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帝为什么不喜欢当朝重臣姚启圣?

康熙帝为什么不喜欢当朝重臣姚启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684 更新时间:2024/1/2 21:20:03

圣是康熙一朝重臣,康熙帝对其颇为倚重。而姚启圣在对于平定三藩和收复台湾这些事情上,也提供了很多的建议。照这样看来,康熙帝对姚启圣应该是更加看重的,毕竟姚启圣为清朝出力不少。为什么会说康熙帝讨厌姚启圣呢?读古代历史故事,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说康熙帝不喜欢姚启圣,在于康熙帝与姚启圣之间的那段千古一骂。康熙帝对姚启圣大骂“朕在心里已经杀了你一千次了!”并且还说他知道姚启圣即使跪在康熙帝面前,心里也还是看不起他的。

康熙帝与姚启圣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姚启圣与康熙帝之间的关系,出现如此大的裂缝呢?从根本上来说,应该是姚启圣个人活的太过清醒。

姚启圣很早之前就已经投入清军的阵营,但是他的投靠并不是因为名利和权势,而是顺势而为。

从清军入关开始,天下大势就已经站在满清这一边了,姚启圣很清楚的明白时局。但也正是他如此清楚,所以他尽管已经归顺了清朝,但是却没有打心底里臣服。他的归顺朝廷,代表的是一种知识者的清醒。而就他本人而言,实际是是看不起满勤存在的一些陋习的,甚至很多时候还有着对满族皇权的轻蔑。

姚启圣这种“从道不从君”的清介之气,很受后世之人的推崇,但是对于当时坐在统治者位置上的康熙来说,却并不是一件很顺心的事情。毕竟麾下的臣子,尽管为他所用,但是内心却并没有真正的臣服,对于封建专权统治者而言,是绝对不能忍受的事情。更何况是康熙帝这样,智慧而有作为的千古一帝了。加之姚启圣常年巧舌如簧,冷嘲热讽,擅议朝政,已经触及到康熙帝的利益。

还有一个原因,是姚启圣老是在康熙帝面前提起满清陋习。姚启圣立足于满汉化,多次上言奏请康熙帝纠正满族存在的一些陋习。康熙帝自己就是满族人,虽然也知道满族文化中的确有许多是汉族人接受不了的。但是一个人一次又一次的在你勉强提起,作为那个民族的族名,谁又会高兴呢?

还有人说,康熙之所以不喜欢姚启圣,还在于一个人,那个人就是与姚启圣一道收复台湾的施琅。姚启圣在推荐施琅作为领导军队攻打台湾后,也加入到对台湾的收复工作中。虽然他不像施琅那样,全权用兵,但是却也提出了不少对收复台湾非常有用的计策。可惜的是后来收复台湾之后,施琅将功劳全占,以致于康熙帝忽略了姚启圣,开始重用施琅。而施琅呢?则在康熙帝面前挑拨离间,最终使得康熙帝对姚启圣厌弃。

不过这种说法,小编不是很认同,需要更为具体的史料加以证明。

陶元藻言:“迨台湾之乱,冲锋陷阵,虽施琅功,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应时以输军饷,重犒以收士心,俾琅用兵多寡,出师缓急,靡不如意者,皆少保(即姚启圣)之力也。刘国轩败,澎湖凯旋,琅于海道奏捷,七日而抵京师,少保遣飞骑由内地驰报,迟琅二日,琅已先封靖海侯矣!”

陶元藻的评价,与小编个人想法大致相同。在收复台湾这件事情中,施琅虽然出了大力气,统兵攻打,与敌军作战。但是真正的功臣,还在于在背后出谋划策,决胜千里之外的姚启圣。后世之人,在说起康熙一朝收复台湾之时,想起的只有施琅,而忽略了姚启圣,其实是非常不公正的一件事情。

毫不客气的说,如果不是姚启圣上奏建议,一边攻打台湾,一边收复台湾旧部,从而分散他们的力量,那么台湾可能不会那么顺利的就被施琅拿下。所以说,姚启圣是收复台湾中一个决定性的人物,其功劳还在施琅之上。

标签: 康熙但是不是收复已经台湾满族事情

更多文章

  • 苏联解体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俄罗斯,共和国,国家,中央,解体,列宁,苏联,民族

    苏联解体是内外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析任何因素都不能单纯地考虑而完全地将其他因素撇开。苏联的民族问题始终是和各民族共和国的分离运动、苏联中央权威的丧失交织在一起的。那么苏联解体有什么影响?早在苏联解体发生之前,社会主义阵营的崩溃就已经变得不可扭转。苏联的解体,为波兰开始的东欧政变大潮画上了句号。

  • 末代皇后婉容大婚时竟然没有走大清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清朝,溥仪,紫禁城,皇帝,婚礼,大清,皇后

    婉容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后,从1922年12月入宫,到1924年11月和末代皇帝溥仪一起被冯玉祥驱逐出宫,在紫禁城总共生活了两年时间。婉容是怎样被迎娶入宫的?她在宫中的生活又是哪般情形?透过原始的清宫档案,我们可以有个大致的了解。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婉容入宫没走大清门溥仪结婚是在1

  • 靖难之役死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死亡,皇位,多少,就是,实质,十分,人数,可以

    揭秘靖难之役死了多少人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面有一出十分著名的皇位争夺的戏,历来中国古代的帝王都会十分严格地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进行皇位的传递,而在大明王朝中,朱元璋却把自己的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可以说朱允炆当上了皇帝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随之而来的便是一场血腥的皇位争夺战,被后人称为“靖难之役”。

  • 谢瑶环和上官婉儿谁更有才华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因为,武则天,两个,三思,苏州,诗文,上官,成为

    谢瑶环和上官婉儿谁更有才华中国古代历史上谢瑶环和上官婉儿两个人,本身其实没有多大的关系,只能说她们都是武则天的左膀右臂罢了。另外一个共同点就是她们和武则天都是有着血海深仇,进宫的目的都是为了报仇,但最后却都成了武则天的女官,为武则天卖力。谢瑶环两个人的经历非常相似,都是因为武则天而家破人亡,谢瑶环家

  • 诸葛亮为何没有取代阿斗自己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集团,自己,称帝,没有,诸葛亮,荆州,但是,不会

    白帝城托孤之时,刘备就明确地对诸葛亮说过,如果儿子阿斗实在不行,希望诸葛亮能取而代之……然而,事实上,诸葛亮至死也没有取代阿斗自己称帝。我们现在就来看看诸葛亮不称帝的真相吧……读古代历史故事,了解更多历史真相——诸葛亮一、文人是造不了反的:中国自春秋战国以来,一般的开国皇帝或者起义军的领袖,大多是军

  • “项羽坑杀秦兵二十万”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只是,这个,不是,新安,历史,这里,项羽

    “项羽将诸侯兵四十余万,行略地,西至于河南。”项羽跟黥布、蒲将军商议,最后3人拿出意见,认为军队里秦兵众多,如果入关后不听指挥,或者临阵倒戈。那么取胜就非常困难,不如及早杀掉,以免后患。于是,楚军夜间突然动手坑杀秦卒20余万人于新安城南。根据史料记载:项羽坑杀2 0万秦军降卒的地方,是新安古城千秋镇

  • 末代皇帝溥仪为什么被称为“马桶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日本,是日,关东,溥仪,满洲,皇宫,皇帝,一个

    1932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扶植伪满洲国殖民政权。为了掩盖其昭然若揭的侵略意图,日本试图将伪满洲国打扮成一个独立国家的样子,在公开场合对伪满洲国的执政和皇帝溥仪非常尊重。可事实上,溥仪并没有半点实权。到了伪满皇宫,细细追寻下,才知道溥仪曾因在马桶上裁可文件被称为“马桶皇帝”;日本关东军派给溥仪

  • 为何清朝太监没能在朝政上兴风作浪?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宦官,太监,皇帝,明代,明朝,清朝,对于,文官

    纵观整个清王朝都没有出现太监干政的局面,朝政被牢牢把持在皇帝手中,文官集团辅助皇帝处理好国事,压根儿见不到太监参政的影子。不得不说,清代的皇帝们在处理太监问题上,颇有建树。那么,清代是如何解决宦官问题的呢?这里面有虚招,也有实招。清朝太监以明亡为鉴,严禁太监干政历朝历代的皇帝,几乎都明白宦官不能太得

  • 中国饱受雾霾之苦,日本曾与雾霾死磕50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世纪,人民,曾经,大阪,天空,日本,中国,这样的

    近几年,中国人民尤其是北方人民饱受雾霾的困扰。尤其是今年,雾霾之严重、覆盖面积之广达到了中国历史之最。进入冬季以来,京津冀周边城市PM2.5屡屡爆表,人们的生活环境岌岌可危。说到雾霾等环境污染,中国并不是先例。曾经,正处于工业时代的英国伦敦、日本等国家也饱受空气污染之苦。抗霾大战实际上,日本人民也曾

  • “妖后妲己致使商朝灭亡”其实是周朝贵族故意抹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这个,历史,记载,事情,灭亡,一个,就是,为了

    妲己这个人物我们是通过《封神榜》熟知的,在电视剧里妲己被狐狸附体,之后就是一直以美色伺人。之后就是用法术蛊惑纣王,不理朝政。实际上,妲己影响力没有到达这么严重的程度。事实是有,纣王当时很宠爱妲己,为了讨好妲己,搜集天下的宝贝,珍贵的怪兽和奇特的宝物,被收集在专门为妲己打造的一个台叫做鹿台。在鹿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