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挟天子的是袁绍,汉献帝会怎样

如果挟天子的是袁绍,汉献帝会怎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791 更新时间:2024/3/27 1:43:27

曹操挟天子,虽然天子一直都在他手里,但是曹操一直到死也并没有称帝,相反是他的继承人曹丕,在曹操死后登上了皇帝之位,而原本的刘协也终于脱离了这个政治漩涡。不过,如果当初挟天子的并不是曹操而是袁绍,那么汉献帝的命运会怎样?袁绍又是为什么没有把天子掌握在自己手里,他是有什么做不到的地方吗?

今天我们所说的汉献帝刘协,可以说是汉末三国时期,最悲催的皇帝了,他自登基起,就一直是一个傀儡,先是被董卓所扶植的傀儡,后来董卓身死,他也没能摆脱傀儡的命运,没能亲政,反而又是被汉室旧臣王允“辅佐”,又是被李傕郭汜等人挟持,最终又落入到了曹操手中,先为傀儡,后被废为山阳公,以悬壶济世为乐。这倒霉悲催的一生,也是够可以的了。当然,作为一个亡国之君,说到底他至少还保住了性命,也没到最坏的结果。

董卓进京后,废掉了少帝刘辩,扶刘协上位,这就开始了刘协的傀儡生涯。从董卓,到曹操父子,汉献帝刘协一直被控制,玩弄于鼓掌之中,虽然他也曾想过要反抗,但是“天下早已非汉”,他回天乏术,只能是做了亡国之君。据传说刘协曾经“自愿让位”给曹丕,而曹丕为了避免非议,假意拒绝,如此往复了十几次,曹丕才接受,刘协这皇位当得还真是有点窝囊啊。

当时的情形也并不允许他离开曹魏转投刘备。虽然刘备一直宣称自己的志向是兴复汉室,但他同样也是一个野心家,如果汉献帝转而投奔他,那么他就没有理由继续打修复汉室的旗号,不再算是正统,因此,即使刘协当时能够离开曹魏,转而去投奔刘备,依旧难逃做傀儡的命运,甚至连性命都不保。不过除了刘备之外,还有一个诸侯,也有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能力和资本,他就是在曹操一统江北之前,成为最大割据势力的人,袁绍。

袁绍在刚拿下冀州的时候,他的谋士沮授就曾建议过他以冀州为根基,拿下幽州、并州、青州,然后凭借自己和家族的威望,“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前,沮授、田丰,甚至郭图等人,也曾试图劝说袁绍把天子接到冀州。那么,如果刘协落入袁绍手中,那么结局会怎样?

因为有人认为他当时要是去投奔袁绍,结局会不会能好一点。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如果汉献帝刘协当初去投奔了袁绍,那么他的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呢?

如果当初汉献帝刘协投奔了袁绍,袁绍会在大局将定之时将刘协斩杀,自己取而代之。这是马伯庸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网剧《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中的一段,那么他说的到底有没有道理呢?首先这个观点我是赞同的,具体原因我们接着来分析:

1.袁绍有足够的野心。

不可否认的是,袁绍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人,他年少得志,却因守孝耽误了六年,但是他不想从头开始,于是他便开始学习战国时期的孟尝君,为自己造势。之后他又只身出逃,他的谋士为他规划,先成为一方诸侯,再一举统一天下,他当时并没有反驳。另外,当初他还曾与王芬许攸等人一起谋划过废立之事。由此看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袁绍并不是不会去做,而是没有机会去做,甚至他都有可能做得更绝,不甘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因此废掉刘辩。

2.袁绍有足够的魄力。

作为一方人物,魄力他还是有的,虽然在大多数人看来,袁绍在人的心目中都是“有谋而无断”,但是细读史书你就会发现,其实袁绍是一个非常有魄力的人。因为他就有足够大的野心,本身也就需要一定的魄力来支撑,所以当诸侯聚义讨伐董卓,孙坚攻入洛阳,打算号召诸侯追击董卓的时候,他却突然攻打孙坚的地盘,不仅“保证”了乱世的延续,也避免了孙坚扬名天下,可谓是一举两得了。当然了,魄力是一个领导者必备的技能,袁绍有只能说明他具备作为一个领导者的资质,却不能说明这是他的优势。

3.袁绍这个人,气度小,没有容人之量。

虽然袁绍一向有能折节下士的名声,但是通过他的一些事迹来看,他本人却并没有什么容人之量,而且非常好面子。比如在官渡之战时,他不纳田丰的忠言,失败后不但没有向田丰道歉,反而还杀了田丰。由此可以看出,袁绍的气量之小,如果刘协落在他的手里,可能他不会像曹操那样把刘协当做傀儡,而是连傀儡都不会容忍,直接就让刘协领便当,这样看来刘协也算是躲过了一劫吧。

4.袁绍这个人的见识不比曹操。

袁绍与曹操曾是年少时的好友,到后来成了官场上的同僚,此后曹操平定了兖州,并将其作为了发展的根据地。袁绍则是兼并了公孙瓒等势力,雄踞四州之地,两人最终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外戚何进掌权时,计划诛杀宦官,当时非常看重袁绍。何进为了逼迫自己的妹妹何太后同意诛杀宦官,采纳了袁绍的建议征召边关守将入京震慑何太后和宦官,当然其中董卓就在征召的人之内。导致了后来的天下大乱的局面咱先撇开不谈,就这件事本身来看曹操的反应,曹操听说后讥笑道:“惩治宦官,诛杀祸国的元凶就可以了,一名狱卒就能办到,又何必征召这么多边关守将呢?如果非要赶尽杀绝,计划肯定会泄露的,我已经预料到一定会失败的。”

后来也果然如曹操所料,何进因为计谋泄露被宦官张让等人先发制人杀死,被何进征召而来的董卓也成了祸国殃民的权臣。

综上分析,袁绍终究还是袁绍,曹操能成的事他不能成,是有一定原因的,如果当时汉献帝刘协有机会去投靠袁绍,并且真的投靠了袁绍,那么他的结局可能就不是“以悬壶济世为乐”这么简单了,袁绍一定不会让他活着,看来当时的情形没有给他创造机会,也算是他的一种运气吧。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洪秀全有多少妻妾,天京沦陷后她们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太平天国作为历史上一次非常有名的农民起义,很多人对于洪秀全也是很好奇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能够作为太平天国的代表人物,频繁被提起?不过,虽然太平天国的起发点是好的,但是后来,领头人还是变了,洪秀全为自己收纳“后宫”,妻妾成群,那么当时他有多少妻妾?当天京沦陷之后,他的这些妻妾

  •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为什么急忙禅位给李世民?李渊不敢自然退位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只是想逼李渊将太子之位传他,并没有想过要威胁自己父亲的皇位,但是李渊却主动禅位,难道他是怕李世民会杀他么?弑父和弑兄的意义可就完全不一样了,而且李世民也是被李建成给逼的没办法,才使出最后的杀招。如果李世民一早就是冲着李渊的皇位,可能最后这起事件就没那么容易结束了。毕竟斩杀当今皇帝

  • 李世民的十四个儿子,最终结局都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唐太宗李世民,被后世人看作是一位很了不起的皇帝,他虽然是夺来的皇位,但是却能够将国家治理的很好,这一点是很难得的。李世民一生一共有十四个儿子,然而除了那么两个结局还算不错之外,其余的儿子们最终都可以说是没有善终。为什么会这样,他的那些儿子们最终都是怎么死的?李世民的儿子们结局都是怎样的?武德九年六月

  • 宋朝的生活是怎样的,如果穿越回宋朝会过的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经常会想象,古人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荧幕上呈现出来的,都只是某一方面,或者说那都只是现代人的想象,而如果真要了解一个时代,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寻找记录那个时代真实情况的文字或者图画。而很多人都希望能回到宋朝,体验一把宋朝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那么,真实的宋朝百姓一天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宋朝(960

  • 秦始皇的弟弟为什么要投降赵国,他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了解战国时期历史的人,应该对秦赵两国之间的恩怨有所了解,他们一直都是仇人,两国之间互相看不对眼,一有机会都不会放过对方。然而,秦始皇的弟弟,战国末期的秦国公子成蟜,他却在这种情况下投降了赵国,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身为秦国人,还是秦国公子,成蟜投降赵国有什么目的?当时的他又是怎么做到的?秦始皇是中国古代

  • 雍正对张廷玉高度赞扬,乾隆为什么不喜欢张廷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张廷玉,是清朝时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而这个名字一听就知道他是汉人官员,在当时的满清政府的统治之下,张廷玉以汉人的身份做到配享太庙的地位,那是相当不容易的,也由此可以看出,张廷玉本人的能力。张廷玉获得过雍正的高度赞扬,然而乾隆却一直都都不怎么喜欢张廷玉,这是为什么?乾隆为何不待见张廷玉?张廷玉是清朝配

  • 刘琮降曹为什么不告诉刘备?刘表遗嘱有让刘备辅佐刘琮接手荆州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被曹操击败后,就逃到了荆州投靠刘表,而刘表也是热情接纳了刘备,还让他在新野屯兵。其实当时刘表的势力还算比较强大的,和袁绍、刘秀都是朋友,关键是刘表占据了整个荆江,有这样一个绝佳的战略地位足以让刘表称雄。不过等刘表病逝以后,他的长子刘琦和次子刘琮发生了矛盾,不过蔡瑁和张允更加支持刘琮继位,刘备也是

  • 崇祯帝最开始是信王,为什么一直在京中没有就藩封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崇祯帝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皇帝不简单,但是命运也实在是坎坷,最后下次也是落得自尽,其实有的人说了这是崇祯太作死了,所以也算是命运吧,但是我们今天要讨论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崇祯帝早期的时候他其实是信王的,其实就当时的分封就藩的制度,崇祯应该早就要离开京中的,但是崇祯却没有,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 明朝是大王朝为什么不能扼杀小部落后金的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明朝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朝代也是经历过繁荣富强最后走向灭亡的,但是其实这些也都是正常的现象,毕竟历史就是这样的,那有朝代能一直持续呢?所以要用正面的眼光看这些事情,话说其实在明朝的鼎盛时期,国力强盛,但是大明朝却不能阻止小部落后金的崛起,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

  • 刘邦为什么敢去鸿门宴?刘邦不怕被项羽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刘邦敢赴鸿门宴,他当时不怕被项羽杀么?其实刘邦怕的要死,但是又不得不去,如果刘邦拒绝的话,当时项羽就能将他治罪,算是有一个开战理由了。所以刘邦要做的就是在鸿门宴上保住自己的性命,其实像刘邦这样的小人物,是决不能轻易暴露自己野心的,那当时的刘邦他已经做好称帝的准备了么?实际上已经开始出现端倪了,不过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