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于禁投降之后 为什么曹操不是大怒而是哀叹呢

于禁投降之后 为什么曹操不是大怒而是哀叹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175 更新时间:2023/12/8 16:15:32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于禁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于禁是曹操手下资格最老的大将之一,也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深受曹操信任,于禁在襄樊之战中,败给关羽,随即投降了关羽,曹操得知于禁投降,哀叹了良久,说,于禁随我南征北战三十年,为什么到了危急关头,反而不如庞德呢?

那么,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曹操为何是哀叹,而不是大怒?曹操为何没有说要杀于禁之类的话?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曹仁告急,于禁受曹操之命,督七军去救援樊城,结果,遇到一场秋雨,汉水泛滥,平地水深数丈,于禁七军都泡在水里,丧失战斗力,而关羽此时率军乘船进攻于禁,于禁只能束手就擒,毫无还手之力。

于禁被擒后,随即投降了关羽,而庞德被擒后,宁死不降,被关羽斩杀。于禁的变节,和庞德的宁死不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成为于禁的污点之一,一生的功绩和声誉,毁于一旦。

《三国志 于禁传》记载: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於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

曹操听说庞德被杀之后,非常伤悲,为庞德流泪。而听说于禁投降,曹操哀叹了良久,但是,没有说一句要把于禁杀了,或者要把于禁怎么样的话。

曹操对背叛他的人,非常痛恨,他手下有一个叫魏种的人,曾背叛了曹操,曹操听说之后,非常生气,大怒说,你魏种除非逃到南越或者北胡去,否则,被我抓到,一定不会放过你!

《三国志 武帝纪》记载:初,公举种孝廉。兗州叛,公曰:“唯魏种且不弃孤也。”及闻种走,公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

这意思是就是要杀魏种,可见对背叛他的人的痛恨。不过,后来曹操抓住魏种,因为爱才,也没杀魏种。

而于禁投降,背叛了曹操,曹操却只是哀叹了几句,说于禁怎么在危难时刻,反而不如庞德呢?

曹操这么说,其实,没有责怪于禁,只是对于禁没有在危急时刻继续对自己忠心感到意外和失望,感到痛心,但是,因为想到于禁以往的战功,他也不忍心对于禁再继续落井下石。

曹操是很念旧情的,就像当初抓住背叛他的陈宫,曹操不想杀陈宫,一直劝陈宫一样。所以,就算于禁回来,相信曹操也不会杀了于禁,也会安慰于禁的。

标签: 曹操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比干真的是被纣王处以剜心之刑而死的吗 历史上的他确实如此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商朝,比干,历史解密

    历史上比干到底是怎么死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比干,子姓,比氏,名干,沫邑(今河南淇县)人。是商代帝王文丁的次子,帝乙(纣王之父)的弟弟,帝辛(商纣王)的叔叔,因此也被称为王叔比干,是殷商王室的重臣,官拜少师(相当于后世的丞相)。比干在20岁时

  • 明朝皇陵没人盗,为什么清朝皇陵却被大规模盗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皇陵,清朝,历史解密

    盗墓是一件可耻的事,但在利益的驱使下,盗墓之事仍是层出不穷,不光是现代,古代亦有之。其实这与我国的“厚葬”习俗脱不了关系,而我国的厚葬习俗起源于汉代,这与汉代的“尊儒”思想有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儒家相信“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 金国打宋时犯下大罪,百年后被蒙古灭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金朝,历史解密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在政权交替或者朝代更替的时候,总会发生一些战争。古代的战争大多都是以冷兵器作战的,那种刀砍我杀的疯狂节奏很容易让人丧失人性的底线,从而变成一个恶魔只知道用血来唤醒自己的意识。所以说战争一旦爆发,就会使人回到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给当时的社会和人民带来极大的沉重灾害和磨难。就像是

  • 司马炎算伟大的皇帝吗?他采用的什么治国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炎,晋朝,历史解密

    我国古代曾经一共有过两种统治制度,根据君主喜好的不同,他们会制定不同的政策来维护国家的稳定,有的君主认为郡县制能够维持国家的稳定,会给百姓带来更加富裕的生活,但是也有君主认为君侯治更加有利于国家的稳定,有利于自己的统治,他们把权力分分给各个同姓王,然后利用这些人手中的权力巩固王族政权。当然根据不同的

  • 巴拿马战争期间一个困扰了美国很久的难题 被我国一家民企解决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美国,巴拿马战争,历史解密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直接发动或间接参与了多次战争,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最后的结果都不尽如人意。比如说曾败给中国的朝鲜战争、曾一无所获的伊拉克战争、曾丢尽颜面撤军的越南战争以及劳民伤财的阿富汗战争。在这些失败的战争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耗时长!每一次战争不是三五年就是上十年,与美国曾经速战速

  • 春秋战国祁奚举贤,心怀坦荡赢得世人称颂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祁奚,春秋,历史解密

    历史上因为任人唯亲而造成祸害的例子枚不胜举,但春秋战国时晋国大夫祁奚举荐自己的儿子,却赢得世人称颂,这是为什么呢?晋悼公是春秋战国晋国后期比较贤明的国君,他死以后晋国再无宏图大略的接班人,在他当政时,朝中出现了几个很贤德的辅佐大夫,其中祁奚也叫祁黄羊的算是深受他喜爱的大臣了。但人都有老的时候,祁奚就

  • 乾隆让刘墉去跳河,刘墉说句话救了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墉,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砣是老百姓,称杆子哟,挑江山,你就是那定盘子星。”20世纪末,一部叫《宰相刘罗锅》电视剧,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很多欢乐。今天要回答的问题,就是这部电视剧中,刘墉智斗大贪官和珅的故事。在电视剧里,刘墉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经常将和珅斗败。乾隆皇帝看着他们俩在那斗,就像看大戏似的,每次都很

  • 揭秘:上古时代的上巳节古代人都在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上古,历史解密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看到这个充满愁怨的诗句,大家一定会在眼前浮现出这样的景象,一位少妇在窗前等待着自己久久不归的丈夫,心中充满了思念。看到这里,您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我要在开头解释这样的诗句呢?这是因为我们今天的话题就是清明节与婚恋的关系。古代中国人为解释自己是怎么来的,以及给儿女们解释人

  • 于吉对江东百姓做的本来都是好事 为什么孙策还是要是杀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于吉,孙策,历史解密

    于吉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江湖术士,久居江东,广施恩德,信者甚众。因为于吉的威望高,江东王孙策感到自己的世俗权力受到挑战,随即对于吉 动了杀机。孙策杀于吉的行为,体现的是人性的弱点和权力的本性。你和领导的关系要是没有足够好,就应该把与群众的关系处坏了才行。 如果你整天品行端正,诚恳待人,对大家热心相助,在

  • 满洲八旗的次序是什么样的?哪个旗的地位最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满洲八旗,清朝,历史解密

    当我们翻开清代京城的驻防图时,人随旗居的格局清晰可见。以紫禁城为中心,两黄旗居北、两白旗居东、两红旗居西、两蓝旗居南,清晰严整,界限分明,带着浓郁的准军事化味道。可是问题来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八旗的次序呢?清代的博学鸿儒们自然晓得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八旗以颜色为区分,颜色本身就具备五行属性,于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