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于禁一生忠勇果敢,为何却投降关羽受辱?

于禁一生忠勇果敢,为何却投降关羽受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259 更新时间:2023/12/16 18:11:14

由于小说《三国演义》的巨大影响力,似乎在民间,对于三国时期的名将,只有关张赵马黄这五虎大将,再加上一个超级的吕布这种基本印象。但是在实际中,所谓的五虎将是不存在的,在《三国志》这部史书中,陈寿只是将关张马黄赵五人列入一传,其原因在于,关羽、张飞、马超和黄忠,属于蜀汉军事集团的顶级四位大将,位列“前后左右”四大将军,而赵云因为功勋特殊,兼具刘备保镖的任务,所以他即使是杂号将军,也算是蜀汉军事集团的核心将领,但并不因此意味着,这五人是可以相提并论的。如果真的要在三国的历史中,找到可以相提并论的“名将五人组”,曹魏的张辽、张郃、徐晃、乐进于禁,才是官方认可的“五子良将”。

如今,关于五子良将和五虎上将谁强谁弱,孰优孰劣的口水仗很多,老乐无意卷入其中,只是因为这个现象,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这十大名将中,似乎有一个人是另类的存在:看功勋,他不太明显;论勇武,无论是对方的万人敌关羽、张飞,还是己方的常胜将军乐进,他都比不了,总之,在武力方面,此人可能是最差的;但是论失败的耻辱性,他却是首屈一指的。说到这里,也许大家就猜到了,此人就是于禁于文则。他凭什么位列五子良将呢?如果按照史书的介绍,于禁的一生可以用忠勇果敢,坚韧毅重来形容,但问题是,这样一个人,为什么最后却“晚节不保”,背负着投降者的骂名呢?或者说,后人对于禁的这种印象,是否公允呢?

首先,我们来看,于禁为什么会成为曹军的重要将领。其基础当然是足够的军功,比如在徐州之战,于禁攻陷广戚;而后回救濮阳的时候,攻破了吕布两座营盘;战须昌败高雅,战雍丘围高昌,斩黄邵,斩刘辟,斩张勋,斩桥蕤……总之,一系列战场上的杀敌斩将记录,都证明了于禁的实力与军事才能。更重要的是,于禁带兵冷酷坚毅,不徇私情,比如在曹操宛城大败之时,于禁斩杀了夏侯惇所部的不少军士,很多人说于禁要叛乱,但于禁根本不解释,反而在整顿好后方营寨后,才来到曹操军营解释,为什么要斩杀自己人,因为夏侯惇的兵卒趁着战乱,滋扰百姓,影响军威军纪,于禁这才先斩后奏,而且根本不考虑曹操如何看待自己,毕竟战场瞬息万变,一旦考虑太多,很容易影响到战局,导致溃败。因此,为了全军的利益,个人是否被误会,又算得了什么?从此,于禁的大将之风,不仅深得曹操欣赏,也镇服了全军上下,在剥夺某些将领兵权这种敏感事件上,只要于禁出手,结果就会变得轻松简单。

由此可见,于禁在曹军中威望和资历都是数一数二的,那么,他为什么要投降关羽呢?其实客观地说,在当时的年代里,武将投降相对来说比较常见,三国中的名将,好多人都有效力多家主公的经历,因此,于禁的投降,按道理来说,不算是多么严重的问题。主要是在《三国演义》中,将于禁描述成了一个贪生怕死之辈,但是在真正的历史上,未必是这种情况。更何况,按照某些专家的分析,毕竟关羽有投降过曹操的历史,也深得曹操信任,投降给这种级别的对手,于情于理,都不会受到曹操的太严重的处罚。也许唯一让于禁丢人的是,庞德的宁死不降,与于禁的屈膝被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才让更多的人,将于禁的行为放大了。

刚才我们说到了,于禁投降关羽,也许是考虑到了关羽也有降曹的背景,那么,我们还可以横向对比一下,蜀汉和曹魏这十大名将中,有多少人是有投降历史的:赵云最开始投靠的是袁绍,而后转投公孙瓒,公孙瓒败亡后,归顺了刘备;马超更不用说,接替了父亲马腾的势力,最终被曹操打败,投靠了张鲁,后又被刘备挖来;黄忠则是刘表部下,最后成为刘备的虎将;张辽,原来是吕布手下,白门楼后跟随曹操;徐晃是杨奉在李傕郭汜之乱时发掘出来的,最后也成为了曹操的“周亚夫”;张郃于官渡之战降曹。这样看来,只有乐进是“从一而终”的名将。

另外,就算张飞在蜀汉阵营中没有经历过反复,但是他与曹营夏侯氏的姻亲关系,起码也说明了“三将军”并非是背景100%没有问题的。所以,于禁投降关羽,本来不算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但是他的结局在于,他主动投降之后,又被送回了旧主那里,所以才会受到一定的侮辱吧。从这点上看,除了关羽之外,赵云、马超、黄忠、张辽、徐晃、张郃这六位有过投降经历的将领,都是投降后对新主尽忠竭力,也没有遇到旧主引发的耻辱。关羽虽然回到了刘备身边,可是他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又岂是于禁一个“外人”能比的?更大的问题是,被送回曹魏,又不是于禁的本意,本来就是孙权羞辱曹丕的一种手段,所以,于禁的不幸,只能说是命运的安排。但这种安排,却放大了他的污点,给他带来了更多,本不属于他的不公评价。

标签: 于禁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宋江起义是怎么样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江起义,历史解密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自施耐庵先生写成面世以来,无数的读者都被书中所描述的英雄好汉所陶醉,为他们的江湖义气所折服,那些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跃然纸上。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宋江起义是怎么一回事呢?和小说中的人物有什么联系呢?在正史中,关于宋江的记载并不多,几乎可以说是基本没有,但是,我们从北宋末期同时代的一

  • 她是傅派创始人傅全香,也是越剧十姐妹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越剧十姐妹,近代,历史解密

    傅全香,原名孙泉香,1923年8月30日(农历七月十九)出生于浙江嵊县后庄村。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越剧“傅派”创始人,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她广学博取、勇于开拓;在新越剧基础上,拓展了“写意”风范,并造就了真假声完美融合、华丽多彩、荡气回肠的傅派唱腔,誉称“越剧

  • 汉惠帝刘盈膝下有六子,为何他死后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盈,西汉,历史解密

    西汉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高峰,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开创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盛世局面的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和汉景帝,全面击败匈奴并打通西域,让大汉帝国光辉播撒到远方的汉武帝刘彻等人,都是十分出色的皇帝。汉惠帝刘盈夹在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和开创文景之治之间一任君主,他生了六个儿子,却把皇位传给弟弟,这究竟

  • 贞观之治到底有多繁盛?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贞观之治,唐朝,历史解密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一个理想化的社会状态,是用来形容国家安定,国民素质高,社会风气好的。比如《三国演义》第87回开篇,说诸葛亮治理成都,事无大小,皆亲自从公决断,一时间使得两川人民:“两川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当然是夸耀诸葛亮治国的功绩,我们说攘外必先安内,诸葛亮的治理下,蜀国

  • 三国第一奇才,诸葛亮不及他,曹操孙策想杀他,最终活了130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奇才,诸葛亮,曹操,孙策,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是历史上的大乱世,明朝的小说三国演义让后人们对这段历史熟知。现如今的人们在茶余饭后会说到三国这段历史。正所谓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作为历史上能人辈出的年代,这一时期从不缺少人才!现如今的人们说到三国时的奇才,肯定会有诸葛亮,从历史上来说,诸葛亮都是非常稀少的谋士。诸葛亮在历史上谋士的排名中

  • 东晋皇帝司马奕为什么会被废掉?他真的是患有“痿疾”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东晋,司马奕,历史解密

    傀儡皇帝大都活得比较窝囊。因为皇权旁落,因为地位特殊,所以他们很容易陷入政治漩涡,成为权力争斗的牺牲品。一部皇权沉浮史,说白了,就是一部皇权与臣权此消彼长的斗争史。权臣一旦爆发野心,无所顾忌,傀儡皇帝多半没有好果子吃,不是被杀,就是被废,理由不外乎荒淫、昏庸、无道、失德、暗弱、年幼、无能。然而,东晋

  • 朱元璋手段太狠辣?可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收回“燕云十六州”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自秦始皇建立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以后,一直到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退位,中国总共出过四百多位正统皇帝,其中不乏争议颇大的帝王,而明朝的朱元璋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不得不说,朱元璋这一生可谓充满了传奇色彩,从一个连吃饭都成问题的放牛娃,一路披荆斩棘,最后不但击败了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古铁骑,建立了

  • 中国四大无人区之一 那里曾经有2000名士兵神秘失踪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无人区,罗布泊,历史解密

    中国的四大无人区你们知道是哪四个吗?分别是昆仑山北部阿尔金、西藏羌塘、罗布泊和青海可可西里。这四大无人区现在已经是军事禁地,除了一旦误闯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之外,中国的很多导弹实验基地在四大区域,所以,无关人员,禁止入内。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中国最著名的四大无人区之一的罗布泊,这个地方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揭秘:北宋末年哪位大宦官是被斩首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七月末的—天清晨,监察御史张澄一行数骑,由南雄州衙门出发,押着一只木匣,内装一颗血淋淋的人头,越过梅关向汴京疾驰而去。九月初七日,张澄押回的那颗人头已在汴京城头高高挂起,观者如堵,京城轰动。这是谁的人头?原来这就是曾显赫一时,权倾朝野的童贯的头,也就是《水浒传》中那个

  • 为什么大英帝国对海权如此重视?海权对一个国家到底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英帝国,海权,历史解密

    在19 世纪晚期到20 世纪初的西方世界,人们并不把战争视作可怕之物或者文明堕落的象征。虽然和平主义渐显头角,也有很多关于战争的可怖及非正义性的讨论,但这些并不是主流观念。欧洲已经有一百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 很多人逐渐忘掉了战争的可怕之处。而且对于1914 年以前的一代人来说,战争既是非文明世界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