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朝官制中的御史台是个什么职位?主要是负责什么的

隋朝官制中的御史台是个什么职位?主要是负责什么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666 更新时间:2024/1/19 10:34:29

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又增设了谒者、司隶二台,合称三台。御史台的长官为御史大夫(从三品)1人,次官为治书侍御史2人。属官有侍御史8人,殿内侍御史、监察御史各12人,录事2人。御史职掌纠察弹劾。如《隋书·孝贞传》载:隋初李孝贞为内史侍郎,不称职,帝欲免其官,就先“敕御史劾其事,由是出为金州刺史”。御史还出使巡察,监诸军旅,如《隋书·柳彧传》载:开皇时,柳彧为治书侍御史,持节巡察河北五十二州,“奏免长吏赃污不称职者二百余人”;仁寿初,又持节巡察太原道十九州。炀帝时设置了谒者、司隶二台后,便分割了御史台的职权。谒者台的职掌是奉诏出使,慰抚劳问,并持节察按,遇有冤狱则受而奏之。长官为谒者大夫1人(正四品)。司隶台职掌巡察京畿内外,长官为司隶大夫1人(正四品),属官有别驾2人,分察畿内,一人管东都洛阳,一人管京师长安。有刺史14人,从事40人副之,掌巡察京畿以外的全国郡县,其职责是“激浊扬清”,若遇贪黩的郡守则有权免职,有功则上报其事迹,加以旌勉。不久,司隶台被废,改派以京官清明者挂司隶衔头出使巡察。

隋初的都水台和太常以下十一寺,到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演变为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大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等“九寺”,以及国子、将作、都水、长秋和从太府寺分置的少府等“五监”,统称诸寺、诸监,也都是中央具体的事务机关。由于各寺、监长官都得亲自处理事务,所以往往选派懂得该方面事务或有专长的人担任,如将作监掌土木工程,长官称将作大匠。据《册府元龟》卷602《卿监部·选举》记载,宇文恺从小好技艺之事,有巧思,因受株连除名在家。杨坚建造仁寿宫时,特地征召他代理将作大匠,以总其事。又如司农寺是掌屯田种植的,长官称卿。据《隋书·樊叔略传》载,樊叔略在任司农卿时,“凡种植,叔略别为条制,皆出人意表”。再如太府寺在开皇时兼掌手工业,据《隋书·苏孝慈传》载,苏孝慈在任太府卿时,“征天下工匠,无不毕集,孝慈总其事,世以为能。”隋代因设六曹尚书,所以寺卿的权力比秦汉之九卿为轻。

杨坚出身军事贵族,又凭借军政权力攫取了帝位,深知集中军权对于巩固统治的重要性。北周时期,强迫汉族官员改用鲜卑姓,兵士也要随将军改姓。杨坚下令恢复群官旧姓,也就相应地改变了兵随将姓的宗法隶属关系。以后,在北周府兵制的基础上,建立十二府:即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武侯、左右领、左右监门、左右领军等,统领全部内外禁卫部队。每府设大将军1人,将军2人,下辖骠骑、车骑府。十二府的大将军直隶于皇帝,军人总称侍官。隋初兵府各级将领的数目比北周时增多,而品位则普遍降低二、三级。这些改变大大加强了以杨坚为首的隋朝中央政权对军队的控制。到炀帝时,把隋初的十二府变为左右翊卫、左右骑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御卫、左右侯卫等十二卫和左、右备身府、左、右监门府等四府,统称十六卫府。各府所辖之骠骑府改称鹰扬府,军人改称卫士。十六卫府为中央军事宿卫机关,统领全国军队。这与尚书省兵部仅掌军事行政,而无一兵一卒之权不同。十二卫各有大将军1人,将军2人,分统府兵。四府不统府兵,各置郎将1人,直斋或直阁若干人。备身府掌左右侍卫,监门府掌门禁守卫。

称“皇储”,置太师,太傅,太保及少师,少傅,少保,专司训导。此外,在其府下还有一套文武人马,其制拟中央官制,门下坊拟门下省,置左庶子2人,内舍人4人,录事2人,主事令史4人,统领司经、宫门、内直、典膳、药藏、斋帅等六局。司经局置洗马4人,校书6人,正字2人。宫门局置宫门大夫2人。内直局置内直监、内直副监各2人,监殿舍人4人。典膳、药藏、置监、丞各2人。药藏又有侍医4人。斋帅局置吏员4人。典书坊拟内史省,置右庶子2人,舍人、通事舍人各8人,录事2人,主事令史4人,内坊典内及丞各2人,丞直4人,录事1人,内厩置尉2人,掌内车舆之事。家令寺、率更令寺、仆寺,制拟中央诸寺诸监。家令寺置丞2人,掌刑法、食膳、仓库、什物、奴婢等事。率更令寺置丞1人,掌伎乐漏刻。仆寺置丞1人,掌宗族亲疏,车舆骑乘。家令寺领食官、典仓、司藏三署令。仆寺领厩牧令员。此外,东宫还置有十率府,即左右卫、左右宗卫、左右候、左右内率、左右监门,其制拟十六卫府。但实际上其职事都比较清闲,而且往往由他官兼领。如杨坚的长子杨勇为太子时,高祖“多令大臣领其职”,据《隋书·苏孝慈传》载,兵部尚书苏孝慈就曾挂名兼领太子左卫率、太子右庶子等职。

隋文帝采用北周之制,设“勋位”十一等,即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上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大都督、帅都督、都督等,以酬答有功之臣。又设特进、左右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朝议大夫、朝散大夫等散官之号,以加封给品德高尚、声名著称但不理事的官员。隋代规定,有具体职责的官员称“职事官”,无者为“散官”。

标签: 隋朝官制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门阀士族为什么在唐宋时期被平民阶层所取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描述,以东晋时期王、谢两大门阀士族的凋零,来比较中唐后平民阶层的崛起,感慨物是人非。那么,从东汉到初唐,长达近千年的门阀士族制度,为何在唐宋时期会被平民阶层所取代呢?土地制度的变革中唐之前,封建王朝长期依赖于土地和人头来收税,

  • 古代皇帝的饮食有多丰富?看了让你怀疑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说起古代的皇帝肯定是对衣食住行非常讲究的,不然怎么会有满汉全席呢,在大家的印象中是,皇帝肯定每天都吃鲍参翅肚,全国的美味佳肴尽在宫中,可以说皇帝对吃还是非常奢侈的。但是呢,这只是我们这种星斗市民一厢情愿的看法而已,历史上有众多皇帝的伙食还是非常“俭约”的,但是此“俭约”非彼“俭约”。明太祖朱元璋出身

  • 刘瑾是深得宠信的权宦,为什么会被凌迟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瑾,明朝,历史解密

    刘瑾,明朝正德年间权宦,由于早年间侍奉太子朱厚照,所以在朱厚照做皇帝之后,深得信任,得以数次升迁,自此掌握大权,拜司礼监掌印太监,被时人称为“八虎”之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瑾仗着皇帝的宠信,利用手里的权力,大肆贪污,欺上瞒下,党同伐异,为非作歹,朝野上下意见很大。而同为

  •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什么杀了那么多开国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朱元璋,即明太祖,明朝开国皇帝,他与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一样,都是白手起家,两人是一个比一个出身低的,朱元璋甚至要过饭。朱元璋虽然出身低微,但却能够一路过关斩将,带领着能臣武将,建立了大明一朝。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创业阶段,朱元璋对待这些老兄弟可谓是推心置腹,信任有加,可以委

  • 古代冷香丸是什么样的丹药 这个药真的很有用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代,冷香丸,历史解密

    对古代“冷香丸”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冷香丸到底是什么样的?“冷香丸”真的有用吗?这个东西制作起来很麻烦吗?在《红楼梦》中,有这样的一个桥段,薛宝钗自幼就有一种怪病,每次犯病都会咳嗽不止,据说这种怪病是娘胎里的热毒所引发的。有个僧人在替宝钗瞧了病之后,给出一个仙家的药

  • 五虎上将个个不凡,那么谁的实力更强一些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关羽,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三国中刘备是个幸运的人物,他出身于刘氏皇族,相比于孙权和曹操来说,算是正统,他有天下两大谋士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的扶持,他还有威震四方五虎上将的帮助。五虎上将的排名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若是单独按照武力来看,榜首绝对不会是马超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赵云如果仅仅凭借武力来看,

  • 咸丰在位期间究竟做了什么事情 为何差点毁掉大清王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咸丰,慈禧,历史解密

    慈禧在中国历史上应当是一位重要的人物,作为晚清时期的最高层统治人物,慈禧为中国的衰败可以说是做出了不少的贡献。慈禧的出身一般,选秀入宫之后就基本上一路高升,还为咸丰皇帝生下了孩子,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慈禧对这个儿子可谓是疼爱有加,给他亲自选取了妻子,但是奈何儿子并不喜欢这位妻子,整日的流连花丛,最

  • 膑刑有多残忍?活活挖下人的膝盖骨,单是想想就觉得疼!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膑刑,历史解密

    提起鬼谷子我们都知道,他有四个闻名于世的徒弟,但不知是何原因这四个徒弟纷纷两两相争,并且还有两位分别被施刑古代酷刑,一个是受膑刑的孙膑,一个是受车裂而死的苏秦。今天我们暂且不谈苏秦,讲一讲受膑刑而导致残疾的孙膑。孙膑受膑刑完全是受到了师兄庞涓的陷害。但好在鬼谷子善于占卜,早就料到了孙膑命里会有一劫。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赵云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赵云自追随刘备后,直到刘备当了汉中王,可说是马不停蹄,无役不予。阿斗确是他在长坂坡救出的,史书虽没《三国演义》写得那么玄,但赵云救阿斗不是虚构的。进军西川,是赵云第一次没随刘备行动而留守荆州。可就是这次留守,他又干出了另一件大事,即“截江夺斗”,也是史有明文的壮举。两次三番救了后主刘禅的小命,赵云对

  • 历史上秦晋之好的真相是什么?最后破灭又是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晋之好,春秋,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各民族处于迅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时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正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不论是秦晋之好,还是秦晋生怨,都是双方在各自利益的驱使下形成的。所谓的“秦晋之好”,乃是两国在向外扩张之际,需要保证后方稳固的情况下形成的。而两国联盟的瓦解,则是由于争夺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