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忱:为避祸装傻30多年,最后成为一代明君

李忱:为避祸装傻30多年,最后成为一代明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111 更新时间:2024/1/4 9:33:22

正所谓“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如果把社会比作一个大舞台,那么生活在世间的每个人,便都是这座大舞台上的演员,而帝王尤其如此。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上,曾涌现出很多“影帝级”的帝王,而唐宣宗李忱,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李忱原名李怡,是唐宪宗第十三子,即位前被封为光王,生母为孝明郑皇后。郑氏因为面相好,被相士预测将来能生下天子,所以被久怀异心的浙西观察使李锜纳为侍妾。李锜将郑氏娶进门后,便一门心思做起了皇帝梦,并因此举兵造反。然而李锜的反叛事业没坚持多久,便被朝廷军队平定,最终落得个被腰斩的结局。

郑氏本是李錡的侍妾,后被没入宫廷

李锜伏诛后,郑氏以罪臣家眷的身份被没入宫廷,以宫女的身份服侍郭贵妃,没少遭到后者的凌辱。好在郑氏姿色甚美且命足够好,在郭贵妃的身边侍奉没几年,便被唐宪宗看中并临幸,不久便生下皇子李怡。昔日的丫鬟一跃而成为皇帝的爱妃,并且还诞育皇子,郭贵妃的心中难免妒火中烧,为此经常利用权势欺凌排挤郑氏母子。

由于自幼在郭贵妃及其子女的欺凌、敌视中长大,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安全感的李怡,早早地便养成沉默隐忍的性格,宫里宫外的人不了解实情,还以为他是个傻子。但在实际上,李怡非但不傻,反而是个聪明绝顶之人(“帝外晦而内朗,严重寡言,视瞻特异。幼时宫中以为不慧。”见《旧唐书·卷十八下》)。

唐宪宗最终被宦官所杀

唐宪宗晚年因为经常服用长生药,由此性情变得暴躁易怒,并经常斥责或诛杀左右宦官,引得宫中人人自危。在这种情况下,内常侍陈弘志等人便将他弑杀,时在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宪宗遇弑后,太子李恒即位,是为唐穆宗,生母郭贵妃晋升为太后,并由此频频插手政事,干涉后宫事务,行为比之前更为嚣张。

穆宗驾崩后,他的三个儿子李湛(敬宗)、李昂(文宗)、李炎(武宗)相继即位,而郭太后则晋升为太皇太后,继续在幕后操纵朝政。从穆宗即位到武宗驾崩,郭氏在太后的位子上坐了26年时间,期间出于嫉妒、防范心理,动辄便敲打郑氏母子,屡屡给他们“小鞋”穿。而穆宗父子四人受郭氏的影响,对李怡也是怀有深深的敌意。

郭太后及其子孙经常欺凌、排挤郑氏母子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李怡为求自保,便开始装哑巴,无论在什么场合都以一副痴呆、愚笨的形象示人,不仅兄弟姐妹笑话他,就连晚辈们也拿他逗乐。比如,文宗在位时,曾多次在十六宅(唐末诸王聚居的第宅)举行宴会,席间经常拿李怡取乐,引诱他说傻话,并戏虐地称呼他为“光叔”。

诸王见皇帝如此,也纷纷跟着起哄,尤其是皇弟李瀍(即武宗李炎)最来劲,对李怡最没有礼貌(“历大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文宗、武宗幸十六宅宴集,强诱其言,以为戏谑,谓之‘光叔’。武宗气豪,尤不为礼。”引文同上)。但不管遭到怎样的羞辱,李怡都不发怒,脸上总是一副麻木痴呆的表情,并由此躲过一次次杀身之祸。

李忱为避祸,装傻30多年

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因长期服用丹药中毒,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此时,大宦官马元贽为了掌控朝政,经与同僚们商议后,便将貌似白痴的李怡扶上监国之位,成为实际上的皇帝(此后改名为李忱)。李忱既然大权在握,便不需要再继续伪装,因此形象由痴呆愚笨,立时转变为威严果决,令文武百官无不讶异,而拥立他的宦官们也是后悔不迭。

不久,武宗驾崩,李忱正式登基为帝,是为唐宣宗。李忱登基后,一方面尊立生母郑氏为太后,并给予她等同于郭太后的地位和威仪,另一方面则打击报复唐穆宗的子孙,并处处压抑郭太后的权势,以报当年被羞辱之仇(从宪宗在位时开始,郑氏母子被郭贵妃等人欺凌超过30年)。两年后,郭太后在兴庆宫不明不白的死去,坊间盛传乃是宣宗蓄意为之。

唐宣宗是晚唐头号明君,号称“小太宗”

宣宗虽然难以摆脱暗害嫡母的嫌疑,但在治国理政方面,却是位难得的明君。李忱在位13年间,一度中兴帝国,开创“大中之治”,由是被后人誉为“小太宗”,堪称晚唐头号明君(“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见《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九》)。

唐宣宗晚年痴迷于金石药,自大中十三年(859年)五月开始,便接连服用太医李元伯献纳的仙丹,由此导致中毒,身体状况愈发糟糕。三个月后,病入膏肓的唐宣宗驾崩,终年50岁,皇位由太子李漼继承,是为唐懿宗。由李漼开始,唐朝的政治日益败坏,国势一年不如一年,最终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走向崩亡。

标签: 李忱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爱女选女婿,令妃没看上,乾隆却很有眼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乾隆是一个长寿之人,他没想到最后能活到89岁的高龄,而他最敬佩的人就是康熙,他的爷爷,于是在自己四十多岁的时候当众说过,最佩服的是圣祖康熙,而圣祖当了六十一年的皇帝,他也绝不会超过这个数字。于是到了85岁的时候,他已经是在位60年了,鉴于他之前说过的话,也只能履行自己的诺言,于是他提前退了位。在乾隆

  • 刘邦临时采取一个措施,最终导致西汉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邦,汉朝,历史解密

    古语有云:君子不可不慎。慎什么?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而已。意思就是说,君子在为人处世上,一句话可以显示出自己多有学问,同样,也可以因为一句话露出,自己在某个方面有多么无知,所以说话办事一定要谨慎。君子在为人处世方面不谨慎,都会带来不好的后果,那么帝王,身系天下的帝王呢?办事不谨慎一些,带来的后果

  • 大功臣许攸到底做了什么,让曹操不得不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许攸,三国,历史解密

    谈起许攸,很多人都想起官渡之战中,他的出现是曹操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他先前从与袁绍麾下。在公元199年,在袁绍围剿公孙瓒,进军幽州时,许攸便是作为谋主之一,可见许攸在袁绍中的地位并不低。在袁绍与曹操交战时,他还曾献计,趁曹操带大军进兵,派轻骑去突击曹操守备空虚的后方许都,已达到让曹操不得首尾都顾

  • 古代太监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们真的各个都会武功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太监,历史解密

    在武侠小说及武侠电影这样的武侠世界中,太监都是会武功的。越是在宫中职位高的太监,其武功越高。那么古代太监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他们的武功真的很高吗?(影视中的太监)我认为,古代的太监,其身体也许比较硬朗,但绝对不会是武功高强之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一,古代的太监没有机会习武。中国古代是一个祖宗崇拜的国

  • 郑厉公是个怎样的人?在位时有哪些举措?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郑厉公,春秋,郑国,历史解密

    郑厉公名实为庄公的第二个孩子,他的为政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后世儒学家多数人认为他是篡夺兄位,这是不够正确的说法。现在来人郑史上看,若无他的谋立郑国,郑国几至灭亡。他们兄弟四个为君,只有了一当政便是独立的来掌握国权。他哥哥昭公忽一上台,便受权臣高渠弥挟持,终遭其害。而高渠弥保立的国君子壅只几个月,便被

  • 战国七雄中的六国是怎么灭亡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国七雄,战国,历史解密

    战国七雄,六国都是底蕴深厚之国,为何灭亡?深度剖析灭亡原因,燕国亡于历史悠久,楚国亡于分治制度,魏国亡于人才流失,韩国变法埋下隐患,齐国亡于君主不作为在战国七雄当中,每一个诸侯大国都是具有深厚底蕴的国家,它们要么是西周的开国诸侯,要么是东周的开国诸侯,在历史人文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就这七

  • 唐朝千牛卫是真实存在存在吗 千牛卫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狄仁杰是武则天时期的宰相,因为被拍了一部《神探狄仁杰》而被人们所熟知,在历史上狄仁杰算的上是真正的神相,武则天也和他私交密切,二人不想是君臣反而是朋友,武则天曾经感慨世间只有狄仁杰一人懂她到底在想什么。狄仁杰身为高官,在现实中肯定是有护卫的。电视中他的护卫头子就是李元芳,李元芳身手高强无人能敌,如同

  • 马谡真的是没有本事吗 为什么刘备不重用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马谡,历史解密

    有人说,蜀汉阵营的失败来源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的失利。因为蜀汉阵营的势力并不是很大。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应该是准备最充分的,至于其他的北伐战争与其说是为了维护汉室江山,还不如说是他的一个念想。说白了,战争是需要各种物资的。而这一次的失败对蜀汉阵营伤害是最大的。而造成这次的失利最大的一个原因,那就是马

  • 近亲结婚有哪些弊端?为什么外国皇族喜欢近亲结婚?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近亲结婚,历史解密

    对于很多的国家来说,如果想要保持权利不会落在外人的手中,就会采用一种非常不合理的方式,就是近亲结婚,比如埃及还有日本等都是有这样的传统,而且一直沿用至今。最先用近亲结婚的方式来维护权利的是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之后欧洲国家也纷纷效仿,但是真正受到伤害最严重的却是沙皇俄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女艾莉克斯到

  • 阿房女的传说故事:原来阿房宫是为她而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阿房宫,秦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于春秋战国时代的记载不少,而其中又属秦始皇吞并六国的故事最为精彩。然而就是秦始皇嬴政这么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却极少有涉及其后宫的载。纵观历朝历代的皇帝,他们的后宫佳丽就算没有成为流芳百世的佳话,也至少有一两个嫔妃能够被载,然而我们在历史的典籍中却几乎读不到有关于秦始皇个人情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