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门阀士族为什么在唐宋时期被平民阶层所取代?

门阀士族为什么在唐宋时期被平民阶层所取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666 更新时间:2023/12/8 6:18:53

“旧时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描述,以东晋时期王、谢两大门阀士族的凋零,来比较中唐后平民阶层的崛起,感慨物是人非。那么,从东汉到初唐,长达近千年的门阀士族制度,为在唐宋时期会被平民阶层所取代呢?

土地制度的变革

中唐之前,封建王朝长期依赖于土地和人头来收税,这是由我国农耕明的国情所决定的。在一个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生产力落后的大国里,这样征收的好处就是可以根据人口和土地的多寡,很容易就能推算出财政收入的总额,不仅能保证政府赋役,还大大降低了征税的成本。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的数量激增,而土地的数量是固定的,这就导致了人均土地数量越来越少,再加上门阀士族这些特权阶级的圈地兼并激烈,就让许许多多的农民成为了失了土地的流民,从而政府的税收收入大打折扣,进而导致了均田制度处于崩溃的边缘。

唐德宗年间,朝廷选择抛弃了实行了几百年的“均田制”,取而代之的为切中时弊的两税法。两税法是按照个人财产缴税,分别增加了商业税的征收,其目的是瓦解门阀士族,迫使他们因为利益分化为一个个小家族,不再具备能与国家抗衡的能力,同时也能够让无地无财的农民获得解放,选择入城劳务,促进社会人口流动,所以土地制度的变革,很大程度上瓦解了门阀士族,解放了广大农民阶级。

体制机制的创新

门阀士族发展了近千年,豪强大族对封建统治的威胁也日益显见,并酿成了无数次的社会动荡,尤其发展到了五代十国时期,朝代政权频频更迭,而这背后的破坏者当属握有兵马钱粮的权贵集团,这就迫切的需要中央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从而压抑住门阀士族的力量。

科举制的应运而生则恰逢其时,科举制最重要的意义倒不在于考试的内容,也不是选拔的人是谁,而是全社会提供了一种公平竞争的渠道,令全社会无论是上下阶级都有同台竞技的机会,最终自然是平民子弟的参与热情最为高涨,最渴望以此来改变出身,渐进式的科考慢慢就演化成为了平民子弟的上升通道,由此打破了千百年来贵族阶级对政治权利的绝对垄断

隋炀帝肇始,科举制的诞生目的是为了压制关陇集团的一家独大,给皇帝提供更为简单丰富的人才资源,也是因此招致了关陇集团的严重不满,最终隋王朝草草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唐朝统治者也面临着同样的烦恼,到了武后专政时期,因为政治斗争的需要,武后基本上把唐初的士族们全部干掉,并通过科考向庶族打开大门以填补官僚队伍。至宋太祖时期,宋代独创糊名制度,科举制俨然成为了仕子们公平竞争晋升的制度保障,平民阶级成为了官僚队伍的主体。

平民思想的兴起

俗语讲:“仓禀足而知礼仪”,诚然,物质生活满足了,自然就加大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在唐宋时期,中国接连迎来盛世,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为平民主义的思想的兴起打下了基础。

由唐到宋,随着造纸术的成熟,印刷术的应用,人们获取知识的成本大大降低,曾经只有贵族能够读书识字的权利,逐渐推广到了平民之家。平民阶层通过读书参与到科举考试当中,也通过书本开阔了视野,进入到上层社会的平民子弟更是加大了对平民阶层的赞美与讴歌,从而在舆论上产生了巨大的轰动。

平民文学渐渐兴起,并以朴实无华的风格成为社会的主流,一改往日贵族文学的华丽空洞,唐宋两朝的两次古文运动,尤其是宋朝的古文运动,是平民阶级对贵族文学的剧烈冲击,引发了民众的强烈共鸣,平民思想民众基础广泛,得到了时代的认可。

平民阶级的崛起萌生于中唐,兴盛于宋代,是唐宋大变革时代的历史发展必然趋势,从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来看,社会政治变革的条件日臻成熟,门阀士族注定会被时代所摒弃。

标签: 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的饮食有多丰富?看了让你怀疑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说起古代的皇帝肯定是对衣食住行非常讲究的,不然怎么会有满汉全席呢,在大家的印象中是,皇帝肯定每天都吃鲍参翅肚,全国的美味佳肴尽在宫中,可以说皇帝对吃还是非常奢侈的。但是呢,这只是我们这种星斗市民一厢情愿的看法而已,历史上有众多皇帝的伙食还是非常“俭约”的,但是此“俭约”非彼“俭约”。明太祖朱元璋出身

  • 刘瑾是深得宠信的权宦,为什么会被凌迟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瑾,明朝,历史解密

    刘瑾,明朝正德年间权宦,由于早年间侍奉太子朱厚照,所以在朱厚照做皇帝之后,深得信任,得以数次升迁,自此掌握大权,拜司礼监掌印太监,被时人称为“八虎”之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瑾仗着皇帝的宠信,利用手里的权力,大肆贪污,欺上瞒下,党同伐异,为非作歹,朝野上下意见很大。而同为

  •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什么杀了那么多开国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朱元璋,即明太祖,明朝开国皇帝,他与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一样,都是白手起家,两人是一个比一个出身低的,朱元璋甚至要过饭。朱元璋虽然出身低微,但却能够一路过关斩将,带领着能臣武将,建立了大明一朝。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创业阶段,朱元璋对待这些老兄弟可谓是推心置腹,信任有加,可以委

  • 古代冷香丸是什么样的丹药 这个药真的很有用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代,冷香丸,历史解密

    对古代“冷香丸”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冷香丸到底是什么样的?“冷香丸”真的有用吗?这个东西制作起来很麻烦吗?在《红楼梦》中,有这样的一个桥段,薛宝钗自幼就有一种怪病,每次犯病都会咳嗽不止,据说这种怪病是娘胎里的热毒所引发的。有个僧人在替宝钗瞧了病之后,给出一个仙家的药

  • 五虎上将个个不凡,那么谁的实力更强一些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关羽,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三国中刘备是个幸运的人物,他出身于刘氏皇族,相比于孙权和曹操来说,算是正统,他有天下两大谋士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的扶持,他还有威震四方五虎上将的帮助。五虎上将的排名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若是单独按照武力来看,榜首绝对不会是马超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赵云如果仅仅凭借武力来看,

  • 咸丰在位期间究竟做了什么事情 为何差点毁掉大清王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咸丰,慈禧,历史解密

    慈禧在中国历史上应当是一位重要的人物,作为晚清时期的最高层统治人物,慈禧为中国的衰败可以说是做出了不少的贡献。慈禧的出身一般,选秀入宫之后就基本上一路高升,还为咸丰皇帝生下了孩子,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慈禧对这个儿子可谓是疼爱有加,给他亲自选取了妻子,但是奈何儿子并不喜欢这位妻子,整日的流连花丛,最

  • 膑刑有多残忍?活活挖下人的膝盖骨,单是想想就觉得疼!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膑刑,历史解密

    提起鬼谷子我们都知道,他有四个闻名于世的徒弟,但不知是何原因这四个徒弟纷纷两两相争,并且还有两位分别被施刑古代酷刑,一个是受膑刑的孙膑,一个是受车裂而死的苏秦。今天我们暂且不谈苏秦,讲一讲受膑刑而导致残疾的孙膑。孙膑受膑刑完全是受到了师兄庞涓的陷害。但好在鬼谷子善于占卜,早就料到了孙膑命里会有一劫。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赵云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赵云自追随刘备后,直到刘备当了汉中王,可说是马不停蹄,无役不予。阿斗确是他在长坂坡救出的,史书虽没《三国演义》写得那么玄,但赵云救阿斗不是虚构的。进军西川,是赵云第一次没随刘备行动而留守荆州。可就是这次留守,他又干出了另一件大事,即“截江夺斗”,也是史有明文的壮举。两次三番救了后主刘禅的小命,赵云对

  • 历史上秦晋之好的真相是什么?最后破灭又是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晋之好,春秋,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各民族处于迅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时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正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不论是秦晋之好,还是秦晋生怨,都是双方在各自利益的驱使下形成的。所谓的“秦晋之好”,乃是两国在向外扩张之际,需要保证后方稳固的情况下形成的。而两国联盟的瓦解,则是由于争夺河西

  • 古代被皇帝赐死时,为何还要谢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君主第一的背景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如果不了解历史的人,看到这种场景肯定感到很别扭,都要杀自己了,自己还得感恩戴德的感谢皇帝,这不是有病吗?相信经常看古装影视剧的人,都对这种场景不陌生,皇帝让太监拿着自己的圣旨去见大臣,宣读完赐死之后,大臣还会跪着说一些谢主隆恩的话,有人要说了,这是不是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