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天国为什么选择江宁作为都城?史料是如何记载的?

太平天国为什么选择江宁作为都城?史料是如何记载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499 更新时间:2023/12/18 15:00:23

1853年3月,太平军攻下江宁(金南京),定都于此,改称天京。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中国的近代史当中,太平天国这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向我们展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之所以说波澜壮阔,主要在于这场起义,虽然最后的结局是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其前后浴血奋战14年的经历,却涌现出了诸多如石达开一样的悲情英雄。同时,当我们回顾这段岁月时,能够发现的是,实际上这段历史中,有着诸多的历史片段,是需要我们不断去推敲的。

历史上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天京事变”前,可以说是太平天国军威最盛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清军所依靠的八旗武装力量,经过百年间的退化,已经到了不堪一击的地步。以至于,从广西到江苏的征战路途中,太平军近乎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尤其是自永安突围后,太平军更是凭借仅有三万多人的孤军,一路向东,到了南京城下的时候,队伍发展到了数十万之巨。当我们回顾这段早期的征战岁月时,同时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那就是太平天国为何选择南京作为自己的都城,选择别的地方不可以吗?

首先,太平军之所以能够在广西短期内,便达到声势浩大的地步,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时打着“小天堂”的旗帜。而这个“小天堂”是哪里呢?这个地方就是当时的南京。那么,为什么不是别的地方,而独独是南京城呢?因为,在那个时代江浙地区的经济富庶程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以至于清王朝的财政收入,大多依仗于江浙地区的赋税。所以,如果将南京定为都城的话,那么必然符合“小天堂”的要求。并且洪秀全在永安突围时也曾承诺“上到小天堂,凡一概同打江山功勋者,大则封丞相,至小亦军帅职。”

同时,选择在江浙富庶地区扎根,对于太平天国早期有两点好处。第一点在于,依托于江浙地区的富庶,太平军可以得到极大的发展,这样可以更好的发展。而第二点则在于,江浙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清王朝赋税的重要来源地,如果定都南京的话,可以进一步切断江浙地区同北方交流的漕运,这样的情况,对于当时孱弱的清王朝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

并且,定都南京也是太平天国内部,东进派的胜利。在永安突围后,太平军对于未来的战略规划,陷入了一场大争论。当时,以杨秀清为首的一派,则希望顺江东下,夺取南京。而当时罗大纲为首的一派,则提议渡过长江,占据河南,继而问鼎中原。显然,后来的事实证明,杨秀清为主的东进派,获得了支持。实际上,当时选择南京作为国都,也是太平天国保守战略的一个体现。

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杨秀清曾明确表示“舍要害,专意金陵”,“即不成事,黄河以南有,我可有已。”杨秀清的这番言论,所代表的正是当时相当一部分人想法。这个想法,所表现的也是保守的战略态度。这个战略的根本是,在南京建立统治,并派兵四处征讨,即便无法完全推翻清王朝的话,也能就此获得半壁江山,作为依仗。由此可见,南京在当时太平军战略上,也属于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

其次,南京除却富庶之外,南京也曾是当时六朝古都,王者之地。在太平军冲出广西后,如若在长江以南寻找一个适合当都城的地方的话,那么这个地方非南京莫属。历史上的南京,不仅是六朝古都,同时也是一个雄踞东南的存在。如果,在这个地方建都的话,向北可以窥伺中原,往南则可以占据半壁江山。这样的情况下,更是断绝了太平军占据其他地方为都城的想法。

公元1853年,太平军最终在南京建都,并改南京成为天京。后面的事情,想必大家就比较清楚了,进入南京城后的太平军,一改此前艰苦斗争的精神,完全沉浸在了江南纸醉金迷的生活中,直到1864年,这所有的一切都成为一场幻梦。

标签: 太平天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清时期的文字狱到底是什么样的?是种什么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字狱,清朝,历史解密

    其实,说起文字狱,相信大家对它并不陌生,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自古刑律当中,凡作奸犯科、偷盗犯上者理应受到法律制裁。但“文字狱”却是一桩难以厘清且始终未被列入律令的千古“奇案”。古今中外的历史不可重演,我们也不愿看到此类莫须有的案件再次发生。文字狱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而且自古有之。我们从三个大方面

  • 驸马娶到公主走上人生巅峰是真的吗 事实却不是那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驸马,公主,历史解密

    很多人以为驸马娶了公主从此就走上了人生巅峰。但是在明朝但凡有点能力的人,基本打死都不去娶公主的。要成为驸马 首先你要满足以下要求:年龄十四到十六岁,长的帅,家里门风好,这算过来海选,还需要司礼监和钦天监来合了生辰八字,再检查了身体健康,也就算进入到下一轮了。成婚前宫里还会派出试婚宫女,体验你身体功能

  • 刘禅统治蜀汉41年,还有诸葛亮在旁辅佐,为什么却不替父亲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尽管表面上是3方对峙,但事实上不论是人数还是质量,曹魏与东吴都要比蜀汉强太多。尤其是刘备战败返回白帝城后,整个蜀汉都面临非常危险的境遇,在夷陵一战中,蜀汉损失四万精兵,长江北岸的一万防守军全部投降魏国。三年前关羽痛失荆州,刘封又接连失守三个郡县,细细算来刘备损失的兵力至少在十万以上。刘备作

  • 白居易在诗人里算长寿的,原因是没吃一样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白居易,唐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白居易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古人的寿命普遍没有现代人长,这是公认的,主要是古代的医疗条件比较落后,再加上天灾人祸战乱等原因频发,这也是古代女子为什么十几岁就要嫁人生子的原因了,毕竟要保证人口生长率。据说古人的平均寿命,夏

  • 一代枭雄曹操,为什么将7个女儿嫁给同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三国,历史解密

    都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因为上辈子缘分没有尽,所以这辈子才投胎转世来做他的女儿。但是,在这世界上,还是会有一些父亲并没有珍惜这种缘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不惜牺牲女儿的幸福,将女儿当作物品一样估价卖出,或者当作礼物送给他人做小。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父亲,他就是这样的人。他是谁?三国曹操曹孟德!

  • 反抗古代中国东汉政权的两个姐妹:征氏姐妹的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征氏姐妹,越南,汉朝,历史解密

    征氏姐妹(越:Trưng Sisters,?-43年5月),是指在越南北部地区武装反抗中国东汉政权的两个姐妹,征侧(越:Zheng phụ)和征贰(越:Zheng II)。根据越南河西省山西市一带的传说,征氏姐妹出生在交址郡麊泠县(今越南河内市麋泠县)的一个雒越族军人家庭,是古代雄王的外曾孙女谩善(

  • 深受拥戴的石达开,最后竟在大渡河边全军覆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石达开,清朝,历史解密

    翼王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能征善战,几乎百战百胜。就连曾国藩,都被他打得要投江自杀。这样一个神勇之将,为何最终会兵败大渡河,结局如此悲惨呢?石达开年少时便侠名在外,他虽年少失父,不得不早早撑起家业。但由于他聪明好学,并没有误了习武读书。再加上他为人正直,因此在当地很被人敬重。石达开1

  • 武丁是大商天子,为什么要用圣人托梦的方式寻找辅佐之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武丁,商朝,历史解密

    “一鸣惊人”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代霸主楚庄王曾在刚继位的时候,三年不理朝政,贤臣用不飞也不鸣的怪鸟来警示楚庄王,而实际上楚庄王只是在暗处观察一切。三年一过,楚庄王迅速除掉一部分人又重用了一部分人,然后带领楚国人饮马黄河并问鼎中原,终于在孙叔敖等人的辅佐下成为当时最有能力

  • 王莽的四个儿子下场都怎么样?四个儿子下场都很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莽,汉朝,历史解密

    提起王莽,大家都知道他是西汉的篡位者,他取代汉朝皇帝,建立了新朝。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王莽的几个儿子“窝里横”的情况。王莽生有四个儿子,都说父母最疼满崽,王莽也不例外,对这个从小乖巧可爱、聪明伶俐的儿子疼爱有加。用句话来形容就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过分的溺爱是对孩子形成世界观的一种妨

  • 沈从文狂恋“黑玫瑰”,一生都未曾得到妻子的理解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胡适,民国,历史解密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在众多听后便觉得酥麻的情话中,这句话仍脱颖而出,被评为“民国最美情话”,而情话的书写者,便是《边城》的作者沈从文先生。沈从文初见张兆和时,她年仅18岁,是皮肤黝黑、长相精致的女学生,她家世显赫,却不似平常的大家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