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临终前安排了四位重臣,为何下场却都不好呢?

雍正临终前安排了四位重臣,为何下场却都不好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87 更新时间:2024/1/19 2:08:04

1735年,雍正皇帝在圆明园驾崩,雍正帝似乎对自己的这一天有所预料,所以早已经安排了后世,留下了四位重臣辅佐新皇乾隆,这四位顾命大臣最后命运究竟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雍正帝在临终前召见了一批亲王和朝廷重臣,并任命他们为顾命大臣,辅佐年轻的乾隆皇帝一同办理军国大事。雍正指定的顾命大臣共有七人,其中有四人为核心成员,他们是: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非核心成员三人,分别是领侍卫内大臣(侍卫亲军统领,正一品)丰盛额、讷亲,内大臣(协助领侍卫内大臣掌管侍卫亲军,从一品)兼户部侍郎海望。

由于受到秘密建储的限制,乾隆一直没有太子的名号,也因此无法培植自己的羽翼,更谈不上掌握什么政治权力。包括乾隆继承大位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仍然没有充分的人事任免权,对于政权和军权缺少足够的掌控力,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乾隆对四大臣,与其说是信赖,不如说是依赖。

随着乾隆地位的渐渐稳固,他和四大臣的关系发生了变化,首先就是和庄亲王允禄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不愉快。其中最明显的事情就是允禄所分管的宗人府,作为皇帝的乾隆竟然无从插手,无权干涉,但乾隆此时还只能隐忍,不便发作。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比较之后,乾隆发现这四位重臣中,皇叔们虽说是宗亲,却远不如鄂尔泰张廷玉来的忠心,乾隆二年(1737年)十一月,乾隆借口三年丧期将满,将允禄和允礼排除在军机处以外,鄂尔泰和张廷玉二人得到重用,讷亲也成为军机大臣,此外还增加了海望、纳延泰、班第三人,使得军机大臣的数量达到六人,与雍正朝相比,增加了一倍。

重权在握的两位皇叔,其自身情况有很多的不同。允礼因为长期患病,对于权力没有表现出欲望,在乾隆进行人事调整的前后,他恰好染上足疾,行走不便,所以他的心思全在自己身上,王大臣一职被削夺后,正好是一种解脱,于是他安心回家养病。乾隆三年,这位康熙帝的皇子、当今的皇叔病逝,算起来是四大臣中结局稍好的一位。

庄亲王允禄情形完全不同。允禄在康熙朝就一直受宠,雍正朝继续得到恩遇,到了乾隆朝更是位高权重。此外,乾隆和允禄还有一层特殊关系,康熙六十年时,乾隆曾被康熙带入宫中抚养,生活上就一直由允禄的母亲密妃照顾,因此,乾隆和这位皇叔的感情非同一般。

就是这层关系害了允禄,他自认为自己的地位特殊,对于宗室的事务干涉过多,引起了乾隆的不快,最终没能在人事调整中进入权力中枢军机处,从此后允禄被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

从此之后,允禄渐渐变得前瞻后顾,唯唯诺诺,生怕招惹出什么事情来,可让人意外的是,正是允禄这种避祸心态竟成了日后被惩罚的罪证。不久,乾隆指责允禄遇事不肯承担责任,不知为国分忧。

乾隆在之后给他列出的另一项罪名是结党营私,私下与弘皙、弘升等宗室成员密切交往。因此允禄受到了严厉打压,被罚俸五年,虽然之后允禄也曾被授予议政大臣,但始终被乾隆所防备,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允禄病逝,享年73岁。

而作为非宗室的两大核心人物鄂尔泰和张廷玉,在军机处中是一对死敌,这对乾隆来说是也是他所需要的,在没有培植出自己的亲信之前,乾隆只能表现出安于现状的架势,乐得周旋与两党之间。

但忍耐也是有限度的,乾隆七年(1742年)二月,乾隆帝对鄂尔泰的不满达到了顶点,他严厉斥责鄂尔泰即不善于选择门生,又不能教育好儿子,而且犯有结党营私之过。而此时的张廷玉一党落井下石,门生故吏们纷纷弹劾鄂尔泰的种种不法。

经过这场变故之后,鄂尔泰威风扫地、颜面尽失。至于鄂党,失去了往日的强势。乾隆九年(1744年)冬,鄂尔泰患病卧床,在与病魔抗争了一段时间后,在第二年春天病故。而在十年之后,因为胡中藻一案,鄂尔泰家族再次受到牵连,鄂尔泰的两个儿子被逼自尽,鄂家从此一败涂地。

至于张廷玉,熟悉的人就太多了,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时受到乾隆的种种羞辱,最终被夺爵罢免配享太庙的资格,死后乾隆又考虑到雍正帝的遗诏以及张廷玉的种种功绩,才不情不愿地恢复了他的配享资格。

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在自己的政权得到高度集中后,对于雍正留下的这几个顾命大臣一一进行了打击清洗,不知此番作为会不会有鸟尽弓藏的嫌疑呢?

标签: 清朝雍正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张锡纯是怎样一个人?有着怎样的医学理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锡纯,医学家,历史解密

    张锡纯治学虽多创论,然措词婉转,鲜直斥前人之非,与同道多友善,不好贬人贵己,不好大言傲人。中西医论争势若冰炭时,仍本其夙志,撰文论中西医理相通,医界不宜作意气之争,人且以为系中庸之道。但张锡纯对误人至死的庸医却当面斥之为投井下石者,毫不留情。此虽激于义愤,亦可见其忠厚至诚,对患者极端负责。他处世为学

  • 舍利弗: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舍利弗,佛教,历史解密

    梵名S/a^riputra ,巴利名Sa^riputta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又作舍利弗多、舍利弗罗、舍利弗怛罗、舍利弗多罗、奢利富多罗、奢利弗多罗、奢唎补怛罗、设利弗呾罗。意译鹙鹭子、秋露子、鸲鹆子、鸲鹆子。梵汉并译,则称舍利子、舍梨子。旧译‘身子’,或系误以 s/a^ri(舍利鸟

  • 隆庆开关是怎么回事?对明代历史进程产生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隆庆开关,明朝,历史解密

    隆庆元年,隆庆帝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史称隆庆开关。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明代初期海禁政策严厉,“太祖定制,片板不许下海”。这样的海禁政策一直到隆庆皇帝即位后,才正式解除。而解除明代海禁政策的代表事件,就是“隆庆开关”。关于隆庆开关,明代文人张燮在《东西洋考》中记

  • 许攸帮曹操赢得官渡之战 曹操最后为什么要杀许攸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许攸,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曹操和许攸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许攸帮曹操赢官渡,许攸最后却被曹操所杀?许攸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东汉末年有三场能影响三国走势的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而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我国古代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之一的官渡之战。官渡之战的交战方是袁绍和曹操

  • 她13岁进入后宫,19岁就当上了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社会当中,女子的地位是非常低的,有很多女子甚至被自己的家族送入到皇宫当中,一辈子只能够依靠着皇帝的宠爱活着,如果皇帝不宠爱的话,一辈子都要老死在后宫当中,再也看不到自己的亲人。而后宫当中的女子,只要得到皇帝的宠爱,就能够平步青云,但是身为后宫当中的妃子,最主要的职责就是生下孩子,有

  • 三国蜀汉政权灭亡的十大原因?蜀国灭亡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蜀汉政权是在公元263年灭亡的,而东吴是在公元280年灭亡的。蜀汉相对东吴来说,地理条件更加险要和易守难攻,而且诸葛亮善于治国是历史上所公认的,在三国之中蜀国也是相对治理得最有条理的。在复杂的对峙纷争中似乎不应该在东吴之前灭亡,所以我们有必要在这里讨论和分析一下蜀汉在三国中最先灭亡的各种深层次的原因

  • 为什么说幽州之战是宋太宗一生中最大的败笔?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幽州之战,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北汉灭亡之后,彻底结束了五代十国割据的局面,完成了一统大业。不过,对于宋太宗伐北汉的这场胜利,历史上却有不同的声音。讨伐北汉之处,宰相薛居正就表示反对,以为要谨慎一些。太宗于是询问枢密使曹彬,为何在太祖朝两次进攻北汉没有取得胜利。曹彬说,太祖进兵时军营驻扎在甘草地,中原士兵多因水土不服,上吐下泻,军

  • 马皇后对于朱元璋的爱意,遭罪也要为他送饭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马皇后,明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马皇后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各位看官们,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讲述一篇关于朱元璋与妻子之间让人感动的感情,大家应该也都知道,朱元璋的背后有一位非常贤惠的妻子,这个妻子虽然说是被自己的首领送的,但是对于朱元璋来说,可是送了一个

  • 揭秘:康熙为什么要两立两废同一位皇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封建社会里,皇位的继承是帝国的根本大事,这件事,如果不处理好,很有可能演变成大面积流血事件,甚至是帝国崩裂、中原陆沉。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王朝,自努尔哈赤开国,并未建立储君制度。这就使得努尔哈赤死后,尸骨未寒,他谛建的后金内部便发生了激烈的汗位之争。所幸,努尔哈赤早早确立了八旗制度和四大贝勒

  • 刘禅苟活到死,司马懿为了羞辱他,在刘禅墓中放了这三样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禅,三国,历史解密

    说起刘禅,大家都知道一句成语乐不思蜀就是出自于他的名下。他的父亲应该可以算是三国时期非常著名的皇帝了,但是自己父亲是多么的勇猛,打下的江山却也被这个扶不起的人而葬送了。虽然他很软弱,但是一生也是非常的荣华富贵。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他小时候的命运并不是很好,几次都差一点失去了性命,但是都能安全度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