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中有多重要?为何刘备要派魏延去镇守呢?

汉中有多重要?为何刘备要派魏延去镇守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974 更新时间:2023/12/8 13:28:33

公元214年,刘备拿下益州,还没消化整顿利索,孙权就以刘备夺取益州后有了地盘,需要归还荆州为由,要求刘备归还南郡。刘备当然不同意,双方一度剑拔弩张,刘备亲自带兵到荆州与孙权对峙。结果曹老板此时抓住机会,率军攻打汉中张鲁,并于七月拿下汉中。刘备立即跟东吴讲和,双方湘水划界,刘备将桂阳郡及长沙郡还给孙权,然后马上赶往汉中,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为什么汉中如此重要?汉中是蜀地北方门户,背靠益州,如果汉中被曹操夺取,益州难安。另外《华阳图志》这样说汉中:“厥壤沃美,赋贡所出,略侔三蜀”。自古汉中就富得流油,农业非常发达,财富丰沃,能够养活几十万人。所以汉中对于穷了一辈子的刘备来说,是生死之地,一辈子的忍辱负屈,成败就在此一举。

从公元217年到219年,刘备调集举国之力,甚至到了男子战、女子运的地步,终于击破夏侯渊,撕开了汉中的大门,逼近汉水。曹操立刻做出反应,亲自来到汉中坐镇,甚至不惜调动武都30多万人,还有汉中8万人,企图一举灭了刘备。但是因为巨大的后勤压力,而且汉中对于曹操来讲,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所以曹操权衡再三,最终在公元219年决定撤出汉中,刘备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汉中。

汉中北接关中,南临西川,地理位置险要,而且物产丰饶,是兵家必争之地。刘备会让来谁镇守汉中,人们对此议论纷纷。由于刘备已经让关羽镇守荆州,而张飞在军中资历威望仅次于关羽,所以人们都认为刘备会让张飞担此重任,张飞也认为应当如此。但出人意料的是,刘备竟然选了魏延担此重任(“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汉中太守”),满朝文武对此非常不解。

刘备为了服众,又升任魏延为镇远将军,还让他当着群臣表决心。魏延大声说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刘备非常满意,群臣也佩服魏延的豪气。事实证明,魏延不是吹牛,他的“错守诸围之法”非常务实得当。“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及兴势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其制。”

魏延将蜀军分散布置在每一个险要关口,于骆谷、斜谷道、子午道等地驻重兵,其余兵马留守汉中城内。也就是说,魏延采取的是防守策略,将防线布置在汉中外围分兵固守,形成一道铁壁铜墙,且互为犄角,魏军无法轻易攻破。后来王平守汉中时,沿袭了魏延的策略,固守待援。因此曹爽久攻不下,才罢兵回朝。可以说魏延驻守汉中十几年,固若金汤,牢不可破。

后来诸葛亮去世,顺手带走了魏延,镇守汉中的也换成了诸葛亮最信任的姜维。但公元263年八月,曹魏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兵分三路,大举伐蜀。仅仅一个月不到,汉中郡阳安关口便宣告失守,钟会率魏军主力长驱直入。为什么一直固若金汤的汉中,到了姜维手中,不足一月便被魏军突破?

一、姜维改变了魏延的战略。

姜维认为魏延过于保守,“错守诸围之法”虽可御敌于汉中城之外,但不利于蜀军出击,更无法消灭来犯之敌。姜维想的是一战而全灭来犯的魏军,所以姜维放弃了外围屏障,而把军队分布于汉,乐两城,主打“敛兵聚谷,诱敌深入,坚壁清野,殄灭敌人”的积极防守策略,通过诱敌深入歼灭来敌。

但是“敛兵聚谷”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要守住汉城、乐城、阳安关!如果守不住,别说全歼魏军,汉中丢掉也只在眨眼之间!结果阳安关守将蒋舒开城投降,致使入蜀道路门户大开。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姜维的这套“敛兵聚谷”,其实就是典型的既不知己,也不知彼!他高估了当时蜀军的战斗力,也高估了蜀将们对蜀汉的忠诚。

二、蜀国朝廷内斗,国力日衰。

诸葛亮时期,由于诸葛亮治国有方,蜀汉国力尚存,虽历次北伐但民不怨、官不聊,并且魏延也有能力防守汉中,拒敌于国门之外。但是姜维时期,朝廷内斗奸宦掌权,朝中并不支持姜维北伐,并且在后期宦官黄皓及部分官员,包括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想要弹劾姜维,姜维在朝中被孤立,得不到刘禅支持,权力争斗极大分散了蜀汉的凝聚力。

此时的经过刘备夷陵之战大败、诸葛亮六出祁山一系列军事行动、姜维九伐中原,军队一直消耗,却无法得到补充。魏、蜀、吴虽然勉强形成天下三分之势,但是三国鼎立已走近尾声,魏国最强,东吴次之,蜀汉最弱。汉中丢失、蜀国灭亡不是姜维一个人的锅,病入膏肓非一日之功,原因是多方面的,责任不该只由姜维一人承担。

标签: 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周仓从未带兵打仗,为何名气却比魏延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魏延,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知道,蜀汉名将魏延的结局不好,但是他为了蜀汉镇守将近10年的汉中,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在个人看来,他是功大于过的!若论名气大小,在三国时期其实能超过魏延的将领确实不多。不过今天要介绍的这位猛将比较特殊,虽然一生从未带兵打仗,但是他的名气却在魏延之上,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此人到底

  • 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申包胥的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申包胥,春秋,历史解密

    申包胥(生卒年不详),风姓,包氏,名胥,因封于申邑,故称申包胥。是三皇之首包羲王孙,又称王孙包胥。华夏族,今湖北省监利县人,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前506年,昔日好友伍子胥以吴国军力攻打楚国,攻入楚都郢,楚昭王出逃到随。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申包胥逃到山里,派人责备伍子胥,为复国,申包胥来到秦国请求帮助

  • 关平不死的话,他的功绩能超过关羽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英才辈出,各路英雄豪杰汇聚于此,最后各个帝王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很是壮观,其中关羽就是出了名的猛将,他是五虎上将之一,曾经和刘备张飞二人结义,三人之间的关系很好,经常同吃同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这就是著名的桃园三结义,姚明后来为刘备打下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江山

  • 隋文帝篡位北周时,做了一件残忍至极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北周,南北朝,历史解密

    隋高祖文皇帝杨坚,他是历史上能够与秦皇汉武媲美的千古帝王,在外国人眼中甚至是中国最伟大的皇帝。隋文帝的仁慈也是出了名的,他建立富强的隋王朝,善待一班开国功臣,同时对百姓爱民如子,说他是盛世仁君毫不为过。但千万不要忘记一点,在帝制时代,想要登上权力巅峰,或者保证地位的稳固,必须要心狠手辣,否则最后死的

  • 洪秀全送人儿子为何都是亲生儿子 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洪秀全,太平天国,历史解密

    在太平天国的“一统江山”里,洪秀全特别喜欢给别人送儿子。只要兴致上来,便会亲自把儿子给人送上门去,而且附送豪宅、厚礼—更慷慨的是,他送的大多是自己的亲儿子。他的大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幼天王被他送给了“亲哥哥”耶稣做儿子。戊午八年(1858年)十一月,英国特使访问天京,洪秀全在颁发给这位英国外交官的诏书

  • 董卓也曾“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何却没能成功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提起“挟天子以令诸侯”,了解三国的人都在熟悉不过了,干过这事儿的有两位,第一位是董卓,第二位是曹操,这个战略方针可以说是在当时是最好的一种,为何董卓遭十八路诸侯讨伐,最终一败涂地,而曹操却一路高歌猛进, 一统北方,进封魏王,为日后曹丕称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董卓比曹操差在哪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 古代滴血认亲是真的吗 这里边存在科学依据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代,滴血认亲,历史解密

    对古代滴血认亲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滴血认亲是怎么回事?这里边有什么科学依据?这种认亲准确吗?在古代,一言不合就滴血认亲。那么,古代的滴血认亲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就是古代的滴血认亲真的科学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古代滴血认亲的前世今生,并且一起来探究其中的小秘密。

  • 明朝最奇葩的皇帝,万历皇帝为何28年不上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万历皇帝,明朝,历史解密

    如果要说中国历史上最奇葩的皇帝,非明朝的万历皇帝莫属。万历皇帝有三大奇异特点:一不爱权力爱自由。他在位48年,竟然做了28年的“宅男”,期间都不上朝议事;二是不爱江山爱钱财。万历皇帝是位财迷,巧立各种名目,派专人到民间搜刮财富。同时,就是嫁公主或是为皇子娶妻,他不但要求朝中文武百官要“表示”,而且号

  • 揭秘:曹操为什么要将儿时玩伴全部杀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三国,历史解密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一生杀人无数。曹操儿时的伙伴无论是归于门下,还是与之为敌,都全部被其所杀。据《三国志》记载,曹操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所以曹操儿时开始便就被伙伴们称为"赘阉遗丑",这件事也影响了曹操一生的性格。直至后来,曹操的对手都常嘲笑他的出身。曹操到底是生在官宦世家,当时的玩伴在三国时期也

  • 金国最后为什么走向覆灭呢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金国,历史解密

    金国曾经是历史上一个叱咤风云的大帝国,他异军突起,灭掉当时的亚洲霸主辽国,成为新的霸主。又强势南侵,夺取了宋朝的半壁江山,逼迫南宋向它上表称臣。同时向它称臣的,还包括西夏、高丽及北边漠北的一众小部落。可以说,在当时,金国已经具有了结束长久以来的分裂,实现中国大统一的态势。可为什么,最后的结果却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