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军打仗时为何不穿八旗甲胄?

清军打仗时为何不穿八旗甲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977 更新时间:2024/2/9 23:19:09

说到清军相比大家都知道的,那就是他们其实就是八旗里面的那些人,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八旗是有专门定制的甲胄的,那么有的网友也问了,但是在战场上这些清军是不穿的,那么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

如今在电视上经看到的八旗甲胄,实际上是京师八旗护军营的仪仗甲胄,是用两层棉布加泡钉制作,使用了和八旗旗色相同的颜色和统一式样,看上去威风整齐,但并没有什么实用性,因此实际上是一种“仪仗队军礼服”,而不是“作训服”,真正打仗时是不会穿的。

实战中前期八旗兵将穿的盔甲有两种,一种类似郎世宁绘画作品中乾隆和兆惠等穿的那样,只用面部当衬里,主体是大片打磨过的金属片,对箭矢和刀矛等有一定防护作用;另一种则几乎没有金属,而是用多层厚棉布叠合而成,中间再填充棉絮甚至千层纸,取其轻便,据说防护早期火器的弹丸,效果甚至比铁甲还要好一些。这些盔甲的形制和前述“仪仗甲胄”相近,也就是说,清甲的形制和明及以前的中国盔甲,是有很大不同的。

不过到了19世纪中叶,洋枪洋炮开始进入中国,其穿透力远非传统火器(老一代的“洋枪洋炮”)所能比拟,湘军曾国藩初建水军时曾经反复试验过多种传说中的“避炮术”(战船上用于防护炮火的装甲),结果没有一种可用于实战,偌大的战船如此,单兵防护的盔甲自然也不例外,因此盔甲迅速从军队中消亡。金田起义时清军绿营和勇营部队已基本不用盔甲(有趣的是对面的太平军反倒有人用,应该是少数民族世代相传的盔甲),但八旗兵还用(扫北军在河北、山东对阵的僧格林沁部和胜保部都有人上阵穿盔甲),不过越来越不普遍,曾是太平军士兵、后投奔僧格林沁的陈思伯,多年后回忆连镇之战时的僧格林沁“着战袍,上马用关刀”,即仍然使用兵器上阵,但盔甲已经不穿了。等到太平天国战争结束,清廷转而用湘淮军的勇营体制编练已经腐朽的八旗、绿营军,原来的京营、驻防等旗营渐渐成为纯粹福利和民事管理机构,就连“仪仗队军礼服”也很少有人穿了。清代最后一次大规模军演——太湖秋操,八旗禁卫军改编的第一镇派队参加,但即便阅兵时也穿的是近代军服,而在第一镇成立后新组建的禁卫军,也同样采用了近代化的军礼服、军便服和作训服,再无“仪仗甲胄”的用武之地,“实战甲胄”自然更不用说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关系苏区生死存亡的战役是哪一次?战斗有多激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的近代历史上,苏联与我国是走的比较进的,然而在国内却受到了国名党的压迫,甚至是爆发了战争。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前,共产党的实力可以说是非常弱小的,而就在当时,一场关系到苏区生死存亡的战斗打响了。那么现在小编就带着小伙伴们一起来看看吧。刘湘把刘从云搬出来,是为了让西线川军能够既出工又出力,对性命攸关

  • 古代弓箭若万箭齐发将是个怎样的场景?其威力到底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古代的冷兵器弓箭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我们经常能够在很多反应古装历史的电影中能够见到这个武器。我们在很多影视剧作品中能够看到弓箭万箭齐发的场景,那么在历史上真是的晚间齐发真的就跟电影中的一样吗?谈到古代弓箭的威力和万箭齐发的场景,就不能不说英法百年战争中的克雷西会战和阿金库尔战役。这两个战役都

  • 东方不败武功是不是天下第一?设定被任我行杀死也是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单看武功,东方不败的确是《笑傲江湖》中的第一高手。这点原著中也写的很清楚,论武功,任我行、左冷禅、方证大师、冲虚道长都不是他的对手,当然也包括男主令狐冲。其实在原著中,要不是东方不败和任我行之间还有点关系,可能全篇根本就不需要这个人物,毕竟实力太强。但也正是因为有了东方不败这样一位与众不同的高手,才

  • 东方不败为什么要拿绣花针当兵器?其实只为对付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或许很多人都不解,东方不败为什么会选择绣花针当做自己的兵器,难道就是因为他在修炼完葵花宝典后变得越来越女性化,还爱上了绣花么?东方不败爱绣花不假,但葵花宝典实际上是一个剑法秘籍,正常来讲还是会选择一把利剑当做武器,东方不败之所以选择另辟蹊径主要还是因为忌惮一个人的存在,还有他的武功,这个人就是任我行

  • 古代官员退休后,为什么一定要还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古代的官员其实大家也都知道的,那就是他们也真的不容易,寒窗苦读的经过多多少少的磨难才能当上朝廷的官员,之后就是在任职了,有的会在京城,有的会在其他县市,反正就是不在自己的家乡,那么有的网友也问了,这些官员退休后好像都要返回家乡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在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古代

  • 梁山接受招安之后,有六个人没有去征讨方腊他们结局却很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征讨方腊,这一段是在《水浒传》当中,梁山众位好汉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之后,为朝廷所做的一件事,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很多好汉折在里面,不禁令人感到惋惜。但是在征讨方腊的时候,却有这样六个人,他们并没有参与其中,但是他们的结局却非常好,他们都是谁,为什么没有参与却会得到好的结局呢?我们都知道,《水浒传》中最悲

  • 南京大屠杀过后,南京市民是怎么生活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南京大屠杀,一直都是横在很多国人心中的伤痛,很多人在提到这段历史的时候,都是满脸泪水,也更加珍惜现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南京大屠杀期间,整个南京城都笼罩在恐惧之中,没有人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也许直接就身首异处。那么在南京大屠杀过后,幸存下来的那些南京市民,又是怎么生活的呢?1.大屠杀过后南京人口数量

  • 古人有可能造假圣旨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圣旨,作为古代封建社会中,最高统治者皇帝的意思传达的载体,是相当重要的一件物品,有圣旨在的地方,基本上是没有人敢违抗命令的。但是,既然圣旨具有这样大的威信和作用,那么古代有没有可能仿造一份圣旨出来去假传旨意呢?古人究竟有没有可能在圣旨上造假?说起皇帝,那可是天之子,九五之尊,封建社会的主宰,拥有至高

  • 唐僧没帮老乌龟问寿命,是故意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西游记》师徒四人历经磨难求取真经,原本故事应该在他们取得真经之后就已经圆满了,但是因为佛祖算出来,他们这一路上只经历了八十难,还缺一难,所以又把他们送到了通天河,又一次遇到了之前的老乌龟。但是老乌龟对于唐僧忘记帮他问寿命这件事情非常不满,所以又把他们全部都给扔进河里了。那唐僧到底是为什么没有帮忙问

  • 民国时期为什么要废除春节,最后为什么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春节作为我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可能我们很多人所了解的春节的历史,就是它是如何在漫长的时间里演变到现在的样子。但是可能还有人不知道的是,在民国时期,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是进行了废除春节的命令的,这对于传统文化来说简直是一种莫大的伤害,然而最终又是为何,这项禁令并没有实行成功?春节又是如何最终保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