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鸭绿江江防之战简介 该战役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鸭绿江江防之战简介 该战役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975 更新时间:2024/3/17 20:53:19

鸭绿江江防之战是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军侵入中国领土的第一次战役。山县有朋指挥的3万日军打败了清军庆和依克唐阿两位提督指挥的3万清军,突破了鸭绿江防线,将战火烧到了中国的土地上。1894年10月24日午前,日军泅水过江。当夜又在虎山附近的鸭绿江中流架起浮桥,清军竟无察觉。25日晨6时,日军虎山清军阵地发起进攻。清军守将马金叙、聂士成率部奋勇还击,因势单力孤,伤亡重大,被迫撤出阵地,日军遂占领虎山。其他清军各部闻虎山失陷,不战而逃。26日,日军占领了九连城和安东县(今丹东)。在不到3天内,清朝重兵近3万驻守的鸭绿江防线竟全线崩溃。

历史背景

清军自平壤突围后,溃奔而北,并集安州。安州南离平壤180里,北倚清川江,南则群山环绕,为平壤以北第一巨镇。此处为日军北犯必经之路,而且城垣高大,足资扼守。过安州西北行160里,至定州,亦称险要。是时,清军尚有万人,重整军伍,后援部队续至,仍可一战。时人指出:“苟我将领简料军实,为死守计,倭人岂得长驱渡江躏我边圉?”先是聂士成由牙山北撤平壤后,“出望大军漫无布置,隐切杞忧”,便向叶志超等“力陈各军宜择要分扎防敌抄袭,悉驻平壤城中非策”,竟被叶派回天津募兵。因奉廷旨;“前敌得力之员,著勿庸回津招募。”聂士成奉旨后,因平壤事急,飞驰回助战守。及赶至安州,知平壤已失,左宝贵阵亡。适叶志超等亦逃到安州。聂士成建议:“即请出令收散队,扼守安州,深沟固垒以待。”但是,叶志超拒不采纳。他连经两战而丧胆,安州、定州皆弃不守,继续北撤。一路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狂奔500里,直抵义州。

此时,清政府先前所派增援平壤后路的铭军十营,仍滞留于鸭绿江北。清政府一面电催铭军总统刘盛休速至义州,一面于9月18日以“义州空虚可虑,沈阳边防尤关紧要”,电谕四川提督宋庆先统带所部驰赴义州,然后“募足30营以备攻剿”。19日,又电饬刘盛休带铭军进驻义州,改令宋庆带毅军前赴九连城驻守,并饬候补道张锡銮所募猎户炮手两营随同防堵。同一天,刘盛休致电鸿章:“查九连城在鸭绿江西岸,实为奉省门户,现只有两旗营,不甚得力。”又称:“九连城为义州紧要后路,必得重兵划江防守。”刘盛休的电报为李鸿章的防御计划定了基调。20日,李鸿章便提出,“九连城防军太单,铭军即去义州,未必能当倭人数万之众,若令在鸭绿西岸布防,于大局有益。昨奉旨催宋庆赴九连城,因海路运兵不行,必须遵陆前往,尚须时日,且仅2400人,力量亦薄。自不若暂留铭军,扼江固守为稳。”他提出让刘盛休留守九连城的建议的背后,还隐藏一个目的,就是不放宋庆离开旅顺。果然,当天他即建议:“饬刘盛休驻九连城一带,与派出旗营连络,严防鸭绿江窜越之路,留宋庆仍住旅顺。”光绪否定了李鸿章的建议,一面降旨派宋庆帮办北洋军务,带所部各营往扎九连城,“与铭军固守沿江一带”;一面饬刘盛休“仍先驻义州,与叶志超通筹战守”。李鸿章折奏“严防渤海以固京畿之藩篱,力保沈阳以顾东省之根本”的防御方针,实则主张不守义州,竟得到朝廷的批准。21日,电谕李鸿章:“义州屏蔽奉边,仅隔一江,又为前敌各军转运之所;该处兵亦无多,倭人惯用抄截后路之术,势亦可危。叶志超等军日内有无战事?若以大队回顾义州,背水扼扎,能否足遏寇氛?倘量度贼势过众,不能操退敌之胜算,与其株守孤城,不若全军渡回江西,于九连城一带合力严防。先立于不败之地,一俟各路征调之军到齐,再图进剿。著李鸿章统筹进止机宜,妥为调度,朝廷不为遥制。”这表明光绪终于放弃了在鸭绿江南岸与日军作战的计划,而采纳了李鸿章的建议,并授以统筹进止之权。

同一天,光绪为了加强鸭绿江防线,一面命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率所部3,000人驰赴九连城防御,并派员赶紧开招新营,陆续进发,一面谕东北练兵大臣定安饬令张锡銮带领两营前往鸭绿江扼守,并再行添募五营赶赴前线,以协同防御。同时,还特谕定安及盛京将军裕禄,对边防事宜责无旁贷,不能置身事外:“即就现有各营速筹布置,如果兵力不敷,并著酌量添调,严密扼守,以固岩疆。”9月22日,李鸿章接叶志超自义州来电:“现在各军退回带伤及足踵难行者,十有八九;带有枪回者,不过十之六七,所有枪子每枪不过数颗。锅、帐、炮位等件遗失尽净;整顿养息非月余不可。若勉令其扎守义州,不特势有所不能,亦且必致误事。”叶志超打电报时尚不知朝廷已有“全军渡回江西”之旨。于是,李鸿章当即电饬叶志超等“分起过江,择地驻扎,整顿休养,再图合力进展。”并将此事电告总理衙门。23日,军机处电寄李鸿章一道谕旨,对其部署表示同意:“倭现以全力专注义州,昨经降旨令叶志超等量度贼势,渡回江西,于九连城一带严防。又迭催宋庆、依克唐阿赶赴九连城,合力防剿。本日据奏情形,义州势难停顿,即著饬叶志超等军分起过江,择要驻扎,与刘盛休、吕本元、聂士成等,及奉省所派张锡銮、耿凤鸣各营,协力同心,分扼上下游各要隘,勿令一人偷渡。如遇敌人猛扑,各营不分畛域,奋勇齐击。并著预悬赏格,遇有斩级夺械者,即分别优赏。不得稍有退缩,致于军法。义州所存粮饷、军火,著星速运回九连城。一俟我军士卒饷械全数过江,即将所有江内船只一律撤归西岸,分兵驻守,以防抢渡。是为至要!”清廷希望叶志超等退回江西后,能够组成一道牢固的鸭绿江防线,以阻止日军的进攻。所以,当李鸿章以平壤之败自请严议和对叶志超等分别惩处时,朝廷对叶等犹以“众寡不敌”谅之,对李也一并宽免,只是告诫他“务当妥筹调度,饬令务军合力防剿,勿得再有疏懈,致于咎戾’。

标签: 清朝日本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凄惨爱情故事:李益与霍小玉怎么认识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益,唐朝,历史解密

    从古至今,人们总是鄙视那些出来卖艺人,如古代的歌女,说她们的爱情只是逢场作戏。实际上,戏子作为旧社会的底层阶级,往往是迫不得己才出来做歌妓。那些弱女子常常把爱情视为生活的全部希望,全心相待,一旦失去,不惜以性命相酬,可歌可泣。唐代宗大历年间,歌妓霍小玉与诗人李益的爱情悲剧,就是对歌女的爱情生活的真情

  • 沙陀人的祖先是什么民族?他们有后裔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沙陀,唐朝,历史解密

    沙陀人,又称处月部人,多以“朱邪”为姓氏,最初游牧在准噶尔盆地西南一带(今属新疆巴里坤),唐朝时隶属于西域都护府官府所在地的轮台,因其居住之地位于沙丘,有一“大碛”[qì,砂石地] ,故此得名“沙陀”。沙陀人属于欧罗巴人种,具有深目、高鼻、卷发、多须等特征,最初为西突厥的处月部,因此也称“沙陀突厥人

  • 外国人为什么不承认夏王朝的存在?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夏王朝,夏朝,历史解密

    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由大禹建立的夏朝,历史教科书也是这么写的。但是,西方历史学家却不承认中国曾经有过夏朝,认为这个朝代是后人杜撰的。那么西方人为什么不承认夏朝的存在呢?其实西方人的质疑也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首先,到目前为止并未发现任何夏朝遗址和相关文物,无法直接证明夏朝的存

  • 为什么在中国皇室历史里没有男性双胞胎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皇室,历史解密

    中国从秦始皇称帝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退位,长达2132年里产生的494位皇帝里,竟然皇室历史里没有男性双胞胎的记载。这是为啥呢?一、主观上与迷信分不开现代人,不要说生双胞胎了,就是生一个,都恨不得街坊邻里奔走相告,生了双胞胎那更是天大的喜事,但是在古代,生双胞胎,特别是男双胞胎,却被认为是不祥之兆。这

  • 雍正继位之后为什么对老十四网开一面 却对老八这么惨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雍正,历史解密

    不是为雍正(老四胤禛)辩解。雍正上台后,要打压曾经参与争夺太子之位的诸皇子,其实也是情理之中的。因为在雍正即位之前,可能那些参与争夺太子之位的皇子们,谁也不会想到,最后胜出的竟然是他。在这一波“九子夺嫡”的大戏中,诸皇子最早是两个集团:老大胤禔、老二(也是太子)胤礽。其中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老十四胤

  • 揭秘:17岁的崇祯为什么能扳倒权倾天下的魏忠贤?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魏忠贤,明朝,历史解密

    魏忠贤,历史上著名的“九千岁”,臭名昭著的大奸佞之一。魏忠贤是明朝奸佞排行榜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其奸佞程度与唐朝的李林甫、安禄山,以及同朝代的严嵩不相上下。魏忠贤原名并叫魏进忠。 “魏忠贤”,只听名字想是一个忠孝贤良之人,却不曾想其人是“亲近小人,畏惧忠贤”。那么,权倾天下的魏忠贤,在当时可谓之只手遮

  • 程千帆有着哪些学术成就?他有着哪些高徒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程千帆,文学家,历史解密

    学术成就程千帆先生是一位以学术为第一生命的学者,是一位著名的文史学家,兼事诗文创作,著作等,在校雠学、历史学、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批评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著成就。他在唐宋文学研究等领域的学术成就早为学界所公认。著作等身,德高望重。在1958年被迫中断学术研究二十年后,他又重新开始教学和研究工作,短短的十多

  • 刘邦是个地痞流氓,他为什么会当上亭长?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亭长,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汉高祖刘邦在发家之前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喜欢结交朋友,不论是古代还是现在,这类人都会被称为“流氓”。可是,既然刘邦是个流氓,朝廷为什么又让他当亭长呢?刘邦要知道,亭长虽然只是小吏,却也得来不易。韩信就因为“家贫无行”,而“不得推择为吏”。亭长是啥官?先看看秦朝的郡县制。郡县制分中央和地方,

  • 德日进: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德日进,法国考古学家,历史解密

    皮埃尔·泰亚尔·德·夏尔丹(法语: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 [pj?? teja? d? ?a?d??],1881年5月1日-1955年4月10日),汉名德日进,生于法国法国多姆山省(法语:Puy-de-D?me),哲学家,神学家,古生物学家,天主教耶稣会神父。德日进在中

  • 揭秘:古代太监每个月的工资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宦官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但也是宫中成员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可以拿到正常人在宫中享受的一切权力。无论是文武百官还是皇亲国戚只要是皇室服务的都是有工资的,不过宦官每日都在皇室的人身边伺候,那他们一个月能拿到多少的工资呢?清朝的太监是有工资收入的,而这又是有明确的标准,这与我们平时在宫廷剧中看到,太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