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崂山为什么要叫做崂山?

崂山为什么要叫做崂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870 更新时间:2024/2/8 5:39:19

说起崂山,相信很多朋友们都不会陌生了。崂山在我国古代又被称之为牢山、劳山、鳌山等等,是山东半岛上的主要山脉。崂山的主峰叫做“巨峰”,当地人称之为“崂顶”,总海拔达到1132.7米,是我国沿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我国从古至今对于那些山河百川的命名都是很有讲究的,就比如说东岳泰山,就有着“国泰民安”之意。那么崂山的名字又是如何而来的呢?

东海访仙山

在中华文明数千年的演变过程中,崂山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名称,甚至在同一时期,也存在不同的人群对崂山的不同称呼。

了解崂山的名称由来,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崂山所赋予我们的情怀与精神。

有关崂山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后汉书·逄萌传》中首次出现了崂山的名称,那时的崂山被称作“劳山”。

明代学者顾炎武,对崂山有着浓厚的感情,他考证了大量历史资料,认为秦汉时期,人们普遍相信,在东郡的海中,有仙山,山中有仙人,可求得仙药,长生不老。而崂山,便是寻找海上仙山最好的地方,登上崂山之巅,可以俯瞰东海,以寻找仙山的位置。

所以顾炎武认为,秦始皇到齐鲁寻仙时,郡、州、县的百姓都为之操劳不息,因此山雄险陡峭,上下行走,非常辛劳,故称“劳山”。

《崂山志》中有这样的描述:......古代人认为的海上仙山,蓬莱、方丈都是人们想象的,只有崂山是真实存在的。

一山镇海,万象归怀

崂山的另一种称呼,称作“牢山”。

“牢山”之名最早见于晋代高僧法显的《佛国记》。

华严游览区法显塑像

相传周朝灭商之后,姜子牙的封地便是今天的齐鲁大地。

姜子牙巡视崂山时,被崂山的气势不凡、秀美雄壮所感染,又登上崂顶,发现崂山的山顶像一幅八卦图,于是便起名为“太极峰”,意为太极循环,永生不灭。

姜子牙认为崂山石质坚硬,如龙似虎,雄视东海,一山镇海,万象归怀,便感慨此山比泰山还坚牢,可以镇江山永固,于是便有了“牢山”之名。

关于“牢山”的另一种说法,则是根据中国传统的星象而定。

天罡三十六星中的“天牢星”与崂山的位置互相呼应,所以取星象之名,取名“牢山”。

神仙之宅,灵异之府

崂山美名的广泛传播,除了仰仗于崂山“三围大海,背负平川”的自然奇观之外,也与崂山道教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据《太清宫志》载,汉代建元元年,太清宫创始人张廉夫来到崂山,建太清宫草庵,开了崂山道教的历史篇章。

其后,谪仙人李白、唐末五代的李哲玄、北宋华盖真人刘若拙,再到长春真人丘处机,都不约而同的来到崂山隐居修道。

在这期间,崂山的名称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显庆四年(公元659年) 李延寿撰《南史》成书,该书首用“崂山”之名。

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 诗仙李白作游崂山诗《寄王屋山人孟大融》,其中“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成为崂山的代表描写诗句,流传至今。

是唐玄宗时期,道士王日文受玄宗恩宠,南岳道士李遐周恐其贪恋世间乐事不再修道,于是劝其出京,王向玄宗提出请求要到牢山炼丹,玄宗准许其往,并改“牢山”为“辅唐山”。

元代,道教兴盛,道教全真龙门派的创始人邱处机,来到崂山以后,见崂山气势不凡,风景秀丽,实有相见恨晚之感。

道家修真讲究自然,对“牢”字甚觉不妥,又联想到此山背负平川,面对大海,形同巨鳌,雄踞于东海万里碧波之上,遂作诗咏此山,诗中将此山称为“鳌山”。诗曰:“牢山本即是鳌山,大海中心不可攀。上帝欲令修道果,故移仙迹近人间”。

成吉思汗敕封邱处机为国师神仙后,令其掌管天下道事,众道则奉师之意,称此山为“鳌山”。

图丨鳌头位于崂山头,深入大海腹地,若神鳌纳水,其身则远远延伸到大陆深处,景色之瑰丽雄奇,无有其二。

崂山之“崂”,再无它意

经历了千百年时间的变迁,到了明末,黄宗昌编写的《崂山志》成为第一部详细介绍崂山情况的文献资料。

黄宗昌在自序中写道:“春非我春,秋非我秋,环视天下,独有崂山耳......” 此后,“崂山”之名便逐渐被世人采纳。

所以说,劳山之名,因其山势峻险,到处是悬崖绝壁,攀山越岭不胜劳累而名。后人深感登此山之艰难,因而在“劳”字旁边又加个“山”字,以突出崂山之坚固、广阔和高耸的特点。

也因此,崂山的“崂”字,成为了词典里的一个特指词,这在中国的名川大山里也是少见的了。

从崂山名称的变化,即可看出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在历朝历代崂山都有其独领风骚的辉煌之笔,“崂山”一名最终成为了永恒的美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哪吒和敖丙是什么关系?从敌对到如今的命运共同体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又有一部口碑炸裂的国产动画火了,那就是即将在7月26日,也就是本周五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目前《哪吒之魔童降世》已经有过几轮点映,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8.7分,比《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评分还要高些。而且这次在剧情方面也有新的改编,无论是哪吒还是敖丙都有着全新的设定,当然也有人称这是一部魔改动画

  • 阿拉伯帝国的波斯化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中东地区指的就是西亚与北非地区,在这里主要拥有着5大民族与4大地缘政治力量。这5大民族指的是阿拉伯人、波斯人、突厥人、犹太人以及库尔德人。4大地缘政治力量指的就是阿拉伯、伊朗(波斯)、土耳其(突厥)以及以色列。抛开非伊斯兰国家的以色列,中东地区仅有两个政权不属于阿拉伯国家,这便是伊朗与土耳其。土耳其

  • 霍元甲的儿子是谁?霍东阁和霍东觉是一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霍元甲这个名字,随着曾经与它有关的各种电影电视剧的流传,是有不少人都知道他的,不仅霍元甲成了一个国民偶像,饰演过霍元甲的演员也因此家喻户晓。但是关于霍元甲的儿子到底是谁,可能很多人还是弄不明白,主要是有两个名字,一个是霍东觉,一个是霍东阁,不知道到底谁才是正牌的?真实的霍元甲儿子到底是谁,电影里面为

  • 如果晁盖不死梁山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梁山的第二任寨主,晁盖的命运其实是让很多人感到惋惜的,他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好汉,自己有能力,就会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打抱不平仗义疏财,为人豪爽,很多人都非常喜欢这个人物角色,但是最终却被一支毒箭射中面颊死了,实在是很可惜。但是对晁盖来说,这是他不可避免的命运,他必须要死,这是为何?如果不

  • 元始天尊是谁?揭秘原始天尊和哪吒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要说元始天尊其实这个就比较难说了,因为这个人是真的太神秘了,而且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资料,我们只能通过一些名著小说来窥探一二,话说最多的无非就是《封神演义》这些了,但是网上也有很多的资深的读者做了很多总结,这个元始天尊的身份也知道一二了,所以具体的还得往下看,这个哪吒和元始天尊又有什么关系,其中的关

  • 太乙真人为什么对哪吒那么好?揭秘太乙真人太宠哪吒的真实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说到哪吒就不得不说太乙真人,这个人也真的是挺有意思的,小编对太乙真人的感觉就是这个人有点护犊子,也就是说把自己的徒弟哪吒看得非常非常的重,就算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但是还要护着他,对于这些个问题小编也不知道太乙真人为什么要这么做,真的把人看醉了,更多的时候小编都以为太乙真人是坏人,那么有的人就要问了

  • 古代战马为何很难饲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马在古代有着非常高的地位,无论是人们出行还是打仗都离不开马。不过想要饲养一匹高素质的战马,其成本是很高的,可能需要花费百金。所以普通百姓家一般都不愿养太多马,也负担不起,加上地理的原因中原战马的综合素质也不如草原上的马。不过马在冷兵器时期,能起到的作用太大,骑兵的杀伤力还有机动力也要比其他的兵种更强

  • 柏林巷战苏军犯了什么错误导致3000辆坦克超70%被“铁拳”摧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场用钢铁血战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尤其是坦克对战,双方的钢铁洪流在各条战线上杀得是难解难分。因此在这个时期,反坦克武器也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在战争爆发初期,反坦克的手段主要还是依靠着反坦克火炮,坦克对坦克或是空中轰炸来实现。而作为战场主力军的步兵,却没有得力的反坦克武器,反坦克

  • 哪吒和敖丙叫藕饼是什么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距离《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还有几天时间,但这次哪吒在网上已经获得了超高的热度,而且这次他还跟敖丙组起了cp。在传统的神话故事中,敖丙更像是个龙套角色,其作用就是为了让哪吒得到一次升华。但是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他们两人的角色调性有了一些互换,哪吒反而变成了反派。这里就不剧透太多了,很多网友都把

  • 为何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叫姬发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姬昌大家都很熟悉了,也就是周文王,周朝的基垫者。估计很多人都知道他是西伯侯,却很少人知道他也被称之为西伯昌。在这里的“西伯”是世袭的爵位名,西可以指西岐,也可以指西方。在那个时代,兄弟之间都是以伯、仲、叔、季来做排名,伯也有长兄的意思。昌是姬昌的名字,所以西伯昌就把贵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