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如果赵括和白起换位,谁能赢?

长平之战如果赵括和白起换位,谁能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686 更新时间:2024/2/28 10:24:39

长平之战赵国惨败,损失了数十万的兵力,但其实秦国也没有好到哪去,秦国同样也损失了不少,而作战双方的是白起赵括,千百年来赵括一直活在人们的嘲笑当中,说他只会纸上谈兵罢了。而白起则被誉为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声名赫赫。如果,长平之战将白起和赵括换位,白起领导赵军,而赵括领导秦军,赵国能赢吗?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十分动乱的时期,那时社会动荡,动不动就会爆发战争,而乱世自然就会出现英雄,白起其实就是这样的乱世当中的英雄。

白起,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首,个人成就震撼世人。从公元前295年入伍,到公元前257年去世,近40年的军旅生涯,大小战争数百次,却无一败绩。伊阙之战斩杀魏韩联军24万,鄢郢之战斩首楚军10万,长平之战斩首赵军45万。整个战国时期,因战争死亡的士兵约有200万,仅白起就占有95万,因此被后世称为“杀神”。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争,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长平之战是中国战国时代的一场大规模野战。战役前后耗时3年,以秦军胜利,赵军失败而告终。是役秦军前后杀死赵国军人45万,被后人认为是战国形势的转折点。自此战后,其他的诸侯国均不再有对抗秦军的实力。秦统一中国的战争从而只剩下时间问题。

公元元前260年夏,赵括接管了长平前线40馀万赵军。与此同时,秦国也秘密的派遣武安君白起抵达长平前线接替王龁指挥秦军。赵括到达前线后,收缩了兵力,准备主动进击秦军,企图一战而歼灭秦军,收复上党。白起以丹河东岸的长平城为依托,沿丹河东岸的天然髙岗构筑起长达18公里的主阵地,右翼一直延伸到小东仓河北岸,以抵御赵军主力的进攻。另安排25000人在决战开始后切断从石长城出击的赵军退路;另5000骑兵遮绝留守石长城的赵军与出击的赵军主力之间的联系。

赵括在对秦军所知甚少的情况下,指挥主力出击屯扎在故关前的秦军部队。秦军按照白起的将令,接战不久后便诈败,沿着直通长平城的大道逃跑,把追击的赵军主力引诱到预设战场。赵括浑然不知秦军的诡计,指挥全军猛攻秦军阵地。秦军顽强抵抗,赵军无法攻破。此时,进击秦军的赵军主力已经远离故关12公里。预伏在小东仓河北岸的25000秦军这时突然出击切断了赵军的退路。5000骑兵也兵临故关前,使留守故关的赵军不敢出击支援。这样,赵军被完全分为两段。赵军出击的主力失去了后勤保障;留守的部队空守着粮草辎重却无法增援决战。秦军抓住有利的态势,派出部队从两翼攻击赵军。

赵军分兵作战,不能取胜,被秦军压缩在了一条狭长的地带。面对险恶的战局,赵括命令部队原地筑垒防御,等待援兵。秦军乘势合围赵军于主阵地前。赵军被秦军围于野外的消息报到邯郸。赵孝成王意欲合纵抗秦,遣使求救于临近的楚、魏等诸侯国。但是,由于之前赵国使者入咸阳和谈得秦昭襄王厚遇,诸侯国均看在眼里,所以都不愿救赵。赵孝成王只得派出本国的部队赶往长平前线救援。秦国方面,得到合围住赵军主力的消息后,秦昭襄王亲自从咸阳赶到临近前线的河内郡,给所有的郡民赐爵一级,命令郡内十五岁以上男丁悉数出征前往支援长平前线,阻击赵国的援军。于是,被围的赵军无法得到援助和补给。9月,在被困46天后,赵括在突围时被秦军射杀。

赵军再无战力,全体投降了秦军。秦军清点俘虏人数,竟有近40万人。是役秦军也伤亡过半,对人数众多的俘虏心有馀悸。白起于是假意许诺说准备把降兵中身体强健的留下带回秦国,而年老体弱伤残幼小的会放归赵国。赵人不疑。结果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近40万身体虚弱的赵国俘虏全体遭到秦军坑杀。唯有240名年纪幼小的赵人被秦军放归了赵国。长平之战以赵军的惨败,秦军的全面胜利结束。

然而,为秦国付出一生的白起,在晚年时竟然拒绝出征赵国。公元前259年9月,赵王违约没有割赔六城,反而与关东诸国合纵对付秦国。秦王见状立即发兵攻赵,当时白起正好生病,便令王陵领军。可是半年过去了,战事并不顺利,恰逢白起病愈,秦王就令他为主将攻打邯郸。然而白起一再拒绝,最后甚至自刎,这是为什么呢?

一、秦王不信心灰意冷

长平之战结束后,白起并不想班师回朝,而是打算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消灭赵韩两国。当时秦军已经兵分两路,一路由王龁和司马梗率军攻打韩国,一路由白起进军邯郸。赵国和韩国打不过白起,心生惧意,便派出使者苏代出使秦国,用重金贿赂秦相范雎

范雎担心白起万一灭掉赵国和韩国,地位必将超越自己,再加上长平之战中秦国也伤亡三十万,于是游说秦王,赵国和韩国愿意割地求和,结果秦王答应了。消息传到前线,白起不得不撤军,失去了灭赵韩两国青史留名的机会,因此对丞相范雎心生怨恨,而秦王的不信任也让白起心灰意冷。

二、攻打邯郸秦军必败

白起之所以拒绝秦王再次出征赵国,一大主因就是他知道此战几乎不可能取得胜利,主要有四点原因:

1.邯郸保卫战距长平之战结束已有一年多,赵国早就作好了迎战准备,这与原先白起主张乘胜追击的情况明显不同。

2.长平之战赵国死亡男子45万,约占赵国男子一半数量,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死亡,这种仇怨不可化解。如果秦军再次攻来,必定遭遇前所未有的抵抗。

3.秦国取得了长平之战的胜利,同时也让其他诸侯国对秦国更加警惕,于是纷纷与赵国结成联盟,邯郸保卫战后期的发展就证明了这一点。

4.虽然长平之战中赵国死亡45万,秦国也是惨胜,伤亡数字高达30万。作为一个全民皆兵的农耕国家,这种损失相当大,甚至需要一代人的时间来休养生息。

三、杀人太多心生愧疚

白起一生杀人太多,被世人称为“杀神”,但并非铁石心肠之人,特别是在晚年生过一场大病后,内心发生根本改变。当秦王派出使者赐他一把剑,让他自杀时,他毫不犹豫地自刎了,临死前感叹:长平之战用欺骗的手段杀了几十万人,这就足够我死罪了。《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有记载,“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

因此,当秦王数次要求白起出征赵国时,他就以各种理由推脱,整整拖延了三个月。最后还是被迫无奈才动身,可是依然有怨言。经过范雎一番游说,秦王忍无可忍,逼迫白起自杀,一代战神就这样结束了生命,令人感慨万千。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为何没人伪造圣旨?专家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如今的社会当中,很多东西都在被造假,不管是材米油盐还是日常用品,都在造假的路上越走越远。有人会说,由于现代科技的发达,要是放在古代就不存在有造假的。事实上在古代也有很多东西是造假的,只不过是没有现在那么的频繁。然而不管古代人如何造假,有一样的东西却是没人敢去造假的,这个东西就是皇帝的圣旨。在古代皇

  • 龙门飞甲雨化田真有其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一说起“雨化田”,你是不是就想起了《龙门飞甲》里面那个出手尽显妖娆,却又一招震慑住了东厂的武林高手?雨化田的形象非常令人印象深刻,属于那种仅仅看一眼就再也不会忘记的类型。不过很多人一定都以为,雨化田是作品中虚构出来的一个人物,但其实雨化田是有历史原型的,这个原型人物又是谁,他

  • 千古一帝指的是秦始皇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千古一帝,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了秦始皇,他开创了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秦始皇是我国古代历史中最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战略家以及军事统帅。他是第一个完成了中国大统一的皇帝。那么被称“千古一帝”的是秦始皇吗?外国人觉得谁是“千古一帝”?今天给大家带来了

  • 古代铁质武器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对后来的战争有着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的交替,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古代战车军的编制开始日益不适应日趋残酷的战争形式。公元前541年,晋国军队与狄人的军队进行作战,狄人的军队全部都是步兵。而且战场地形复杂,若是使用战车进行作战,很难取胜,于是主将命令下车徒步作战。不过当时有人抗命不愿下地作战,不远放弃战车。于是主将只能

  • 古代藻井是什么?体现了古人的宇宙观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藻井,可能很多朋友们对这个词还非常的陌生,藻井在古代其实指的就是天花板,但不是所有的天花板都被称之为藻井。天花板是遮蔽建筑内部的顶部构建,而建筑内的呈现穹窿状的天花板才能被称之为“藻井”。这种天花的每一格为一井,又是以花纹,雕刻,彩画,故名藻井。藻井的尊贵象征藻井是中国封

  • 故宫有多少口井?那么多文物为什么不去打捞?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故宫存在了也有六百年了,这六百年的时间里,发生了无数的事,住在其中有无数的人,而且有很多文物珍宝都在故宫里。故宫中有很多口井,井底下到底有些什么,恐怕不是一两句能说得清楚的,除了像珍妃那样死在井底的人,或许还有很多被丢弃的文物,不过既然井底有那么多文物,为什么人们不去把它们打捞起来呢?由于中国古代建

  • 古代所谓的“官话”是什么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哪个国家的语言种类最多,恐怕就是中国了。因为在中国,基本上每一个地方的语言都是有所不同的,在我们这俗称为方言。不过到了现今,若是遇到不是一个地方的话,我们还可以用通用的普通话进行交流。在古代没有普通话的话,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是使用官话。汉族的先民开始时人数很少,使用的汉语也比较单纯。后来由于

  • 古代监军制是什么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古代的监军制,这是一项非常特殊的军事制度。古代监军都是临时差遣的,代表着朝廷办理军务,督查将帅。汉武帝时期时置监军使者,东汉、魏晋时期都有,被称之为监军,也可以就叫做监军事。隋末以御史监军事,唐玄宗始以宦民为监军。中唐以后,出监诸镇,与统帅分庭抗礼。明代以御史或宦官为监军,专掌功罪,赏罚的稽核。

  • 我国古代延续了上千年的封建制度为何被淘汰?有哪些不足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正式开始于公元前221年,结束语1911年。专制主义集权制度是一种政治制度,在中国传承了足足有2000多年,对于中国统一民族国家的行程与发展、国家与政体、行政管理与官僚政治,以至于文化教育方面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时代总是在向前发展着的,渐渐地之前相对先进的制度或

  • 古代兵器长枪与长矛有什么区别?红缨枪为什么要加红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长枪与长矛是古代时期非常常见的冷兵器,在很早的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了长矛捕猎的先例。长枪与长矛都是木质的,长杆的末端会安装一个锋利的金属利刃,长枪与长矛极为相似,那么在这两者之间有着什么区别呢?我国的红缨枪为何又要加红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虽然枪和矛看着十分相似,但是它们是有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