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为什么将皇帝称为“官家”?

宋朝为什么将皇帝称为“官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119 更新时间:2023/12/27 2:56:17

“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为什么只有宋朝将皇帝称“官家”?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这句话出自《湘山野录》,讲述的就是三皇时期,整个天下遵循的是公天下,所以皇位传承以贤能为主。等到武帝当家的时候,原先的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所以传承顺序也变成的血脉传承。这句话似乎阐述着中国权力传承制度的变更,也暗示着某种古人的理想。

到了宋朝时期,宋代的开国皇帝,把《湘山野录》中的三皇五帝行为也像秦始皇一样进行了组合,结果得出了“官家”的称呼。在现在人看来,这个官家的称呼似乎很low,听起来好像是管家一样,一看就低人一等,与秦始皇的三皇五帝和成皇帝比较起来差距太大。但让我们惊讶的是,宋朝皇帝却把这个官家的称呼当成了自己皇帝的称谓,并且还引以为荣。

虽说宋太祖与秦始皇比较起来差距还挺大的,但是要说差到这种地步连品位都不如,那可实在是不敢相信。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宋代的皇帝称自己为官家,而不是像秦始皇一样和三皇五帝称皇帝呢?

实际上,这个官家的称谓背后有着另外的含义,他们也是与秦始皇站在同一个高度思考问题。

一、什么是官?什么是家?

在古代,对于官家的看法,其实是关于公与私的。所谓的官天下,指的就是公天下,这个公天下就是想要天下为公,但这并不涉及到孔老夫子的大道之行,而是说权力传承上的公允性。

在我们的教科书里面有一个更加精确的说法,那就是禅让制,遥想当年,三皇通过禅让制,确保整个天下始终在贤能的人的领导之下,这才有了黄金时代。

但是,后来等到大禹时期到来,公天下变成了私家天下,下期直接以血缘的方式对权力进行传承,原先的禅让制灰灰洇灭。以前对于这样的权力传承的变化总感觉有些失望,因为禅让制是最美好、最浪漫的政治时代,结果变成了血腥冷酷的私家天下,总感觉在倒退。其实,这背后另有讲究。

所谓的官天下,的确是政治上的浪漫情怀,但是它并不符合时代的变迁。因为它能够实行的基础就是整个社会处在一个生产力不发达的状态中,而且版图较小,小群体搞禅让制没问题。但是,等到土地范围扩大而且生产力扩张的时候,观天下必须要以家天下为主,因为家天下确保了社会的稳定,而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社会动力的源泉,所以官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是一个合理的过程。

那么,与宋朝的官家有什么联系呢?

二、官家背后的含义

宋朝皇帝像秦始皇一样,把三皇五帝的行为结合自称为“官家”,其实不是想要摆酷,而是想要找到我们古人孕育的一个朦胧的理想。秦始皇把古人的辉煌,演化成了绝对的权力,这是当时时代的特色,也是秦始皇的追求。

但是,宋朝皇帝却不喜欢这样,他追求另外一种和谐,那就是公天下与私天下相平衡,甚至把公天下摆在前面。这种说法可能有些模糊不清,但其实仔细想想我们就能明白,宋朝一切政治以平衡为主,而且一切政治以文官集团为主。也就是说,由原先秦始皇的绝对拦权,转入到了君臣共治,甚至君高拱于其上由臣来做事情的地步。

具体的表现可以看一下宋史,遥想当年,太祖皇帝明确立下一条规矩,那就是宋朝在何时何地都不能屠杀任何一个文官。这条法律被严格执行,到了宋朝灭亡,就连后来的宋仁宗,宋神宗等人,想要轻易的打击那些保守派人物,也不能够越规矩。

除此以外,宋代的宰相个个都有着限制皇帝权力的能力。以寇准为例,宋真宗次次都想要追求更高的享受,结果都被寇准卡住了财政大权,甚至连后来的澶渊之盟,也是被寇准胁迫者御驾亲征。

也难怪有学者感慨,中国历史几千年只有宋朝皇帝的权力是最弱的,那里是文官集团的天堂。由此可见,当时宋朝皇帝自称官家,其实目的就是想要实现家天下与公天下结合,而且宋朝皇帝在把握这个平衡的时候做的非常不错。

三、官家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弄清楚了宋朝官家的含义和他们的行为以后,我们也不由得会产生一个疑惑,宋朝皇帝折腾了大半天,闹这一出是为什么?

要知道,笔者以前在看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的时候,曾经就看老先生表达过,中国的皇权特别具有排他性,越是接近权力顶峰,就越具有抗拒他人的属性。因此皇权或者说权力是人人都想占有,人人都必须要努力的去掌控。

那么,为什么宋朝皇帝就如此的大度呢?

其实之所以会这样,关键还是因为宋太祖早年的经历,还有当时时代背景带给大家的烙印。

在罗贯中先生写的《残唐五代史演义》中,就明确的表示了在宋朝建国以前残唐时期的可怕景象。还记得当年郭威等人屠杀开封城的时候,赵匡胤的家人差点被人给洗劫了,而那些抢劫的士兵一个个犹如地狱里爬出来的恶鬼一般,不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老百姓,都在他们的摧残之下化为灰灰。宋太祖亲眼看到了这可怕的场景,也知道了士兵的可怕,因此,他想要打造一个由读书人统治的世界。

要知道,读书人统治的世界虽然未必可能有血性,未必可能真的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但是读书人的统治终究只不过是贪污点钱财,对于国家大政方针调整上有失误,但永远不会使得天下沦落到残唐五代的可怕梦境之中。

所以宋太祖希望,实现一个所谓的公天下,由文官集团来掌握政权。这样既可以避免自己的王朝像残唐五代时期的政权更迭一样灰飞烟灭,也符合了整个时代人民的诉求。大家再也不想回到那个可怕的群魔乱舞时代了。

因此,官家其实就代表着大家的一个理想,皇帝的称呼也代表着皇家的一个态度。大家都想要重塑三皇五帝时期,大家想要把朦胧的禅让制与家天下结合,打造一个没有战乱,大家都富裕的时代。平心而论,宋王朝做到了这一点,而官家的称谓虽然不大气,但是与秦始皇比较起来,却也有另外的优势。

小结

总的来说,相信大家应该也了解了宋朝皇帝自称的由来。针对宋朝皇帝这一行为,我们还是得提出一些感想,虽然宋朝国力的确并不怎么行,对外战争也基本上没赢过,但是这真的是一个很理想的国度。

当一个皇帝能够在大封建时代,想到家天下与公天下结合,想到经过残唐五代的可怕乱世以后,寻找一条和平之路,这种理想与追求与王莽追求的儒家道德,其实大相径庭。

如果历史真的要给宋朝打分的话,笔者可能会给宋朝90分以上的评价,因为这个王朝真的是一个理想国,他是中国人民在痛苦之中尝试的一条新的道路,虽然在政治军事上不那么显眼,但他的勇气和他尝试的结果,真的值得我们这些后人敬佩。

标签: 古代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与张爱玲齐名的女作家:苏青的婚姻生活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青,民国,历史解密

    张爱玲以她那冰冷犀利的文字不知令多少人顶礼膜拜,殊不知如此心高气傲的女文青,却也有垂涎的对象。她曾说过:“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心甘情愿的。”那么,令张爱玲倾其才华的苏青究竟是何方神圣?1914年苏青出生于浙江宁波鄞县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原名冯和仪,是

  • 白起为秦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又是杀神 为什么韩信依然很看不起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信,白起,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秦国名将白起,位列战国四大名将。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他一生杀敌数百万,故而有“人屠”的称号。韩信,汉初三杰之一。从拜将开始,暗度陈仓,丁三秦,灭

  • 王莽排斥外戚,禁止吴章学生入士!为何唯独他频频升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王莽,历史解密

    揭秘一介小吏因何频频受到王莽加官进爵?王莽剧照王氏专权下的大汉江山犹如累卵,摇摇欲坠,而帝王们的不作为也伤透了贤臣们的心,于是朝野之上一派哑然。成帝驾崩后,平帝以中山王的身份入主皇宫,又是一个孩子,太皇太后王政君皇城内依然高高在上,而皇城之外,新一代的王氏领头羊王莽已然长成。按照汉律,平帝虽然不是成

  • 明朝用了一辈子都没有解决蒙古问题?皇太极是怎么用三年解决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在1368年的时候,朱元璋在南京正式登基称帝,之后,他就赶紧派兵继续北伐战争,最后他成功的占据了北京,元朝就这样灭亡了,但是当时元朝还是有很多的残余势力,并没有被完全的消除干净,所以在之后明朝的200多年期间,蒙古人都一直在骚扰明朝。或者我们可以说的更明白一些,到了后期,明朝的实力已经非常衰弱了,这

  • 揭秘:隋朝为什么在两个月内就灭掉了陈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陈朝,南北朝,历史解密

    根本原因还是实力相差悬殊,陈朝无论国土、人口还是经济、军事都没法和隋朝比,被灭是迟早的事。不过隋军能在短短2个多月的时间里灭掉立国33年的南陈,也离不开精心的准备和战略战术的运用。南陈是南朝国土面积最小、国力最弱的一个,是陈霸先在南梁遭受侯景之乱的重创和地方割据的纷争已然支离破碎的状况下仓促建立的,

  • 有七百多年历史的秦国,为什么很少出现“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国,战国,历史解密

    秦国举六世之功,一统华夏,再到两汉四百年国祚,将华夏文明最终定型,可以说是神迹了,整个中国大地形成统一民族,相互认同,趋向同一,这里,秦国可是立了不世之功。再看西方国家,罗马花了800年才统一地中海,崩溃后花了1600年,拿破仑,希特勒,这些惨烈的战争一次又一次,到现在也没有完成统一,这一对比,就显

  • 张氏四姐妹的父亲:张冀牗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冀牗,民国,历史解密

    张冀牖(1889-1938),男,安徽合肥人,民国著名教育家。1918年由沪迁居苏州。1921年创办私立苏州乐益女校,1925年又创办平林中学。抗日战争爆发后,乐益女中停办,张冀牖避居合肥西乡。1938年去世。创办女子学校“五四”运动后,张冀牖接受了不少新思想,深知教育尤其是女子教育的重要,于192

  • 皇帝出游得一美人,生一儿子是有名的暴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陈妙登,南北朝,历史解密

    “来人,去看看,这御道边怎还有这等破旧的茅草屋,一定是因为穷。”随着坐在御辇里的男人一声令下,大手一挥,男人的侍从赶紧拿出三万钱走进御道旁的茅草屋里。茅屋里家徒四壁,破旧不堪,一束束斑驳的光线从稀疏的草缝里投射进来,煞是刺眼。侍从暗自吃惊,天朝竟还有这等穷苦人家。茅屋里很静,侍从搜寻一圈没看到人,莫

  • 五德终始能影响中国王朝的更替吗 是怎么影响古代王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春秋战国,邹衍,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家们以土、木、金、火、水相克的原理来阐释社会运动规律, 其终始循环表现出命定论的特征。经学思维模式以先王政典为逻辑起点, 通过崇圣推演内圣与外王的关系, 在其理念中把先王的言行视为不可动摇的权威。战国时期的邹衍经过深思熟虑, 把阴阳五行系统地表达为五行终始说, 并以此来为君主所用

  • 在宋清两朝,文人的地位有何不一样?差距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人,宋朝,历史解密

    俗话说的好,一朝天子一朝臣。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赵匡胤建立北宋之后,为了扭转唐末以来“武胜文弱”的局面,于是便采取了以文治国的国策,并传下了“不杀士大夫”的祖训。故而整个北宋的政治一直比较开明,大臣和文官也敢于发表意见,甚至常常令皇帝陷入尴尬的境地。可如果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