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燕王喜本想趁火打劫成就一番伟业,结果却差点被灭国

燕王喜本想趁火打劫成就一番伟业,结果却差点被灭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764 更新时间:2023/12/18 9:19:36

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西汉刘向《战国策·原序》

战国的历史,如果用一个字能形容的话,非“战”字莫属。

短短二百多年的历史,有史料可循的战争高达百次有余,这些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成了战国历史的主旋律。

礼崩乐坏,诸侯并起,无法避免的战争,一次次刷新着战国的格局,一遍遍洗礼着与生产力无法适应的政治制度,旧制度逐渐被新制度取代的过程,充斥着血腥与暴力。

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死亡的士兵对于统治者来说,也只是一个数字,他们唯一在乎的也仅仅只是自己的统治能否持久。

周朝虽然还是名义上的统治者,但周天子已经无能力管辖华夏大地上并起的诸侯,尤其到了战国末期,强秦东出,周天子也仅仅只能守着一亩三分地胆战心惊的数着日子过生活了。

这其实不重要,因为周室的存在感和影响力已经微乎其微,很少人会关注这个已经病入膏肓无法医治的“病人”,而引人注目的是战国七雄之间的争霸。

赵国作为秦国东出最大的障碍,穿过这个障碍,统一华夏也指日可待,所以秦国和赵国之间无法避免的战争就成为了战国格局中的转折点。

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和邯郸保卫战也在这种背景下爆发了,这两战赵国青壮年损失殆尽,虽用生命之躯抵挡住了强秦的铁蹄,但这还是不是最坏的,最坏的是还没来及休养生息的赵国,又迎来了燕国的大军。

燕国趁赵国历经两次大战国力空虚就想要了它的命,结果差点被反杀。

燕王喜偷鸡不成蚀把米,本想趁火打劫成就一番伟业,却差点被灭国。

燕国的趁火打劫。

公元前255年,燕孝王去世,他的儿子姬喜继位,此时邯郸保卫战的阴影还未从赵国的上空散去(《史记》记载:孝王元年,秦围邯郸者解去。三年卒,子今王喜立),你可能会有疑问燕王喜的谥号是什么呢,不好意思,他没有,因为他是燕国最后一任王,没人给他起,说白了他是亡国之君,这里暂不赘述。

公元前251年,继位没多久的燕王喜就打算和赵国结盟(名义上是结盟,其实是打探赵国虚实),于是派出栗腹带着百斤黄金去向赵孝成王献礼祝寿(《战国策·燕策》记载:燕王喜使栗腹以百金为赵孝成王寿)。

结果栗腹带回来一个很腹黑的主意,那就是趁其病要其命,栗腹给燕王喜回禀说,赵国的青壮年都死在了长平,少年还没有长大,趁着这机会,可以一举灭赵,刚给别人送了黄金表示友好,转眼就建议燕王攻打别人,这栗腹着实很黑。

栗腹的建议正好说穿了燕王喜的内心,那还说什么,决定举兵伐赵,想着秦昭襄王都打不下来的赵国,自己却能打下来,燕王喜真乐了,顺道还问了下乐间的意见,结果乐间一盆冷水浇了下来,说打不赢,不要去打赵国(乐间劝说燕王喜的故事,我们下次再说),但燕王喜不听劝阻,执意出兵。

赵国的顽强抵抗。

按照燕王喜的构想,打仗不就是人打人,我的人多自然就能打的赢,于是发兵六十万,四十万由栗腹带着进攻赵国城池鄗城,剑指邯郸,另二十万以庆秦统领进攻赵国代地。

而这时候的赵国凑出来多少兵抵抗呢,只有13万,并且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稚嫩的面孔,因为这些都是赵国刚招募来的新兵蛋子,毕竟长平之战和邯郸保卫战,赵国损失太重,但是为了保卫国家,只有孤注一掷。

赵国此时大将也是青黄不接,赵王没有办法只有再次用老将廉颇,让他统领八万赵军去抵抗腹部的四十万大军,给了乐乘五万赵军,让他去抵抗庆秦的二十万大军。

按照比例换算一下,乐乘面对的是一打四,而廉颇面对的是一打五,冷兵器时代,一个人打两个都费劲,更别说这样的比例了,但历史就是由一个一个的意外构成的,当燕军觉得必胜的时候,意外又发生了。

廉颇的名将风采。

这个意外就是,六十万燕军被十三万赵军打的落花流水,并且在这场仗中,燕军主将栗腹还被廉颇杀死了,然后赵军在廉颇的带领下一路进攻燕国,并且包围了其首都。

这场战役是燕赵之间的一次大战,双方投入兵力达七十余万,而在史料中记载这场战争都是只说了一个结果,《战国策·燕策》记载:燕人大败,乐间入赵,《史记》中记载:赵使廉颇将,击破栗腹於鄗,破卿秦於代,乐间奔赵,廉颇逐之五百馀里,围其国。

具体怎么打的史料中不多,这可能会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简单的记录呢,最大的可能就是这场仗,燕国败得太快,想要记录其过程,但是真的没有什么能记录的。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廉颇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只擅长防守,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在这场战争中展现出了名将的风采,并且被封为信平君,没有贵族血统,没有过硬的关系,廉颇的封君靠的是真本事,在依然是贵族政治的赵国,能做到这点,实属不易。

标签: 燕王喜燕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商人的地位为什么这么低 他们为什么没有存在感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商人,历史解密

    一,经济制度方面:古代中国主要以农耕文化为主,那么在经济制度上的表现就是以小农经济为主,这种经济的特征就是自给自足,统治者只需要定期按时的找百姓收取租税(农业税和土地税)以及人头税,无论是历史上的井田制,青苗法,一条鞭法等等土地所有权改良,本质上都是围绕这一根本特征来进行调整的。而其他重要的战略物资

  • 为什么古代要严格管控盐?禁止出现私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人类想要正常的生活下去,就必须要满足身体最基本的需求,比如阳光、空气、水这些都是人类生存下去的必需品,当然除了这些东西还有很多,盐就是其中之一,我们每天都要摄取适量的食用盐,如果人要是不吃盐的话,身体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恶心、呕吐、四肢酸软等问题,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命。所以你经常看到人

  • 秦武王举鼎被砸死而遭世人耻笑,其实他的实力被忽略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武王,战国,历史解密

    秦始皇能统一华夏,并非一世之功,而是奋六世之余烈的结果。一个诸侯国出一个明君很是正常,但是如果连续好几代都不出昏君,那就很难了,但秦国却做到了,所以秦国的强大崛起、兼并六国已具不可阻挡之势。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打断我,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秦始皇的先祖中好似还有一个人总被人耻笑的存在,他就是秦武王。关于

  • 武则天那么器重上官婉儿,为什么还对她施黥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上官婉儿,唐朝,历史解密

    武则天在位时期,上官婉儿因才华出众,得到武则天的赏识和信任,从此平步青云,成为武则天的首席女秘书。然而,奇怪的是,武则天那么倚重上官婉儿,却一直没给她封官,还把她施以黥刑。这是怎么回事呢?上官婉儿出身门阀大家,她家世代为相,在朝中极为显贵。在上官婉儿出生那年,由于爷爷上官仪替唐高宗李治起草废后诏书,

  • 鄱阳湖大战陈友谅占据着巨大的优势 为什么他会败给朱元璋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陈友谅,朱元璋,历史解密

    鄱阳湖大战陈友谅为什么会败,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元朝末年,由于元廷的腐朽统治,百姓们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迅速尖锐,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而在各路起义军里,实力最为强大的三支起义军,分别是陈友谅、张士诚和朱元璋。从兵力来看,陈友谅坐拥大军六

  • 为什么北宋一直想着收复幽云十六州?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北宋,历史解密

    幽云十六州也叫燕云十六州,幽州就是北京,燕云的燕也是指北京,所以我们也叫它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的范围包括北京以北,天津海河的西北,河北和山西北部的广大地区。燕云十六州是北宋中期才开始叫的,在那之前叫:幽蓟十六州或幽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具体指:一、幽州(今北京市范围。),二、顺州(今北京顺义周围),

  • 除掉和珅后嘉庆给自己放假,为何遭人诟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嘉庆,清朝,历史解密

    和珅,钮祜禄氏,乾隆朝中后期最受乾隆皇帝信任和仰赖的权臣。作为乾隆皇帝的儿女亲家,和珅这个老小子几乎将朝廷最显赫、最抢手的官职全部集于一身,成为当时朝中最大党派的首领。尤其是在乾隆皇帝禅位以后,由于朝政大权仍然掌握在乾隆皇帝手中,继位为帝的嘉庆皇帝并无实权,和珅的权势达到顶点,颇有大清王朝“二皇帝”

  • 瓦岗寨四十六友为什么会落到手足相残的地步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瓦岗寨,隋末,历史解密

    “汉末英雄刘关张 ,隋唐豪杰推瓦岗。三人同心扶汉室 ,众友齐力反隋炀。麦城余恨悲白帝 ,洛阳萧索二贤庄。宁学桃园三结义 ,不烧瓦岗一炉香。”相声大师郭德纲曾言语过这么一段话,较强的对比了桃园三结义与贾家楼四十六友结义所带来的后期收成效果,一个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扶持,一个为了各自的目标,最后不惜相残

  • 古代工匠修完皇陵就得死吗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皇陵,历史解密

    古代工匠修完皇陵就得死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古代,为皇帝修建房子可是头等大事,除了房子还要修建陵墓,皇帝的墓一般在他还活着的时候就要动工开修,而且不能等到老的时候再修,因为那个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一般都是壮年的时候就要开始修建了,甚至有的刚刚

  • 水浒传中如果打架没有按程序走,会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水浒传,宋朝,历史解密

    武松号称“梁山步战第一”,民间素来有“马上林冲,马下武松”的说法。不少人都认为武松武艺虽高,却也只是一介武夫,其头脑简单易于冲动,属于江湖莽汉。可是您真的是错怪武松了,武松的心机过人甚至让人难以察觉。《水浒传》中,究竟哪一章能真切地体会出武松的心机呢?(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