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国占领河西后为什么不直接兼并秦国?

魏国占领河西后为什么不直接兼并秦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096 更新时间:2024/2/8 5:39:43

战国时期初年,魏国继承了以往晋国的河东地区,将整个河西全部兼并到了魏国。而此时的秦国被压制在了关中地区,隔着洛水与魏国对峙。当时魏国的河西太守是吴起,那么为何魏国不进一步将秦国灭掉呢?率先占据关中,再进一步统一天下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由于吴起镇守河西的时候,统领河西守军频频越过洛水,对秦军打了很多胜仗,这就给了许多文人无限遐想:如果魏国将中央军交给吴起,吴起一定能灭秦!

这个简单的推理看似有道理,因为吴起所统领的河西守军数量只在十多万,不但守住了河西,而且以攻为守,让整个秦国的兵力疲于奔命。如果吴起能够统领数十万大军攻打秦国,秦国确实麻烦很大。

可是现实当中,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都没有选择将灭秦作为第一战略目标,是他们眼光不够长远吗?当然不是,而是灭秦的困难或者说代价,足以让任何魏国国君望而却步。

我们按照最有利于魏国的战争进展情况,来模拟魏国灭秦的过程。

魏军隆隆开动,与秦军较量多年的吴起,终于统领数十万魏军,踏上关中的土地。

魏国作为晋国分裂出来的一个诸侯,虽然通过南征北战实力提升不少,但是独自攻打老牌劲敌秦国,还是略显单薄,魏国只有把赵韩两个兄弟拉入伙,才能取得对秦军的兵力优势。

但是赵韩愿意参战吗?

当然不愿意,赵韩与秦国领土不接壤,没有直接利害冲突。而且即使打了胜仗,占领关中的土地,魏国也不会分给赵韩。就算分到一点土地,也是一块飞地,价值不大。

赵国的战略发展重点,在东部的卫国,赵国在公元前390年到380年,多次攻打卫国,从卫国获得不少土地。

韩国的方向也很明确,就是郑国。公元前375年,韩国也终于灭了春秋时期的大国郑国。

可见赵韩两国是不愿意与魏国组成联军的,但是魏国如果强行要求,赵韩两军也有可能委曲求全,组成三晋联军。

既然我们从最有利魏国的角度来分析魏国灭秦,那就假设赵韩两国出兵支持魏国。

战争一开始,我们先来看看关中的地形,以及魏军进兵的路线。

三晋联军的进兵和补给路线,无外乎水路和陆路两条。

水路就是沿着渭水西进,但是渭水的流向是从西往东,魏军满载粮草逆流而上,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反过来秦国反击魏国,可以满载粮草顺流而下,轻松写意。这就是地缘的作用,秦国对东方诸侯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条件。

陆路成了魏军唯一选择,但是晋军也要跨越黄河、洛水,泾水三条河流,需要大量船只支援,难度不小。

吴起曾经统领魏武卒,到达泾水流域,但是吴起统领的是人数不多的魏武卒,轻疾突进,以骚扰为主,只要带足干粮就行。这次的灭国大战,魏军人数众多,后备物资的准备必须充分及时。

当然吴起是大师,相信他能处理好魏军的后援物资问题。越过三条大河,接着魏军还要西行几百里,才能抵达秦国的雍都。

关中的地势,是个椭圆形,东西宽南北窄,魏军穿越整个八百里秦川,才到达目的地雍都。

战国时期,战国七雄当中,六国都有国都被攻打的情况,楚、齐、赵、燕甚至发生过国都被攻克的悲剧。唯独秦国,没有任何六国诸侯能够打到雍都,更不用说攻克雍都。

即使是在春秋时期,对秦国有着压倒性优势的晋国,最强盛的时候也只是打到泾水流域,根本没有威胁到雍都。八百里秦川的纵深,是巨大的地缘优势。

如果三晋联军出现在雍都城下,不论结局如何,也已经创造了记录。

但是这个时候中原的局势,势必也将发生巨变。

众所周知,此后魏国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齐国立即围魏救赵,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两次击败魏军。如果魏国深入秦国,齐国当然不会放过这种好机会,魏国在黄河以北的土地东郡,将尽入齐国版图。

齐国真的会乘火打劫吗?当然!肯定以及确定!

围魏救赵之时,齐国几乎肯定会与魏国中央军进行决战,齐国并没有退缩。而这次魏国的中央军在西线,齐国只是面对空虚的魏国东线防御,齐威王绝对没有理由错失良机。而且魏国在黄河以北的东线一马平川,无险可守,齐国也并不需要花费多少代价,就能取得这些肥沃的土地。

而魏国在中原黄河以南的南线,魏国的土地几乎都是从楚国夺取来的,楚国没有一天不想收复故土。当魏军的中央军不在南线,楚国还有理由不收复故土吗?

因此当三晋联军出现在雍都城下,魏国黄河以北的东线和黄河以南的南线,就将快速而彻底地沦丧给齐国和楚国。

秦国还没有灭,齐国二次崛起,楚国再度强大。

以上还只是最好的推测,稍微坏一点的走势,那就是齐、楚两国,将会继续对空虚的赵、韩两国用兵,迫使这两国退兵。

既然我们是往最好的方向去推测,那么假设齐、楚就此停兵,三晋联手攻克雍都。

故事到这里,剧情与围魏救赵何其相似,在围魏救赵中,魏国虽然攻克了赵都邯郸,但是在东南西三个方向被齐、楚、秦给打败。

这次魏国如果足够幸运,攻克秦国雍都,东部和南部领土,是无论如何保不住的。也就是说,魏国最好的结局就是,用东部和南部,换取面积更大的关中。

如果我们是在玩一个三国或者战国的网络游戏,这是一个不错的领土交换,有了一只金角的魏国,也拥有了一统天下的地缘要素。可惜游戏是不考虑政治、地缘因素的。

攻下关中,魏国人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分赃。

从此前三晋联军的战争来看,三晋取得大胜的战争,战利品几乎都被魏国独享,包括三晋与楚国交战,最后攻占的领土,全部纳入魏国版图。

现在问题是,魏国不分领土给赵韩,三晋联军就将瓦解,或魏国分少量飞地给赵韩,三晋联军也会散伙。而且站在赵韩的角度来看,齐国和楚国的压力相当大,他们必须考虑如何对付近在眼前的齐军和楚军。

在真实的历史中,赵国屡次攻战卫国领土,韩国则攻灭了郑国。三晋如果能够攻下雍都,赵韩也会回到原来的轨迹,去完成他们自己的战略构思。三晋散伙,势在必然。

如果这是一个战国游戏,魏国接下来可以一步步完成统一天下的霸业,可惜这不是游戏。

魏国攻克雍都之后,再一次面临地缘问题。

几年之后魏国攻灭中山国,到后来中山国复国,大概三十年时间。三十年之后,中山国人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吗?

不是,中山人当时逃到太行山上,三十年之后下山复国!

中山国之所以复国,因为魏国不愿意上山继续追寻中山人的足迹,因为在山上作战,魏军没有优势,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中山人当时在太行山上的领土不大,而秦国则不同,他们在陇西高原之上,拥有广阔的领土。秦国不但起源于陇西高原,而且秦穆公霸西戎的时候还扩张了相当可观的高原领土。

秦国在高原上的领土,是十倍于中山人在太行山上的领土。秦国即使丢了雍都,只要退守高原,仍然可对魏国形成巨大威胁。

而关中以北,还有义渠等其他戎人,魏人在关中,恐怕日子不会舒服。

魏国若是追上高原继续将秦人斩草除根,想法很好,但是不可能实现。当初周朝对犬戎有着巨大的优势,也没能踏上高原灭掉犬戎。这说明在高原之上,游牧民族有着先天优势,魏国只能对秦国采取防范的战略。

这样一来,魏国还能去争夺中原吗?恐怕魏军主力一离开关中,秦军就会冲下高原来收复故土。

可见魏国占据关中,与秦国占据关中情况不一样,秦国是扫平了陇西高原的隐患之后才占据关中的,魏国则在重复当年西周人走过的老路,当年西周是如何被犬戎灭亡的,魏国可能就会怎么被秦国灭亡。

魏国灭秦国的模拟到这里,已经按照最有利于魏国的方向推演,魏国最终还是不能破解困局。足见当初魏文侯、魏武侯和魏惠王不选择灭秦,的确是有充足理由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二战时期苏联死伤惨重,苏联是如何解决兵员数量问题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全世界的人类来说是一大污点,这场战使得整个世界都陷入到了战争当中,尤其是当时的苏联,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苏联是二战期间损失最为严重的,他与德国的战争规模也是最大的,战况也是最惨的。1941年之后,本来和平的苏德两国在希特勒不断膨胀的侵略心态下爆发了战争,德军开始对苏联进攻。一时间还没

  • 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个头颅是谁的?一个被制成酒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当我们在谈论或是研究人类历史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非常钟爱一种方式来结束最烦或是敌人的生命,那就是砍头,或被称之为斩首。将罪犯或是革命者的头颅砍下来公开示众,这会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而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常见的一种手法。不过,自从秦朝有皇帝以来,中国历史上几乎

  • 徐晃被颜良打败之后,为什么不派许褚却派关羽出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颜良对战宋宪和魏续,没几回合两人就被斩了,毕竟他们是吕布的手下,既然吕布那么勇猛厉害,他们应该也不会差到哪去,但是曹操没想到他们那么快就被斩了,顿时对这个颜良感到威胁。而在徐晃也被打败之后,曹操手下还有别的大将,比如徐晃,但是为什么不派他们出战,却派关羽出战呢?袁绍大将颜良进攻白马,勇冠三军的颜良,

  • 为什么文王背姜子牙只走了八百步?为什么不再多走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要从历史真实的角度来讲为什么周文王姬昌当年背着姜子牙走了八百步,其实是毫无根据的,这只是民间的一个传说,因为文王走了八百步,所以周朝就有八百年的历史。因此这里所说的也都是以传说为基础的,为什么周文王不再背着姜子牙多走一段路,这样周朝的历史不是就会更加长久了吗?文王这800步,有说是背着走的,有说是拉

  • 古代皇帝死后停尸很久,如何保证尸体不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人死之后,尸体就会慢慢腐烂,尤其是天气热的时候,腐烂的就更快,所以按照一般人的想法,人死之后自然是要尽快下葬,这也是一种让他们入土为安的思想。但是在古代,很多皇帝死后并不能马上下葬,往往会停尸,而且停尸的时间还很久,难道古人就不怕尸体腐烂了吗?他们有什么办法保证尸体不腐?古代和今天不同。古

  • 五代十国前蜀和后蜀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灭亡后,中国再次进入到了一段十分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在这段时期的成都,分别出现了前蜀和后蜀两个政权,很多小伙伴好奇为什么会有两个蜀国,前蜀和后蜀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实际上前蜀和后蜀的开国皇帝并非一系,但又采用了同样的国号,所以才被分为前蜀和后蜀。那这次就为大家讲讲前蜀和后蜀的联系,以及他们成立、灭

  • 崂山为什么要叫做崂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崂山,相信很多朋友们都不会陌生了。崂山在我国古代又被称之为牢山、劳山、鳌山等等,是山东半岛上的主要山脉。崂山的主峰叫做“巨峰”,当地人称之为“崂顶”,总海拔达到1132.7米,是我国沿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

  • 哪吒和敖丙是什么关系?从敌对到如今的命运共同体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又有一部口碑炸裂的国产动画火了,那就是即将在7月26日,也就是本周五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目前《哪吒之魔童降世》已经有过几轮点映,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8.7分,比《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评分还要高些。而且这次在剧情方面也有新的改编,无论是哪吒还是敖丙都有着全新的设定,当然也有人称这是一部魔改动画

  • 阿拉伯帝国的波斯化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中东地区指的就是西亚与北非地区,在这里主要拥有着5大民族与4大地缘政治力量。这5大民族指的是阿拉伯人、波斯人、突厥人、犹太人以及库尔德人。4大地缘政治力量指的就是阿拉伯、伊朗(波斯)、土耳其(突厥)以及以色列。抛开非伊斯兰国家的以色列,中东地区仅有两个政权不属于阿拉伯国家,这便是伊朗与土耳其。土耳其

  • 霍元甲的儿子是谁?霍东阁和霍东觉是一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霍元甲这个名字,随着曾经与它有关的各种电影电视剧的流传,是有不少人都知道他的,不仅霍元甲成了一个国民偶像,饰演过霍元甲的演员也因此家喻户晓。但是关于霍元甲的儿子到底是谁,可能很多人还是弄不明白,主要是有两个名字,一个是霍东觉,一个是霍东阁,不知道到底谁才是正牌的?真实的霍元甲儿子到底是谁,电影里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