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赤壁之战曹操惨败,为什么没有趁机杀了曹操

赤壁之战曹操惨败,为什么没有趁机杀了曹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467 更新时间:2024/2/12 13:21:29

赤壁之战,作为汉末三国时代一场非常有名而且非常重要的战役,孙刘联盟可以说是打了一场很漂亮的仗,面对强大的曹操大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还是有一个疑问,曹操就算是失败了,他也还是很强大,为什么孙劝刘备没有趁此机会追上去,一举把曹操给灭掉呢?灭掉之后两家再争夺不行吗,为什么他们都没有这样做?

赤壁之战现在有各种解读,有说曹操兵马并不多的,孙刘联盟的兵马实可和曹操相提并论。可是不管怎么样,曹操却确实打败无疑,因为这次的失败,曹操的事业开始走下坡路。

可有趣的是,曹操虽然大败,为何刘备和孙权都没有趁机出兵去干掉曹操,相反还要放他离开呢?

1.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将曹操败走华容道这一段写得很精彩,通过曹操的三次大笑,笑出了关张赵,是为了表现曹操虽奸诈,但不如诸葛亮神机妙算;写关羽在华容道义释曹操,是为了表现关羽知恩图报、义重如山的人格,均系作者欲神化诸葛亮与关羽二人的演义之笔。

可是正史中并未有关羽在华容道拦截曹操,诸葛亮更不可能真那么神机妙算算出曹操会走华容道。不过在正史中,确实有记载曹操败走后,确实是走的华容道。

2.《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山阳公载记》说:曹操战船被烧,率军从华容道步行而归。华容道上一片泥泞,根本无法通行,加之那天又刮大风,行走更加艰难。于是曹操下令,命羸弱之兵割草垫路,大军才得以通过,而羸兵被人马践踏,深陷泥中,死亡无数。眼看大军就要全部通过华容道,曹操不由哈哈大笑。诸将本已狼狈不堪,见曹操大笑,十分不解,问曹操为何发笑。曹操说道:“刘备的才智与我不相上下,但他的计谋总要晚我一步;假使他早派快马至华容道放火,我等必全军覆没了。”曹操话音刚落,接探马报刘备追兵在后面开始顺风点火。但曹操大军已通过华容道,奔江陵而去。

从中我们能看出这背后有什么阴谋呢?有人说诸葛亮真那么神机妙算为什么还明知道关羽会放走曹操,还让关羽去守华容道呢?是他一句曹操天数未尽就能解释得通的吗?还是诸葛亮故意刺激关羽,让他立下军令状,从而想剪除关羽这个一直看他不起,骜不驯的将军呢?都不是,背后其实有更深层的政治阴谋。

按照《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山阳公载记》的记载,曹操不仅走的是华容道,他确实也大笑了,还一笑就将刘备笑了出来,那么巧刘备就放火了,那么巧刘备放火的时候曹操就脱离险境了。

而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那就是诸葛亮一直在算计着曹操,可是最终结果还是曹操脱离了险境。这就是正史和演义的共同点,那就是曹操有被刘备大军追杀,却“侥幸”脱离了险境。

3.可是事情真有那么多侥幸吗?

为什么在我看来,是刘备甚至是孙权故意放走的曹操呢?在我看来,刘备防火就是在告诉手下及盟友,他有追杀曹操,只不过是他命大逃过一劫而已。

总之一句话,那就是不管是刘备还是诸葛亮,还是孙权,周瑜,这些聪明绝顶的家伙,每个人都存在着一个心思,那就是自己这一方不能杀死了曹操。

4.说到这,读者们可能就有疑问了,先不说曹操是国贼那么冠冕堂皇的理由,杀死了曹操不是能造成北方大乱,不管是刘备还是孙权都能趁机获取更大的利益吗?

不,显然不是的。曹操一死,北方固然会乱。不管怎么乱,曹操的儿子都已经长大成人,他们虽然都在觊觎曹操的位置,妄图最终做上皇帝的宝座。可是当曹操死了的话,相反还会让曹操的几个儿子暂时同仇敌忾起来?

为什么呢?一呢是古人重孝道,重孝道才能得到世人的拥戴,曹操一死,如果曹操的某个儿子只想着争夺多利,却不想着为父亲报仇,那原来曹操手下的人就会对他离心离德,转投其他曹操儿子门下。

二呢,曹操的谋臣们为了稳定曹操势力的局势,为了在曹操没有立下继承人的情况下,肯定会说谁能为曹操报仇,谁才能有资格继承曹操的大业,这是能让所有人服气的最好办法。

5.所以为了孝道,为了那个权位。即便曹操的儿子们依然会斗得你死我活,可是他们都会有一同目标,那就是想尽办法灭掉杀害他们父亲的人,不管是刘备还是孙权,谁要杀了曹操,谁就将面对曹操后人的全力攻击。

这个时候如果是孙权杀了曹操,刘备没了生存方面的威胁后,他一定会忙着去抢荆州的地盘,乐于见到曹氏和孙氏打得你死我活。如果是刘备杀了曹操的话,他一定会在曹氏对刘备全力攻击时,袖手旁观,忙着扩大自己的势力。

一旦孙刘联盟解散,不管是哪家,都无法单独的面对曹氏不死不休的攻击。所以刘备肯定是希望孙权去杀曹操,孙权则希望曹操死在刘备手上。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袁绍为什么不和袁术合伙灭了曹操?其实他们矛盾太深巴不得对方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说到袁术和袁绍小编一直觉得这两个人是没有关系的两个人,因为他们经常性的各自为政,自己玩自己的,但是其实并不是的,他们两个还真的是兄弟关系了,但是这两个人却从来都不联手的,在三国时期也是前前后后被曹操给打灭亡了,有的人要问,既然是兄弟,为什么不选择一起合伙把曹操给灭了呢?其实这背后的原因无法就是利

  • 李渊成为太上皇之后,他去做什么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李渊,作为历史上一个伟大朝代的开创者,却在很多时候都会被人们给忽略掉,原因之一也就是他的儿子李世民的光辉太过耀眼,与他相比他就更黯淡了。但是,李渊毕竟是开创了唐朝的人,虽然后来的事情一定也让他措手不及,李世民夺取了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李渊也被迫成为太上皇。那么当了太上皇的李渊,他去做什么了?1.617

  • 明朝的瓜蔓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瓜蔓抄其实很多人应该不知道是什么吧,其实它是明朝时期非常常见的一种刑罚,而且朱棣也经常性的使用这个刑罚,可以说算得上大兴瓜蔓抄了,既然是刑罚那网友们也应该知道了,这个刑罚应该和瓜蔓是有关系的,想到了瓜蔓我们就想到了盘根错节很长很长的一段这样的,那么这个瓜蔓抄刑罚是不是和这个瓜蔓是一样的呢?下面我

  • 朱元璋小时候生活经历是怎样的?从小失去双亲给他带来了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的人生经历非常曲折,就算是当上了皇帝,他的内心还是十分没有安全感,这也跟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很大关系。朱元璋从小失去双亲和兄长,15岁就要承担情感和生活上的双重压力,可能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就一蹶不振了,特别是在古代阶级分化如此严重的社会。但朱元璋的生命力却特别顽强,简直就像浴火重生的凤凰一样,从年

  • 刘邦死后,卢绾为什么要投靠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卢绾,是刘邦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甚至两个人还是同一天出生的。而刘邦灭掉项羽,建立汉朝称帝之后,曾经帮助他的卢绾自然也受到了封赏。不过,事情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卢绾与刘邦之间还是产生过一些矛盾的。然而,卢绾最终竟然是死在匈奴,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说在刘邦死后,卢绾曾经投靠过匈奴吗?汉高祖刘邦有着颇为传奇

  • 隋文帝杨坚能不能被称为千古一帝?杨坚为何能开创隋朝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对于隋文帝杨坚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但杨坚还不能被冠以“千古一帝“的称号,因为整个隋朝的历史太短了,而且杨坚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也犯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错误。杨坚给隋朝带来了一时的繁华,却没办法是这股景象延续下去,在旁人看来应该都是他儿子杨广没能像他父亲一样勤政、务实。那杨坚为

  • 武则天在成为皇后之前,为什么被封为宸妃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我们都知道,在满是险恶的后宫当中,一步一步走出来,走上来,慢慢成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之后,又一步一步变成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的女皇帝的。不过,武则天从感业寺回来之后,并不是马上就成为皇后,这其中也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武则天曾被封为“宸妃”。这虽然只是一个封号,但却不

  • 雍正皇帝究竟算不算篡位?雍正上位后如何对待自己兄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康熙要选继任者时,可能是整个清朝最难的一次皇位争夺战。九子夺嫡想想都觉得非常惨烈,最后由康子的第四位儿子胤禛胜出,也就是雍正皇帝,不过雍正究竟是如何坐上皇位的呢?历史上更有他篡位的说法,实际上当时的情况篡位可能也不叫篡位了,把自己的几位兄弟给击败后皇位自然就是自己的。这也怪康熙不喜欢自己的长子,不然

  • 魏征给李世民谏言,李世民为什么要说魏征"妩媚"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妩媚”这个词,一向是用来形容女子的,而且还不是那种年纪很小的女孩子,而是有一种动人气质的女子。但是历史上却总是会出现一些很奇怪的事情,唐太宗李世民同样形容一个人,用上了“妩媚”这个词,只不过他形容的人不是女子,竟然是魏征。魏征我们知道,那是一个经常给

  • 西周为什么要分封,土地越分越小为什么还要实行分封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分封制,是一种存在于我国古代的制度,而也正是因为有了分封制,才有了后来诸侯争霸,最终秦国脱颖而出统一天下的历史。这样看来,分封制似乎并不是什么好事,而且把土地拿出去给别人分封,到最后周天子的地盘简直就是微乎其微,穷到饭都吃不起的地步。难道周天子就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吗?他们为什么还是要实行分封制呢?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