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条妙计让韩信不费吹灰之力就收复了燕国

一条妙计让韩信不费吹灰之力就收复了燕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734 更新时间:2024/1/2 18:35:55

在井陉之战中,赵相陈余被杀,赵王赵歇被枭首,赵国群龙无首,很快平定。刚刚取得北伐的重大胜利,韩信内心自是高兴异常,但高兴之余,他却惦记起了一个人来,谁?他就是赵国谋士李左车。李左车为何让韩信那么放不下呢?因为韩信虽然“国士无双”,但他并非孤傲之徒,他懂得惺惺相惜,善于博采众长,最重要的是,他有一个问题急切地想向李左车寻求答案。所以,在汉军士兵们得意洋洋地打扫战场的时候,韩信给手下的将士们下了一道新命令,要求他们派出得力干将,务必尽快将广武君李左车捉拿归来,强调只要活的,不要死的,而且许诺重赏千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也必有智者。读古代历史故事,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韩信

不久,果然有人抓获了李左车,将他捆绑得扎扎实实,押送至韩信帐前,韩信立刻命人赏赐其千金。韩信见到五花大绑的李左车,赶快起身前来,亲自为李左车解去绳索,恭敬地请他东向而坐,自己则坐在西向,尊敬如老师。韩信的异常尊敬,让李左车不禁奇怪起来。主宾坐定,韩信亲切地问李左车说:“我欲北攻燕国,东伐齐国,如何才能成功呢?” 李左车推辞说:“我听说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人,不可以图存。

如今我不过一军败国亡的俘虏,哪有资格计议大事啊!” 韩信没有轻易度放弃,继续劝说李左车说:“当年,百里奚国而虞国灭亡,在秦国而秦国称霸,这并非是在虞国愚蠢,到了秦国却聪明,关键在于国君用他不用、听他不听。如果陈余听从了你的意见,哪有我韩信能在此请教于先生啊。我诚心听您的意见,请不要推辞。” 李左车终于被韩信的诚心所感动,加上他也十分佩服韩信的勇气与胆识,便放下架子,向韩信献计说:“古人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哪怕狂夫之言,圣人亦可选择。我虽愚顽,计策也不成熟,但愿效忠而已,请听我细细道来。成安君陈余本有百战百胜之计,然而一旦失掉它,便兵败鄗城,身死泜水。如今将军横渡黄河,虏魏王,擒夏说,一举攻克井陉,击垮赵军二十万,威震天下,即便草野农夫民都惊恐万状,放下农具,停止耕作,静待将军战况,这些都是将军的优势。然而,眼下百姓困苦,士卒疲惫,难以继续作战。

现今将军如果发动疲惫之师,屯兵燕国铜墙铁壁之下,恐怕一时难克,一旦实情暴露,威势自减,时间一长,粮食耗尽,必然进退维谷。既然弱如燕国者都不肯降服,齐国自然据境坚守,燕、齐相持不下,那么刘、项则胜负难料,这都是将军的劣势。我虽见识浅薄,但窃以为攻燕伐齐是下策。故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韩信恍然大悟,赶紧追问说:“如何是好?” 李左车顿了顿说:“为今之计,将军不如按兵不动,安定赵国秩序,抚恤阵亡将士遗孤,百里之内送来的牛肉美酒,每天用以犒劳将士,摆出北攻燕国的架势,然后派出使者携书信至燕国,显示汉军优势,燕国则不敢不听。

燕国顺从后,再派说客往东劝降齐国,齐国必然望风而降。”韩信听完后,不禁拍案叫绝,于是,他听从了李左车的建议,派人出使燕国,燕国果然立刻降服。陈余没听李左车的建议,导致井陉之战的失败,韩信主动向李左车问计,他不费一兵一卒就降服了燕国,这也是态度决定成败的一个典型实例吧。

标签: 降服将士韩信赵国秦国齐国将军有一

更多文章

  • 李清照和苏东坡不止是粉丝与偶像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苏东坡,这个,我们,如果,又是,李清照,粉丝,学生

    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苏东坡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她和他虽然同在宋朝,但是一个祖籍山东,一个生在四川;一个在南宋成名,一个在北宋亡故。两个人从来没有见过面,彼此也没有什么亲戚关系,所以李清照会是苏东坡的什么人呢?顶多会是苏东坡的粉丝吧。李清照当然是苏东坡的粉丝。我们看有关她的文集就会发现,只要提到

  • 刘邦死之前为何不杀死野心勃勃的吕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一个,自己,夫人,没有,所以,为了,太子,刘邦

    汉高祖刘邦宠爱戚夫人,甚至愿意为了戚夫人而重立太子,刘邦真的是因为一个女子而动摇江山社稷的一个人吗?为何他会提出想要换太子的想法?之后太子没有换成,刘邦为什么没有杀了对刘如意极有威胁的皇后吕氏?读古代历史故事,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刘邦与吕雉首先,刘邦一定不是一个为了女色就动摇社稷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

  • 雄才大略的朱元璋为何永不攻打日本?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当时,亲王,倭寇,再次,日本,洪武,朱元璋,日本国

    中国与日本在地理上一衣带水,自古以来就是唇齿相依的邻邦,历史上有过漫长的蜜月期,如汉唐。也有过水火不容的时候,后者最典型的莫过于元朝时忽必烈的两征日本,其声势浩大,规模可谓空前。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在明初建国的时候,雄才大略的朱元璋也有过进攻日本的打算。读古代历史故事,了解更多历史真相——朱元璋“倭

  • 关羽败走麦城最后被杀,为何不见刘备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因此,没有,当时,最后,诸葛亮,关羽,败走

    在三国时代,最为悲情,最让人可惜的应该就是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最后被杀的战事。那么,在此过程中,关羽都是孤军奋战,刘备没有发一兵一卒来救援,这到底是为何?真相是什么?读古代历史故事,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关羽败走麦城此时刘备刚刚经历了汉中大捷,跟曹操对峙,在此过程中,刘备入川连续3年战争,到了汉

  • 号称武艺天下第一的吕布最终被谁打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最后,骑兵,青州,吕布,这个,就是,但是,军队

    吕布号称武艺天下第一,但是却被人打的三战三败,最后退兵固守。是谁这么牛掰?能把我天下无敌的吕奉先杀得“三战三败”,最后退兵固守?而吕布“退固守”的地方,正是他生命最后完结的地方:下邳。换句话说:吕布这三次失败,正是他最后被擒杀的直接原因,他是被别人打的没有还手之力了!那么究竟是谁能把吕布打成这个样子

  • 貂蝉的真实身份竟是吕布的随军“慰安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志,将军,记载,貂蝉,最后,妻子,吕布,说法

    中国“四大美女”——王昭君、西施、貂蝉和杨贵妃,可以说要数貂蝉最迷人、最出彩,她竟使吕布、董卓等英雄豪杰为之而神魂颠倒,纷纷拜倒在石榴裙下。当然,也数她最不可捉摸,查阅各种书籍,包括《三国志》、《后汉书》在内的正史中,我们都没有发现任何明确的有关貂蝉的记载,至今人们还不清楚她的真面目,这一切使得貂蝉

  • 康熙帝为什么不喜欢当朝重臣姚启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康熙,但是,不是,收复,已经,台湾,满族,事情

    姚启圣是康熙一朝重臣,康熙帝对其颇为倚重。而姚启圣在对于平定三藩和收复台湾这些事情上,也提供了很多的建议。照这样看来,康熙帝对姚启圣应该是更加看重的,毕竟姚启圣为清朝出力不少。为什么会说康熙帝讨厌姚启圣呢?读古代历史故事,了解更多历史真相——说康熙帝不喜欢姚启圣,在于康熙帝与姚启圣之间的那段千古一骂

  • 苏联解体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俄罗斯,共和国,国家,中央,解体,列宁,苏联,民族

    苏联解体是内外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析任何因素都不能单纯地考虑而完全地将其他因素撇开。苏联的民族问题始终是和各民族共和国的分离运动、苏联中央权威的丧失交织在一起的。那么苏联解体有什么影响?早在苏联解体发生之前,社会主义阵营的崩溃就已经变得不可扭转。苏联的解体,为波兰开始的东欧政变大潮画上了句号。

  • 末代皇后婉容大婚时竟然没有走大清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清朝,溥仪,紫禁城,皇帝,婚礼,大清,皇后

    婉容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后,从1922年12月入宫,到1924年11月和末代皇帝溥仪一起被冯玉祥驱逐出宫,在紫禁城总共生活了两年时间。婉容是怎样被迎娶入宫的?她在宫中的生活又是哪般情形?透过原始的清宫档案,我们可以有个大致的了解。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婉容入宫没走大清门溥仪结婚是在1

  • 靖难之役死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死亡,皇位,多少,就是,实质,十分,人数,可以

    揭秘靖难之役死了多少人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面有一出十分著名的皇位争夺的戏,历来中国古代的帝王都会十分严格地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进行皇位的传递,而在大明王朝中,朱元璋却把自己的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可以说朱允炆当上了皇帝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随之而来的便是一场血腥的皇位争夺战,被后人称为“靖难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