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文帝杨坚能不能被称为千古一帝?杨坚为何能开创隋朝盛世?

隋文帝杨坚能不能被称为千古一帝?杨坚为何能开创隋朝盛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801 更新时间:2024/2/12 16:03:13

历史上对于隋文帝杨坚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但杨坚还不能被冠以“千古一帝“的称号,因为整个隋朝的历史太短了,而且杨坚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也犯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错误。杨坚给隋朝带来了一时的繁华,却没办法是这股景象延续下去,在旁人看来应该都是他儿子杨广没能像他父亲一样勤政、务实。那杨坚为何能在混乱的南北朝时期完成统一,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呢?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

开皇二字带有浓厚的神秘宗教色彩,处处诠释他受命于天的内涵。

给隋文帝画像,他的多个侧面都极具特色,勤政是他后最重要的风格。礼部尚书杨尚希见到隋文帝“每旦临朝,日侧不倦”,并很动情地劝杨坚说:“周文华以忧勤损寿,武以安乐延年。”建议他掌握大局即可,琐碎的政务都交给各层官员。杨坚对权力却保持高度戒备,不容许任何人分享:“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对于五品以上官员任免他都召见谈话,与他们互动频繁,有时忙到忘记吃午饭,只好让值班人员随便弄些吃的垫吧一口。回到宫中批示文件,经常是深夜才能入睡。关中饥荒严重,隋文帝收到派出官员带回来百姓吃的豆屑杂糠后,心酸的泪流满面,皇帝关心民间疾苦的舆论的大风渐渐吹到了底层,大隋帝国臣民们都在庆幸他们遇到了一个仁慈的皇帝。饥荒严重,隋文帝领着百姓到洛阳“就食”,一路上杨坚和百姓们同行,以至被拥挤到仪仗卫队中间,卫队十分紧张,生怕皇帝出现意外,杨坚却非常轻松不许驱赶百姓,遇到老幼病残时,自己先引马避在路旁,遇到山路狭窄时,则让身边人帮助挑担,这些细节的举动,让帝国整个民众对他发出了极大的好感,隋文帝温暖的春风吹过每个百姓的发髻。

登基三个月他就颁布了一份诏书,要求“犬马器玩口味不得献上”。觉得不够,一个月后又专门下达“禁杂乐百戏”。太子杨勇弄了一套很漂亮的铠甲,杨坚知道后非常严肃对他进行了批评,并举例说:“我过去的旧衣服,都留着一个,没事的时候看看,这样警示自己不要奢侈,现在我送给你一把刀子,你应该明白我的心意。”

《剑桥中国隋唐史》对隋文帝给予了较为生动的描写:“他酷爱工作,并把大量文牍从议政殿带回住处审批。接见朝集使,并告诫他们要勤奋工作和成为有德之人;考察补缺者和官员的表现;赞誉有成绩的官员,谴责疲沓和贪污;主持早朝,与大臣们讨论国内外政策;巡视全国。从他的工作作风和从他对法律、对儒生和官员的总的态度可以看出,他受了法家传统和当时常见的个人对佛教的信仰两者兼而有之的强烈影响。”

引领俭朴之风从吃饭穿衣上起带头作用,史载“躬先俭约,以事府帑”吃饭只允许有一道荤菜,举行一些庆祝活动才稍作增加。住的地方也不过多讲究,不许精美装修,出行乘坐的车子的帷幔破了也是能用则用。帝国的当家人亲自带领节俭,很大程度上是力求遏制此前百年的奢靡挥霍之风,“开皇、仁寿之间,丈夫不衣绫绮,而无金玉之饰,常服率多布帛,装带不过以铜铁骨角而已。”

如果说以俭朴务实之风打造帝国软实力建设,那么推进全方位政治改革则是硬实力。

隋文帝理政之初,用人平台狭窄,旧时代的一些大集团依然存在,并保持相当的政治影响力。登基的那一年,隋文帝要去岐州巡察,大臣王谊劝建说:“陛下初临万国,人情未洽,何用此行?”杨坚笑了笑,用颇具政治内涵的话说:“我过去和你们的位子平行,咱们都是给人家做臣下的,现在或许有些人耻于再做我的手下,这次出行我就是要树立权威声望,以此威慑类似你们这样的大臣。”《隋书》开皇二年(582年)开始,此后十七年持续向外省派出高级官吏对地方进行不断巡视,这个顶层设计如同扫帚一般,一扫帝国覆盖的厚厚灰尘,一时之间大隋帝国呈现出干净利落,风清气正的氛围。开皇八年(588年)的春天,春寒陡峭,大隋朝的百姓们从这几年的感受来看,这个皇帝怀揣着绝非一般的雄心,南陈越来越像个颤抖的猎物,而隋朝的弓箭正蓄势待发。

不出所料,战争形势越来越紧迫,隋文帝的一举一动更加备受关注,这个帝国风向标引起了人们普遍关注的兴趣。

十月十九日,从京城来到同州,一路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在一群人的扈从下,踩着厚厚的落叶,来到了他童年的故居。四天的盘恒,他先后瞻仰先父遗迹,追忆往事,无限感慨,没有人能读懂他此刻的心境,从佛寺长大,在高层贵族中血雨腥风的宫廷斗争中成长,命运的格外慷慨,使他一步步颠覆了北周政权,终于把杨姓写进帝国的当家名册,此次回乡,就是在秘告宗祠,下定决心做出统一全国战略上的总体部署。

谨小慎微不是满足当前版图,慎重是因殷鉴不远。摆在杨坚面前的是前秦苻坚率领号称百万雄兵挥师南下,企图以投鞭截流的必胜信心一举统一南北,结果最终在风声鹤唳的狼狈下把一个中原大国搞得灰飞烟灭。虽然此后的北魏也曾几度要饮马长江,最终也黯然收兵。然而世界上再也没有比煊赫的统一帝业更让人感到渴望了,对于杨坚,他比任何皇帝都显得更加迫切,他要用自己的文治武功证明自己取得皇位绝非简单的偶然,是天命加能力才最终造就了一个大隋帝国。

此前已经有人建议他尽早南下伐臣,对于成熟的政治家来说,这些都不切合实际,他认为准备一切手段比任何空洞建议更有必要。尽管中间杨坚曾对南陈发出:“我为民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救乎?”的自信,冷静下来发现这种关系到自己一生重大政治遗产的事情不可轻易决断。虽然有人轻快地说出伐臣必胜:“大吞小,一也;以有道伐无道,二也;纳叛臣于萧岩,于我有词,三也。”的三大冠冕堂皇的理由后,他还是举棋不定,难以决断。

一时之间,战与不战,成了整个隋朝最焦虑的问题。八年后的一天,得到太史密报:“镇星入东井”的天文讯息后,隋文帝在三月九日这天,正式下达指令——伐陈,一颗巨大战争旗子移动后,杨坚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战争进行的顺利程度出乎杨坚预期,短短几十天就大面积压制住南陈的军事反抗,此后不久在形式上终于完成了大隋帝国的全面统一。杨坚的勤政、用人等有效改革终于结出了鲜红的果子。

六十二岁的他冒着严寒亲自奔波了几百里路亲送亡妻到陵园下葬,一反节俭作风,修建了一座极其奢华、天下规模最大的禅定寺为独孤皇后超度。刚一年多,杨坚就一病不起,临终前对皇太子和负责山陵的官员说:“我的丧事你们商量着办吧。唉,说这些有什么用,我实在忘怀不了皇后,如果灵魂真有知觉,一定要让我们夫妻在地下团聚。”没想到,政治家的遗言竟然是让人动容的情话。杨坚和独孤皇后的感情世界属于政治婚姻,几十年恪守一夫一妻制度更是罕见,这段感情深刻影响了隋炀帝的政治生活,杨坚对于亡妻怀念与日俱增,甚至因此丧失了对帝国的热情。在帝业建设中展示出巨大的政治智慧和手腕,却终究没能逃出为情所惑的巨大打击而仓促撒手人寰。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在成为皇后之前,为什么被封为宸妃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我们都知道,在满是险恶的后宫当中,一步一步走出来,走上来,慢慢成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之后,又一步一步变成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的女皇帝的。不过,武则天从感业寺回来之后,并不是马上就成为皇后,这其中也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武则天曾被封为“宸妃”。这虽然只是一个封号,但却不

  • 雍正皇帝究竟算不算篡位?雍正上位后如何对待自己兄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康熙要选继任者时,可能是整个清朝最难的一次皇位争夺战。九子夺嫡想想都觉得非常惨烈,最后由康子的第四位儿子胤禛胜出,也就是雍正皇帝,不过雍正究竟是如何坐上皇位的呢?历史上更有他篡位的说法,实际上当时的情况篡位可能也不叫篡位了,把自己的几位兄弟给击败后皇位自然就是自己的。这也怪康熙不喜欢自己的长子,不然

  • 魏征给李世民谏言,李世民为什么要说魏征"妩媚"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妩媚”这个词,一向是用来形容女子的,而且还不是那种年纪很小的女孩子,而是有一种动人气质的女子。但是历史上却总是会出现一些很奇怪的事情,唐太宗李世民同样形容一个人,用上了“妩媚”这个词,只不过他形容的人不是女子,竟然是魏征。魏征我们知道,那是一个经常给

  • 西周为什么要分封,土地越分越小为什么还要实行分封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分封制,是一种存在于我国古代的制度,而也正是因为有了分封制,才有了后来诸侯争霸,最终秦国脱颖而出统一天下的历史。这样看来,分封制似乎并不是什么好事,而且把土地拿出去给别人分封,到最后周天子的地盘简直就是微乎其微,穷到饭都吃不起的地步。难道周天子就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吗?他们为什么还是要实行分封制呢?因

  • 孝庄是太后,她真的嫁给多尔衮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对于历史上孝庄与多尔衮,一个身为太后,另一个是皇叔,先皇的弟弟新皇的叔父,这两个人之间却一直流传着一些流言,认为在皇太极死后,孝庄又嫁给了多尔衮。这件事情传得煞有其事,还有很多证据能够证明,还很能够说服人,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认为历史上并没有这件事,这是为什么?孝庄太后是否真的嫁给了多尔衮呢?&

  • 清朝如果继位的不是雍正而是八贤王,历史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康熙之后的皇帝是雍正,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而在一些电视剧中,就有关于这段历史的描写,只不过加入了很多现代人的思维和审美,未必完全符合史实。不过最终继位的的确还是“四爷”,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那么,如果当初继位的不是雍正,而是“八爷”,那么历史会怎么样

  • 唐太宗为什么选择平庸的李治做继承人?其实并不是真的糊涂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唐太宗其实大家也应该十分的清楚这个人是很不简单的一个人,但是这个人做了一件事情却让人觉得十分的有意思,那就是他的皇位他竟然选择了李治这个人去做了继承人,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个唐太宗是不是太糊涂了,还是说这个唐太宗别有用心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

  • 李隆基为什么一定要杀了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上官婉儿,唐朝时期的一代才女,很多人也都很羡慕她的才名和才气,羡慕她能够在那个时代留下属于她自己的事迹。上官婉儿最开始是在武则天时期,后来经历了神龙政变,武则天从皇帝之位上退了下来,天下也重新回到李家人手中。不过,上官婉儿最后还是被李隆基杀了,而且在当时的情况下上官婉儿是非死不可的,这是为什么?1.

  • 毛文龙是怎么利用皮岛牵制后金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明朝末年其实和后金还是打得有来有回的,当然了这些也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了,毕竟明朝积弱太久,迟到也是要灭亡的,但是其实明朝末年明朝还是十分的坚强的,话说毛文龙一直在一个叫皮岛的地方牵制后金,让后金没有太多好的办法做出更大的动作,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个皮岛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呢?毛文龙是怎么利用皮岛牵制

  • 刘备和诸葛亮究竟谁才是伯乐,谁又是千里马?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情谊,早已超越了一般的君臣关系,虽然刘备是君,诸葛亮是臣,但两人相处起来还是更像亲密无间、无所不谈的好朋友,并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可言。这是刘备的可贵之处,也是诸葛亮愿意死心塌地跟随刘备的原因,那刘备和诸葛亮两人究竟谁是伯乐,谁又是千里马呢?在三国演义当中,刘备三顾茅庐只为求得诸葛亮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