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若是真的造反了,韩信能取得天下吗?

若是真的造反了,韩信能取得天下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938 更新时间:2024/2/8 5:45:43

刘邦以布衣身份起家,建立起了大汉王朝。在一统天下之后,为了保证刘氏江山稳固,为子孙后代的皇权继承扫除障碍,于是决定开始诛杀那些蠢蠢欲动的人,而韩信也是其中的牺牲品之一。说起韩信就很熟悉了,被后世称之为“兵仙”,那么人们不禁要问,韩信到底有没有反心?如果他真的造反,到底能不能得到江山呢?其实只要稍加分析,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韩信出身贫寒,他才华横溢,却无人赏识。年轻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因而有了“乞食漂母”的典故。被屠夫羞辱从胯下钻过去,便有了著名的“胯下之辱”。

秦末乱世之中,人人自危,他却在危险中看到了机遇,他如雄鹰一样敏锐的目光在乱世中寻找机会。

项梁渡过淮河北上的时候,身无分文的韩信便去投奔于他。可惜项伯并没有发现他的才能,韩信只能在其帐下做一名无名小卒。

项梁兵败被杀之后,又归附于项羽,在项羽的帐下依然不被赏识,只能做一名地位低下的郎中。他屡次寻找机会接近项羽并向他贡献良策,无奈人微言轻,项羽根本不予采纳。

项羽的骄傲自大令韩信倍感失望,当他看到刘邦被项羽流放到巴蜀的不毛之地之后,他似乎又看到了希望,转而逃离项羽归顺了刘邦。

然而,投了刘邦之后的韩信,仍然没有崭露头角的机会,只能做一个接待宾客的小官。有一次因犯了法,要被问斩,幸被夏侯婴发现他的言行举止有异于常人,将他报告给刘邦。

刘邦这才封他为治粟都尉,负责管理粮仓。刚开始时,韩信也是诚诚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令刘邦注意到他。然而在刘邦看来,这韩信除了管理粮仓还有点儿本领之外,并没有觉得他还有什么特殊才能。

其实,当韩信正在找好老板、好工作的时候,刘邦也正在找好员工——当时刘邦也是在心急如焚的寻找能挑大梁,能使汉军走出困境之人。因为这巴蜀之地的生活实在是太艰难了,已经有十多个将领受不了这苦,都陆陆续续地逃跑了。

此时的韩信觉得在刘邦帐下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早已心灰意冷,于是也寻个机会逃跑了。

但是,此时有一个人把韩信追了回来,这个人就是萧何

估计这个萧何也是暗中观察了这韩信很长一段时间了,要不然也不可能发现他是一个军事天才而演绎出一段 “萧何月下追韩信” 的传奇佳话。

回顾韩信的才华被发掘的过程,具有非常大的偶然性,只要哪一个环节出了差错,历史上就不会有韩信这个人出现了。

所以当刘邦封他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时,他至少对两个人是心存感激的,一是引荐他的萧何,二是任用他的刘邦。而且,从韩信回报漂母的“赠食之恩”的事情可以看出,他是懂得感恩的人,这也是后来他功成名就之后,有人劝他谋反之时,却最终没有反的原因。

所以,最初的韩信是没有反心的,如果韩信要反,那也是被逼反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他真要反,能否取得天下呢?

其实,刘邦经过长久的宣传策略,已经拥有了相当深厚的群众基础,特别是当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之后,刘邦所谓的真命天子、天下共主的光辉形象已然深入人心。

经过多年的战乱,人民好不容易盼来了久违的和平,早就厌倦了打打杀杀的日子,那些久经战火摧残的百姓,是不可能再追随韩信造反的了。

还有,刘邦对于韩信这样的功臣,早就有戒备之心,对他也是做足了文章,当天下安定的时候,刘邦马上将韩信的旧部将领要么解甲归田,要么转为文职,使得韩信始终是孤家寡人一个。

垓下之战后,刘邦更是急不可捺地直接闯进韩信的兵营,还没等韩信及手下人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时,刘邦拿起桌案上的虎符就跑了,遇上这么一个耍流氓的老板,也真是醉了。

刘邦夺帅印的事干的可不是头一次,早在“成皋之战”时,项羽在成皋围住刘邦,刘邦大败,与夏侯婴一起逃出了成皋,而此时的韩信就驻扎在距离刘邦不远的修武,却按兵不动,这让刘邦非常恼怒,于是他就自称是皇帝的使者,跑到韩信的帐中,也是拿起帅印就跑了。(北渡河,驰宿修武。自称使者,晨驰入张耳、韩信壁,而夺之军”(《史记·高祖本纪》)

从刘邦一而再,再而三地夺取帅印的情况来看,韩信根本没有自己的嫡系部队,韩信的兵直接就是刘邦的兵,刘邦可以来去自如,这也从侧面说明,韩信对刘邦根本没有反心。

如果韩信有心造反的话,早就应该培植了大量的党羽,是不可能这么轻而易举夺走帅印的。

韩信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战前,他会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将敌我双方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才打,所以能做到每战必克。

所以,从韩信对刘邦毫无防备的情况来看,韩信从来都没有反刘邦之心,也根本没有作造反的准备。

同时也说明,如果刘邦在这种情况下逼得韩信造反而打一场亳无准备的战争时,韩信也是注定会失败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盗墓贼遇到墓前有柳树的,为什么会溜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一棵普通的柳树能代表什么?现代人可能感受不到,因为现在已经没有像古代那样的大大的陵墓,只为了埋葬一个皇亲国戚,墓的周边也很少有什么很明显的告诉别人这里埋的是谁。但是古代不一样,那些盗墓贼也正是靠着盗取别人墓室里面的财物生存。不过盗墓贼如果遇到墓前种了一棵柳树的,都不会去盗,还会马上开溜,这是什么原因

  • 我国古代女子私人用品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古代,女人是需要依附着男人生活的,自己是没有自由的。在家的时候从父,出嫁了从夫,丈夫若是死了就要从子。而男人能够三妻四妾,同时可以赢取多个姑娘。在这样的男尊女卑的制度下,女子的全权益是越来越少了。为能够提升自己生生活质量,女子必备3件私人物品,1件自己用,1件陪着用,1件偷着用。古代女子的三件

  • 形成五代十国乱象的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期,五代是唐朝灭亡后又在中原建立的五个朝代,而十国是同时期在全国内被割据的十个政权。五代十国虽然只持续了70多年的时间,但却给全国人民带来了不小的伤害,战轮、饥饿接踵而来,乱世下百姓是最痛苦的。实际上在五代十国以前,还曾出现过一个分裂期就是两晋十六国,这两个混乱时代究竟

  • 孔子的父亲是贵族,为何其母亲不愿意告诉?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叔梁纥,估计很多小伙伴们觉着这个名字比较陌生。叔梁纥是鲁国人,拥有士的身份,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陬邑大夫。叔梁纥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传到叔梁纥这一代就家道中落,成为了一个小奴隶主。当年为了躲避宋国的战乱,于是叔梁纥带着全家人便流亡到了鲁国陬邑。《左传》记载,叔梁纥在鲁国时立过两次战功,被鲁国贤臣孟献

  • 龙袍上面有几条龙?到底是八条还是九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龙袍作为古代皇帝专属的穿着,象征着无人可以替代的身份地位,龙袍也只有皇帝可以穿,其他人穿了那都是造反的证据,即便是戏子不得已需要穿,那也绝不能和正规的龙袍是一样的。龙袍上面有很多条龙,不过九五之尊衣服上面有九条龙,可是很多龙袍数来数去只有八条,那剩下的最后一条到底去了哪里呢?清朝的皇帝,号称是九五至

  • 历史上有女状元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状元不止有在文才上独得头筹的才子,还有很能打的武状元,不过一说状元,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男性,毕竟古代女性地位很低,参加科举武举的也都只能是男性,能出几个女将军都已经是惊世骇俗了。不过历史上竟然还真的就有一位女性的武状元,她到底是谁?为什么能够获得武状元,她究竟能有多厉害?历史上的首位武状元我们知道

  • 叶二娘好不容易和虚竹相认,为什么还狠心将他抛下选择殉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天龙八部》三兄弟中,除了段誉以外萧峰和虚竹都有一段比较惨痛的经历,萧峰失手打死自己最爱的人,而虚竹则是刚刚和双亲相认,结果下一秒父母又离他而去。实际上很多人不理解,叶二娘好不容易和儿子相认,为什么最后还要将他抛下选择和玄慈殉情呢?叶二娘原本是一位温柔貌美、端庄贤淑的姑娘,后来和玄慈方丈生下虚竹,结

  • 关羽能斩杀颜良,为什么打不过颜良的手下败将徐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关羽,颜良,徐晃,颜良曾经打败过徐晃,而颜良最终又被关羽斩杀,按理来说,徐晃自然也不是关羽的对手才是,但是他们面对面交手起来,关羽最终竟然被徐晃打败了。难道说关羽的能力其实是假的吗?还是说颜良输给徐晃有什么别的原因?为什么关羽会打不过一个自己手下败将的手下败将呢?提到关羽,应该算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

  • 辣椒为何会在中国受欢迎?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一位特别爱吃辣椒的人一年半载的时间吃不到一点辣椒味会是是一种什么感受?如果一位极度厌恶辣椒的人偏偏又生活在了爱吃辣椒的城市中,每天被辣椒所包围,那又会是一种什么感受?小编曾经在“麻辣”的城市待过。在这样的城市里,麻辣是一种“防不胜防”的侵袭。连看起

  • 古代的“黄门郎”是什么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古代,读书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中举出人头地。闯过这一关的人有很大的概率成为官员,并且就此摆脱了泥腿子的身份。当然,就算是进入到了官僚集团中,他们的命运也是千差万别的。有些人官运亨通,从此青云直上,一生名利双收;有些人则蹉跎不前,一生沉沦下僚;更有很多官员,因各种原因而身陷囹圄,昔日十年寒窗的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