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是什么?焚书坑儒真的发生过么?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是什么?焚书坑儒真的发生过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492 更新时间:2024/2/12 13:22:17

秦始皇在位时曾两次焚书坑儒,不过他这样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实际上有两点原因,因为秦始皇完成统一后,需要建立专制体系,所以各国的文化需要进行合并,不利于施政的东西都要销毁。还有就是儒生会运用儒学对秦始皇的专政提出批评,那秦始皇也不会让他们活着。焚书坑儒这件事也曾有过争议,疑古派认为根本就没有发生过,只是后人杜撰出来的,但随着更多史料的发觉,焚书坑儒基本上已经做实,但其中还是存在很多误解。

历史上对秦始皇褒贬不一。当然主流还是认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开创不世之功。的确秦始皇的功绩不容忽视。他结束战国时代分裂混战的局面,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将大一统的思想流传到后世的千秋百代;秦朝时期实行的郡县制也一直影响至今。除此之外,秦始皇还是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创始人,对历史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当然历史上也不乏对秦始皇的指责,说他是一个暴君。在结束战乱以后仍然使用严苛残酷的法家思想;大兴土木造阿房宫;耗费巨资寻仙问药等等。其中最令人诟病的还是要数“焚书坑儒”一事。

秦始皇为了统一思想,将其余诸侯国的史籍和民间的藏书都烧掉,之后又在咸阳坑杀了四百六十多名儒生。后人评价“焚书坑儒”为文化上巨大的浩劫,之后一有大规模焚烧书籍的事件,人们就喜欢与秦始皇“焚书坑儒”相比。

“焚书坑儒”不管目的如何,确实在文化和历史传承上造成破坏,这一点不可否认,也不必否认。但是这个破坏到底在什么程度,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焚书”的建议是李斯提出来的。因为士人大多厚古薄今,而且思想不统一,具有煽动性,所以要从根本问题,也就是书籍上下手。具体内容是这样的:除了秦国的史书,其余史书一概焚烧;《诗》、《书》还有诸子百家的著书,除了官藏,其余一概焚烧;有关于医术、卜筮、种树等方面的工具书可以留下。

这一系列的措施看上去触目惊心,但是好在官方还保存善本。刘邦在攻入咸阳的时候,其他人都在争夺财帛,只有萧何第一时间去收集这些图书。如果不是萧何,中国文化恐怕真的要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

“坑儒”其实与“焚书”并不是一回事,也是历史上争议较大的事情。《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派方士寻仙问药,但是这个世界上哪里有仙药?方士只能蒙骗秦始皇。其中两个方士候生和卢生觉得实在瞒不下去,于是逃之夭夭。临走前还说一堆秦始皇的坏话。秦始皇对此怒不可遏,下令坑杀“诸生”。

扶苏在劝说秦始皇的时候,说了一句“诸生皆诵法孔子”,所以后人认为秦始皇坑杀的是儒生。至于这个“诸生”究竟是儒生还是方士,至今仍然是一个历史悬案。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建成的势力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李建成,如果不出意外,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就是李建成,即李渊的大儿子。当时,可以说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但是谁也没想到,李世民发动政变,杀死了已经是太子的李建成,将太子之位收归自己囊中,还逼得李渊没有办法自己退位,把皇位让给了李世民。看起来李世民似乎是志得意满,但其实当时李建成的势力非常大,李世民这

  • 魏忠贤得势的时候,为什么明朝能打败清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魏忠贤,这个名字一直都让人很厌恶,很多人都认为,明朝最终会走向灭亡,与魏忠贤有很大的关系。崇祯帝登基之后,直接把魏忠贤列入要除掉的黑名单,最终也的确是顺利除掉了他,然而事情却似乎并没有朝着他期望的方向去发展。相反,当魏忠贤得势的时候,面对强大的清军,明朝还能多次取胜,这中间又有什么关系吗?1.魏忠贤

  • 街亭之战马稷为什么不听王平?马稷自信却让蜀军溃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说马稷刚愎自用,根本就不懂得基本的兵法。诸葛亮都已经为他把战略布置好了,他只要照着做就行,结果马稷竟然临时违令,选择在南山上据守,而不是在山下的城镇,并且放弃了重要的水源。当时王平也是多次劝阻马稷,但马稷是这次的统领,他下的命令大家就必须照做。其实马稷连诸葛亮的命令都没听,又怎么会听王平的呢

  • 李治为什么要赐死高阳公主,高阳公主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高阳公主,在历史上是李世民的女儿,然而只是一个庶出的女儿。尽管如此,很多影视剧中都把她演绎成了一个受到兄弟唐高宗李治宠爱的公主。不过事实上,高阳公主可能并没有这么好的命,包括她最终的死亡,其实都是李治下令赐死的。为什么李治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姐妹,高阳公主做了些什么,以至于李治要这样对待她呢?1.高阳公

  • 赤壁之战曹操惨败,为什么没有趁机杀了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赤壁之战,作为汉末三国时代一场非常有名而且非常重要的战役,孙刘联盟可以说是打了一场很漂亮的仗,面对强大的曹操大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还是有一个疑问,曹操就算是失败了,他也还是很强大,为什么孙劝刘备没有趁此机会追上去,一举把曹操给灭掉呢?灭掉之后两家再争夺不行吗,为什么他们都没有

  • 袁绍为什么不和袁术合伙灭了曹操?其实他们矛盾太深巴不得对方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说到袁术和袁绍小编一直觉得这两个人是没有关系的两个人,因为他们经常性的各自为政,自己玩自己的,但是其实并不是的,他们两个还真的是兄弟关系了,但是这两个人却从来都不联手的,在三国时期也是前前后后被曹操给打灭亡了,有的人要问,既然是兄弟,为什么不选择一起合伙把曹操给灭了呢?其实这背后的原因无法就是利

  • 李渊成为太上皇之后,他去做什么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李渊,作为历史上一个伟大朝代的开创者,却在很多时候都会被人们给忽略掉,原因之一也就是他的儿子李世民的光辉太过耀眼,与他相比他就更黯淡了。但是,李渊毕竟是开创了唐朝的人,虽然后来的事情一定也让他措手不及,李世民夺取了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李渊也被迫成为太上皇。那么当了太上皇的李渊,他去做什么了?1.617

  • 明朝的瓜蔓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瓜蔓抄其实很多人应该不知道是什么吧,其实它是明朝时期非常常见的一种刑罚,而且朱棣也经常性的使用这个刑罚,可以说算得上大兴瓜蔓抄了,既然是刑罚那网友们也应该知道了,这个刑罚应该和瓜蔓是有关系的,想到了瓜蔓我们就想到了盘根错节很长很长的一段这样的,那么这个瓜蔓抄刑罚是不是和这个瓜蔓是一样的呢?下面我

  • 朱元璋小时候生活经历是怎样的?从小失去双亲给他带来了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的人生经历非常曲折,就算是当上了皇帝,他的内心还是十分没有安全感,这也跟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很大关系。朱元璋从小失去双亲和兄长,15岁就要承担情感和生活上的双重压力,可能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就一蹶不振了,特别是在古代阶级分化如此严重的社会。但朱元璋的生命力却特别顽强,简直就像浴火重生的凤凰一样,从年

  • 刘邦死后,卢绾为什么要投靠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卢绾,是刘邦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甚至两个人还是同一天出生的。而刘邦灭掉项羽,建立汉朝称帝之后,曾经帮助他的卢绾自然也受到了封赏。不过,事情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卢绾与刘邦之间还是产生过一些矛盾的。然而,卢绾最终竟然是死在匈奴,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说在刘邦死后,卢绾曾经投靠过匈奴吗?汉高祖刘邦有着颇为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