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被皇帝赐自尽之后,能不能逃跑呢?

古代被皇帝赐自尽之后,能不能逃跑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976 更新时间:2024/1/22 15:20:35

现代人很多时候并不理解古代人的一些做法,比如在被皇帝下令赐死自尽的时候,有人认为,为什么那些人不选择逃跑而是等死呢?另外就是在电视剧里面出现过一些逃跑的场景,偷偷跑掉之后改变自己的装束,逃过一些关卡的搜查,最终获得一条生路。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其实基本上是没有任何可能的,为什么这么说,一起来看看。

我们先来看看历史上一个比较著名的皇帝赐自尽的例子吧。

白起,长平之战后,他本想趁胜追击,继续攻打赵国的邯郸城,但韩国与赵国派苏代前来游说应侯范睢,范睢也担心白起的功劳太大,以后他的地位会不如白起,所以就劝秦王停战,秦王答应了,白起知道后,对范睢与秦王不满。

邯郸之战的时候,白起称病不出,所以秦军在楚国春申君、魏国信陵君还有邯郸城的赵军的围攻之下,败得很惨,白起还说:秦王就是不听我的话,才有此败的。

秦王听了十分的生气,就命白起出战,但是白起仍然称病不出,所以秦王免去了白起的爵位,变成了普通的士卒,并且命令白起离开咸阳城,到阴密去。白起离开了咸阳城,走到了西门十里的杜邮。

秦王和大臣们讨论说:我让白起离开咸阳城,他还很不高兴呢,很不服气呢。秦王就派使者赐白起一把剑,让白起自刎,白起说:我究竟有什么错呢?上天竟要这样对我?

过了一会儿,白起又说:长平之战,我用欺骗的手段坑杀了几十万赵军,我确实是该死,然后自刎而死。

那我们想几个问题,秦王为什么要赐白起自尽?白起为什么顺从了?白起如果不顺从,那么他有其他的法子逃生吗?

显然,秦王并没有夷白起三族,他之所以要杀白起,是因为邯郸之城的战败再加上白起拒不听命,还冷嘲热讽,秦王一气之下就将白起贬为庶民,并令他离开咸阳,并将之赐死。

而白起,此时已是个庶民,派去的使者,当然不可能只有一个人,而是带着一队人马过去的,如果白起不自刎的话,那么他们就会对白起行刑的,另外白起如果自刎,那只有他一个人有事,如果他逃跑的话,那么他的三族将被株连。

白起,这个时候也逃不了,即使逃了,也只能逃一时,终究还是会被秦王抓住的,而且还会连累三族,所以一般来说,被赐自尽的人都选择了顺从,而不会选择逃跑,其实自尽算是最体面的死法了,罪止一人,不祸及其他。

赐死这事儿,是个制度。是个优待王公大臣、给你留点体面的制度。你要是想体面,皇帝就让你体面,你要是不想体面呢?那派去赐死你的人就帮你体面。

王族刑于隐者,所以议亲。刑不上大夫,所以议贵——刘昫·旧唐书·卷八十五·列传第三十五

所以归根结底,赐死是一个兼具"礼"与"刑"双重性质的处置方法。所以说先秦大多赐剑——伍子胥夫差之剑而自尽、白起领昭王之剑以自裁,反正这剑我给你拎过去了,今天肯定是得砍死你,无非是你自己砍还是我帮你砍的事儿。

秦一统天下以后建立了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这种情况下皇帝的权力扩大了,臣子反抗的能力更弱了。于是赐死开始更优雅一点了,我把意思递过去,识相的你自己死

岁余,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请文信侯。秦王恐其为变,乃赐文信侯书曰:"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吕不韦自度稍侵,恐诛,乃饮酖而死——司马迁·史记·吕不韦列传

到了汉朝,赐死的花样也越来越多,明诏赐死、暗示赐死、赐牛酒、召廷尉,多种方式,总有一种适合你。要么你选择乖乖受死,免得遭罪,要么就大家都不体面。

那有没有不肯死的?当然有啊!汉文帝的舅舅薄昭犯了死罪,文帝看在这是自己亲舅舅外带有迎立之功的份上想赐死他,结果薄昭不肯,表示老子就是不死,就是不死!你能咋地?

咋地?我派满朝大臣到你家门口哭丧去,宣告你社会性死亡,你死不死?死了。所以最后这事就成了一个传统文化——我不羞辱你,你也别恶心我,大家都是文明人,为什么不优雅一点呢?

上( 汉文帝 ) 深纳其言 ,养臣下有节。是后大臣有罪,皆自杀,不受刑。至武帝时,稍复入狱,自宁成始——班固·汉书·贾谊传

其实接着挺下去行不行?当然行,然而接着挺下去,体面就没了,就是抓捕下狱、全家一起遭罪了。当然有人表示我就是有骨气,就是要跟你硬刚到底,比如王嘉,药送到嘴边死活不吃,最后让汉哀帝大怒,"系狱二十馀日,不食欧血而死",有意思么?

所以说赐死这事跟皇权是紧密结合的,是在已有的司法体系框架下对大臣们的一种优待——他要是能跑,不用等到你赐死也能跑;他要是能不死,那你肯定也知道自己弄不死他,干脆就没法下这个诏。不然曹髦为什么要带头冲锋?直接把司马昭赐死不就完事了么!

其实啊,被赐死的人里还是有挺多爱惜生命不想死的。然而形势比人强啊,你以为赐死就是老哥一个到你家跟你扔道旨意过来么?人家是带着全套的"体面套餐"来的!你想留遗言?没问题!想料理后事?没问题!想吃点好的?没问题!体面人嘛!只要你肯死,这些都不是事!不过你要是不想死,那可就不行,大伙就得帮你死!建中四年(公元783 年)十月,卢杞诬告检校司空崔宁与朱泚通谋,《旧唐书 • 德宗纪》言"赐崔宁死"实则由"中人引宁于幕后,二力士自后缢杀之"。

所以说啊,大家还是体面一点的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靖是唐朝名将,为什么变成了商朝总兵哪吒父亲?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一提起李靖,很多人一定会想到“托塔天王”,的确,古代神话中的托塔天王正是李靖,只不过这个李靖在历史上还是真有其人的,而且还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名将。但是,神话中的李靖却不是唐朝人,而是商朝人,商朝时期陈塘关总兵,他的儿子哪吒更是有名。只是原本是唐朝人的李靖,为什么会才变成一个商朝

  • 中国的神话体系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世界上很多文明都有自己的神话体系,但是纵观所有的神话来看,中国古代的神话体系似乎是最复杂的,各种各样的神仙都有,而且同样一个神仙在不同的古书中设定还未必是一样的,这就造成了中国神话体系和其他神话体系的不同。那么,中国的神话体系具体有哪些体系,如何划分的?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吧。就全世界的神话来看,数中国

  • 天山童姥究竟多大年龄?她练的什么武功可以保持童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总感觉天山童姥这个角色充满了神秘色彩,让人看上去不寒而栗。很多人都好奇天山童姥出场时究竟多大,虽然她看上去像个未成年的小孩子,实际上天山童姥已有96岁的高龄。天山童姥是无崖子的师姐,他们二人是同时期的人物,而且天山童姥还比无崖子大上三岁。这样看来的话,的确很难想象天山童姥的这种反差,要比《孤儿怨》里

  • 古代枕头为什么是硬的?睡觉会不会很难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很多古装剧里面,古人睡觉时候用的枕头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现如今人们的枕头用的都是软软的,顶多有一些凉席枕头比较硬,但也都是可以改变形状的,但是古代的瓷枕是没办法改变的,而且非常硬,古人这样睡觉真的不会觉得不舒服吗?睡觉的时候不会硌头吗,第二天起来头疼不疼?今天就一起来揭秘瓷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 1954年爱琴海海市蜃楼真的出现古代战士?什么原因是时空碰撞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海市蜃楼的原理,很多人在课本上都学到过,但却并不是所有人都亲眼见到过,而且海市蜃楼算是可遇不可求,只有当条件达到的时候,才有可能会出现。历史上也有很多次的海市蜃楼的场景,而在1954年爱琴海的一次海市蜃楼中,有人说在那里看见了维京时代的战士,也就是说出现了非本时代的场景,这真的可能吗?一说在1954

  • 我国历史上的清朝正式国号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历史上的清朝,我们大多数人多半俗称就叫做清朝,但是“清朝”并不是清朝的正式名称,那么清朝的正式名称是什么呢?事实上,在对外社交上,清朝的名称一直都在变化这,就比如大清、大清国、清国、中华大清国等等。可以说终清二百余年它对外的正式名称都在一直变换着。皇太极可不是汉人,虽然对

  • 金字塔内挖出清朝人遗骸?这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一说到金字塔,相信很多朋友们的第一反应就会出现埃及高大巍峨的大金字塔了。其实金字塔虽然是埃及标志性的风景,但是这种建筑形式并不是埃及人独创的。在地球的另一半,南美洲的秘鲁境内也有着类似的金字塔,这是古代印加帝国的皇帝所建造的。印加帝国是生活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区域的一个非常悠久的古国,这个帝国的缔造者

  • 卢梭康德思想碰撞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奥古斯丁卢梭,他是思想家中的巨擘,为人类留下了非常丰富的精神财富,对比奥古斯丁与卢梭俩人,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那本《忏悔录》。这两个人的忏悔录都是以自传的形式出现的,并且真实且深刻的反思了自己。作为那个时代的文学大家,敢于对人们披露出自己阴暗羞耻的一面着实难能可贵,即便是思想开放的今天也很少有人能够

  • 嫡长子和庶长子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嫡长子和庶长子虽然都是长子,但实际区别还是挺大的。一般嫡长子才是真正的“亲儿子”,拥有第一继承权,而“庶长子”的存在感就低了很多。当然是“嫡”还是“庶”主要还是由她们母亲地位来决定的,嫡长子是由正房所

  • 董卓为什么暴晒汉武帝尸体?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董卓与汉武帝,这两个看起来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去的两个人,汉武帝是西汉时期的皇帝,而董卓是东汉末时期的权臣中间相隔也有百年,按理说他们之间也不可能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是为什么董卓却还要将汉武帝的尸体拉出来暴晒?这得是多大的仇恨才能做到如此地步?毕竟古人认为逝者为大,人死了也不会再计较太多,那董卓为什么