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接手东吴时只有十八岁,为什么东吴没乱

孙权接手东吴时只有十八岁,为什么东吴没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616 更新时间:2024/1/17 16:24:32

孙权,堪称一代少年英雄,兄长孙策死的时候,把东吴大业交付给弟弟,那个时候的孙权才只有十八岁,想想看现在我们的十八岁,那时候我们在做什么?然而孙权已经挑起大梁,昼夜不歇了。不过那时候毕竟他年纪还小,还没有成年,为什么当时的东吴就没有发生什么混乱呢?难道没有人趁着新主年小而做些什么事情吗?孙全是如何做到这些的?

一个领袖,或者大英雄,最重要的必备条件就是能识人和能用人。三国时代,能够做到这两点的都能成大事,比如刘备、曹操。袁绍能聚人,但不能用人,最终失败,即便是诸葛亮,也有用马谡李严的失误。

孙策临死前,对孙权说出如下一番话,“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后来的事实,无疑证明了孙策的眼光非常之准,孙权尽管不能亲自冲锋陷阵,但他在赤壁之战中用周瑜击败曹操;夺荆州,用吕蒙击败关羽;夷陵之战,起用年轻的陆逊,击败气势汹汹举国而来的刘备。赤壁之战、荆州之战、夷陵之战,孙权用这三仗保住了父兄打下的江东基业,正是他善于用人和识人的结果。

孙权善于用人,有三大优点:

1.一是用人所长,人尽其用。

孙权曾经提出“不求备于一人”的用人原则,意思就是每个人的能力有长有短,不可能面面俱到,身为领导,就要发挥下属的长处,弥补他的短处。

比如孙权认为鲁肃尽管有二长一短,但短处(劝和刘备结盟)并不影响出谋划策的长处。孙权认为吕蒙有胆气但学问不足,于是劝吕蒙多读书,后来吕蒙学问大涨,谋略自然也随之水涨船高。

其他如猛将甘宁、潘璋,甘宁本身投靠黄祖,怀才不遇转投孙权,获得重用,最终成为名将。潘璋骄奢淫逸,屡屡违禁,孙权用其才而原谅他的短处,最终也是为孙权立了无数战功。

孙权15岁的时候,手下有一个功曹叫周谷,为了拍他马屁,多次做假账拿钱财供孙权娱乐花销。同样是功曹,吕范却每次都把孙权的开销一五一十的记录下,并且报告孙策,孙权自然非常生气。

但孙权即位后,重用的是谁?呵呵,不谋私的吕范,那个拍马屁的周谷被打发回家了。

2.二是大胆用人,用而不疑。

在讲究门第家世的三国时代,孙权“纳鲁肃于凡品”,“拔吕蒙于行伍”,“识潘濬于系虏”,无一不是他大胆用人的最好体现。此外,领导用人最怕起疑心,孙权却从来不会。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建立大功,曹操和刘备都先后写信给孙权加以挑拨。

比如刘备说,“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意思就是周瑜迟早要反,但孙权一点也不为所动,继续重用周瑜。假如周瑜不是早死的话,刘备夺取益州的理想可能根本无法实现。

再比如,关羽被杀后,刘备大举进攻东吴,有人告发诸葛瑾(诸葛亮的弟弟)私通刘备,孙权处之泰然,还把揭发信直接转给诸葛瑾,以示自己毫无疑心,称“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不负孤,犹孤不负子瑜也。”

这就是用人的气魄!明末的崇祯皇帝,如果能学到孙权的十分之一,恐怕大明江山就不会亡。

3.三是善于用人,感情用人。

张昭、周瑜都是孙策的旧臣,孙权继位以后,以师傅之礼节待年长的张昭,以兄弟之礼而待年轻的周瑜。周瑜张昭感恩在心,终身尽心辅佐孙权。

赤壁之战前,周瑜对曹营说客蒋干说,“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蒋干被说的无言以对,佩服的五体投地。

公元196年,孙权在宣城讨伐山越的时候,被敌人包围,几乎丧命,正是周泰冒死把他从阵前救出,为此浑身负伤12处。时隔18年,孙曹大战前,孙吴用周泰为都督,阵前举行的宴会上,孙权亲自敬酒给周泰,并让周泰脱下衣服给诸将展示伤口。

猛将凌统死后,孙权尽心抚养他的两个儿子,养在皇宫中,公开称“此吾虎子也。”又请人教两人文武之学,长大后继续让他们统领父亲的部队。此外,无论什么大臣去世,孙权都必定亲自吊丧,厚待家属。

所以,孙权正是因为有以上几大优点,才能使得东吴人才济济,远远超过人才匮乏的蜀国。也正是靠着这么多文武的忠心辅佐,效力卖命,东吴才能三分天下有其一。

能识人,会用人,正是孙权治理东吴的最大优势。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西晋灭亡之后,为什么东吴没有复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晋朝,前后分为西晋和东晋,而晋朝的建立,也是原先的魏蜀吴三国分裂又合并而来,这就是历史上的“三家归晋”。而三国当中,最后一个灭亡的就是东吴,不过在西晋灭亡的时候,却不见原先东吴的势力崛起,想要把东吴恢复过来,复国,这是为何?为什么东吴原本的旧势力并没有趁机复国,那时候他们是怎

  • 孙权建立吴国为什么比曹魏晚了9年,比蜀汉晚了8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孙权正式建国的时间比曹操还有刘备都要晚,而且还晚了不少年,孙权为什么不敢跟在刘备后面建立吴国呢?其实孙权也想早点建国当皇帝,但难就难在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建国理由。曹魏那边,汉献帝早早就封了曹操为魏公,等于说自己的汉室家业已经拱手送给了曹家,曹操也是给汉室一个面字所以自己没称帝,还留给曹丕一个名垂青史的

  • 秦始皇现在还有后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秦始皇想到的就是千古一帝,但是秦朝存在的年代也实在是太短了,而且他们的后代都十分的惨烈,那么有的人就要问了这秦始皇如果要追根溯源的源的话,那么他还有没有后代延续到今天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探究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也别错过了!现在百家姓中已经没有嬴这个姓了,但是现实中还有不少姓嬴的

  • 道光皇帝为什么那么节俭,道光是节俭还是抠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道光皇帝,说到这位皇帝可能很多人都有些不满,他有治国才能,但是才能不足,而历史上著名的《南京条约》,也就是道光在位期间签订的,被打上了丧权辱国的标签。道光帝在位期间也是厉行节约,这听起来的确是好事,但是如果你知道他是怎么节约的,或许就不会这么想了,道光帝的节约,已经完全不能用节约来形容,说是抠门也不

  • 宋太宗为什要杀掉李煜,赵光义杀李煜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南唐后主李煜,是一个我们以前经常在语文课本中见到的人物,他的诗词作品流传甚广,虽然是男子,虽然是皇帝,但是他的文笔相当好,那些亡国之后的哀怨心思,他能够表达得极其精准。不过,既然已经亡国,也没有什么势力,为什么赵光义一定还是要杀了他?历史上的李煜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1.在故事里,这位白胖子非但武功高

  • 明初四大案,朱元璋为什么要杀那么多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明初四大案,在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明朝刚刚建立没多久,朱元璋就因为各种案件或原因,先后诛杀了十多万人,而这些案件当中最出名的就是这“明初四大案”了。后世有人认为朱元璋滥杀无辜,因为一个案子牵连上万人,这其中甚至还有是冤案,所以朱元璋是一个“暴君”。不过

  • 韩德让和萧绰真的有奸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韩德让其实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这个人不简单的,他是辽国的大臣,是辽国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他这个人却有点意思的地方是他竟然和萧绰肖太后有很大的关系,话说是有奸情的,那么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呢?还有有的人说韩德让和萧燕燕好像有孩子啊,那么这件事情怎么说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韩德让和萧绰

  • 李广难封是为什么,李广为什么没能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李广,是汉朝时期的一员大将,而他一生也算是战功赫赫,匈奴人因为畏惧李广,给他起了一个“飞将军”的称号,可见李广在当时的威风。不过,后世却一直都有“李广难封”的说法,说李广这一生都没有封侯,实在是让人心中不平。那么,李广没有封侯的原因又是什么?为什么李广

  • 吕蒙怎么死的?吕蒙的死和关羽有关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吕蒙是东吴能够击杀关羽的关键人物,不过在关羽死后为什么吕蒙也突然去世了呢?导致在民间还传出吕蒙的死和关羽有关,因为关二爷死后灵魂得不到安息,需要吕蒙陪葬才行,当然这个说法肯定是不靠谱的。难道吕蒙的死和孙权有关么?但周瑜、鲁肃不在后,吕蒙正好能顶替他们二人的位置。孙权有什么理由损失一名自己这边的大将呢

  • 蜀汉灭亡时大量官员被杀,为什么只有诸葛亮家人得到保护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一直都是很多人心中智慧的代表,仿佛有诸葛亮的地方就有胜利,只要诸葛亮在,就没有打不赢的仗。但诸葛亮毕竟也只是一个人,是人又怎么可能不会犯错?所以诸葛亮并没有那么神,一切也都只是后世的神化。但是,虽然诸葛亮不神,但在蜀汉灭亡的时候,很多官员都被屠杀掉了,偏偏就只剩下诸葛亮一家没有被这样对待,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