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和刘伯温病死,为什么古代谋士大多病秧子?

诸葛亮和刘伯温病死,为什么古代谋士大多病秧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810 更新时间:2023/12/30 20:21:19

从史书上看,自古以来,伴随着帝王们南征北战,不断出谋划策的大谋士通常多病。比如汉高祖帐下的张良,《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因为体弱多病,因此刘邦没有让他独自带兵,一直跟在刘邦身边。因为身体虚弱,张良经常需要行“引导之术”,在家辟谷,闭门不出。

而与张良情况最类似的莫过于三国时期曹操帐下大谋士郭嘉,《三国志》记载,曹操对国家寄予厚望,曾经亲口对荀彧表示,郭嘉是年轻一代人中的佼佼者,自己本来希望百年之后郭嘉可担当重任,大体是充当后来司马懿的角色。与张良相同的是,史书记载曹操本来也想让郭嘉分兵征战,就像后来的司马懿一样。可惜由于郭嘉身体太差,曹操只能带在身边为自己出谋划策。而郭嘉最终也因为身体虚弱,北征乌桓时英年早逝,享年37岁。

刘备丞相诸葛亮虽然史书上没有记载他体弱多病,但是诸葛亮却是我国历史上最出名的英年早逝的英雄。诗圣杜甫那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诸葛亮一生的真实写照。年仅53岁就在北伐时匆匆离世,成为整个以汉为名的时代完全终结的实质标志。

而后世另一个能够与以上三人齐名的,就是刘伯温了,朱元璋多次称刘伯温“吾之子房”。历史上记载刘伯温因为生病而不能正常工作,最后还被胡惟庸陷害,夺取了俸禄。告老还乡的时候就卧病,在京城请罪的时间里,胡惟庸给刘伯温开了一副药,刘伯温吃了之后感觉身体更加不适,不久就死去了。

我们看到,这四位古代最杰出的谋士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身体虚弱喜欢生病,而且除了张良之外,最后所有人都因疾病而失去生命。那么是否真的如传说中所说,“天妒英才”,是上天因为他们太聪明,所以只给了他们很短暂的寿命呢?

其实如果认真去从记载他们各自的史书文字中去寻找,不难发现,有一个共同的原因造了成他们身体虚弱的: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项羽死后,张良跟随刘邦入关之后,这个时候他开始在家练习辟谷之术---所谓辟谷就是不吃饭;刘邦死后,张良也在家辟谷,直到吕后因为感激张良,所以强行劝他进食,张良才开始吃饭;

郭嘉是在追随曹操北征乌桓时水土不服死掉的,虽然历史上对于国家的死因没有确切记载,但是水土不服显然也是跟饮食有关系的;

《三国志》中,诸葛亮派使者给司马懿送巾帼,而司马懿询问诸葛亮的饮食起居,使者回答说,丞相事必躬亲,二十鞭子以上的刑罚要亲自过问,每天只吃很少的米,但是处理的公务却非常多。听完这些话,司马懿料定诸葛亮名不长远;

而《明史》中,刘伯温在生病后,拒绝乡里人给他送的药,只吃能够勉强维持生计的食物,这样的状态下,不久就死掉了。

由此可见,这些英才的死因都与吃饭少有关系。当然,作为现代人肯定能够理解,不能够补充足够的能量,却从事强度极大的脑力劳动,会严重的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这四个人位高权重,虽然不是贪官,但是吃顿饱饭的条件还是充裕的,他们为什么却支持的很少甚至不吃饭呢?这其中有两个原因:

首先,作为脑力劳动者,古代谋士很多并不清楚身体锻炼的重要性。他们终日伏案,脑力消耗大,体能消耗却低,食欲不振。缺乏锻炼以及缺少营养补充,导致他们的身体非常衰弱,在古代医疗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感染风寒很多时候需要靠人体自身免疫力救自己。风寒又是常有的事,免疫力低下断然难活,因此可以不夸张地说,这些谋士们一旦处于一种终日伏案工作而饮食不佳的状态时,就意味着他们不久必然会病死。而司马懿料定诸葛会死,大致也是经验之谈,说明很多古人都是这么死的。

其次,张良、诸葛亮、刘基等人遗留的历史资料来看,他们都迷信神秘力量,认为人生死是由所谓上苍决定的,跟自己吃不吃饭没有关系。这样的情况下,盲目将自己交给神秘力量,不注重保护自身,自然而然就容易英年早逝。

与四人齐名,却又与他们形成了鲜明对比的人物是西周初期的吕望,又称姜子牙。相传周文王遇到姜子牙的时候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后来协助武王伐纣,并且建立齐国,在东夷地区开疆辟土,可谓老当益壮。姜子牙是怎样的人呢?《史记》中讲,周武王伐纣,用龟壳占卜,显示不吉利。姜子牙就把龟壳摔了,告诉大家,用死了的乌龟来决定活人的事情,是愚蠢的。可见姜子牙是一个纯粹的唯物者,相传他非常注意养生,保护自己的生命,最终活了140岁。

标签: 三国刘备曹操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代藩王能得到哪些赏赐?藩王赏赐对国家财政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藩王,历史解密

    藩王在明朝是个十分特殊的群体,明朝建立后,开国皇帝朱元璋先后册封子侄二十多人为藩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朱棣削藩过后藩王的政治权利开始逐渐地削弱,明代的中央集权不断的加强。藩王的生活来源全靠朝廷的供给,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藩王的赏赐越来越多,从原本的土地开始赏赐甚至到

  • 古代刽子手是高薪职业,为何无人愿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刽子手在古代是高薪职业,为何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仅没有妻妾成群,反而一直无人愿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行刑过程太过血腥暴力,使娇嫩柔弱的女子敬而远之我们知道,古时候盛行"男尊女卑"的思想,女性的社会地位很低,向来没有什么话语权,婚后更是对丈夫言听计从。在当时,只要手里有点钱财几乎不愁缺

  • 童渊和司马徽都是奇才,为何没参与三国之争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司马徽,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三国出现过许多英雄豪杰。比如谋士诸葛亮,司马懿;将领周瑜,张飞,关羽,赵子龙。但是在这之中,还有两位英雄有勇有谋。一位是水镜先生司马徽,另一位是枪术大师童渊。他俩一个擅长谋略,另一个拥有百箭穿杨的枪术,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司马徽这个名字在大众耳中并不是很熟悉,但是,当你提

  • 她15岁从丫鬟逆袭成皇后,掌权25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冯太后,北魏,历史解密

    作为历史上唯一掌权的女皇帝,武则天在男权至上的封建时代,统治一个帝国达到15年时间,创造了一段不朽的传奇。不过,除了她之外,还有不少的女性,同样凭借出众的才能,脱颖而出,在史书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说的这位女子,就是一位堪比武则天的人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年间,曾是北燕皇子的冯朗,因受拓跋焘猜忌,

  • 袁绍:从偏居一隅到坐拥四州之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袁绍,三国,历史解密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董卓作战不利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关东群雄逐鹿,其中一人的表现最为耀眼,他从偏居一隅之地的渤海太守强势崛起,用了近十年的时间扫平河北成为北方实力最强横的诸侯,即便是日后汉献帝东归定都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也不得不向他低头,把大将军之位拱手相让于他,此人就是袁绍袁本初。那么

  • 秦国灭六国为何齐国会袖手旁观 不是不想帮而是帮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齐国,秦国,历史解密

    齐国之所以袖手旁观,是因为其历代国君的不作为,没有抓住自身富强的机会,没有抓住削弱秦国的机会,没有看清天下形势,公然灭了宋国!秦灭六国的过程中,齐国为何袖手旁观?秦孝公时期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秦国国力逐渐增强。秦孝公时期,列国从鄙视秦国,到畏惧秦国。此时齐国通过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已经位居大国行列!此

  • 南宋与金朝之间战争不断,为何始终难以握手言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金朝,南宋,历史解密

    南宋与金朝可以说是冤家路窄,金朝对南宋进行各种各样的威胁以及欺压,南宋也频频对金朝展开北伐攻势,二者对立了将近百年的时间。在此过程中,始终都处在一个鏖战的状态,双方你来我往,大小战斗的发生不计其数。以至于,在金朝灭亡前,金朝也同南宋在两淮、川蜀展开了不间断的鏖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

  • 李岩是唯一可以帮李自成东山再起的人,为什么却被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岩,明朝,历史解密

    李自成能成气候,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遇到了李岩。不夸张的说,在李自成被清军打得只剩下18起逃出来的时候,最终能够重新崛起,得益于李岩为他重新调整了战略方针,又成功地替他打响了名头。这样,他才能一呼百应,获得万民拥戴。最终成功地推翻了明朝,做了大顺皇帝。后来,李自成从北京败退,需要重新集结人气,试图

  • 张公谨有什么战功吗?他为何能入凌烟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公谨,唐朝,历史解密

    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左骁卫大将军、郯国公张公谨排在第十八位,排在他后面的还有程咬金、李勣(即徐懋功)、秦琼等人。人们可能会感到奇怪,张公谨默默无闻,甚至在唐朝开国过程中没有立下什么战功,为何他却能够排在许多著名武将的前面呢?原来他的地位和玄武门之变有关!咱们先看看张公谨的情况,他是魏州繁水人,也就

  • 权谋最厉害的胤禵,差点成为康熙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胤禵,清朝,历史解密

    通篇雍正王朝中,我们对邬思道的权谋之术佩服的五体投地,正是因为他的帮助,才让雍正多了几分夺嫡的把握。然而整部戏中,堪称权谋最厉害的,却不是邬思道,而是十四阿哥胤禵。在外人看来,他是一个愣头青,其实他是一个会为自己创造机会的高手。那么他是如何一步步实现自己的计划的呢?又是如何一箭五雕的呢?第一,分析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