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如果要攻打攻下一座城池 大概需要多少兵马呢

古代如果要攻打攻下一座城池 大概需要多少兵马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528 更新时间:2023/12/26 12:35:33

兵者凶险,古代兵器时代更是显得残酷异,异常攻城战下来,双方的死伤非常巨大,所以经常出现破城之后的屠城事件,这是有与攻城方想要复仇发泄的原因。

地形者,兵之助也.”守城的一方,以逸待劳,利用有利的地形和城墙,在战术上就具有先天性的优势,比如函谷关、汉中、潼关等天然的地理地貌,通常情况下都是一夫当关的雄关宝地,关乎一国之命运,由此可见地利的优势。

在敌我双方士兵素质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守将持重些,又有足够的粮食,排除外因,这个规模的险要城池,三千人就可据守,五千人就可死守,但如果有一万人,可采用添油战术,分为两至三拨,轮流山岗,就算20万精兵来犯,也可保不失,固若金,在己方无援军的情况下,守个一年以上是不成问题的,之所以是保守的一年,那是因为,这等规模的城池,在无火器时代,在投石机、床弩、火烧、地道掘进、城墙掘洞、云车等轮番上阵,虽然对这些手段,古代守城军队都有反制的办法,但扛住一年以后,城墙已经破烂危朽,守军彻底有效的修补城墙是不现实的。

险要雄城,排除将领、粮草、季节天气等因素,双方士兵素质不相上下,则三千兵马至少可敌三万以上精兵,五千可敌十万,一万可让十万大军望而却步,也可挡住30万大军去路,如果在城里塞下一万五千守军,此城理论上不可攻破。

就以 现在我们南京城墙为例子 比较厚的 几个门 高2-30米宽度大约10米左右 正常爬梯子 还要躲避弓箭 刀枪 登上城头 几乎不可能 所以 都是找 城墙薄弱处 几万人猛地偷袭 才有可能打进去 在城墙上往下往 就算1W人在下面 你也不会觉得有什么 而且就南京城来说 老城墙覆盖的地区,你就是 50W人,你也围不了 唯独有难度的就是 四面八方 集中兵力攻击一处 城内通信不好 士兵难以分配。

所以受和攻需要以1:8的兵力才能大致平衡,如果这个平衡被打破,就容易出现破城的危险。

标签: 古代城池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魏晋才女苏蕙,历史上她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苏蕙,南北朝,历史解密

    苏蕙是南北朝时期非常有才能的一个女子,也是出生在了有灵气的南方地区。据历史上的一些故事记载,拥有像她这样美貌和才能的人,自然是不愁嫁的。所以也就吸引了当时很多有才能的青年,去苏府求得这位美人的芳心,但是苏蕙这样生长在大家族的女子确实是眼光非常高的。一般人她也看不上,也是因为她当时的心思并没有放在男女

  • 诺贝尔奖简介 奖项的设立及沿革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瑞典,诺贝尔,历史解密

    诺贝尔奖(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诺贝尔奖最初分设物

  • 关于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的评价如何?他对俄国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俄国,历史解密

    1832年后,莱蒙托夫开始涉足叙事诗(《心愿》1832年、《美人鱼》 1832年)和散文体小说领域。莱蒙托夫此时诗歌关注的主题有两个:一个是中世纪的俄罗斯历史(《最后的自由之子》1831年、《立陶宛女人》1832年),另一个是异域的高加索题材(《伊兹麦尔一白》1832年、《巴斯通志村》1833一l

  • 北宋放弃长安洛阳,为什么定都无险可守的开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北宋,历史解密

    西安、洛阳都是我国著名的古都,之所以历史上都有十数个王朝先后定都与此,和它们的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二者皆为天下形胜之地,易守难攻。相比之下,和西安、洛阳大致处于同一纬度的开封却在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上,从防守的角度上讲,毫无地理优势可言。然而,北宋却没有选择西安或者洛阳,而是定都开封,直至其灭亡都

  • 刘荣是汉景帝的长子,为什么会被废掉太子之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朝,刘荣,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有不少的太子被废的事件,大都是太子本身的问题,但是也有例外,历史上有一个太子自身无过,却因为母亲被废,那这是怎么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这件事发生在汉景帝时期,而这为被废的太子叫做刘荣,他的母亲是栗姬。而后来他的太子之位之所以被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这位母亲。

  • 关于纪·哈·纪伯伦的评价如何?他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纪·哈·纪伯伦,阿拉伯诗人,历史解密

    他是位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艺术家。在诗《朦胧中的祖国》中讴歌:您在我们的灵魂中——是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里——是我悸动的心脏。他曾说:“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全部人类都是我的乡亲。爱与美是纪伯伦作品的主旋律,文学与绘画是他艺术生命的双翼。在纪伯伦的心目中,祖国黎巴嫩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就像在他

  • 八股文不能取代的明清科举主要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说起中棺椁封建历史最后的两个王朝明朝和清朝,在历史中这两个朝代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闪光点,但同时这两个朝代对人民思想的禁锢也达到了顶峰。而其中对读书人最大的禁锢莫过于八股文了,作为明清两朝最重要的科举依托,八股文所显现出来的作用可以说功不可没。但同样的八股文的弊端也是非常大的,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弊端如

  • 嘉靖知道严嵩是奸臣,为什么却没有处置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严嵩,明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严嵩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严嵩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但是却没有被嘉靖击杀。如果是换一个智商不高的皇帝,或许会被严嵩耍得团团转,但是在历史上嘉靖可是非常精明的。所以不存在嘉靖能不能看破严嵩的伪装,只存在嘉靖想不想杀严嵩。为

  • 输籍定样:中国隋朝制定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输籍定样,隋朝,历史解密

    输籍定样,又称“输籍法”,是中国隋朝制定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政府利用这一手段搜括隐藏户口,以防止人民逃税和抑制士族、豪强占有劳动人口,从而确保政府收入,加强中央集权。开皇五年(公元585年)隋文帝采纳高颎建议,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出查,令百姓五党或三党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上下,重新规定应纳

  • 槐里县令为什么要告汉成帝老师的御状?究竟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成帝,汉朝,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无论是正史野史,亦或是传闻逸事,都记载了不少“位卑不忘国,忠臣不畏死”的故事,忠臣义士从来都是国人所推崇的对象。司马光在《资治通鉴.汉纪二十四》中,也记载了这样一则小小县令直言不畏死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汉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曾做过槐里(治所在今陕西兴平东南)县令的朱云上书求见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