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在中国皇室历史里没有男性双胞胎呢?

为什么在中国皇室历史里没有男性双胞胎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919 更新时间:2023/12/23 6:38:45

中国从秦始皇称帝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退位,长达2132年里产生的494位皇帝里,竟然皇室历史里没有男性双胞胎的记载。这是为啥呢?

一、主观上与迷信分不开

现代人,不要说生双胞胎了,就是生一个,都恨不得街坊邻里奔走相告,生了双胞胎那更是天大的喜事,但是在古代,生双胞胎,特别是男双胞胎,却被认为是不祥之兆。

这个观念起源于人类的原始时代杀婴的习俗,因为原始时代物质水平低下,养活一个婴儿都难,不要说养活多个,所以在物质生活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古人怕多个婴儿争夺有限的养育资源,会选择杀看起来体质较弱的,留下那个较强的。

清华简

这个残酷现象一直延伸到历朝历代。在2018年7月,清华大学公布的一批战国竹简里,有一篇《傅说之命》记载了一个叫失仲的人,生了一对双胞胎,但生性顽劣,失仲就去算了一卦,但卦象却显示大吉大利,可失仲却惴惴不安,最后还是杀掉了一个儿子。

东汉时期大学者应劭写的《风俗通义》这么评价生多子“生子至于三,子似六畜,言其妨父母”,认为一胎多子是不祥妨碍父母的。即使到了相对文明的康熙年间,台湾地区的百姓也认为“一产二男为不祥,将所产子缚于树梢至死,并移居他处”。过去,一些少数民族很忌讳一胎生多子的。例如,云南西双版纳哈尼族就特别忌讳妇女生双胞胎,以为是怪异事,大不吉,须要“竜(lónɡ)”。

在皇室,还有一种迷信的理由来源于《易经》。《易经》认为“一”为阳“二”为阴,因此充满阴气的双胞胎会被认为阻碍皇朝的兴旺,因此中国有句古话“双生帝王家,一子去而一子还”。

东华门

二、客观上不利于皇位继承

中国古代是嫡长子继承制,生一个不会那么难确认谁是嫡长子,但如果是双胞胎,这就容易给后面的嫡长子认定带来很多问题,即使确认了嫡长子,但小一点的弟弟难免会给自己的皇位带来隐患。

其次,有两个长相几乎相近的人,一个人是君,一个人是臣,如果有人悄悄换掉了皇帝,可能也没有人发现,因此皇帝也必须考虑这些问题。

那么在皇室里,有没有生双胞胎得以留存的记载呢?有的,《明史》中记载:“楚恭王得废疾,隆庆五年薨,遗腹宫人胡氏孪生子华奎、华壁...万历八年,华奎嗣王,华壁亦封宣化王。“两个孩子因为没有皇位继承权,都活了下来还在九岁的时候被封王,成为历史上皇室最幸运的男性双胞胎了。

而生女性双胞胎和龙凤胎,则被认为是吉祥之相。《北齐书》记载:“齐武明皇后娄氏...后高明严断...后夜孪生一男一女,左右以危急,请追告神武。”既然是龙凤胎,也就没有互相争位的可能。而且历史上高欢本人并没有当上皇帝,只是死后被追封为献武皇帝。

三、受困于有限的医疗水平

古代的医疗水平低下,导致很多时候生育成了鬼门关前走一遭的劫难,更别说生双胞胎了。虽然皇室有众多御医,但遇到难产也只能听天由命。

史料记载,南宋宋宁宗赵括和后宫的钟夫人有一对双胞胎,出生于开禧三年正月,排行第六和第七,但是很不幸,六皇子落地就夭折了,只剩下七皇子。皇帝对七皇子照顾的很是细心,但是七皇子也没有活到满月就夭折了。宋宁宗一生有九个儿子夭折,皇家都很难保全一对双胞胎,更别说民间百姓了。

标签: 中国皇室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雍正继位之后为什么对老十四网开一面 却对老八这么惨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雍正,历史解密

    不是为雍正(老四胤禛)辩解。雍正上台后,要打压曾经参与争夺太子之位的诸皇子,其实也是情理之中的。因为在雍正即位之前,可能那些参与争夺太子之位的皇子们,谁也不会想到,最后胜出的竟然是他。在这一波“九子夺嫡”的大戏中,诸皇子最早是两个集团:老大胤禔、老二(也是太子)胤礽。其中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老十四胤

  • 揭秘:17岁的崇祯为什么能扳倒权倾天下的魏忠贤?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魏忠贤,明朝,历史解密

    魏忠贤,历史上著名的“九千岁”,臭名昭著的大奸佞之一。魏忠贤是明朝奸佞排行榜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其奸佞程度与唐朝的李林甫、安禄山,以及同朝代的严嵩不相上下。魏忠贤原名并叫魏进忠。 “魏忠贤”,只听名字想是一个忠孝贤良之人,却不曾想其人是“亲近小人,畏惧忠贤”。那么,权倾天下的魏忠贤,在当时可谓之只手遮

  • 程千帆有着哪些学术成就?他有着哪些高徒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程千帆,文学家,历史解密

    学术成就程千帆先生是一位以学术为第一生命的学者,是一位著名的文史学家,兼事诗文创作,著作等,在校雠学、历史学、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批评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著成就。他在唐宋文学研究等领域的学术成就早为学界所公认。著作等身,德高望重。在1958年被迫中断学术研究二十年后,他又重新开始教学和研究工作,短短的十多

  • 刘邦是个地痞流氓,他为什么会当上亭长?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亭长,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汉高祖刘邦在发家之前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喜欢结交朋友,不论是古代还是现在,这类人都会被称为“流氓”。可是,既然刘邦是个流氓,朝廷为什么又让他当亭长呢?刘邦要知道,亭长虽然只是小吏,却也得来不易。韩信就因为“家贫无行”,而“不得推择为吏”。亭长是啥官?先看看秦朝的郡县制。郡县制分中央和地方,

  • 德日进: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德日进,法国考古学家,历史解密

    皮埃尔·泰亚尔·德·夏尔丹(法语: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 [pj?? teja? d? ?a?d??],1881年5月1日-1955年4月10日),汉名德日进,生于法国法国多姆山省(法语:Puy-de-D?me),哲学家,神学家,古生物学家,天主教耶稣会神父。德日进在中

  • 揭秘:古代太监每个月的工资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宦官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但也是宫中成员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可以拿到正常人在宫中享受的一切权力。无论是文武百官还是皇亲国戚只要是皇室服务的都是有工资的,不过宦官每日都在皇室的人身边伺候,那他们一个月能拿到多少的工资呢?清朝的太监是有工资收入的,而这又是有明确的标准,这与我们平时在宫廷剧中看到,太监动

  • 明朝一位大臣家中井水变美酒,朱元璋为何将其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胡惟庸,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一位大臣祖坟发光,家中井水变美酒,朱元璋下令:满门抄斩!朱元璋是一个嗜杀如命的皇帝,我们都知道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可以说他是汉人中的一个传奇,他出身太过平凡,家里也只是普通的农户,而他生逢乱世却能异军突起,在一众兄弟的帮衬下开创了大明江山,可想而知他的御人能力和战斗力绝对是好几颗星。朱元璋

  • 应国:西周武王姬发封四子姬达为应侯,尔后立国为应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应国,西周,历史解密

    公元前1122年至公元前1120年间,西周武王姬发封四子姬达(出自雍妃)为应侯,尔后立国为应国(今河南省宝丰以东、鲁山东南及平顶山市区、叶县、郏县、襄城一带),并以鹰为族徽,子孙以国为姓。姬达更名为应叔,字儒林,号仁寿讳韩,即应氏太始祖。应叔等先祖们在应国历经430余年的治国安邦,创造了西周时期应国

  • 朱厚照在位期间,为什么接连有两位藩王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武宗,明朝,历史解密

    朱厚照,即明武宗、正德皇帝,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是一位颇有争议的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有人认为明武宗朱厚照是典型的昏君,更是玩出了一个新的高度。但也有人认为他其实是非常聪明的皇帝,虽然宠信宦官但大权并没有旁落,又亲手铲除了刘瑾这个宦官,在对外方面也不像明英宗那样搞个亲征,

  • 明朝采取四正六隅方针,为什么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末年,大明王朝呈现出了无可挽回的乱局。内有各地农民起义军层出不穷,外有后金虎视眈眈,对大明朝产生了极大地威胁。一帮大臣又忙于党争,互相扯皮不干事。就在这种乱局之中,就有人提出了一个四正六隅的方针,来打击农民起义军。实施这个方针以后,起初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可是之后却还是惨遭失败。这一整个过程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