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难以启齿的真相:同治帝死于性病

清朝难以启齿的真相:同治帝死于性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651 更新时间:2024/1/27 0:50:13

图片来源于网络

慈禧自己是偏妃出身,一直引以为憾,皇后的话无疑揭了她的伤疤。大清门进来的就要高人一等?慈禧要给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媳妇一点颜色瞧瞧。慈禧叫人立即杖责皇后。刑不上大夫,何况是母仪天下的皇后,杖责在宫中是只对出身低贱的宫女和太监才会用的刑,现在却要用到皇后身上。皇后哭喊开来,同治帝闻讯却无力阻止,气得一时晕厥过去,御榻前一阵慌乱,慈禧这才下令免了皇后的刑罚。到了这份上,母子关系早已荡然无存,儿子的病已回天乏术,慈禧也不再怜惜他,她不会让他再折腾,她必须把皇权牢牢掌握自己手中。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同治帝的病已经到了秋末叶落的时候了,经过这番惊吓愈发衰弱,已经是朝不保夕了,他必须保全皇后。同治帝设法支开所有的侍从,偷偷传来皇后和师傅李鸿藻。大臣们虽不愿再次女主临朝,可事已至此,他们不得不再提垂帘听政的请求,慈禧再次忸怩作态,假意勉为其难地接受了大臣的请求。跟儿子争了一年多的至高皇权再次回到她的手中,慈禧的心中只有掩饰不住的得意。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短短的一句话却被慈禧的耳目听到了。

慈禧正处理完朝政回宫,听到宫人的报告早已怒不可遏,冲到皇帝的寝宫,揪住皇后的头发,迎面就是一个耳光。同治帝气得瘫倒在床上,双手握拳,满面紫红,却喊不出来。皇后一向小心翼翼,不敢忤逆慈禧,一时受了这样的责罚,也不知如何应对,情急之下说了一句:“哀家是从大清门进来的,请给媳妇留一点体面。”同治帝的放浪形骸很快受到惩处,他有轻微的淋巴结肿大和下体红肿现象,可他不以为意,也羞于齿,照样行为诡异地周旋于皇宫和花街柳巷,大约三周左右,病毒已经侵入他的五脏六腑。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死于性病的皇帝,他的死是大清皇朝一段羞于启齿的疮疤,也是他荒淫生活的一个总结,却是慈禧重掌朝政的一个契机。下面一起来看看这位皇帝死后的惨象…

直到同治十三年(1874)十月二十一日,同治帝驾幸西苑时受凉,刚开始只是身体有些不适,一两天后病情加重,卧床不起,太医们全体出动,集体会诊,可大家各执一词,难有定论,由于病情恶化较快,御医们必须轮流值守,以备不时之需。十天后的一个午后,同治帝的病情突然加重,四肢无力,浑身酸软,发热头眩,皮肤上出现没有凸起的疹形红点。慈禧大惊失色,难道是天花?顺治帝因天花而英年早逝,康熙帝因得过天花而被选为皇嗣,大清朝对天花已经产生了强烈的恐慌心理。太医不敢言明,其实他们早已明白,这是比天花更可怕的病——梅毒。这种通过性传播的疾病根本没有治愈的可能,而且死相凄惨。

慈禧下令施以治天花的药物,气急败坏的同治帝对着母亲吼道:“朕根本没得天花,你存心置朕于死地!”御医们满腹狐疑,却不敢多言,只是照慈禧之命行事。十一月初八上午,两宫太后在同治帝御榻前召见了军机大臣和御前大臣,慈禧持烛让大臣们瞻仰圣颜:同治帝容颜憔悴,目光微露,身上布满红色斑点。所有大臣都明白了一个事实:同治帝的病是短期内治愈不了的。从同治帝寝宫出来,两宫太后请大臣们就政事裁决拿个妥当主意。大臣们立即心领神会,一齐请求太后以天下事为重,再度垂帘听政。慈禧暗喜,一切如她所愿,可她觉得这还不够,她要让大臣们觉得非她不行。当天下午,太后再度在同治帝御榻前召集群臣。

同治帝气色稍有好转,声音饱满有力,可脸上红疹迭起,个别处还有脓汁溢出。大臣们再度面请太后代阅一切奏折,慈禧稍示推托,大臣们再请。同治帝此时已焦躁不安,亲政一年,还未享受到唯我独尊的滋味,大限之期就要到了,他心有不甘,却万般无奈,此时他如万箭穿心,只求大臣们快快退出,他将布满红疹的手高高举起,让大臣们看个清楚。同治帝担心自己死后,母亲会从皇族中拥立一个年幼的孩子,继续执掌朝政,便命李鸿藻拟遗诏立已经成年的多罗贝勒载澍为皇太子。洋洋数千言的遗诏草稿拟好后,同治帝命李鸿藻回去好生润色,第二天拿出正式文本来见自己。临终受遗命,李鸿藻明白这其中的分量,他也想念及师徒情深。他一宿未眠,反复掂量,权衡利弊,第二天一早还是将遗诏送到了慈禧手上。慈禧看完遗诏后,铁青着脸,立刻把遗诏扔到了火盆里,遗诏在火光中灰飞烟灭。

同治即位后,尊封咸丰帝的皇后钮祜禄氏为“母后皇太后”,徽号“慈安”;尊封自己的生母、贵妃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由于慈安居于东宫,慈禧居西宫,历史上又将其称为东、西太后。早在咸丰驾崩前的弥留之际,就意识到在他死后,这两个已是皇后和贵妃身份的女人,尤其是叶赫那拉氏,可能会闹出违背祖制的响声来。为了遏制这两个女人干预朝政,咸丰特别在遗诏中宣布,由肃顺等八大臣顾命,以辅佐年幼的皇帝。但令这位先皇出乎意料的是,看上去颇有些自命不凡的肃顺等八大臣,在权力的争夺中,竟一夜间被两个女人击垮,朝中的大权最终还是落在了东、西二宫之手。自此,大清的朝堂上,两宫皇太后开始了以皇帝的名义行使太后职权的“垂帘听政”。同治本人也开始了永无休止的作为傀儡皇帝的政治生涯。

按照清朝祖制,历代皇帝都是登基后即选陵址、建陵寝,同治登基自然不能例外。但令人费解的怪异事情又出来了,同治当了十几年的皇帝,两宫太后却一直不开口提修建陵寝一事。太后没有恩准,作为傀儡皇帝的同治自然不敢吭声。同治十三年(1875年)十二月初五日酉刻,同治因染上梅毒而撒手人寰,年仅19岁。同治驾崩后,由于无嗣继位,便由慈禧做主,将慈禧胞妹的儿子、同治的堂弟兼表弟、年仅3岁半的载湉接入宫中,并很快让其继承大位,年号光绪,第二年(1876年)改元光绪。光绪继位后,同治的皇后阿鲁特氏,因慈禧的专横暴虐而深感自己以后处境危艰,前程渺茫,遂于同治去世之后的光绪元年二月二十日,在宫中吞金自杀,卒年22岁。皇后自杀,举朝皆惊,无不为之扼腕痛惜。

帝后先后崩亡,理应尽快归葬,但由于慈禧的专权,直到此时同治的陵寝尚未建造,帝后的梓宫只好移奉隆福寺暂安。城破之日,洋人杀人无算,街上尸体枕藉。英国人记载说:“北京成了真正的坟场,到处都是死人,无人掩埋他们,任凭野狗啃食。”同治皇后的父亲、户部尚书崇绮的妻子和女儿被拘押到天坛,遭到八国联军数十人轮奸,归来后全家自尽,崇绮服毒自杀。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代表大清国与11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着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签字回来后,李鸿章大口吐血。在停止呼吸之前,已经穿上殓衣、不能言语的李鸿章整整一天瞠视不瞑,临终的一刻,几滴浊泪流过面颊。11月7日,李鸿章两目仍炯炯不瞑,身边人告:“未了之事,我辈可了,请公放心!”李鸿章闻言“目乃瞑”,享年78岁。李鸿章三次落泪,既哭个人之悲哀,又伤国家之不幸。他一生奋斗,为的是国家的崛起,可国家却好像病入膏肓,一日不如一日,而自身名节,难免与卖国贼画上等号……

由于此前的咸丰帝已葬于东陵,按照清廷祖制,作为儿子的同治理应葬于西陵。但这时权柄在握的慈禧却偏偏不理祖宗那一套规制,反而大行逆道,断然决定在东陵的双山峪为同治建陵。光绪元年八月,同治的惠陵开始在双山峪动工兴建,到光绪四年九月建成,建造工程仅用了三年零一个月的时间。在整个清东陵的皇帝陵寝中,这座陵寝不仅建造时间最短,就其整体规格和质量而言,也是最为低下和次劣的。清东陵五座皇帝陵寝中的最后一座陵寝,就这样匆匆收场了。光绪五年三月二十六日,同治帝、后的梓宫在停放了5年之后,被一同葬入东陵界内的惠陵地宫。

标签: 太后皇后同治天花慈禧大臣皇帝一个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生死攸关,赵王为何用赵括替换掉廉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可以,来说,层面,秦国,没有,但是,赵国,因为

    战国后期的长平大战,由胡服骑射崛起的赵国对阵秦国,双方投入兵力都在60万左右。可以这场大战,一方面是秦国模式与赵国模式的巅峰对决,谁胜出意味着新的强权建立,新的世界秩序形成;而另一方面,更直接关乎两国生死,列国存亡,因为当时能够与秦国一战、分庭抗礼的也就只有赵国了,赵国完蛋,那么列国都将成为待宰羔羊

  • 《水浒传》中为何宋江一生不娶妻妾?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娶妻,宋江,古代,没有,之后,问题,梁山,说明

    熟读《水浒传》,对于宋江这个核心人物,从做押司到怒杀阎婆惜到最终被逼上梁山,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运作,在晁盖死后坐上了第一把交椅,后因为把梁山影响日益扩大,最终遂了心愿被朝廷招安,然后率领一班兄弟,打辽国、平田虎、征王庆、剿方腊,虽然染尽兄弟血,但还是让宋江带来了一时的荣耀,光宗耀祖。故事发展到这里,我

  • 日俄战争中俄国为什么输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日本,国家,俄国,战争,进行,可以,问题,兵力

    俄国在很早之前就进入了世界强国的行列,不管是经济还是军事等方面,俄国都是领先其他很多国家的,它的国力水平也是不容忽视的。而日本则是一个比较弱小的国家,尤其是在十九世纪之前,领土小人口少导致日本的国力一度处于世界的中下水平中。然而在日俄战争中俄国却落得失败的境地,那么日俄战争俄国为什么会输呢?关于日俄

  • 清朝臣子叩拜皇帝为何要先甩袖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服饰,两下,袖子,服装,满族,清朝,也就是说,我们

    在清宫戏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镜头,一个大臣“啪啪”甩两下胳膊,然后扑通一声跪在皇帝面前。那么,在跪拜之前为什么要甩两下袖子呢?这就要说到清朝的服装特点了。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首先我们看看龙袍的特点。清朝的龙袍是从满族的传统服装旗袍发展来的。满族入关以前,一直生活在天气寒冷的东北地区

  • 清朝灭亡后,太监宫女去了哪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这一,宫女,历史,养老,他们,继续,太监,留在

    图片来源于网络1912年的2月12日(农历腊月廿五),隆裕太后带着小溥仪在养心殿宣布清帝退位,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彻底结束,从这一刻起,很多人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包括小人物,清帝退位了,太监宫女们何去何从?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清帝退位时享受优待条款,宫内原有的太监宫女可继续使

  • 乾隆黄陵地宫竟有朝鲜女人尸体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女子,满洲,乾隆,贵妃,朝鲜,有的是,清朝,皇帝

    淑嘉贵妃画像大清皇陵的地宫怎么会有朝鲜女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由于清朝执行满蒙联姻政策,早期清朝皇帝的后妃,多为蒙古女子。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到了中期,女子逐渐增多。乾隆皇帝为了加强与新疆上层人物的团结,巩固已平定的新疆安定的局面,娶了一位维族女子为妃,她就是着名的容妃即香妃。清朝皇

  • “马踏飞燕”踏的究竟是不是燕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命名,骏马,飞燕,文物,不能,燕子,确定,速度

    尽管文学作品中早就出现了燕子的意象,但在唐以前的艺术品中,无论是青铜器还是玉器、陶瓷器等,却极少见到燕子的形象。在古代一些鸟纹艺术品中,有一些形象类似于燕子,但特征不明显,因此不能确定为燕子。其中有一件文物就很值得怀疑,它就是大名鼎鼎的“马踏飞燕”。这件文物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县的一座汉墓,为东汉时期的

  • 乾隆皇帝最宠爱的“香妃”真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宫中,历史,后来,皇帝,不是,乾隆,时候,新疆

    民间关于香妃的传说在《清史演义》、《清朝野史大观》等书中所描绘的香妃出生于新疆喀什的一个维吾尔族家庭,后来被小和卓木纳为妃子,因为身上有一种奇香,所以被人们称为香妃。后来,新疆的大小和卓木叛乱,乾隆皇帝派大将军兆惠前去平叛。在1759年的一次战役中,大小和卓木被清军打败。在后宫的香妃也被兆惠俘虏,后

  • 杀死杨贵妃的马嵬之变的前后经过是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就是,太子,唐玄宗,皇帝,怎么,什么,知道,可是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驿站特别知名。那就是马嵬驿,它出名不是因为驿站本身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是因为它和一场著名的悲剧联系在了一起。756年,唐玄宗在逃难的过程中在这里杀死了杨贵妃,史称马嵬之变。那么,马嵬之变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天宝十五载六月九日,潼关失守了。这消息唐玄宗是怎么知道的呀?他是根据平安火知道

  • 吴三桂在历史上称号有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康熙,皇帝,崇祯,这个,英雄,李自成,称号

    吴三桂在历史上称号有什么汉奸抑或英雄,吴三桂这个名号在历史上名噪一时的事实不可否认。那么,吴三桂的一生究竟如何一步步迁升的呢?我们可以从吴三桂的称号中寻求答案。许多影视剧中,“平西王吴三桂”这个组合最常出现,那是基于那段特定历史故事,而吴三桂早期中武举,跟随父亲舅父出征战场,出任督军指挥……一步步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