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为什么会有人认为曹操是奸贼?

三国时期,为什么会有人认为曹操是奸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373 更新时间:2023/12/12 13:48:21

在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的人物,而这么多的人物当中形象最复杂,评价最多样的当属曹操了。在北宋时期人们一谈起曹操就深恶痛绝,就连临街说书的人对曹操都是带着有色眼镜去评价的。茶楼酒馆的听书观众一听到刘备打了胜仗都鼓掌称好,一听曹操打了胜仗座下全是一阵唏嘘扼腕。

历史上对曹操有三个评价,英雄、奸雄、奸贼。

很多人都说曹操奸,很多人都不喜欢曹操,那为什么世人都不喜欢曹操呢?为什么一提到曹操就对他深恶痛绝?其实无非这几个原因,为人奸诈,篡权,说了这么一句话“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第一个讨厌他的原因是他为人奸诈,这个是可以理解的。曹操是带兵打仗的将军,正所谓兵不厌诈,如果他不变得狡诈一些他怎么带着军队行兵打仗呢?只要是打仗就少不了炸一炸这个对方的军队,这个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个原因说他篡权,篡谁的权?篡汉吗?这个就真的说不过去了,在曹操生前他是没有称帝的,他虽说是魏朝的始祖,但是也是后来曹丕称帝以后给曹操封的皇帝,曹操本人是没有称帝的,所以说篡权并不是那么恰当。

第三个原因是他说了“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样一句让百姓不能原谅的一句话!宁愿我辜负天下所有的人,但是天下所有人不能辜负我,这个就有点强硬的自私了,也是后来为什么世人都不喜欢曹操的原因。那么这句话究竟是不是出自曹操之口呢?

关于这件事情历史上的记载也是漏洞百出,历史上的记载是这样的,当时的曹操被董卓逼得走投无路,于是就逃到了吕伯奢家里,但是正好过去的时候吕伯奢不在家,出来之后就把吕伯奢一家给杀了。当然杀了他们一家也是有原因的,但是每一个史书上的记载都不一样。《魏书》中记载的是吕伯奢的儿子和他的客人看见曹操身上带的钱财很多,于是想要抢劫曹操就牵走了曹操的马,曹操一看情况不对,于是就把这一家人全都杀了。

曹操的做法是正当的本能反应,曹操是一点错都没有的,但是故事出自《魏书》,很有可能是对曹操美化了,所以这个不是那么的可信。还有个版本是曹操怀疑吕伯奢一家要害自己,于是就把他们一家给误杀了,杀完以后曹操也是后悔了,于是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意思大概就是发现自己误杀了故友的一家,很难过的说了“宁肯我辜负别人,不要让别人辜负我啊”,是曹操对自己的一个安慰,给自己的一个开脱。

但是在《三国演义》里面却变成了“宁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样一写就变成了曹操了杀了故友一家以后还理直气壮!这句将他是“奸贼”的头衔给定死了,也是为什么后来世人对曹操都持一种厌恶的情绪在里面的原因。

可是《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很多的故事情节都是有作者主观的情绪在里面,因曹操塑造成了一个“奸雄”的形象,世人讨厌曹操的原因是因为他说了那样的一句话,但是历史上这句话是被篡写的,可见《三国演义》欺骗我们好多年啊!

标签: 曹操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最短命的大一统王朝秦朝,存国仅15年为什么又一直被后世效仿?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朝,大一统王朝,历史解密

    俗话说,做任何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人们对第一名的关注度要远远大于第二名或者第三名。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其实从建立到灭亡,这个王朝具有600多年的悠久历史,但是它作为大一统王朝的历史却仅仅只有15年,可以说是短命而亡。不过它却为后世历代王朝留下了3

  • 揭秘:三国造成蜀国无大将主要责任在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有句话叫做“蜀汉无大将,廖化充先锋”,意思是蜀汉国后期到了无大将可用的地步,只能让廖化这样一般才能的人冲在前面。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一般认为,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诸葛亮的事必躬亲,因为他的亲历亲为反而限制了人才的发展;又因为他自己能力很强,因此对别人的要求标准很高,所以一般人根本就入不了

  • 斯大林得知儿子被俘后,为何下令逮捕儿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斯大林,德国,苏联,历史解密

    相信斯大林大家是相当熟悉了,但是大家知道吗?斯大林有个叫雅科夫的 儿子,大学读的是建筑专业,本来如果没有发生战争的话,他是可以好好当一名建筑师的。可惜他生在了战争年代,他毅然参军对抗纳粹德国。在一次战斗之中,雅科夫不幸被俘。刚开始纳粹只以为他是一个普通的士兵,但是当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之后,便想利用雅科

  • 如果清朝将长城修到乌拉尔山脉会怎么样 能够抵挡沙俄的入侵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长城,历史解密

    如果清朝修长城会怎么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最近看到了一则关于满清的问题,话说如果当时继续把长城修一修的话,是不是就可以抵挡沙俄呢?这个问题其实问得可以,也可以看出来长城对于一个国家的防御工事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假如的话,会有什么结果呢?下面

  • 亚莎·海菲兹有着哪些轶事典故?他为什么这么伟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亚莎·海菲兹.立陶宛小提琴家,历史解密

    亚莎·海菲兹./a,杰出的美籍俄裔(一般这么认为,事实上海菲兹出生在沙皇统治下的立陶宛)小提琴家。二十世纪最为优秀的小提琴家之一,其实省略“之一”两字也决不为过 。1912年10月,柏林。来自俄罗斯的11岁小男孩海菲兹在著名的指挥家尼基什领导的柏林爱乐乐团的协奏下,以出乎在场所有人意料的成熟演技演奏

  • 刘宗周:食古不化是一流,品行节操更一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宗周,明朝,历史解密

    翻开中国的历史,能看到一个惊人的事实,即:真正的儒学大师,虽然很多人思想保守,但在品行节操上,却让人不得不肃然起敬。本文所讲的这一个人,被称为明朝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在顽固保守方面可谓是一流,但在品行节操方面却更一流!这就是刘宗周,浙江绍兴人,开创的蕺山(jí)学派(黄宗羲等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对后世

  • 为什么司马光笔下这9个宦官的名声都不错?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光,宋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宦官(后来也称太监)做为一种为皇宫服务的职业人员,由于他们干涉朝政,向来是被人诟病的,他们中间许多奸佞之徒,都让人们痛恨。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事实上,历史上还是有不少称职的宦官,甚至优秀的宦官出现的。比如宋代司马光就十分推崇历史上的一些宦官。在其皇皇巨著《资治通鉴》中,他曾列举了九大优秀宦官,

  • 卖油郎独占花魁的故事:癞蛤蟆终于吃到天鹅肉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代,冯梦龙,历史解密

    《卖油郎独占花魁》的故事取自于明代作家冯梦龙的小说《醒世恒言》,讲述了是一个名妓王美娘与卖油郎秦重的爱情故事。话说一年二月的一天,卖油郎秦重去给昭庆寺送油,回来的路上,偶然看见了名满京城的青楼女子王美娘,这一看不要紧,瞬间石化了:“此女容颜娇丽,体态轻盈,目所未睹,准准的呆了半晌,身子都酥麻了。”秦

  • 清朝唯一历经五朝的寿康太妃,生前享受皇后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寿康太妃,清朝,历史解密

    明朝万历四十年(1612年),蒙古科尔沁部明安贝勒将女儿博尔济吉特氏嫁给了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由此,博尔济吉特氏家族开始了与满洲长达三百年之久的联姻,博尔济吉特氏成为第一个嫁到爱新觉罗家族的蒙古公主。三年后,蒙古科尔沁部冰图郡王孔果尔也把女儿嫁给了努尔哈赤,这名女子便是今天要讲的寿康太妃。其实,说起

  • 乾隆提携傅恒只是因为他是自己的小舅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对于傅恒这个人物的认识,很多人都是通过前面一段时间的一部清宫剧,知道了他是一个很多情的人,但同时也感叹他最后的命运太过于凄惨,不过这些都是剧中修饰过的形象,在乾隆时期,他最开始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小侍卫,皇上后来发现了他的才能,决定要提携他,使他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有了很快的晋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官员。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