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门女将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杨门女将是否确有其人

杨门女将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杨门女将是否确有其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874 更新时间:2024/2/13 1:55:53

杨门女将,这些人物经常活跃在各种戏曲当中,有很多戏曲中都有她们的形象和故事,而她们的故事经过演绎,也基本上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不过,因为在这些故事当中,也有出现过一些真实的历史人物,所以可能会被人认为是真实的故事,那么,杨门女将在历史上真的是确有其人的吗?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杨门女将?

中国五千年封建社会,可以说男性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甚至时至今日,依然有着“战争让女人走开”这种说法。但就在一片金戈铁马之中,有一支巾帼红颜格外引人注目,甚至成为女英雄的代称,她们就是“杨门女将”。

一直以来以穆桂英佘太君为代表的杨门女将都活跃在中国的各种艺术形式中,戏剧有、话剧有、电影有、电视剧有,所以让很多人确信历史上确实有过这样一支娘子军,保家卫国,驰骋沙场。但是有人也会心存疑惑,杨门女将真的存在吗?为什么不见于传统史料之中呢?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拨开层层迷雾,随宋词君一起来了解历史上真正的杨门女将吧。

北宋时期,广西侬智高叛乱,宋朝派狄青出征平定,双方在昆仑关、归仁铺大战,侬智高不敌,最终被平定。这次战斗中是确实是有女将的,而且女将也是隶属于宋朝军队,这是有史可查的。据《宋史·狄青传》和《宋史·蛮夷传》中记载:狄青平侬智高,“颇得蕃落骑兵之力,中间当有征自播州者。”播州(今遵义)杨氏,是播州的世袭土官姓氏,而且杨氏收复播州,就修建了一座专门养马的城池,组建了一支骑兵部队。

狄青借助杨氏的力量,平定了侬智高叛乱,可以知道杨氏派了一名女将出征。这名女将英勇善战,帮助狄青在昆仑关大败侬智高,所以宋代著名画家黄宗道专门为该女将画了一幅《宋播州杨氏女昆仑策马图》,图画中女将身着将军服,披坚执锐,佩剑持弓,飒爽英姿。在戏剧中,穆桂英的功绩中,平南打败侬智高是其一大功。当然历史上平南打败侬智高叛乱的女将并不叫穆桂英,而是另有其人。但这名女将确实可以看作是杨门女将的历史原型。

也行有人会有疑问,宋代程朱理学盛行,相比民风开放的大唐盛世,女子从服饰、伦理等各方面都受到很大束缚。甚至一项对女子身心极大摧残的行为—裹小脚,也是自宋代开始。所以有人会指出,一旦裹了小脚,走路都成问题,怎么可能骑马打仗?可见杨门女将是编的。裹脚的确实兴起源于宋代程朱理学,限制女子的自由行动从而限制女性的自由意志,从根本上确立男权主义社会。

但是宋朝只是兴起,裹脚的正式确立源自于明朝,强大的国家机器将人丁与土地绑定,最甚者张居正“一条鞭法”,为了税收的可控,劳动力的流动被严格限制。同时,控制女性成为一个重要的男性社会议题,女性地位严重下降。裹脚的兴盛其实是在清朝。满人入关,一统天下,旗人女子不裹小脚,同样统治过中国的蒙古人也不裹小脚,藏人、回人都不裹脚。汉人士大夫将汉人女子裹脚异化为一种民族象征,成为整个满清汉人女子基本裹脚的理论依据。满人推行政策“留发不留头”,汉人便将女人的脚裹起来。将自己可笑自尊建立在对女性的摧残之上。但是宋朝除了一些达官贵人,大部分女子还是不裹脚的,所以这不足以作为一项佐证。

弱宋无儿郎,巾帼赴沙场。抛却红妆换战甲,艳血染边疆。均道杨氏一门皆忠烈,谁怜满门孤寡碎心肠。丧夫失子亦不悔,无男扛枪女扛枪。不堕凌云志,不负美名扬。如皆堪比杨家女,靖康之耻何至尝!不管杨门女将是否真的存在,但那种坚强独立的精神和保家卫国的爱国之心,确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尊重。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后人对于刘禅和孙皓的评价为什么截然不同?刘禅投降反而受人敬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刘禅和孙皓都是亡国皇帝,但后人对于他们的评价完全不同。刘禅主动投降,把刘备打下的江山拱手送给了曹魏,而且也彻底断送了汉室的血脉。但后人对刘禅基本上没有太多负面评价,好像蜀国灭亡同刘禅并没有太大关系一样。孙皓就完全不一样了,孙皓投降被杀不说,还留下了一堆骂名,究竟为何他们二人的评价差距如此之大呢?刘禅

  • 宗人府是什么,明清宗人府是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在一些清宫戏当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三个字“宗人府”,而因为在剧情当中,宗人府的出现似乎总是意味着主角即将要受到惩罚,而且还是一些看起来比较可怕的惩罚,所以大家大概都对“宗人府”没有什么好印象。不过,这毕竟只是电视剧,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宗人府到底是一个什

  • 清朝灭亡之后,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剪辫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的灭亡,代表着封建帝制的结束,社会也走向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而在清朝初期,发生过一件让汉民族本身的衣冠传统断代的事情,那就是剃发易服,有很多人因此而死,但更多的人为了生存,不得不照做。等到清朝结束统治,进入新的时期的时候,要求把辫子都减掉,可为什么这个时候还是有很多人不愿意呢?我们对于清朝时期人们

  • 李斯为什么不帮扶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李斯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人还是挺有意思的,他的智力也是超群的,对于秦国的贡献也有,但是他有一点让人十分的不明白,那就是话说扶苏应该算得上是李斯的女婿了,但是为什么李斯却不帮助扶苏呢?对于这件事情还是非常的奇怪的,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这件事情吧!扶苏是李斯的女婿,李斯却不帮扶苏?这个问题很好

  • 秦献公为什么传位给嬴渠梁,而不是大儿子嬴虔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秦献公,秦国历史上一位非常明智的君主,而至于为什么要说他明智,或许就在他传位这件事情上了。他把王位交给了自己的次子嬴渠梁,而不是一贯的传位嫡长子的做法,而他这样做在后来证明的确是正确的。但是,毕竟当时都很重视嫡长子,为什么这种情况下,秦献公还要决定继承人是次子,而没有选择长子嬴虔?秦献公35岁左右才

  • 勾践灭吴真实原因是什么?文种才是灭吴关键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勾践卧薪尝胆灭吴的故事,大家肯定都有所耳闻,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勾践正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句话。勾践能够灭掉比自己强大的吴国,绝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其中勾践的谋臣文种也功不可没。文种出生于楚国,但在越国定居,是春秋末期非常著名的谋臣。不过灭掉吴国以后,文种觉得自己才是最大的功臣,一时间竟然得意忘形起来

  • 战国四公子谁最厉害,战国四公子是哪些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有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很多人都会在古代同一个领域的人或其他东西中,挑选出四位来做并列,比如说四大美女美男、四大名著、战国四名将等,战国时期还有一个“四公子”,他们都是各国一些比较有名望的贵族,但是这些贵族们又做了些怎样的事情,为什么能够获得人们的称赞,被赞誉为“战

  • 曹操挟持汉献帝为什么还要将女儿嫁给他?曹节当了皇后却和曹丕反目成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根据历史考证,曹操一共有6位女儿,其中三位都嫁给了汉献帝。当时曹操已经挟持了汉献帝,手握朝中大权,为什么还要将自己的女儿送给一个傀儡皇帝呢?如果只是为了单纯的笼络人心,那嫁一位就行,根本没必要连嫁三位,曹操可不会对汉献帝这么好。实际上曹操是想多派点人监视汉献帝的一举一动。汉献帝虽然没有实权,但朝中一

  • 春秋时期为什么只有晋国分家,其他国家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三家分晋的这段历史,一直被认为是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点,韩赵魏三家把曾经强大的晋国瓜分掉,逐渐形成七个大国对立的局面,战争频繁而周天子更没有存在感,从而开启了战国时代。然而当时国家众多,大国也不少,为什么就偏偏只有晋国被瓜分了,其他国家都没有出现这种问题?晋国本身有什么与别国不同的地方,最终导致它被分家

  • 武则天发明了哪些汉字?则天文字你都见过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虽然是一位女皇帝,但她的野心和学识基本上比男性都要强烈很多。武则天称帝以后,还创造了许多汉字,也被后人称为“则天文字”,其中最出名的一个字就是“曌”了。曌是武则天根据自己名字造的字,和“照”是一个意思,不过好像就是没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