟,皇位的诱惑太大了,在权力面前,父子亲情完全可以舍弃。很多太子等不到父皇驾崩,就迫不及待地自己动手了。同时,皇帝对太子的监控也非常严密,一有风吹草动轻则废立太子,重则

  • 秦朝的军功制度军队战斗力那么强 为什么汉朝不延续使用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朝,秦朝,历史解密

    汉朝为什么不使用秦朝的军功制度,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秦朝的军功奖励制度,可以说是一个开创性的制度。这个制度让秦国在那时候从诸侯国中脱颖而出,最终灭掉六国,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由此可见,这一制度,是被证明十分有效的制度,是能够调动士兵积极性,增强军

  • 纯惠皇贵妃苏佳氏:地位高于皇后,还与傅恒一家结亲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纯惠皇贵妃,清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纯惠皇贵妃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乾隆后宫是佳丽成群,在大清皇帝中,乾隆的后妃首屈一指,多达41位,因而可想而知,想要在这众多的后妃中脱颖而出,成为乾隆的宠妃是不太容易的,不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也有不少的人做到了这一

  • 朱棣造反是怎么成功的 多亏此人没有出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棣,明朝,历史解密

    朱元璋有两个儿子最为出名,一个是长子朱标,当了25年的太子,最后遗憾地死去。另一个是明成祖朱棣,通过三年的战争,战胜皇太孙朱允炆成功夺位。事实上在朱元璋的26个儿子中,除了朱彪和朱棣之外,朱椿也是非常有名和非常成功的。朱椿是朱元璋的第十一个儿子,他的生母是郭惠妃。众所周知,朱元璋的妻子马皇后是元末起

  • 四战之地危险么?战国七雄的魏国有三块四战之地,看地图一目了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四战之地,意思被敌人包围,标准的四战之地,有四个不同的敌人。春秋战国列国纷争,很多诸侯国都地处四战之地。比如说郑国,南北夹在楚国与晋国之间,东西夹在宋国与东周之间郑国地处四战之地,今天的两大铁路动脉,京广线(北京至广州)和陇海线(兰州至上海)就在郑国地界交汇,足见郑国当时的中原地缘中心地位。春秋小霸

  • 虞卿只见了赵王两次,为什么就直接被封高官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虞卿,战国,历史解密

    战国历史,众说纷纭,君德浅薄,诈伪并起。作为天下共主的周王室已经衰落成为十足的小国,对于主导华夏大地上的政治制度,早已有心无力,那些曾被周王室分封的用来维护自己统治的诸侯,也成为了一把彻底摧毁周王室统治的利剑。诸侯各自为政,上无强主治理,中原大地彻底开启了战争的模式。但此时的战争早已不是排兵列阵然后

  • 清朝八旗的优势在哪里?他们的战斗力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八旗军,清朝,历史解密

    我们在看关于清朝时期电视剧或书籍的时候,往往会看到八旗这个词。那么到底八旗是什么意思呢?1601年,努尔哈赤(清太祖)将自己统治下的臣民按黄、白、红、蓝四种颜色编成四旗。后来随着努尔哈赤势力不断扩大,四旗中的人口越来越多。为了提高组织效率,努尔哈赤又于1615年增设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自此

  • 明朝的太监权利和什么有关 为什么权力会这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太监,历史解密

    明朝的太监权力为何那么大?归根到底是因为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并设立内阁和东厂锦衣卫等特务机构,用来监视文武百官。而在其他朝代,丞相能够把控权力,也就没有太监什么事啦。明朝根据历朝历代得出的教训是所有篡权的都是文官和武官。因此,明朝把君主的权力最大化并废除宰相制度,由此使得太监从幕后走到了台前,成了影

  • 春秋战国时期,所有诸侯都统称“公”,唯独楚国自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当初武王伐纣成功,建立西周政权后,对王侯、贵族和有功劳的大臣施行了分封制。除了将都城以外的领土进行了分封,还按“公侯伯子男”的爵位等级,进行了相应的分封。在称谓上亦称为“鲁公”“晋侯”“申伯”等。然而,随着周平王东迁,这种天下共主的局面,发生了变化。周天子的威严,在犬戎进攻和周平王东迁这两件事上,一

  • 为什么刘邦萧何都力荐曹参当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西汉,历史解密

    为什么刘邦萧何都力荐曹参当丞相?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邦征讨英布时被流箭射中,回来后病情急剧恶化,吕后问他:“将来萧何死后,谁可以接替他呢?”刘邦说:“曹参。”吕后做梦也没想到,丈夫给她挖了个坑。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看到淮阴侯韩信和梁王彭越相继被杀,心中十分惶恐,他便秘密调集军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